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孟壶新探     
赵孟壶为春秋后期的晋国青铜器,本文通过对其铭文的考释,认为"介邗王"者乃赵孟,故器主当为赵孟。黄池之会时,赵孟为晋侯遇吴王之介,吴王赐赵孟以金。赵孟以邗王所赐之金做壶,用作祠器。  相似文献   

2.
“禺邗王”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多年前、河南辉县附近曾出土春秋末叶的一对青铜圆壶,壶盖外缘四周有铭文19字:禺邗王于黄池,为赵孟(广介)(介),邗王之惕(锡)金,台(以)为祠器.近代金文诸家对此壶铭文中的一些字考(?)不一,特别是对“禺邗王”之“禺”字释读不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者认为“禺者吴也”(1).另者认为“禺当读为遇”.由于释读不同,故称此壶之名也不同.认为禺是吴的,  相似文献   

3.
《无匹壶》的定名及江汉曾国的族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伟 《文博》2002,(1):36-37,70
对于江汉曾国的族姓,学界目前有不同意见。杨宽、徐扬杰等学者认为江汉之曾非为姬姓,而刘节、李学勤等学者认为江汉之曾为姬姓无疑。在曾国是否姬姓的问题上,不管最终意见如何,安徽寿县出土的《无匹壶》(即《曾姬壶》),都是学者们喜欢引用的主要证据之一。然则,相同的证据何以会得出相左的结论呢?窃以为主要症结在于对周代的姓氏制度或称名规律的认识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4.
幸有青山埋忠骨──卞壶与卞壶墓吴阗南京朝天宫后山,有一座为历代官吏祭祀的墓地,这就是南京久负盛名的卞壶墓。卞壶(280-328),字望之,济阴冤句人(今山东曹县西北)。卞壶少有令名,西晋永嘉年间(307-312)曾任著作郎,主管文史。司马睿以琅琊王镇...  相似文献   

5.
谈新出秦公壶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新出秦公壶的时代陈昭容1994年6月,美国纽约古董店拉利行(JamesLaily&Co.)出版的图录里刊载了一对秦公壶(图录54)。同年10月30日,李学勤与艾兰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一文,对这一对新出的秦公壶做了介绍与研究。这...  相似文献   

6.
陈双新 《华夏考古》2001,(3):96-104
青铜器的自名前常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牛鼎”(■鼎)、“ 鼎”(楚王■肯鼎)、“媵盘”(白百父作盂姬盘)、“宝尊壶”(如矩■作仲姜壶)等等,它们或说明器物的用途,或指明器物的特征,或概述器物的价值,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青铜器的有关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亚初先生曾对殷周青铜器中出现最多的鼎的自名作了详细统计,分为16类132种,并依此对其用途作了全面的研究①,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都令人首肯。青铜乐器的自名情况同样可以作这种研究。 我们把目前所见的青铜乐器自名及其修饰语作了全面地调查统计。(表一…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学者认为,鸡首壶在发展形成中,鸡首经历了由不通到通,由装饰性到实用性的过程。本文以鸡首壶的鸡首与壶身是否相通为出发点,分阶段考察鸡首壶鸡首与壶身相通与否的情况,再结合鸡首壶器型大小、出土墓葬规模、出土位置、出土数量以及窑址出土鸡首壶的情况等,探求鸡首壶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宣柳 《江汉考古》2022,(1):113-115
湖北京山苏家垄曾国墓地新出曾伯壶铭文所见“壶章”一词,主要涵义是指壶铭所彰显的作器者功绩(包括政治功绩与自身德行)。结合彝铭与传世文献可知,东周时期青铜器“自我铭功”的功能逐渐凸显。另外,五年琱生簋和琱生尊铭文中的“章”也应表抽象含义,指“君氏”之德行。  相似文献   

9.
浅谈鸡首壶的演变与越窑鸡首壶孙秀莲(辽宁省文物总店)鸡首壶习称鸡头壶,因器身置鸡头,故名。1972年,在南京市东晋墓中出土一件青瓷鸡头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七字,可知这类器物晋时称作“罂”,即小口方腹的酒器。鸡首壶出现于三国时期,是越窑、瓯窑的...  相似文献   

10.
水陆攻战纹铜方壶化十最近,临汾地区公安处在侯马破获一盗墓、倒卖文物团伙。他们对祖国文化遗产疯狂掠夺,肆意破坏,使许多重要文物惨遭损毁,观者无不痛心疾首。在缴获的千余件文物中有一件青铜方壶(见封二),壶四面皆以红铜错出水陆攻战等多种图案。壶为方体、宽腹...  相似文献   

