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柱斧是重要的名物词,后人不解其形制,有拄杖说、礼器说、斧头说和柱拂子说。文章通过考察认为"柱斧是仪仗器,其使用范围和形制有严格的限定:玉柱斧也称玉斧,用于皇帝殿前迎驾或在出行的仪仗中导驾;水晶柱斧用于升朝官的官轿前方导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斧是权力的象征,斧形很早就出现在仪仗里,宋代的柱斧就是由此发展而来。升朝官用水晶柱斧在宋徽宗大观年间被废止,为帝王导驾的玉柱斧则在明清时期消失。宋太祖所操柱斧,"宋挥玉斧"与"斧声烛影"之"斧",都是仪仗器柱斧。  相似文献   

2.
张智勇 《文物春秋》2012,(1):9-14,45
东北地区直銎铜斧分布地域广泛,形式多样,本文对东北地区直銎铜斧的形制演变、区域特征、文化性质进行了讨论。以此为基础,通过东北诸区之间以及与中原地区、内蒙古长城地带、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之间的比较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直銎铜斧是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不仅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较长,而且不同区域出现的形制也有所不同,是探索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古代文化及其联系、东北地区古代民族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直銎铜斧发现与分布情况的梳理,就其类型划分、年代分期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五型,在东北地区存续的时间划分为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朱永刚 《中原文物》2003,8(2):30-44
管銎斧主要发现于我国北方地区 ,不仅延续时间较长 ,而且不同区域出现的形制也有所不同 ,暗示着文化谱系和人群流动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管銎斧的全面梳理和分类与编年研究 ,就其分布的区域特点、文化性质 ,以及形成机制和存续发展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1983年春夏之交,双城市同心乡同心村出土1件玉斧,为一农民在种田时采集。地点在同心村西偏南部位,距同心村约1500米,其东南约1500米处为同心乡治乡村。西侧约300米处有一条水沟由北向南流入拉林河,春季已干涸。附近地势平坦,早已开垦为耕地。玉斧长身弧刃,全长12.9厘米,刃宽4.5厘米,斧顶稍斜,宽2.7厘米,斧身稍薄,最厚处1.5厘米如图。玉斧的材质为岫玉,表面碧绿、黄褐、墨黑、灰白等色混杂相  相似文献   

6.
1978年"文物"第8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图六注"鸠形仪仗(M2出土)",是不确切的。自古銮驾仪仗,率多取瑞于龙凤呈祥,或绘饰珍禽异兽以昭威仪,为什么此仪仗独绘以鸠?固然《左传》昭十七年郯子曰:少皥氏以鸟名官,"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鷞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又按《尔雅释诂》"……鸠,聚也,五鸠,鸠民者也"。命公职官出巡,尚且肃静迴避,天子出行,未嘗有鸠民公开参驾之记载。  相似文献   

7.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响堂山石窟是由东魏-北齐皇室供养、开凿的大型石窟,在北朝晚期石窟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响堂山中心柱窟的形制入手,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比对新疆、河西以迄中原地区的中心柱石窟,作者认为,响堂山中心柱石窟后甬道低矮的形制只能在新疆克孜尔石窟找到源头,而这一形制已不是河西至中原地区中心柱窟的主流形制,表现出明显的"西方"因素。结合文献材料,作者得出结论,响堂山中心柱窟这一形制的出现,当与东魏-北齐皇室崇尚胡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3年10月.吴城乡桥背村村民张晓如在吴城遗址正塘山放牛,采集到一件青铜斧。该斧方銎、束腰、宽弧面单刃,合范铸造,外侧上端近銎口处饰一周粗弦纹凸起,其余部位素面。从腰部开始至刃部两翼张开,形成束腰宽弧面刃状,刃锋锐。器表呈黑色,平  相似文献   

9.
王宏 《四川文物》2021,(2):74-81
瓶是常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中的一种器物,出土青铜器中也有若干自名或者被学者定名为"瓶"的文物,但是这些器物要么名不符实,要么形制特殊,并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形制特征。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青铜直颈平肩器,为解决"瓶"的定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器物的形态、功用以及在墓葬中的组合等方面综合分析,可以证明该类器物应该就是文献中所说的"瓶"。这种青铜瓶目前所见有16件左右,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西汉早期以后,青铜质地的瓶走向了消亡,汉代的瓶多以陶质为主,为生活实用器,往往与井、灶等配套出土。另外青铜瓶在青铜礼器中的地位很高,其在形制上与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蒜头壶、青铜锺、投壶、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岭南战国秦汉墓时常见有柱洞,其性质和功用较复杂,不仅与墓葬形制和棺椁结构有关,而且涉及若干值得探究的葬俗现象。本文依"封门排柱"、"椁盖顶柱"、"椁板壁柱"、"棺架立柱"、"甬道门柱"、"棺椁围柱"和"墓上表木和墓上建筑"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顾永杰 《中原文物》2013,(1):111-112
"好"汽柱甑形器出土于商代晚期的殷墟妇好墓中,其类似于甑的形制和底部独特的汽柱结构,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2.
牛长立 《南方文物》2014,(1):101-114
<正>一、先秦时期青铜斧的已有研究及分类关于铜斧的专题研究,数量较为有限。齐晓光《夏家店上层文化空首青铜斧及相关问题》一文将十二台营子等不同文化类型直銎铜斧分为扇刃型和弧刃型,探讨了演进规律;朱永刚《中国北方的管銎斧》全面梳理、分类、编年中国北方管銎斧,讨论其分布区域特点、文化性质、形成机制、存续发展过程,所划类型为窄斧身和宽斧身,进而细分出长管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4,(11):36-42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西周早期青铜斧,器长方銎,銎口下凸起一周弦纹,短边一侧附一半环状钮,圆刃无角;器上铸铭文“康侯”(图1)。同铭器共两件,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图2)。两器系20世纪早年同出于河南浚县,为于省吾旧藏。此“康侯斧”尺寸虽小,但器中却蕴含着有关斧、钺贯穿于中国上古时期作为礼器之象征与西周初年“封建诸侯”等一系列深厚的历史信息,可谓“小中见大”。  相似文献   

