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毫无疑问,冷战国际史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持续战后四十多年、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冷战刚刚结束二十余年,冷战造成的后果仍然在影响着世界许多国家以及国际格局的发展,新冷战的阴云也常常在世界上空飘荡,加之有关冷战的档案资料的大量解密,冷战国际史研究自然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中后期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一批造诣颇深的学者加盟,其冷战国际史档案资料库的建立,一些重大项目的组织与完成,相关国际学术会议、论坛的多次举办,把我国的冷战史研究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2.
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陶文钊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对冷战史的重新研究成为国际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国际冷战史项目,邀请美国、原苏联、欧洲、中国等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前往研究,并分别在美国、俄国、意大利、香港、...  相似文献   

3.
冷战主宰了20世纪后半期的国际政治。在后冷战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利用新获得的档案资料来仔细考察和重新评估冷战史。自从冷战国际史项目于1991年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建立以来,冷战国际史这一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根据相关英文文献,对过去十年美英两国冷战史研究新发展、新动向以及冷战史研究现状,做一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美国的主要冷战研究中心、研究冷战的资料来源和新的研究方法、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英国冷战研究概况等。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研究冷战史的学者都认为"稳定与平衡"是冷战的标签,原因在于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以及两个国家所控制下的华约组织和北约组织之间的对抗,使冷战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双方都没有将对抗升级为全面性的军事"热战"。但是,冷战期间,局部地区仍然发生了军事性的冲突和流血。而拉丁美洲算是冷战环境下除越南战争外军事性对抗最为激烈的区域。随着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拉丁美洲在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本刊第七辑"特邀专论"栏曾发表美国学者夏亚峰对过去20年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状况的述评。本辑的这一栏目,继续推出中国国际政治问题专家任东来的专论:《中国学者对冷战"其他问题"的研究》,对夏亚峰教授的文章进行重要的补充。事实上,本刊第八辑"特邀专论"栏中徐蓝的文  相似文献   

6.
出版说明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17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特邀专访,青年学者论坛,冷战专著评介,档案研究信息及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等。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囯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本书中文章的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出版说明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18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特邀专论,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冷战专著评介,档案研究信息,口述历史及解密档案文献等。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保留解密档案的原貌,本书未作任何删改。本书中文章的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出版说明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9》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档案选编和口述历史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新的冷战国际史研究自199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二十年有余,世界各国档案文献的不断解密与公布,极大地推动了战后国际关系史学科突破传统的单一、封闭、直线型研究定式的局限,在冷战的大框架下,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新的答案,揭示新的规律。冷战史研究作为一个国际史研究的平台,已在不断地向多元化认识、跨学科架构的方向发展。其间,"正统加档案"的  相似文献   

10.
出版说明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23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特约专稿、讲稿撷英、青年学者论坛、书评书介、档案研究信息、口述历史及档案文献等。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保留解密档案的原貌,本书未作任何删改。本书中文章的观点只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冷战宣传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沿着文化分析、国内因素考量和帝国视角三个方向行进的。学者们采用文化视角把美国对苏联东欧的心理战解读为向海外投射美国国家身份和文化;用组织文化和政治文化概念探讨宣传制度机构分合演变背后的根源,把冷战宣传解读为美国政治文化和"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的产物;借鉴后殖民视角,把冷战宣传解读为一种追求无形控制的"文化帝国主义"战略。推动这一转变发生的原因在于,学界并未仅仅把对外宣传视为对外部因素回应的产物,而是积极探寻其在美国国内和美国文化层面的历史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界在大力提倡冷战"国际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冷战"国家史"的方面,注意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国内因素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为中国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解密档案的数字化及网络化的普及,使得中国学者可以几乎同步获得最新的一手资料,从而在档案来源方面与国外学者的差距大大缩小。与此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及时了解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提高中国冷战研究的学术水平,仍然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刘雄 《史学集刊》2002,(2):95-96,F003
冷战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研究冷战史的热潮。对于冷战的政治、军事层面,有关的研究论著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而与它们同等重要的经济层面则长期为学者们所忽视,缺乏一种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可喜的是,崔丕教授的新著《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以下简称《巴统史》)以巴统、中国委员会的兴衰全史为线索对冷战年代美国的经济遏制政策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为国内该学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际学术界对冷战历史的研究从来就与“冷战”缠绕在一起 ,也正因为如此 ,形成了局限性甚强的冷战史“旧研究”。对“旧研究”的自省与冷战之遽终使J L 盖迪斯领风气之先的“冷战史新研究”应运而生。盖迪斯的反思浓缩了“冷战史新研究”的若干基本特征 ,如 :全新时空框架的获得 ;基于多边档案、资料进行研究的可能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冷战史研究格局的形成 ;意识形态的重新界定与重新认识等。此外 ,在“冷战史新研究”的形成过程中 ,中国学者贡献良多 ,已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 ;因此 ,“冷战史新研究”也折射出中外学术交流的基本困局 ,耐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西洋共同体"和"大西洋世界"等概念出现于欧美的政治和学术研究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从学理出发,综述了西方史学界对大西洋史的定义;在介绍大西洋史在西方兴起的背景时,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及史学研究等因素对大西洋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综述大西洋史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欧美研究大西洋史的学者及其论著大致归为三类,并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研究的不足与缺陷。目前大西洋史研究的重要缺点之一是表现出强烈的"欧洲中心论"色彩,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非洲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西洋史家也很少关注美洲印第安各族。这样的大西洋史将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的冷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冷战史研究一直是美国学术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1 996年初笔者曾撰文介绍苏联解体后至 1 994年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 ① 。最近 ,笔者有幸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段时间研究 ,对 1 994年以来美国冷战史研究状况作了考察。现介绍如下 ,供学界同仁参考。一 对冷战的宏观性总结研究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学者对冷战进行了较全面的宏观性总结研究 ,撰写了一批关于冷战的通史类著作。早在 1 96 7年 ,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约瑟夫·哈利就出版了《冷战史》一书 ,详细总结了截止 1 96 0年代的冷战史 ② 。 90年代初 ,随着苏联解体 ,冷…  相似文献   

17.
张杨  詹欣 《世界历史》2006,(6):146-148
2006年7月15至1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和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明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内首届“冷战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博士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知名学和博士生7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张曙光对中国当前的冷战史研究做出了如下定位:“在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目前情况下,最能够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研究领域就是冷战国际史领域”。  相似文献   

18.
冷战史是后冷战时期受到中国及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 2 0 0 2年 8月 6日至 8日 ,北京大学现代史料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及北京东城东方历史学会主办的冷战中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的与会学者 ,围绕着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主题 ,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演变和基本特点 ,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的影响密不可分。张振江 (中山大学历史系 )的《美国与中苏关系 :以雅尔塔…  相似文献   

19.
跨学科方法与冷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研究方法而言,受兰克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冷战史研究长期以来以档案研究和传统叙事为主,急需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入。国际关系理论、文化研究方法和社会性别理论可以帮助冷战史学者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领域、挖掘新材料和建立新解释。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不仅不会削弱冷战史的史学色彩,反而会加强冷战史的人文特性,并有助于建立起关于冷战史的新叙事。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4月7—8日,"东南亚与冷战:新档案与新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印尼、越南等国的学者。南洋理工大学历史系主任龙仕瑞(Joey Long)主持了会议。围绕会议"新档案与新视角"的主题,与会学者的发言分为两类,一类以介绍近年来东南亚冷战档案的收藏、解密、搜集为主,并简要说明研究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