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林 《中国西藏》2013,(5):84-87
尾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不仅"有抗高寒低氧的超常力,而且有着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与宗教的渗透融合,显示出独有的文化魅力。那些极具民族特征和宗教色彩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文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文化影响方面,更是对现代绘画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管是民间美术的色彩,还是其表现手法,都影响了现代美术绘画的形式与风格.文章主要对民间美术文化的概念进行论述,并对民间美术文化与现代绘画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对民间美术文化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与体现进行分析探...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代在"争于市朝"的政治策略下,韩、赵、魏的发展重点先后离开山西,同时使三晋文化带有强烈的经世致用和急功近利的色彩。处于政治冲突中心的国家所承载的文化往往直接体现时代的风貌,与山西在历史变迁中自然形成的地域差异和自身文化特质有本质的区别。将三晋文化视为山西文化的直接源头甚至发展巅峰的观点是值得推敲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重庆磁器口古镇的文旅发展并没有充分利用古镇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化宣传与服务、文化景观利用、文化主体意识、文创产品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旅游发展缺乏内在的可持续动力。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特有的抗战文化、沙磁文化等为研究基础,结合其文旅发展现状提出深挖文化内涵,改善宣传方案、利用文旅资源,激发内部活力、摆正文化站位,平衡“文商”关系、优化文旅服务,创新文创产品等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磁器口古镇文旅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萨满文化是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随着历史长流,萨满文化对自然的崇拜、神灵的信仰、追求生命力的顽强信念没有一丝改变,而这些化为符号的语言在不断地演变着.满族的萨满服饰不同于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例如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萨满服饰.在清朝统治时期的满族萨满文化由简到繁再返简地改变着,满族服装中的萨满文化元素更能体现变化中的微妙.满族对服饰纹样的追求更加的细腻,对色彩的追求更加绚丽,在图案、色彩、装饰元素的重视体现在服装上.  相似文献   

6.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村落文化,主要指村落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它具有更多传承的文化艺术生活民俗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张宏图 《满族研究》2007,(1):115-120
长久以来人们始终认为《茶馆》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在批判旧社会,兼有对优秀文化的凭吊。其实,老舍是以凭吊为主要目的,附会了一些政治目的的。从作者的用意来说,是在凭吊满族衰落的历史,为传统文化的消失谱写挽歌。充分体现出其浓重的满族情结和对民族文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张暑军 《旅游纵览》2023,(24):68-70+74
铁门关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属于新建城市,旅游文化宣传不到位。文章首先阐述铁门关市旅游文化特色,分析其旅游景色及宣传意义,提出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助力旅游文化宣传,并探究VR技术在铁门关市旅游文化宣传中的应用:结合铁门关市景区旅游文化特色,应用3D建模技术、Unity 3D交互开发技术,实现可交互式虚拟旅游场景的搭建,使游客随时随地了解铁门关市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为铁门关市旅游文化宣传增添色彩,拉动铁门关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重庆传统茶馆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承载着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饮茶文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旧城更新的大规模推进,大众化的重庆传统茶馆不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究其原因,停滞发展导致重庆传统茶馆不适宜市民新的生活方式。基于重庆传统茶馆的发展困境,本文提出了其现代性复兴的四个策略:丰富公共服务、结合山水特色、营造茶馆文化和提升设施水平。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突出的历史底蕴与遗产价值,在遗产保护视角下对其文化基因进行提取与可视化,可以彰显古镇历史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核,为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科学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靖港古镇为研究案例,通过提炼其景观基因、生产基因、生活基因、艺术基因、历史人文基因和意识形态基因,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并建立文化基因知识库,实现靖港古镇文化基因的结构化展示与数字化存储,有助于靖港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再现。  相似文献   

11.
