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今天改革开放大潮下,武汉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汉货质量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驰名中外的汉货精品.然而,汉货精品的出现不自今日始,在近代,武汉就有不少产品荣获“国优”称号和国际奖牌,深受消费者欢迎.下面介绍几种汉货精品.曹正兴菜刀以菜刀既钢且柔,刃口锋利,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剁骨不卷口,享誉长江、汉水流域的曹正兴菜刀,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曹正兴菜刀在选料和锻打工艺上非常考究.钢材选用美国宝剑牌50号碳结钢,采用“三钢”、“四口”、“一淬火”的独特生产工艺,并且在锻坯、夹钢、淬火等工序上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因而生产出来的菜刀具有前薄后厚,前切后砍,切砍兼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说到武汉的风味小吃,人们马上会想到"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自然也少不了"小桃园"的煨汤。这四样在武汉太出名了,称之为武汉的"四大名  相似文献   

3.
武汉的煨汤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献记载,早在先秦时代,楚人彭祖就以制汤而闻名于世。汤在古代叫羹或羹汤,是一种肉汁。古代的羹比我们今天的汤要浓稠一些,“汤”则是我们今天说的开水。在古代,贵族阶级吃的是肉羹,如羊羹、犬羹、雉羹等;穷人吃的多是菜羹,如藜羹、芹羹、苦羹等。孟子说:“一巢食,  相似文献   

4.
1999年的一天,武汉斫口路133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在武汉饮食界赫赫有名的“小蓝鲸”饮食集团的“旗舰店”——“小蓝鲸(斫口)美食广场”,正在举行落成开张仪式。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与这热闹相对应的却是武汉搪瓷工业发展的里程碑——武汉搪瓷厂的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5.
藕圆     
要说藕圆,首先便要说藕,要说武汉独特的排骨煨藕的“煨汤化”。武汉莲藕的历史悠久。屈原流放洞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作为荷之根的藕,身处污泥而内心洁白,枝虽断而丝相连,亦如屈原之高风亮节,想必屈子是不会拒绝用以充饥的。  相似文献   

6.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4,(24):13-13
5月31日,宜春少年柳艳兵坐上了去往金瑞镇的大巴。如果不出意外,几天后,他将顺利参加全国高考。车行至途中,后排座位的一男子突然举起菜刀向大巴上的乘客行凶。柳艳兵被砍了两刀。他奋起反抗,夺下男子手中菜刀,经媒体扩散传播后,他被称为“夺刀少年”。全国各地的赞扬铺天盖地地扑向他,人们也关注着他更现实的问题——不能参加高考,大学怎么上?  相似文献   

7.
释"于"     
典籍有“于”为风声之证,甲骨文“于”字象意“地气”穿地而达天听,故“于”字本义为风声。最初的歌声是祈雨时模仿风声而呼嗟。甲骨文“吁嗟”字形中有“于”,又有描画于字轮廓的带尾“弓”形。带尾“弓”形即哥字初文,从于、从带尾“弓”形的字就是“呼嗟”之“吁”之本字。后来从于、从带尾“弓”的字改从口,就是吁字。小篆于字显示“地气”冲断宣碍之象,乃是缘金文阳字中示意天、地,以及碍于地的“地气”的中断“于”字形而致讹。  相似文献   

8.
菜板     
<正>菜板,日用厨具,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木板,厚约三四厘米,材质以柳木居多,两面都可用。菜板可以切菜切肉,也可以当砧板剁骨头、切肉、剁馅子。跟现在的年轻人说切菜板原来是带腿的,恐怕不会相信,但在两千多年前却是实事。那时人们席地而坐,还没有出现现代家具,菜板的形状就像一只小板凳,切菜时在下面放一个盆或盘子,板凳面就是菜板。切肉、切菜、刮鱼鳞、做鱼鲙等刀功就在板凳上施展,名之为"俎"。这在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和陶厨俑中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周易·噬嗑》卦中的“噬”字最初作“肆”字,因与“逮”音近形似一度讹为“逮”,周子家竖燕地传授《周易》时则以方言“噬”代替了通语“逮”.《噬嗑》卦与早期贸易有关,“肆”义为摆设、陈列,“肤”为切肉, “噬(肆)肤”言在市场上陈设切肉以出售.《礼记·王制》有“衣服饮食,不粥(鬻)于市”的规定,禁止“饮食”在市场上出售. “噬肤,灭鼻”讲的是商人因违背“衣服饮食,不粥(鬻)于市”的禁令而受到了割鼻的处罚.《周易》“噬肤,灭鼻”现象是周公严禁聚饮纵酒思想的现实表达,折射出周公禁酒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年俗     
路生 《丝绸之路》2006,(1):57-59
汉族 相传,“年”是一种可怕的怪兽,凶残无比,常在除夕之夜出来伤害人们,但却害怕火光与爆竹声。于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们杀猪宰羊以祭祀“年”这个怪兽,同时,砍来竹枝燃起篝火,彻夜不眠,使竹枝发出“噼啪”巨响,让年不敢接近自己。如此过年如过关,因而人们将年称为“年关”。  相似文献   

