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少年代,玉皇大帝一直是天庭的主宰;日出日没,不知过了多少岁月,玉皇大帝始终统治着上苍世界。天上所有的宝殿都为玉皇营建,包括月宫、星楼、太阳光辉的庭院;空中一切的领域都归玉皇所有,包括云山、雾海、彩霞灿烂的花园。风雨雷电归玉皇大帝指挥,大小神仙归玉皇老爷调遣;玉皇说天阴,太阳绝不敢露脸,玉皇说下雨,老天绝不会下雪。  相似文献   

2.
近代北京民间信仰中的四大门是四种带有灵异色彩的动物,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微妙而特殊的角色。通过考察可知:其一,在近代北京民间的视野中,四大门与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王三奶奶构成了区域化的神灵谱系。其二,四大门或直接与信众对话,或通过其代言人"香头"与信众沟通,而"香头"必须经过朝拜碧霞元君仪式的认证。这种信仰习俗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性,但并非民间宗教。其三,四大门信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境遇顺逆不定,由此产生了四大门信仰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张伟然湖南古代民间信仰的内容甚为广泛,本文主要论述南岳朝香、杀人祭鬼、民祀及其地域差异。一南岳朝香信士亲身到南岳衡山许愿、还愿而烧香的风俗,叫做朝香,也叫朝岳、进香等。这在湖南是一种很有特点的习俗。朝山进香,全国各地所在...  相似文献   

4.
刘晓春 《民俗研究》2016,(4):89-101
从历史变迁的维度,考察明清以来番禺地区迎神赛会的结构与功能。番禺地区的迎神赛会,以神明崇拜为核心,以神明显圣的神话传说为信仰动力,人们通过神诞中的仪式展演,象征性地建构人与社会、人与超自然的神及祖先之间的关系。人神互惠,是迎神赛会之所以能够延续的稳定的结构,也是其信仰基础。由于社会的变迁,随着这一稳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此消彼长,借迎神赛会"约纵连横"的防御性功能日渐消失,而"庆叙亲谊"的联谊性功能,则逐渐成为迎神赛会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起源于我国古老的民间原始的鬼神信仰和巫术观念,含有较多巫术行为和浓厚的多神崇拜色彩,神祗系统庞大而复杂。坐落于山西汾阳市城区东北17公里处的杏花镇上庙村北的道教道场太符观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庞杂的系统。"太符"之名不见他处,道教文献中也无此提法,揣之约为宋徽宗为玉皇大帝上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中"太上开天执  相似文献   

6.
刘全志 《民俗研究》2022,(2):120-128
《史记》《汉书》有关汉武帝时期"解祠"黄帝的记载重点在于呈现祭祀黄帝的方式和过程,即以破裂枭体的方式祭祀黄帝;"解祠"黄帝之"破镜"应是分解、破裂牲体的委婉表达.西汉方士的这一主张,拥有深厚的民间信仰和经典文献根据,他们主张使用"恶逆之物"祭祀黄帝,并非出于"虚诞",其背后存在着自古相传祭祀习俗的支撑.西汉社会对枭性的言说以及桓谭、许慎、高诱、应劭的书写可以证明:与解裂枭体相关的"枭羹"习俗盛行于东汉时期,这一习俗无论在方式和意义上均是西汉时期"解祠"黄帝仪式的延伸和遗留.从祭祀习俗至"解祠"黄帝,再到"枭羹"习俗的盛行,展现出民间习俗、祭祀仪式与文本书写之间的复杂衍生过程.  相似文献   

7.
杨华  陈祖根 《民俗研究》2024,(1):58-65+157-158
“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下行,地方社会的多元变化与民间信仰活动之间的联动值得关注。藉由所创造的“舆论社会”,受“新文化”影响的地方新知识分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民俗观。在空间层面,地方知识分子可以结合地方社会事务运用“新文化”。从历时性角度看,地方知识分子更为切身地对民间信仰活动进行舆论影响,并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改造埋下了伏笔。在“礼俗互动”的隐性机制下,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对民间信仰活动往往留有余地。与双杨会相关的地方士绅,则与时俱进地将之改造为“物产赛会”,以适应“新文化”和现代性思潮。对历史上迎神赛会类民间信仰活动进行考察,应回到历史语境,还原历史现场,展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以民俗活动"游神赛会"为切入点,对比凤凰村与周围4个村庄民间信仰活动的现状,厘清民间信仰活动在构建村庄内部认同与维持外部边界中的意义。民间信仰既是村落认同、村落整合的要素,亦是区分村落边界、协调村落关系的动力。以游神赛会为代表的民间信仰活动填补了村庄集体行动的空缺,通过符号的构建将个人、家庭和村庄联结起来,增强彼此的沟通,表现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游神赛会活动也体现了村庄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游神活动协调村落关系、构建村庄边界。  相似文献   

