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20世纪之前的数千年间,国际关系的演化主要体现在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基辛格所推崇的"构成世界秩序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国家要么是帝国的继承者,要么是帝国裂变而来。国际关系学一直处于贾斯汀·罗森伯格所说的"政治学囚笼"之中,根源在于国际关系学是建立在主权国家这样的"类似单位"基础之上,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城邦、帝国和主权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正>从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建立之后,国际关系史经历了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存亡,帝国的扩张以及帝国之间的攻伐战争使欧亚大陆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到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规则也是以殖民帝国的形式传播到全球。帝国既是一种政治单位,也是一种国际体系。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农业帝国、游牧帝国和殖民帝国等不同帝国形式,三种帝国的兴衰源于其内在的悖论,农业帝国在相对固定的空间中上演着统一与分裂的剧目;游牧帝国则需要调和定居与移动之间的难题,殖民帝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特征,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予以综合探讨,既关乎学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实践问题。从时间性上来说,应尊重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贴近民众当下生活,在当代生活时间中维护传统的连续性;从空间性上而言,应基于文化空间的完整性、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而划定合理边界,并鼓励在维护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交流互鉴。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是人,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自然人文空间,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身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从唐宋至明代帝国对西南一些地域或族群联盟首领给予"鬼主"称谓,对此进行辨析和思考,可以理解西南地区历史上的国家化过程,并可探讨西南地域的"圣权制"及其治理文化。圣权制是一种有别于王权制的治理形态,关注人们与自然共处的观念体系、社会和谐的知识与认知体系,以及治理民俗知识体系,包括宇宙观、伦理价值观、神判制度、仪式信仰等等。历史上西南地区的治理文化偏向"圣治"与"理治",有别于三王之治以来儒家的"礼治"与"文治"。西南地区"治事之俗曰理"的理俗与儒家礼俗亦有不同,更多包含了民间的治理智慧,而非国家推崇的制度。从政治人类学来看,圣权制是一种人类早期重要的治理制度,从酋邦(国家)一直贯通到基层社会,由于历史上长期为帝国蔑用"鬼主"等概念定位,因而容易忽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5.
地方博物馆行进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面临诸多现实考验,特别是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因应各种因素进行折中调和。太原市博物馆处于时间性间隔和空间性混合的双重作用之中,展览体系和叙事策略由此调整发生转向,其目的是展览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实现博物馆的使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筑遗产的真实性是种旨在确定遗产价值,对其各方面是否名副其实的判断。随着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构成的认识深化,也经历了"文献信息真实性""作者真实性""文化传统真实性"这三种真实性的认识扩展;但真实性的理论模型与内在逻辑始终是一样的,作者真实性始终是建筑遗产价值及其真实性的决定性因素,并反映在各种国际保护文件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正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明清史研究范式,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隐含的但又"坚实"的假定之上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迅速崛起与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成的巨大反差。这里既有19世纪以来的经典论述,比如"没有历史的国家""停滞的帝国""东方专制主义"等论断,当然也有相反的观点,比如"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白银帝国",甚至"唐宋变革"等理论。这些研究都隐隐约约地依托或者反对着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王忠孝 《历史研究》2020,(2):110-126
罗马人大规模的领土征服从共和国中期一直持续到公元1世纪初。奥古斯都时代,罗马知识精英头脑中的世界观念以其高度的包容性和无边界性为主要特征。尽管"边界"一词在不同史料中拥有多个定义,但罗马帝国早期缺乏清晰、固定的实体边界背后,呈现出的是"无远弗届"的疆域观念。这种模糊的边界观反映了罗马霸权形成过程中,权力与领土之间相对松散的关系。从公元1世纪晚期到2世纪中叶,罗马世界变得愈加整合,帝国的疆域轮廓也更加鲜明,这种变化呈现在同时代罗马作家的作品中。不过,维吉尔笔下"无远弗届"的世界观依然有较强的生命力,至少持续到公元3—4世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文化遗产概念范畴、价值认知及保护理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事业,同时也给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带来许多挑战。本文对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对象及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并论述了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遗产》2012,(5):10-11,8
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这种发展还反映在全社会对遗产关注点的变化,即:从关注遗产点的时代断代到关注遗产点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从关注文化到关注文化与自然的互动;从关注物质遗产到关注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共生:从关注物质遗存到关注物质遗存与社会和人的关系;从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到关注全民参与保护,保护惠及民生的实践.这种认识上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体现出遗产保护与当地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1.
