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莽计量器的发现与流传一九二六年夏,甘肃省定西县称钩驿(在兰州东南一百八十里)因大雨冲坏山原,发见新莽铜器八件:权五,衡一,钩一,丈一。村民用手车推到省城求售,古玩商人马实斋照碎铜价格以现银六十元买去。(当时有些日报说,这批文物出于天水县,一说出于陕西周至县,乡民以十八元售于县政府,都是传闻之误。)一九二九年又为古玩商张寿亭所得。北平古玩商朱柏华得到消息,当即赶到兰州,出银一百四十元抢购了铜衡和律九斤的铜权。其余六件因铭文模糊仍留兰州,无人问津,不久才由甘肃省政府建设厅(一说财政厅)厅长杨慕时劫留。(一  相似文献   

2.
本包括两大类钱币,西汉五铢和新莽钱币。西汉五铢类包括,西汉元狩五铢(郡国五铢),赤仄(侧)五铢,武帝三官五铢,昭帝和宣帝前期(元康二年以前,即公元前64年)的三官五铢,宣帝后期的三官五铢钱(元康二年、神爵年间钱),元帝至西汉末年的三官五铢钱;新莽钱币包括,大泉五十钱、大布黄千钱,货泉。并对西汉时期及新莽时期各朝铸行钱币的型制特征加以描述,以此钱币推断出该墓葬年代为王莽末年墓。  相似文献   

3.
4.
1990年5月,甘肃省定西县李家堡乡农民取土时,在距地表1.5米深处挖出明代铜质火铳和火炮各1件。实物今为定西县文化馆征收。铜火铳,药室外凸,剖面呈椭圆形,两头均呈箍状,靠后有一火门(图一)。尾銎中空,呈喇叭形。通长35、前膛长20.9、铳口内经1.3、药室腹围15厘米。尾銎外壁镌有“永乐柒年玖月日造”、  相似文献   

5.
李森 《文物春秋》2010,(4):59-61
出土于清末的逢哲墓志是以珍罕见称的北齐志石,向为学者们重视。本文从志文中提到的地理名称、逢哲里籍、逢氏家族成员活动地点以及墓志的形制特征等方面考证,认为该墓志出土于山东青州,并非沂水,从而解决了多年来该墓志出土地点不能确断的疑惑。  相似文献   

6.
石磨的普及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磨的诞生使人们改变了由粒食到面食的传统吃法,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饮食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磨的产生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参"1958年第5期刊载了北京市文物组"海淀区发现春秋时代铜器"的报导,器内底部有铭文十一字,报导释为"吴王造士尹氏叔孙作旅簠",并说:"从文字上初步考证,此项铜簠约为公元前473年吴王造士(造士系官名)旅连用的食具。"按报导对本器铭文的考释和年代的断定都有问题。此器值得注意之点有三:(1)作者的官职,(2)制作的对代,(3)出土地点在北京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灵井位于许昌县西北,距许昌旧城大约15公里。由于泉水的作用,这里曾经是一片不小的水域。该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井在卫灵公庙(行宫遗址)内,故俗称灵井;一是灵公庙的铜铃随风而动,声传数里,因“铃”、“灵”同音,故称之为灵井。  相似文献   

9.
2005年9~12月,考古工作者在成都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考古遗存可分为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四大时段,其中唐宋遗存保存较好,尤以G037、G048所出土瓷器及其残片丰富而典型。瓷器绝大部分为生活用器,以碗为大宗且种类众多,还有碟、盘、盏、盆、罐、壶、灯等器类。G037出土瓷器的窑口主要是以邛窑为代表的本地青瓷窑,其年代在晚唐至北宋早期。G048出土瓷器以琉璃厂窑产品为主,兼有磁峰窑、金凤窑的产品,其年代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两沟出土瓷器品种差异显著,时代特征鲜明,是研究成都地区唐宋瓷器和城郊经济文化面貌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0.
徐州土山东汉彭城王墓封土中出土了大量封泥,目前已获4500余方,包括官印封、私印封及无字封等,时代几乎与西汉楚国相始终。土山所获封泥皆源自墓葬封土,并非其原生堆积,而是经过人力搬运导致的次生堆积。诸多西汉楚国的群卿、属县官印及大量伴存的建筑构件表明土山封泥群的原生地点应为西汉楚国的丞相官署。  相似文献   

