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文旅融合路径研究的动态、演进和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在研究动态上,侧重于体制机制和IP设计;在研究演进上,可分为初步形成、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在研究热点上,主要聚焦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及个案研究等方向。整体以定性研究居多,呈现出强政策导向化、产业融合化、内容多样化等特色趋势,但也存在研究对象重复泛化、研究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据此提出构建多方协同体系、深挖文化旅游内涵、整合区域文旅资源以及创新科技助推4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东部典型入境口岸城市上海为研究对象,以市场调查资料为数据来源,从节点、方向及路径三个角度研究上海市入境旅游流的路径转移扩散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以上海作为入境1:7岸的入境旅游流扩散人次排前十的节点城市依次为:北京、西安、杭州、成都、南京、桂林、广州、昆明、苏州、深圳;按照旅游流扩散方向可将入境旅游流扩散方向分为四类:北向、南向、西北向和西南向,并在每个方向上分别归纳出4条扩散路径,其中上海→北京→西安这→路径人数比例最高,上海→成都→西安→北京次之,上海→西安→北京处于第三位;同时研究显示,入境旅游流的扩散存在着路径依赖及路径依赖锁定现象。  相似文献   

3.
黄建山  冯宗宪 《人文地理》2006,21(4):117-122
本文在考察重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心路径几何图示分析法,计算了1989-2003年陕西省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路径对比、斜率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史在其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学术现象。首先,一场关于城市是不是环境史研究对象的学术争论不仅肯定了城市环境史研究的必要性,更推进了环境史的理论思考。其次,在城市环境史研究范式的转变上,新一代学者提出了用“政治文化路径”分析补充“技术路径”分析的主张,并最终改变了城市环境史研究的面貌。再次,因为空间尺度和研究对象的差异,城市环境史研究出现了“内在论”和“外在论”两种方向。但不同学者在坚持各自方向的同时,也在尝试进行综合,力图写出更全面的城市环境史。回顾城市环境史以往发展历程中的这些现象,有助于中国学者开展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伴随着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民国时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成为史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相关成果频频问世。在专题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民国华北乡村社会的婚姻、家庭与习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上,学者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这一研究领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前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发展背景,介绍时间地理学的综合生态世界观,解说其深入人心的符号系统的特点。本文总结瑞典Kajsa Elleg?rd时间地理学团队的研究进展,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理论突破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给予述评。Kajsa团队在研究视角上实现了从"家外"转向"家内"、从"个体"拓展到"组织"、从强调"物质空间"制约转向"社会文化"制约的创新;从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从绝对时空观下的"路径"到相对时空观下"情境"的转型,以及构建了人类活动的复杂情境性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发展上实现从"外在"行为转向"内在"行为,初步构建"企划—活动—企划"的"闭环"行为决策过程链;在应用研究上坚持社会—自然—技术互动的综合视角进行综合地域研究,把时间地理学方法创新地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耗与家庭分工等方面。本文最后从中国城市转型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出发,探讨"新"时间地理学在中国城市空间与社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历史考证学派的代表,张政烺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唯物史观的指导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深层次探索。在其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透视出实事求是的治史风格。张政烺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研究内容上的转变,折射出新历史考证学派在研究路径上由纯粹的探究史料考证,转为史观指导与史料考证两者并重。这一研究路径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新历史考证学者的理论素养,完善了他们的治史理论与方法,而且赋予马克思主义史学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三维数据获取、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技术方法。文物现状信息留取向数字化方向转变,文物安全监测、病害检测与修复、文物展示等工作内容依托于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虚拟现实等技术呈现出全方位、高精度、数字化的特点。目前新的保护技术在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中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性强,基层文物工作者难以掌握核心技术;技术标准不统一、成果质量参差不齐,数字成果后期应用明显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马晓龙 《人文地理》2012,27(2):32-37,150
采用文献信息分析的方法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区域旅游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产业、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系统与空间结构等五个方面。从内容上看,现有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路径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区域旅游在理论建构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而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研究存在过度主观性和过度注重数理技术的应用两种极端倾向。文章最后指出,区域旅游研究应在继续遵循服务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保持对固有研究传统传承的同时,积极寻求理论创新是推动区域旅游研究进步和区域旅游学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地方综合年鉴由于框架设计的不完善、资料内容编排不科学、编纂过程的固步自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基本信息资料过滥、重要信息资料缺失、热点信息资料不显,让读者在使用年鉴时感如鸡肋。从完善框架设计、充实资料内容、突出热点、打造看点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何琼峰  李仲广 《人文地理》2014,29(1):154-160