9.
李俊领  丁芮 《民俗研究》2014,(1):152-159
近代北京民间信仰中的四大门是四种带有灵异色彩的动物,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微妙而特殊的角色。通过考察可知:其一,在近代北京民间的视野中,四大门与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王三奶奶构成了区域化的神灵谱系。其二,四大门或直接与信众对话,或通过其代言人“香头”与信众沟通,而“香头”必须经过朝拜碧霞元君仪式的认证。这种信仰习俗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性,但并非民间宗教。其三,四大门信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境遇顺逆不定,由此产生了四大门信仰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麻扎朝拜主要指以获取麻扎庇护或以拜访为目的在"伟人之墓"举行的礼拜、诵经、祈祷、祭祀等仪式活动。麻扎朝拜是在维吾尔族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已成为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宗教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麻扎朝拜的时间、内容也有所改变,本文主要针对吐峪沟麻扎进行实地调研,找出了现代麻扎朝拜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人日游草堂”,是成都民间自晚唐以来即已有之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人日出游为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习俗。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入蜀后曾寓居的地方,今已成为人们朝拜诗圣的游览胜地。曾有杜甫与高适人日和诗的典故流传于世,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感动了后人,人们便选择人日游杜工部草堂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2.
麻扎朝拜在维吾尔族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指以获取麻扎庇护或以拜访为目的在“伟人之墓”(mazar)举行礼拜、诵经、祈祷、祭祀等仪式活动。自古以来麻扎朝拜已成为了维吾尔族宗教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已形成了一定的朝拜仪式形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麻扎朝拜活动也有了一些变化,这样就出现了麻扎朝拜文化的现代化适应。  相似文献   

13.
抢童子是旧时川西地区的祈子习俗。祈子习俗在各地普遍存在,其共同内容都是祈求怀孕和怀孕后生育男孩,但在题材和仪式以及构成的要素等方面却不尽相同。“抢童子”这个习俗形态丰满,规模宏大,观赏性很强,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四川民俗大观》载道:  相似文献   

14.
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神赛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借娱神行乐的一种集体性活动,集宗教信仰、民俗与娱乐活动于一身。迎神赛会通常由村庙组织出面举办,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取“春祈秋报”之意。春季迎神主要是增  相似文献   

15.
"茶筵"指的是太湖流域民间专门款待太姥及五通家族神灵的特殊仪式活动。该活动在明代中期即有记录,如今在太湖流域仍有大量活态遗存,涉及到宝卷、神歌、道士作法等多种民间仪式门类。梳理其历史记录的各种细节,再结合对常熟地区的田野调查,可以勾勒它在该地区的当下面貌,并将历史与现状作某种贯通理解。  相似文献   

16.
汉代民间存在比较发达的借贷行为,主要可分为民间的互助型借贷和商业借贷两类。在具体的做法上,汉代的民间借贷有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两种方式,其中商业借贷以抵押借贷为主。借贷过程中要签订契约,由此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出一定的规范契约格式。这些民间借贷的习俗被官方秩序认可并吸纳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反馈民间。这个过程中,既有对民间习俗的稳固与强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民间习俗产生了矛盾与冲突。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中,体现出汉代社会重视契约、重视公平公正的观念,这与现代"契约精神"相类似,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重"情"甚于重"法"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滨州黄河两岸的农村,长期以来盛行一种名为"两道饭"的地方宴饮习俗。"两道饭"作为一种民间饮食习俗,除了具有款待宾朋贵客的饮食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和控制个体成员的民间交往行为,实现了社区内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笔者于2008年冬天通过多次田野调查,对"两道饭"习俗中的饮食习俗、民间规矩、特殊礼俗和特有酒令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对"两道饭"宴饮习俗的现代变迁和文化内涵进行了观照。  相似文献   

18.
过年     
星云 《环球人物》2020,(2):116-116
每逢岁末、年节接近时,各地的大街小巷无不弥漫着一股欢乐的气氛,正月初一一大早,就要到亲友家里互道恭喜。这个习俗,是有一个典故的。据民间传说,“年”是一头天上的野兽,凶猛无比,专以“人”为食物。玉皇大帝只准许它每年除夕下来人间一回,要是有谁运气不好,就成了“年”的美味佳肴。因此,每当年末,到了除夕这一夜,人人无不恐慎张皇,家家门户深锁,不敢外出。  相似文献   

19.
对出生与死亡仪式的解析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经典话题。在汉族丧葬仪式的一整套程序中,“下葬”是最为受重视的一个环节,其中找准中心位置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川中地区的丧葬仪式的透视,分析了在这一仪式环节中民间是如何通过“找中线”这一手段来平衡处理祖先与其子孙,及各继嗣群分支之间的关系的,并对形成这一习俗背后的深层原因—汉族民间宗教的宇宙观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佛事"习俗是一项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民间丧葬与祭祀习俗,通过对各种史料的收集整理,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习俗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