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社与广西     
陈宇思  陆欣 《文史春秋》2012,(11):35-40
南社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文学社团,发起人为柳亚子、陈去病和高旭,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南社社员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他们在作为南社社员的同时,又具备了同盟会会员、国粹派的身份。南社社员活动的足迹从辛亥革命爆发前的清末就已存在,他们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参与者,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在1180多名南社人当中,有16人为广西籍社员,他们也是南社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历史和广西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相似文献   

2.
陈去病先生于1930年荷夏“爰挈陈编”,辑录南社社友名录,名日《南社杂佩》。在《南社杂佩》丙编感逝录里,收录了两位睢宁籍的南社社员.一为周祥骏。一为郭爱棠。周祥骏1914年5月16日被张勋杀害后,多有传略行世。1950年8月顾颉刚在《先烈周仲穆先生纪念碑》文中,推举周为“宗师”,于右任挽联题为“横经针孔孟,沥血铸淮徐”。郭爱棠则是周祥骏高足,字茇南,  相似文献   

3.
柳亚子先生在《南社纪略》等书中,多次提到“荃蕙化茅,不乏旧侣,最所痛心。”这“荃蕙化茅”出于屈原的《离骚》。“荃”和“蕙”都是香草,茅则是茅草,比喻好人变成了坏蛋。柳亚子先生用来指某些南社社员动摇变节,成为了汉奸国贼,其中汪精卫属于变节分子中的代表人物。早年柳亚子对汪精卫十分钦佩、推崇,引为南社的骄傲,后来对他则痛心、痛骂到痛疾深恶。柳亚子对汪精卫等人的爱憎,决不是由于私恩或者私怨,完全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义:  相似文献   

4.
郦千明 《文史天地》2012,(12):14-17
一、和柳亚子“诗见”不合起争执成舍我(1898--1991)原籍湖南湘乡,出生于南京下关。他本名成平,“舍我”是投稿时的一个笔名,语出《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豪气干云,目空一切。民国初年,成舍我来到上海,因向《民国日报》投稿,得到该报负责人叶楚伧的赏识。不久,他被揽入报馆做校对和副刊编辑。当时.他已加入柳亚子等人组织的文学团体南社,便经常在自己编辑的副刊上发表南社社员的诗作。  相似文献   

5.
文经武纬费公直 水乡古镇昆山市周庄的文人志士,不乏其人。近代文经武纬合一身的当推南社社员费公直。他一生热爱祖国,追求光明,大义勇为;又精于医术,诗文炳蔚,画风清逸,堪为南社高贤之一。  相似文献   

6.
徐畅 《收藏家》2013,(10):41-45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绚,易名有守,再改名守,字守一、哲夫,号寒琼,别署成城子、寒道人,晚号茶丘居士,广东顺德人。1879年8月11日(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对於书函、篆刻、博物、碑版,均有研究:为国学保存会会员,蜜蜂画社社员。中年,参加邓实主办之《国粹学报》图片工作。1909年,加入南社。1917年3月25日,与社友倡组南社广东分社。1941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7.
<正>"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说这段话的人是中国留美硕士,中国科学社发起人,后曾担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的任鸿隽;他口中的这位"天才女子",就是他的夫人,中国现代首位大学女教授陈衡哲。1961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52周年纪念日,这只能是个巧合,曾为南社社员的任鸿隽在这天与世长辞。陈衡哲称其为"诗朋文  相似文献   

8.
信息播报     
《武汉文史资料》2006,(10):64-64
市九三学社以“向王选同志学习”为题纪念建社61周年2006年9月3日是九三学社建社61周年纪念日。市九三学社以“向王选同志学习”为主题,开展纪念活动。社市委号召九三社员学习王选同志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激励九三社员继承和发扬与中共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光荣传统,不断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南社创立酝酿过程中.后来成为南社创始者、骨干和一般成员的“南社人物”.他们在承袭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学术文化思潮非常崇拜向往,竭力从西方学术文化中为反清革命和文化创造吸取力量和营养。这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汇之一景.也是南社人物文化性格的一个特征。本文对此试作管窥。  相似文献   

10.
正未到职的丰县首任县长陈经删一般认为,连云港人王公玙是丰县首位县长,实则不然。1927年4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首次攻克徐州,王公玙出任丰县党务特派委员。他就任县长,是在二次北伐告成之后,已是1928年底1929年初了。王公玙任县长,是受到江苏省政府委员刘汉川的推荐。刘汉川是萧县人,同盟会元老,柳亚子所创近代著名革命文学社团"南社"社员。南社被认为是同盟会的宣传机关,向有"武有黄埔,文有南  相似文献   