11.
《文博》1986年2期所载杨平《西安北郊高庙村出土的一批汉代铜器》一文,详细介绍了铸有“宜侯王”铭文铜鋗、铜洗等数十件铜器。这是一批研究新莽铜器的珍贵资料。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2.
关于唐代夹纻大铁佛出土时间与地点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读《考古与文物》 2 0 0 2年汉唐考古增刊 ,当看到封面上一幅造型圆熟 ,冼练饱满瑰丽的大佛像时 ,再一次为这一稀世珍宝的重见天日而感到无比的惊喜。拜读增刊中王长启、高曼先生的《唐代夹纟宀一 大铁佛》一文后 ,笔者对大铁佛出土的时间与地点有所怀疑 ,特澄清之。大铁佛出土的时间。王长启、高曼先生的文章中说是 1 998年 4月在西安市水文局工程基建中发现的。笔者也注意到《西安晚报》 2 0 0 1年 3月 2 4日记者一篇《唐代大铁佛 7.1亮相》的报导中说大铁佛是“1 997年太白路省水文站一个工地盖楼时被发现的。”最早报导大铁佛出土消息的…  相似文献   

13.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中国汉代人像空心画像砖柱,以往未见有人对其进行深入论述。该馆研究人员认为砖柱发现于河南郑州,今通过对河南地区出土空心画像砖纹饰资料较为系统的梳理,排除了人像柱发现于郑州的可能性,提出该柱应出自郑州以南的周口、许昌一带。此柱年代应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出土时间大致在清末、民国时期,最迟于20世纪40年代初流失英国。砖柱上的人像性质,应是存亡人之魂的"头"。人像柱有两方面功能,不仅具有承托墙砖的实用性,而且还起着镇墓辟邪、保墓安宁等思想观念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陕西石峁遗址后阳湾地点出土的11个古代黄牛进行了古DNA分析,成功获得了10个古线粒体DNA数据。古DNA序列分析显示石峁古代黄牛全部是普通牛,由近东起源的T3(70%)和T4(30%)世系组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石峁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流。通过与周边地区古代黄牛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中国古代黄牛的遗传结构主要以统治性的T3世系为主,同时伴有低频的T4或T2世系。单倍型分析显示石峁古代黄牛的单倍型H1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反映出龙山时代晚期北方地区古代人群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单倍型H2在宁夏打石沟和河南二里头遗址中的出现,进一步支持黄牛由甘青地区进入中国并扩散到中原这一路线。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11月~2012年1月,为配合小区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中原区三官庙镇(秦岭路以西、工农路东侧、建设路北部)进行了发掘清理(图一)。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50座,其中汉代墓葬146座、唐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3座。现将新莽时期墓葬M26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26位于墓群南部,平面呈刀形,底距墓口2米。小砖单室墓,方向195°,分为墓道与墓室两部分。墓道向北,竖穴直壁,长2.6、宽1.1~1.2米。墓室长3.4、宽2.2米,内未见人骨、葬  相似文献   

16.
永城市境内的芒砀山区,是汉代梁国王陵墓地.有两汉时期的大、中、小型墓千余座.这次在芒砀山主峰东侧发现了属于新莽时期的墓群,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男左女右的葬制有别于两汉.钱币用丝绸穿系并包裹,以及椁内用白灰槽,铺草木灰的方法都有其特点,是很有价值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楚墓出土鹿角实物与图像进行了系统观察,种属鉴定表明它们主要来自梅花鹿,仅少量属于麋鹿,澄清了已往的错误认识。在重点考察鹿角的出土背景之后,我们发现鹿角的种属选择与墓主身份等级密切相关——麋鹿角仅见于高级别的楚墓中。本文还简要讨论了楚地鹿角随葬习俗的源起与流传。  相似文献   

18.
正钱范真实准确地储存着钱币的规格形状、钱文特征、铸造年代和铸造工艺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对古钱币的鉴别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于研究古代货币流通、区域经济往来等提供了参考。新莽时期,在今青海省境内新设西海郡,第一次将中央集权的有效统治延伸至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地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位于今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的西海郡故城内曾多次发现钱范,为研究新莽时期货币铸造和货币流通等提  相似文献   

19.
定西的风     
雪潇 《丝绸之路》2007,(2):66-66
定西的风,论其肆虐的程度,自然远远比不上河西的风,但是,定西的风却仍然吹红了定西人的脸。  相似文献   

20.
1979年,湖南省东江水力发电工程建设指挥部文物考古工作队,在资兴发掘了新莽时期的墓葬八十余座,其中M264出土两枚大布黄千铁钱(图一)、十五枚大泉五十(图二:上)、二十枚五铢钱(图二:下),以及一些陶、铜、铁器。两枚铁钱发现于墓室的左侧,靠近中部。从位置看,入葬时似放在死者左手中。铁钱平叠,已锈结在一起。钱文正互相粘连,大部分无法见到,只从未粘连在一起的地方,可见到黄字的下半部。钱表面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