简述天主教在重庆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建筑状况作一些调查,通过分析其建筑文化的特点及价值,提出一些保护重庆天主教建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潘苗苗 《神州》2012,(25):167-168
汉字以其独特的构造纪录着文化、历史的变迁。本文通过字形、字义的考释与解析、构字义素的分析,来了解我们古老的"庙会"民俗的来源、发展及文化内容。古老的祭祀文化,佛教的传入,原本只带有中国本土神话色彩的产物被丰富了——"庙会"形成了。庙会并不仅仅带有祭祀的特点,同时也开始显现出,其在佛教本土化中起到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霞 《中国地方志》2020,(1):88-101,M0006,M0007
明清时期重庆书院记是记录、书写和见证书院历史的文献,其数量、分布、撰写时代和作者群对重庆书院文化有生动的展示。从学术意义而言,它是重庆书院微观发展史的"档案",是地方士人文化活动的见证,揭示了巴渝地区的山川地理和人文精神;从当代价值看,深入研究书院记,还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书院文化遗存重建和旅游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泉州是我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一座富有神奇色彩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文化广融博纳,在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海外的舶来文化兼容并蓄,因此史学界譬喻它为“宗教博物馆”。在泉州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宗教文化,有些已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有些则融入泉州地方文化之中,这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最早学会使用色彩的世界民族之一,在历史中形成的色彩文化观念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五色观,并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本文对五色观进行了简要介绍,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形势下新民俗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阿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即汉代氐羌族群南徙而成,到唐代时期迁至云南缅甸和滇西一带。当前,阿昌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我国共有近4万阿昌族人,占全世界阿昌族人口的40%左右。长期以来,阿昌族生育习俗一直带有禁忌文化的色彩,存在诸多行为方面的禁忌,这也成为了阿昌族生育文化的特色。本文对阿昌族民间的生育习俗及其文化变迁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7.
汉文化为中心的唐代文化大融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雪莲 《人文地理》1997,12(3):30-33
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有着其独特的色彩和先进性。本文着重从地理环境的高度来分析唐代文化生态及文化融合,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内在的机制和规律。从而在面对现代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更理性地安排人类文化活动空间,并用以改造环境,丰富本土文化,为文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与以兰克为代表的政治史学相比较,文化史学主要围绕四个命题(或假设)而展开。第一,从研究对象看,文化史书写的不是攸关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和政治精英的历史,而是人民大众的历史。新文化史研究的课题虽趋于多样化,但对人民大众特别是下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重视有增无减。第二,从历史观念看,文化史书写的不是一治一乱的历史,而是进步的历史。新文化史家并未远离进步,进步主义史观是其反思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之一。第三,在目标和方法上,文化史学不以确立单个历史事实为至高无上的职责,而是要求揭示历史事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究明关系得以展开的背后因素。传统文化史重在探求历史背后的理性精神、科学法则、公理公例,新文化史聚焦文化的历史象征、意义和价值。第四,关于文化史学的功能和任务,无论新旧文化史均不满足于追求历史的真相,而是含有比较浓厚的致用色彩,重视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与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历史文化城镇的形象构成有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考虑自然环境特点的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应遵循尊重和顺应自然的亲和原则,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性原则,以及将城镇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统一考虑的整体性原则。同时要高度关注自然环境在城镇理念形象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城镇视觉形象设计中,要注重城乡景观协调的整体效果,反映其田园山水城镇特色;注重三维景观效果;注重视觉体验的心理特点分析,组织景观层次系列;注重对城镇建筑色彩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的编纂向被称为官职、官责,其官方色彩是毋庸置疑的,因而从文化角度看,强调国计国策,重视庙堂文化的记载,也就不难理解。但是,“国以民为本”,注意民生民本,强调民间文化,亦应占据一席之地。当代地方志工作者强调“为国修志,传承文明”.实质上就反映了人们对庙堂文化的重视:而在社会剧变之际,庙堂文化和民间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深刻、更尖锐,更值得我们予以科学的关注.适当强调方志著述的民间视角。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