11.
涂师平 《收藏家》2013,(1):61-62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2.
王鑫 《文博》2023,(1):21-28
令狐君孺子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出于洛阳金村,共有一对两件。从器形、装饰风格、铭文用语三方面考虑,其作器时代当为春秋战国之际。壶铭中的“十年”应是周王纪年,可能为周贞定王十年(前459)。令狐君为晋国卿族魏氏的小宗,当于春秋中期受封,封地令狐位于今山西临猗县西南附近,其拥有“君”称应与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的势力增强有关。临猗程村发现的东周墓群,应属于令狐家族。  相似文献   

13.
《旅游纵览》2014,(5):103-105
生态主题摄影月赛奖品由Wzw—bewell提供一尊奖(1名)价值1580元的手表.《旅游纵览》当期杂志一本及获奖证书二等奖(2名)价值1180元的手表,《旅游纵览》当期杂志一本及获奖证书三警奖(5名)价值780元的手表.《旅游纵览》当期杂志一本及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14.
《四川文物》1996年4期载李盛铨《"虎文化"与云南"沙壶"的关系》(以下简称《李文》),颇觉新颖,然读后不解其间"关系",故琐谈几句。一、是"沙壹"还是"沙壶"《李文》说《后汉书·西南夷传》九隆故事中哀车夷母系始祖名"沙壶",而且是《后汉书》作者根据哀牢山土著民族语言用汉字的津音。恰恰相反,《后汉书》作"沙壹",而不是"沙壶"。后来,足有影响的《通典》、《通志》和《通考》所谓"三通",沿范晔之说,均作"沙壹"。九隆故事这段文字,最早见于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常璩写的才是"沙壶",这是1500来年不得其解的问题。当今学者…  相似文献   

15.
②“曼生壶”与“杨彭年制”款的紫砂壶曼生壶与杨彭年制款紫砂壶,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紫砂名品。一般人都熟知曼生是清代著名画家、篆刻家陈鸿寿的别名(清乾隆三十三年——道光二年)。他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在壶身镌刻诗句和曼生铭,因此得名“曼生壶”。又一说陈鸿寿喜爱紫砂壶,在宜兴作官时其居处名为“阿曼陀室”,所以曼生壶的底款为“阿曼陀室”四篆字印章式款。还有陈鸿寿将设计好的壶往往交给制壶名匠杨彭年制作。将工匠的名字印在壶盖里或壶柄的下端。陈鸿寿本人在壶身镌刻的铭文也很讲究,或切壶或切茶,或取自商周青铜器或历史典故、座右铭等。以上是对曼生壶的一般说  相似文献   

16.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铭文的内容,由此认为此壶当为楚宣王为其已经过世的祖母所作的宗庙祭器,其后随考烈王迁都而被带至寿春一地,并与酓前、酓诸器一同埋葬在朱家集楚王墓之中。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最易驱策天下势利小人和无耻之徒的,莫过于名与利、权与钱。所以,历史上一切野心家、欲图“大事”者,多半是以名利为诱饵,大肆进行权钱交易,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天下无难事,惟有金钱自能达到目的”袁世凯出身在河南项城一个名门世家。主要仰仗镇压捻军起义有“功”,而当上钦差大臣、清运总督等高官的二爷袁甲三的势力.自幼随其做官的嗣父(袁世凯的叔父,举人)袁保庆和堂叔(进士及第)袁保恒在山东、北京等地游逛。本来嗣父母希望他能读书上进,显亲名…  相似文献   

18.
蒋蓝 《巴蜀史志》2012,(2):62-64
陈子庄(1913--1976),四川省永川县白石里铺黄柑岭人,国画大师,曾号兰园、南原、十二树梅花主人、石壶山民,晚年号石壶。他还经常自称老九。  相似文献   

19.
<正>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2016年底,部分墓葬被盗,后追缴文物400余件(组),包括鼎、簋、壶等青铜重器,表明此地应是春秋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墓地。2017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刘家洼东Ⅰ区、东Ⅱ区与西区(鲁家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相似文献   

20.
齐侯壶,有些学称为洹子孟姜壶,属於最着名的青铜器之列。壶有一对,都没有盖,形制纹饰相同,而铭互有错脱,一件一百六十六字,另一件一百四十二字。两壶出现在清代中叶,最初分别为阮元、曹载奎所藏。随後同归吴云,由於误名为“叠”,以致吴氏的图录题作《两叠轩彝器图释》。现在字多的一件藏於上海博物馆(下简称“上博”),字少的一件藏於国家博物馆(下简称“国博”)。壶的图像可看《两周金辞大系》图185、186,铭可见《殷周金集成))9729、9730。《中国青铜器全集》东周3,二三,有上博一件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