陆大道 《人文地理》2014,29(3):159-160
人文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球上人类社会地理空间性的有机结合,而且探索各国各地区人文现象时间性的有机时段演化。我国人文地理学大师胡焕庸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将人文地理学称之为"动感发展的科学"。人受地之影响,地也受人之影响,人的意志、智力与才能与我们成长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美景密切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物学有关人类种族的研究入手,对种族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危害进行了分析,重点论列了以种族主义为背景的暴力恐怖活动。文章认为,西方列强在全球殖民主义扩张进程中对所谓“新大陆”进行残暴征服的实践,是当代恐怖主义的原型,甚至现代细菌战这样的恐怖主义武器也可以从殖民主义时期的生态扩张中找到其来源,而以希特勒掌控下的第三帝国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政权则是国家恐怖主义的典型。同时,文章认为,种族主义既是分裂人类统一性的罪恶之源,也是造成种族及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源,而且种类主义的历史遗产在全球化时代仍旧污染着人类社会,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类社会消除种族主义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吕建昌教授所著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研究》是一部关于工业遗产与博物馆方面的研究专著,为我国的工业遗产和博物馆建设事业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工业考古学的学科分支,工业遗产博物馆也处于草创状态。这本著作的出版十分重要和及时,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经验,总结这项工作的得失,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工业遗产及其保护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建立了一种可供参照的标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帝国的慰安妇》一书中,朴裕河打造出新的朝鲜"慰安妇"群像:她们既是被害者,又与日军士兵保持着"同志"关系,是"帝国"统治体系中具有"爱国志向"的对日"协力者"。此外,朴裕河挑战"慰安妇"历史叙事之中被视为不容置疑的公共记忆,全力解构朝鲜"慰安妇"="纯洁少女"的叙事框架,进而批判韩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朴裕河试图超越"帝国"和冷战的负面遗产,摸索东亚地区"历史和解"的可能性,但在这种貌似客观公正的背后,时时浮现出其与日本右翼思想的精神连带,从而在"慰安妇"问题上引发了更为激烈的论争,这既折射出其理论整合性的严重缺失,也削弱了东亚地区"历史和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决民族分裂问题。民族主义有助于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同样也提供了继续分裂现有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取决于内部和外部的诸种因素;也取决于这一区域内的主导政治力量能否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迅速完成现代国家的构建任务,并在一个新的国家平台上解决自身的民族问题。现代主权国家是"民族的国家"而非简单的"民族国家",主权国家才是现代国家的实质性内核。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构建时间、国际环境、历史传承和综合国力的差异,强势国家往往具有左右其他国家民族问题走向的能力。因此,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主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考古遗址与现代城市空间相冲突的现状问题出发,通过对中西方两个历史城市(罗马和洛阳)城市空间演变过程的对比,分析出罗马与洛阳这两个城市中考古遗址保护现状的差别,其内在原因在于两者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观念的不同;从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到2011年的《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人们在城市遗产保护过程中对城市空间的认知不断深化,"历史性城市景观"建议用"层积"的视角来认知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因此扩展成为一个完整、动态的复杂"层积"体系;文章进而建议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也应结合动态性、整体性城市空间的特征进行观念上的提升,建立动态发展与宏观整体的观念,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50—70年代,西方学术界曾基于"以社会为中心"的学术取向,相对忽视对"国家"与"帝国"的研究。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认识到"社会"无法脱离开"帝国"以及相应政治制度的影响;(2)同时随着现代化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史和后殖民主义等各种学派对于"帝国"的关注,世界历史领域中出现了"帝国转向","历史中国"的叙事也发生相应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帝国"概念自身就具有一种"荒唐的杂乱现象"。(3)故有必要对这种学术范式的转移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70年代末在英属印度出现的"科学边疆"概念及其论争,极大地影响了印度西北边境的确定、阿富汗边界的划定以及英国对阿富汗山地部落的治理体系,其概念与实践结果作为帝国的政治遗产后来被巴基斯坦等国所继承。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深化,在边疆治理层面也逐步形成新的理念。以寇松为核心,"科学边疆"观开始从一种军事策略转变为地缘理念,被运用到英属印度西北部地区的治理中,并与同时期的英俄中亚大博弈形成互动性关联。"科学边疆"在形成动力、内涵及具体操作三个方面呈现其独特性,并在后续的实践中构成了一种议题复杂的治理体系,对英属印度及后续国家的边疆态势及周边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会合的历史运动",也是一个有中心主旨并自具体相的运动。一个同质性的五四形象,既是在无意中形成,也包括时人和后人的构建。从相对宏观的视角观察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探索后者究竟是外来冲击的反应还是自我的觉醒,并考察民初新旧之争怎样发展为向"文化"开战、一体两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坏与建设,以及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影响等面相,进而从后五四时代的认知去检视新文化运动的遗产,可以看出五四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识。  相似文献   

20.
遗产认同:概念、内涵与研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遗产产生、发展及其遗产本质属性特征的视角提出了遗产认同的概念,并从“遗产身份”和“遗产认同”两个角度解释了遗产认同的内涵,即前者强调遗产的客观属性,后者强调主体对遗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根据遗产与认同的四种交叉关系,作者提出了遗产认同相应的研究路径,即从时间视角的遗产化过程分析每个阶段的遗产认同;以尺度的视角从表征层面的空间身份和文化身份特征理解遗产认同;从非表征层面的遗产实践分析相关者如何通过具体行动表征和重构自己的身份认同。遗产认同概念的提出与研究不仅可能丰富新文化地理学的景观研究理论,也为遗产旅游地治理提供理论借鉴,未来还需对遗产认同与遗产保护利用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