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九品中正制名例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名称及相关称谓等问题 ,最近史学界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诸如“使用九品中正制的概念是一失误说”、“官品与资品统一说”、“乡品与乡论无关说”、“中正品第的获得为多渠道说”等等。本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辨析 ,并提出不同意见 :1 陈群创立的选官制度 ,其最初的名称既不叫“九品官人法” ,也不叫“九品中正制” ,而是称作“九品之制”或简称为“九品”。由“九品之制”到“九品中正制” ,其间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 2 官品制度是以区分官员职位高卑为主要特征的官职等级制度 ,而不是一种虚拟的和为人才品级需要所设置的品级制度。官品是对官职等级的区分 ,中正品第是对人才等级的区分。“官品”与“中正品第”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其间不存在所谓的“一致性”或“统一性”。 3 把中正品第称为“乡品” ,盖取中正主持乡论清议 ,并据以评次人才 ,铨定九品之意。乡品的获得并非是多渠道的 ,而是唯有中正评定一途。  相似文献   

2.
在萧梁官班制下,郡的等级被划分为十等。依据萧梁官班制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官员的迁转路径,可以推定江表二十余郡的等级。由于江表为萧梁的核心区域,因此江表诸郡等级的分布情形与变迁规律颇具典型代表意义。通过复原江表诸郡等级可知,萧梁各郡的等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影响各郡等级变化的原因则包括各郡的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3.
萧梁官品、官班制度考略张旭华南朝萧梁的政治制度,就官制而言,主要包括九品官制与十八班官制两大部分。九品官制肇始于曹魏,后历两晋宋齐循而未变,十八班宫制则创建于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后亦为陈代所沿用。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及文献记载的个别讹误等原因...  相似文献   

4.
萧齐时期诸郡之间已形成固定而细密的等级,与萧梁官班制中“郡守及丞,各为十班”的制度基本相同。梁武帝“革选”对于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都城为中心调整诸郡等级上。通过复原、分析萧齐三十余郡的等级与空间分布,可知萧齐诸郡等第划分以户口为基础,并受到政治、经济、区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萧齐政治地理格局在呈现圈层结构的同时,也存在“打破”现象。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期的上品与起家官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魏晋任官及其与乡品、官品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却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早在50年代,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就提出了“乡品与官品相差四品说”,主张中正品第与起家官品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且两者的对应差额为四品。如中正品第为一品者,起家官即为五品;中正品第为二品者,起家官则为六品;这样比中正品第低四等的官品就是起家之官,故通过一定的乡品,就可以预测出相关人物在仕途中最后可以达到的官品。自宫崎市定倡导此说,在日本史学界影响甚大,目前似乎已成为定论。近10年来,随着国内史学界对魏晋选官制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对此  相似文献   

6.
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开创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它创立于明洪武六年,至洪武十八年正式定名,并于有明一代一直延续下来。明代庶吉士选拔的对象基本是新科二甲、三甲进士。其考选一般由内阁会同吏部、礼部考试,最后由皇帝定夺。与明代士人为求应试而专习八股文相比,庶吉士学习和考试的范围有所扩大。庶吉士平时的学习和考试状况均有档案,是散馆授官的依据。翰林院官职是庶吉士散馆后的主要流向,其次是在京各种官职,外放为官者人数比较少。明代庶吉士制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分析萧梁一代县官选任和调动案例可知,“县制七班”“大县六班”是当时客观存在的制度。但在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县官都会出现超班用人,即任职者官资超过县官对应内职班次的现象。正史所见高班大县全部位于扬、南徐二州境内,且主要隶属南朝国家腹心地区的丹阳、吴、吴兴、会稽等郡,这与史书记事的偏向性不无关系,但同时也是上述地区政治地理条件的直观反映。影响县官班次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结合其他制度推测,等第最高的六班大县有可能是以领民满五千户为定等标准。探索县官班次,也可增进对当时人口地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中古时期的士庶婚姻及"卖婚"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向明 《民俗研究》2002,(3):104-111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士族不仅世代享有高官厚禄,垄断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大权,而且在经济上也享有免税免役等特权。为了保证这种等级特权的世代延续,士族非常重视保持血统的清纯,在婚姻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与庶族通婚成为士族世代恪守的婚姻准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揭著“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概念 ,对传统官阶制演变大势 ,尝试提出一个五阶段的分期 :先秦的爵级命数具有浓厚的“品位分等”色彩 ;秦汉“若干石”构成的禄秩等级具有附丽于职位的鲜明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中正品、大量品位性官衔和涉及士庶清浊的选例 ,形成“品位分等”的一个高峰 ;唐宋的阶官制度呈现为又一种“品位分等” ;明清时的品级制则又出现了向“职位分等”的一定回归。以上变迁与官僚群体的“自利取向”和“服务取向”的此消彼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六朝时期,即便出身贵族也必须经过乡论和中正的“品藻”,获得“乡品二品”后才能成为官僚,进入清流官序。六朝史料中另有“二品才堪”现象,通过分析可以认为“二品才堪”并没有获得乡品二品,它反映出皇帝权力无法干涉“乡品二品”的授予这一历史事实。门阀贵族的存在反映出六朝与秦汉、宋元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性,而六朝贵族体制源于地方乡里社会,则是其与重视血缘的欧洲和日本贵族制迥异之处。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社会结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与此同时,六朝贵族制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演进中去发现那些被皇权相对化的事物,从而客观、全面地勾勒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相似文献   

