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封建武士一向以忠诚著称,但武士的忠诚只是主从之间的私忠,而不是中国儒家提倡的君臣之间所应建立的公忠,其效忠的对象是自己的主君,而不是天皇。但到了近世以后,武士忠诚的对象开始从对主君个人转向主君所代表的集团,尤其是随着儒家"大义名分"论的宣传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武士的忠诚观念由多元化转变为一元化,即武士从分别效忠各自的主君向效忠天皇一人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吉田松阴的尊皇武士道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忠诚一元化理论的完成,为近代日本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志 《史学月刊》2006,(1):66-70
近世日本是建立在武力统治和身份统治基础上的封建家族国家,虽然其以中国的儒学为统治思想,但是统治阶级始终坚持尚武为立国之本,把尚武习武看成是执政者和有教养者的重要标志,认为在治世能保持尚武精神的武士才是真武士。关于君臣关系,在“家”观念支配下,他们认为君臣关系是建立在同一家族共同体基础上的,家臣与主君同样对家的延续兴亡负有责任。他们的忠君观念具有家族主义和集团主义色彩,具有超越主君个人而把家国作为忠诚对象的特征。近世武士阶级在中国儒学的影响下,能够自觉地从治国安民这一政治角度考虑百姓的生活,并且达到“为国家人民立君”这样的政治高度。  相似文献   

3.
许介鳞 《百年潮》2004,(2):54-61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这种思想是以对儒家"士道"的觉悟为根本的.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如注重主君的德性,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武士道彻底地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4.
主从关系是武士社会内部居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即主君与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军事上的官兵关系、政治上的君臣关系、经济上的恩赏关系、社会上父子关系等。"主从关系的原理是与武士及武士团的成立一起培育出来的。"主从关系在武士的生活实践中产生,并指导武士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5.
17世纪初叶成立的德川幕府,是日本历代中最为彻底地确立了武家对全国的统治体制的武士政权,但在对天皇、朝廷这个古代律令国家体制残余的政策上,它一方面彻底地剥夺了后者的一切实权,另一方面却又将之作为一种国家机构的形式而保存下来,表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性。因而,就形成了这一时期日本国家形态的显著特征:在政治上毫无实权的天皇却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君主”的形态。这一现象,与武士阶级中的传统天皇观念有着密  相似文献   

6.
12世纪末期,以源赖朝为首的武士集团击败了政敌平氏,建立了镰仓幕府,从而使日本封建社会完成了自大化体制向镰仓体制的转变: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和政治上的天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上的封建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和政治上的封建武士家族联合统治。这一封建体制的转型是日本封建社会早期复杂的社会矛盾长期发展、激化的产物,也是各种社会势力剧烈较量的结局。由于日本早期封建制的形成受外来先进文化影响巨大,所以,当它向着新的封建体制转化的时候,就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表现出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日本民族的天皇崇拜思想论略孙立祥天皇崇拜思想是自古积淀于日本民族心理潜层,对日本人的行动起着导引和支配作用的观念意识,对战前的日本历史进程产生过久远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就这一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略作分析,就教于学界同道。1.日本民族的天皇崇拜思...  相似文献   

8.
于坤 《黑龙江史志》2008,(16):121-122
日本人崇尚自杀,信奉"武士道"精神,崇尚毁灭之美和寂灭之美,注重"切腹"自杀的痛苦仪式。中国的"仁"是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注重人道,追求道德教育。一郎受到日本人的负恩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伦理的双重影响,最终在对朱家的"孝"和对天皇的"忠"的不可协调的矛盾中选择自杀。中国的"仁"影响了一郎的日本性格,使他无意识地放弃了"切腹"这种日本武士最高尚的自杀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狭小日本无生计,隔海彼岸是中国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推行"四民平等"政策,原来作为特权阶层而存在的武士消失,这些失去特权的旧日的武士,成为"浪人"。一些不甘寂寞的"浪人",从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对外扩张政策中看到了机会。1881年2月,出生于破落武士家庭的头山满,联合几个小团体,在九州福冈成立了玄洋社。  相似文献   

10.
日本神道思想的由来和基本内容日本的神道思想是由日本古代天皇部族的神话传说转化而来的。它的主要经典根据是日本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两本书虽成书较晚(前者为公元712年用汉字的音和义写成的,后者为720年,用正规汉文写成的)但它们的神代卷却都记载了日本古代天皇部族的神话传说。其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1.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建立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在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中,天皇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之时,美国便已确定对战后日本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而天皇制问题则以其重要性成为对日改造政策中的重要一环。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战后天皇制问题的观点可分为两种:日本派从短期利益的角度,强调保留天皇对促成投降和占领改造的重要性,主张战后暂时保留天皇并利用天皇部分权力进行占领改造工作;而强硬派则从长期利益的角度,强调天皇的战争责任及其同军国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等危害性,主张战后不利用并废除天皇制。美国确立的战后天皇制政策最终将两派观点相结合,既采纳了日本派暂时保留和利用天皇制的意见,更体现了强硬派所主张的削弱天皇制影响的主张,并在战后改造中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辽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辽一代(907~1125年)恰值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和后期。即藤原氏专政和院政时期。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实行摄关政治,由外戚藤原氏掌政,当时天皇年幼,太政大臣主持政事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但天皇并无实权。11世纪,道长及其子赖通时势盛,至后三条天皇时(1018~1072年),藤原势力下降。日本平安时代后期是起于1086年开始(?)院政时代,这是退位天皇掌握政权的一种政治制度。天皇退位后称上皇(皈依佛教后改称法皇),其居处称院。一般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大致在辽亡后四年。从1129年进入院政后期。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开始了日本的幕府时代。  相似文献   