11.
郭静洲 《浙江方志》2000,(6):20-20,31
清朝末年,南社以文字鼓吹革命,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辛亥革命后,南社同仁又直接参与反袁斗争,提倡女权运动,历时27年。前后有社员1100多人,其中女性则不满60人,而像徐自华那样为革命鞠躬尽瘁、大量创作诗文、卓然有所建树的就更少了。从有关徐自华的史料中可以看到:徐的走出闺房,面向社会,秋瑾给她的启迪和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于1990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81周年纪念日)在北京成立。 南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由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发起成立。它以文学为武器,致力于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吴江的嘱托知名思想家张显扬先生于2013年9月18日去世后,笔者经师母张靓文的同意,开始整理他的有关遗稿、书信和一些资料。不久前,发现了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资料室的档案袋,档案袋上张显扬先生用红笔写着"吴江同志交我保存的两个材料,1989.3.7"。文件袋中确实有两份材料,第一份材料是1985年6月24日吴江致胡耀邦秘书张耀光的信,全文如下:张耀光同志:送上最近我的文章一篇  相似文献   

14.
正南社成员成分复杂,多有旧时名士。他们的私生活亦有名士风度,不拘时俗,放浪形骸,寄情声色,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交游伶人。作为南社创社者之一的柳亚子正是南社交游伶人的始作俑者和主将,为了揄扬名伶冯春航和陆子美,他不但撰有大量诗文和剧评之作,而且先后为二人出版了专集:《春航集》和《子美集》。独有吴江柳亚子,上天下地说春航:柳亚子与冯春航冯春航(1888—1941),名旭初,别署小牛、小子  相似文献   

15.
柳亚子先生曾在家乡吴江黎里创建南社支社“酒社”,自1915到1923年,每年秋天都有集会,活动地点大多数在镇西头的金镜湖上,少数在酒社社友家里。中间1921年一则淫雨为灾,二则亚子的二妹去世,所以暂废酒社之聚。酒社的人员,据1919年柳亚子的《〈酒社点将录〉叙》:“余既于数年前与同人结为酒社,复戏取舒氏之作仿而行之,名曰《酒社点将录》,以社中人数少,乃悉去地煞,而独取天罡,仍依旧例增晁盖一人,共为数三十有七。”现据资料,可以查到有名有姓者共31人,吴江18人(其中黎里13人),吴县6人,嘉善5人,昆山和青浦各1人。酒社聚会了8年,存在了9年。这…  相似文献   

16.
1955年3月6日.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基础成立“九三学社中央直属武汉小组”,这是武汉最早的九三学社组织。1956年2月,在“九三学社中央第一次全国社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王家楫、伍献文、唐长孺、涂登榜、程千帆、张人价等6位武汉社员代表,认真学习了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和陈毅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开始酝酿筹备成立“九三学社武汉分社”。  相似文献   

17.
近从一家读书报上看到周子美先生为某刊物题写刊名的报道,称他为“百岁老人”,著名的南社仅存的社员。 周子美先生原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是罗振玉胞弟罗振常的长婿,出生于驰名中外的藏书之乡——浙江南浔,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我因研究罗、王(国维)生平学业,曾向他写信讨教,因此更有一种亲切之感。读了上述报道,特别使我想起老人已故夫人罗庄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之初的《丁丑浔溪避兵记》。值此“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60周年到来之际,兹将收录于《初日楼遗稿》里的这篇遗文,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上)黎里,南社巨子柳亚子先生故里,我的家乡。位苏州吴江东南,东望上海,南与浙江嘉兴接壤。现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行列,与同区的同里、震泽一起以"江南古镇"身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黎里,古为"梨花村落",清代袁枚一见钟情,挥毫题咏:"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主干市河东西向三里有余,如一条游龙穿镇而过,故黎里又有"黎川"别称。邑人徐达源于嘉庆年间著《黎  相似文献   

19.
在南社礼员中,有这么一位社员,具备柳亚子的敏锐果敢、陈去病的宽厚赤诚,还具备叶楚伧的文武双全和黄摩西的博闻强记,他就是吴县的朱梁任(1873—1932),名锡梁,字梁任,号纬军,别号君仇、公孙村仇、黄帝之曾曾小子、央膏居士等。  相似文献   

20.
新南社是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从原先以保存国魂保存国学为目标、传统文化根柢深厚的南社成员中,分化出一部分人,接受新文化思潮和白话文运动,与保守国学传统、坚持使用文言的多数人划清界线,将南社改组成一个新社团,但继续使用南社旗帜。实际上,新南社延续着南社的血脉,是南社别出一枝。它的骨干队伍、活动方式、基本思想保留了原南社的传统,只是适应新时代,增加了引纳新潮的内涵,使用语体(白话)文。新南社正是要赶上新文化运动的步伐跟同前进。新南社由南社"孵化"而来,它对南社,不是废除,而只是改组,在新时代继续南社的生命。新南社成立后,南社没有消失。新南社在南社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