14.
简论中国斧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玲 《文博》2003,(2):41-44
“斧,斫也”①钺,“车(?)声也”,②“本作戊,戊,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③斧、钺是同一类兵器,源于原始社会的石斧、石锛,主要用来劈砍。具体而言,钺由斧发展而来,它又衍生出戚。斧、钺虽属一类兵器,但在其形制上是有区别的,据《说文》所讲,大者称钺,小者称斧。《字林》曰:“钺,王斧也”。④《左传·昭公十五年》疏,在解释钺与斧的关系时,也持此类似观点,即“钺大而斧小”。⑤事实上,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斧钺并提,很难从大小上把二者加以区分。故,我们只能根据出土的实物和一些学者的分析把其从形制上大致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5.
沂南阳都故城铜斧应为西汉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98年第12期发表的《山东沂南阳都故城出土秦代铜斧》一文(见25页)中,所谓“秦代铜斧”,其铭文字体与格式都不似秦器而似西汉前期器,所记“廿四年”应非秦始皇的纪年。铭文所记最高官职为“莒伤(陽)丞”。“莒伤(陽)”疑即阳都的异名(陽都本名陽,在莒县西南),也有可能是阳都附近离莒县不远的一个后来被裁撤的县。始皇二十四年时,秦的势力也许还到不了这一  相似文献   

16.
青海的青铜斧和青铜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的青铜斧和青铜钺刘宝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学上对青铜斧的解释是: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经常使用的砍伐工具,在西周时代又称为。有圆刃和平刃两种。对钺的解释是:古代兵器。青铜制,圆刃或平刃,安装木柄,持以砍斫。盛行于商及西周(见《辞海》历史分册,...  相似文献   

17.
石铲和石钺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之初是较为普遍的生产工具,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原始宗教力量的增强,部分石铲和石钺逐渐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来,制作日益精美,有的器表还刻有纹饰,成为祭祀或是宗教活动中的仪式用品。本文以石铲和石钺为例对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中的仪式用斧现象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郑州地区地处两汉时期汉文化的核心地带,汉代考古遗存丰富,画像砖、画像石和壁画墓葬中,交通工具是常见题材,形制多样,其中生活交通工具有马车、牛车、驼车、独轮车等,礼制仪仗图案有斧车、骑马出行图,而龙、虎、龟、鹤等瑞兽则成为当时人们求道升仙的乘坐工具。这些与交通有关的图案不仅反映出汉代中原地区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反映出人们的出行礼仪制度和宗教信仰。它们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物质文化生活,为我们认识汉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新见秦代诏书铭文残器,应属附于量器上的诏版,其形制向所未见。经计算复原,原器应为环形,其周长约118厘米,可箍于直径约37.5厘米的量器器身。推测与之相对应者,应正是久所湮没的秦桶量。桶,即《史记》所载商鞅变法时"平斗桶、权衡、丈尺"中之"桶"量,亦即睡虎地秦简中之"甬",其容十斗,朱剑心谓,"甬之器,不传于今"。参考残箍数据以及桶量容值等,则可大致复原出秦桶量之形制。这也是近世首次复原出秦桶量,进而填补了秦制"桶-斗-升"序列中桶量形制的空白。复原秦桶量之形制、尺寸,又与汉斛大致相合,故可印证郑玄对于"桶"与"斛"同器异名的判断,也揭示了度量衡领域汉承秦制的一面。而"桶""斛"名称的变化,当属王莽复古改制的产物,在"石"这一单位业已混乱的背景下,实际指向了秦汉度量衡制度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20.
砚是根据中国传统书写和绘画的特有需要产生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前身是原始研磨器,而砚最初的汉字表示也并不是"砚"字,而是"研"字。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砚墨实物材料都表明,从"研"到"砚"的过程正对应了东汉时期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这种演变与墨的形制改变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