13.
曲梦晨 《史学集刊》2017,(5):118-128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建立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在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中,天皇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之时,美国便已确定对战后日本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而天皇制问题则以其重要性成为对日改造政策中的重要一环。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战后天皇制问题的观点可分为两种:日本派从短期利益的角度,强调保留天皇对促成投降和占领改造的重要性,主张战后暂时保留天皇并利用天皇部分权力进行占领改造工作;而强硬派则从长期利益的角度,强调天皇的战争责任及其同军国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等危害性,主张战后不利用并废除天皇制。美国确立的战后天皇制政策最终将两派观点相结合,既采纳了日本派暂时保留和利用天皇制的意见,更体现了强硬派所主张的削弱天皇制影响的主张,并在战后改造中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对日本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1867年以前的“尊王”,实为不尊王,假尊王;在此以后的“尊王”,实际是“挟天了以令诸侯”。二、从表面上看来,洋学派与攘夷派似乎势不两立,实质上二者之间既有渗透,又有融合,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是二者思想融合的产物。三、萨摩藩的经验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日本行不通,倒幕维新思想是经过革命与改良的多方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的。倒幕维新派敢于剪除反动的“神的子孙”——天皇,又按照自己的意愿制造一个新天皇来保护自己,借天皇的名义,贯彻自己的政治路线。这既是他们成功的策略,又是他们思想的局限性。他们残存的封建意识,一经与西方强权政治思想相结合,便迅速地恶性膨胀为民族沙文主义。明治政权建立后,日本随即逐步走上了侵略和掠夺弱小国家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乃木希典,在日本近代史上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日本统治阶级看来,从明治建军到昭和军队解体的七十五年间,在晋升为日本陆军大将的一百三十四名将领里,尚能留在“国民记忆”中的,除了西乡隆盛和大山严外,就“只有乃木希典”了。他们不仅把他作为“光辉的古代武将”誉为“军神”,而且说他的一生“象征了日本国军的命运”,是“日本旧陆军典范令纲领的具体化”,视他为效忠天皇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代天皇制,昨天是明治天皇,是统治权的总揽者,是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现人神。今天的天皇是象征天皇,象征日本国和国民和谐。他只能行使国事行为,没有国政权能。因此,象征天皇不是日本国的元首。其国事行为又不能独立行使,必须内阁的建议与认可。明天的天皇是以主权所属的日本国民之总意为依据的。在日本3种社会势力中,以社会右翼为代表的天皇像,肯定是不得人心,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力量,主张断然废除天皇,也背离国民众望。只有广大的社会中坚,在60多年象征天皇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他们的天皇像才有望在国会中通过。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战败以前,崇拜与忠于天皇的意识是贯穿日本近现代史的思想主旋律。它从建立近代统一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发展为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思想核心,成为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实施法西斯统治的工具。研究这一思想的策划和操作——祭祀政治,对于防止部分右翼势力重蹈历...  相似文献   

18.
日本武士从登上政治舞台到完全掌握政权的过程中拥有了自己的信仰。武士的信仰不是为了拯救灵魂在死后得到一个安宁的去处,而是为了在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获得利益。武士的信仰不是单纯的本土信仰,而是吸收了异文化的营养,并使之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说,武士信仰具有现世主义和兼容并包的特征。武士信仰的特征反映了武士与传统的贵族统治者的区别,也代表了日本人信仰的普遍特点。这些特点同样体现在当今日本人的信仰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本史的分期,史学界众说纷给,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日本在中世纪镰仓时代(if9-1333)进入封建社会。日本中古文学,也即日本封建时代的文学。本文主要着眼于日本封建时代的前期,在日本历史上称为镜仓、室叮时代。这个时期,日本新兴地主利益的代表武士阶段推翻了天皇和旧贵族阶级古代国家的腐朽统治,建立新的封建制度,日本史学家称这个变革是封建主义的民族革命。文学总是走在伟大时代变革之前,成为新时代来临的前奏,而旧贵族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建立,经过激烈的长期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进行着文…  相似文献   

20.
16至19世纪,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思想界关于统治秩序和统治体制变革诸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从时间上看,日本思想精英率先对幕藩体制提出质疑,并围绕"体制转换"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而同时期的中国其"政体改革"声音则较微弱,两国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在体制变革路向的问题上,日本的"政体变易"思想并非简单模仿西方"民主体制",而是采取了"王政复古"的方式,建立了以天皇绝对主义为特征的政权,其实质是从纯粹的封建国家体制向封建主义的最后政治形态专制王制的转变。而同时期中国的统治体制变革思想及运动则启动较晚,表现出较为激进的发展态势。尤其在19世纪末叶温和的政治改革运动宣告失败后,迅速出现革命风潮,最终在1912年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亚洲首个共和国。中日两国关于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不同趋向的演进,对中日两国近代国家体制的形成及现代化的不同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