11.
“四人帮”对“七二○”事件的镇压早有预谋1967年四五月间,林彪、“四人帮”提出要挖“带枪”的修正主义路线,把斗争矛头指向解放军。随后,武汉到处出现了“打倒陈再道(解放军武汉军区司令员)”等标语,江青更明目张胆地说“要冲一冲武汉军区”。武汉一些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倒行逆施进行抵制的群  相似文献   

12.
老娇口的人都有这样的说法:“饿不死的陞基巷,干不死的大火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陞基巷吃的东西多,大火路喝的东西多.陞基巷在汉正街下段,横连汉正街与大夹街之间,巷子东面是原老凤祥金号的侧面和沥泉池浴池,没有其他门面.西面整条巷子都是餐馆和熟食店,先后有老大兴园酒楼、新大兴园酒楼、景阳酒楼、张汉记牛肉馆、爱雅亭粉面馆、芙蓉川菜馆、黄天兴酒楼等.南面巷子口有一家煨汤馆,北面巷子口有一家熟食店卖生煎包子和蒸饺.因此,该巷也就由于吃的东西多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老武汉的记忆中,“谦祥益”与其说是一个布店的名号,不如说是城市的一个地标。初来汉口的人要打探汉正街的某一去处,人们往往会以“谦祥益”为参照点,说某某地方“在谦祥益上头”,或某某地方在“谦祥益下头”。为何这样说呢,大概一则“谦祥益”居汉正街中段,像圆心一样,可通向四方,便于寻访。  相似文献   

14.
刘志远  刘昌敏  高玮 《神州》2011,(27):82-84
他从小就怕疼,小病小痛宁愿忍着也不肯上医院,只因为怕打针;可是,危急时刻,他为了挽救一个小男孩的生命,头部被菜刀重重砍了下去,鲜血从创口喷溅而出……这件事之后,他常常在想,自己真的是英雄吗?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坚强?他说,其实他也害怕80岁的老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话剧院云集了一大批极具艺术才华的演员,其中张章、陈牧、马奕、胡庆树,就曾被人们誉为“四大须生”。他们在艺术表演上,各有千秋,成绩卓,很受观众称赞。  相似文献   

16.
在武汉的老字号中,有一类是全国闻名的分号,其总号(总部)或在北京,或在上海。分号则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尤以武汉、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济南等通都大邑为多。举如“谦祥益”“荣宝斋”“冠生园”“亨达利”等等即是,马应龙眼药店也属此。不过,橘逾淮为枳,“马应龙”自打落户汉皋.就开始形成以武汉市场为特色的经营风格,几经发展。终于“汉化”。卓然自成一派.以至人们说到“马应龙”就要与武汉联系起来.不夸张地讲.武汉的“马应龙”堪称马应龙药业的嫡传,武汉也成为马应龙药业完成几次历史性跨越的见证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乃至许多青铜时代的遗址或墓葬中,常见出土一种中间带穿但又多为不同形制的石制工具——环状物(本文暂从环状石器),但人们对它的用途感到茫然不解。过去有不少中外学者曾对它进行过专题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启发性的见解:有人认为它是古代人们使用的“一种砍砸用具,或是一种原始武器”;有人主张“实是最早的  相似文献   

18.
煨红薯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母亲煨的两个红薯。我永远也忘不了上个世纪饥饿年代中那个很可怕的晚上。那时我只有7岁,对许多事都不太懂,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把我家从前住的几间瓦房拆掉, 搬到一个住了几十户人家的大屋场里的一间牛栏里面住?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把百年古树砍掉,烧成木炭炼什么钢铁?不  相似文献   

19.
吉林作为地方建置名和城名、地名,最早始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吉林城得名于吉林江,即今松花江。传统观点认为“吉林”一词意为“沿”或“靠近”,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其正确含义是“带”或“一带”。  相似文献   

20.
"金门三宝,无人不晓"。一是贡糖,曾作为献给京城皇帝的贡品,甜美不腻,确实挺好吃。二是高粱酒,劲头不小,有种豪迈气味,台湾人爱喝;大陆酒品极多,喝这种酒也就图个稀罕。三是金门菜刀,一套数件,适用于切、砍、削等多种用途,算得上厨具中上等用品,其最大的卖点是,"用炮击金门的炮弹壳制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