入境游客感知的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入境旅游规模、衡量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历史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基于入境游客感知的中国旅游服务质量演进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990-2012年入境游客对中国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呈现"初步改善-大幅提升-提升趋缓"的趋势,旅游服务质量仍滞后于入境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交通业、旅行社业、旅游公共服务等行业服务质量不高是主要制约因素。从内在影响机制看,入境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比国内游客更为敏感,对入境游客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各行业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此外,旅游地形象对于入境游客的感知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旅游地形象、游客感知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最终将影响入境游客的忠诚度,但旅游价格并不是影响入境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入境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发现了入境外国游客旅游选择偏好、时空动态规律;探讨旅游决策的主导模式、范式和影响决策的可控因素;研究"文化边际域"中的跨文化冲突特征和旅游认知预期衰减效应模式;揭示了旅游意愿评价、旅游感知评价数量模型和四种不同群体游客文化交互模式。并提出了适应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维度服务体验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服务体验是顾客对服务遭遇所作出的感觉和评价。顾客每次消费都追求相应的利益,比如,追求产品或服务的实用功能、享乐性情感或增进与同伴的友谊等。不同的消费目的决定了顾客的服务体验应当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服务体验包含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和社会体验3个维度,并以餐馆为调研行业,用问卷调研方法验证了这3个维度的合理性。最后,文章提出对旅游体验作进一步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旅游服务顾客满意度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温碧燕 《旅游科学》2006,20(3):29-35
作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服务顾客满意度模型,并在广州某餐馆和某宾馆向顾客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服务公平性和顾客的消费情感是旅游服务顾客满意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不同的服务质量属性,实绩和期望与实绩之差对顾客满意度的作用过程不同;顾客的期望对顾客满意度并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宋增文 《旅游科学》2007,21(2):7-12,78
本文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计算产业关联程度,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直接关联产业和完全关联产业,定量分析了旅游业产业链上的消耗分配关系,将与旅游业存在关联的产业划分为紧密关联产业、较紧密关联产业和有关联产业,揭示了旅游业的投入结构和服务去向.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从业者职业忠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员工忠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旅游企业的员工忠诚研究对于旅游企业及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网络调研对全国31个大陆省区各层次各行业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忠诚进行了大样本量问卷调研,并利用SPSS 16.0对所得一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并不太高,旅游从业者对企业的忠诚度较职业忠诚度略低;(2)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年龄、专兼职、学历、最后毕业专业、工作职务、职称情况不同,旅游从业者忠诚度也不相同,性别只是单一地影响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3)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员工的职业忠诚度不同,景区的职业忠诚度最高,其次是旅行社,酒店员工的职业忠诚度最低;(4)工作满意、收入满意、职业前景乐观预期、工作努力回报预期、旅游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感知及旅游企业环保经营认知因素是影响我国旅游从业者企业忠诚度的重要因素,而工作满意、职业发展前景乐观预期、努力工作回报预期、同事关系、旅游企业环保经营认知、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认知因素对我国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华 《人文地理》2008,23(2):100-105
本文在搜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指出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社区旅游及其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等多个方面,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最后本文探讨了国外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期望能够对国内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吉  曾婷婷 《人文地理》2011,26(4):127-131
主题酒店是未来酒店业的发展趋势,是顾客需求升级和酒店业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本研究基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三因素模型和购后行为模式,根据主题酒店的服务特征,构建适合主题酒店服务质量与购后行为关系的计量量表,并以深圳市的六家主题酒店顾客为调查对象展开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主题酒店服务质量与其客人购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主题酒店改进服务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鑫  吴晋峰  李蕾  郭峰 《人文地理》2012,27(5):128-133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和满意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均值比较法,探索性地研究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感知形象。对外国游客认可的中国独特形象、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认知形象的主导因素、不同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认知形象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三点建议:塑造鲜明国家旅游形象,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改善交通接待设施,着力优化旅游环境;更新换代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本研究可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设计和提高中国入境旅游业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服务化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立勋 《人文地理》1997,12(4):11-15
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经济服务化已经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普遍经济特征并进一步向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扩散。我国目前整体上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但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从工业生产中心向现代服务中心的转变已经开始出现。对经济服务化的研究应引起重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1)揭示经济服务化的确切含义与基本表现,认为经济服务化是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主要表现为服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服务活动在非服务产业内部的广泛渗透,服务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类型;(2)分析经济服务化与工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服务化以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基础,又促进工业化的深化,两者相互依赖,互相促进;(3)分析经济服务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认为服务信息化是经济服务化的核心与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