11.
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产物,开始形成于东汉末年与曹魏时期,两晋达到全盛,南朝时由于庶族地主与皇权相结合,政治地位显著上升,门阀地主逐渐衰落。本文拟就南朝门阀地主地位的这一变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馆词林》保存的北齐后期皇帝除授官员职务的“敕”分为两类:一为“件授如右”敕,是北齐皇帝对吏部上奏官职拟选名单的批复,它是吏部铨选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二为以皇帝名义发布的除授官员职务敕,它与发诏授官同属官职除授的重要形式,但各有对应的官职除授范围。北齐后期皇帝发诏、发敕授官和“件授如右”敕,不仅与唐代“册授”“制授”“敕授”和“旨授”存在渊源关系,是唐代选授之法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唐代制敕授官文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晋时士族势力得以发展,士族操控官吏选举过程,形成垄断;皇权一方面依赖于士族势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皇权又加强对士族的控制,要求其生前死后都效忠于皇帝,由此形成大臣的陪葬制。士族一般聚族而居,重视亲情和家庭,死后实行家族附葬制。士族为了保持自身优越性,恪守士庶不婚的信条。本文结合考古发现的墓志,从君臣间的陪葬制、家族附葬制、士族内婚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全面反映西晋社会门阀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代以禄秩区分官员等级 ,同时“朝位”也用以区分官位高下。曹魏末年创制了九品官品 ,官品承继了朝位的运用规则。在官品中 ,官职的前后排列形成一种等级排序 ,若干同类官职又构成了不同的“位” ,从而形成了繁多的“阶级”。“阶级”同时又是官员所累积的个人官资 ,进阶迁级一般以“秩满”为条件 ,朝廷也经常开恩“普增位”。官阶之外又有“勋阶”。推测勋阶主要来自军功 ,与将军号构成的军阶序列关系密切。北朝孝文帝把九品官品析分为正、从、上、下 30级 ,并使之与考课进阶制度结合起来 ,这既是以魏晋位阶制度为基础的 ,同时又有了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笔者《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6期)一文提出,九品中正制是九品官人法的一部分,应放弃用九品中正制代替九品官人法的观点。张旭华先生于《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发表《魏晋九品中正制名例考辨》一文,对笔者上述看法提出批评。笔者认为:一,回顾该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古今中外学者对曹魏吏部尚书陈群所创制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究竟怎样称谓确实是没有统一起来。二,张先生否定九品官人法观点的不妥之处,在于失之搜讨,逻辑推导不成立。而九品官人法概念不误。九品之制、九品则是九品官人法的省称。三,从语法角度分析,从制度本身是官员任用之法定义,当称九品官人法合适。陈群创制的“九品官人法”是魏晋时期人才选拔、任用制度的综合。中正所掌握的人才评价制度——即中正九品制或九品中正制,仅是个人获品途径中的一种,不能用其替代九品官人法。  相似文献   

16.
范阳卢氏在唐代的世宦,整体上是衰落的,其与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一样,每一房的世宦发展并不平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而且高级官员和中低级官员比例差异较大。门阀士族的家产境遇及门荫制选举地位的演变,是影响门阀士族世宦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门荫制是影响门阀世宦的直接因素,而门荫制的衰落主要是由藩镇使府辟署制度发展造成的;进士科只为门阀士族的衰落提供了一个历史可能。  相似文献   

17.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782页)云:(六院官)淳熙初,班寺监、丞之上。绍熙二年,诏六院官复入杂压,在九寺簿之下,六院各随所隶。此段文字涉及南宋“六院”长吏在官职杂压中的位置。杂压系条令规定的立班仪制。“寺监”通常指九寺五监的长吏;“丞”则指九寺五监丞。照标点本《宋史》的理解,则淳熙初六院长官班在九寺五监长吏、丞之上,而至绍熙时则在九寺主簿之下。据《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六一淳熙重定官职杂压①,太常卿、宗正卿之下六种官职后是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而下五种官职之后为国…  相似文献   

18.
首领官是元代中央、地方官府主要属官的统称。其制发端于金代,形成于元代。金代首领官分布于尚书省、枢密院及其派出机构行尚书省、行枢密院等官署,但这些机构的都事等吏职则不属于首领官。首领官系“首领吏员”之义,产生于官吏界限模糊、吏员地位提升的背景之下。“首领官”称谓的出现不晚于金代中期,但至金末才具有制度化趋势。金代首领官的设置大抵局限于中央机构,未及地方官府。元代首领官制度的确立以忽必烈称帝、推行汉法为背景,继承了金代首领官职位,同时受金朝吏制和大蒙古国汗廷必阇赤及地方幕僚制度之影响,都事等升为官职,都目等吏职亦同其一道称为首领官。由此,元代形成了系统的首领官制度。首领官制度对宋代以降的中央及地方僚属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改变了传统四等官制的外在形式及内部运作形态。  相似文献   

19.
金曹溥神道碑碑主曹溥为河北定武人,其于天会六年(1128)参加“南选”科举,及第后的官职迁转与《金史·选举志》所载“南北选”的铨选制度有所不同,说明金初官职迁转制度还未定型,正处于演变的过程中。曹溥散官品级均高于其时任的职官品级,可能与金代散官和职官迁转考核周期不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的解读。解读选取的视角,是依据出土官诰文书,对徐谓礼三十年仕履,按年、月、日将其历任差遣、职事官与相应的官衔,进行了梳理、整合和考释,使这个南宋名不见经传的中层文官的仕履得以复原,期有助于深入解读《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并有助于从中了解南宋官荫制、官职迁转、除授、考课以及官衔结构制度的具体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