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2005,(11):50-58
《保护世界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倡议和发起的。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至今已有31处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化遗产23处、自然遗产4处、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陆续介绍这些遗产,以飨读。  相似文献   

2.
核心价值概述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北邻长江,东滨鄱阳湖.庐山遗产区面积302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500平方千米.北至濂溪墓,东至高垄关帝庙,南至温泉,西至通远.  相似文献   

3.
在2005年世界环境日暨全球绿色生态大会上,庐山被赋予了一个新角色——“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在专家学者纷纷质疑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时,庐山却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但是,庐山真的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4.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评价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京九线和长江交汇点,北临长江,东傍鄱阳湖,自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怡 《文物世界》2003,(2):27-31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组织首次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的称号授予世界上19项化活动和口头化表现形式,我国的昆曲艺术获此殊荣。同年10月,联合国教科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化多样性宣言》,这成为继1972年《保护世界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在人类化遗产保护领域内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公约。  相似文献   

6.
孙亚强 《黑龙江史志》2013,(2):56-58,76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个概念的提出缘由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特别设置了一个管理部门,叫"非物质遗产"(Non-qhysicalHertage)。此后被引入中文语境。2001年在我国积极参与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时,有关媒体跟踪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遗产》2008,(4):112-112
在加勒比海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方案和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内,关于加勒比海遗产风险缩减的工作会议于6月23日~27日在古巴哈瓦那召开。来自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侧重于讨论遗产事件,同时旨在拓展联合国机构间的合作,宣传他们的行动,增强对加勒比遗产地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8.
柳秋荣 《百年潮》2015,(2):30-34
1946年7月14日,蒋介石乘坐"美龄"号专机,由南京飞抵九江,随即在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陪同下登上庐山。这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首次上庐山,距离1937年12月的离开,蒋介石与庐山分别了将近九年。九年前,国民党军政要人齐聚庐山,共商抵御外侮之计,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著名的抗战宣言。与当时热闹的情景相比,此时的"夏都"庐山,除了清冷之外,触目皆是遭受日军破坏的痕迹,秀美的庐山已是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9.
姚欣 《南方文物》2014,(3):181-185
<正>庐山,千古名山。苏东坡曾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入20世纪,葱茏俊秀的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联。在中国近代史上,庐山披挂着浓重的政治色彩。1926年11月26日,北伐胜利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第一次来到庐山。10天后,国民党中央首次在庐山开会,研究"整理军事政治问题"。蒋介石从此便格外钟情于庐山。从1926年至1948年(抗战时期除外),蒋介石有15个年头在庐山常住,运作国民政府中枢机器,召开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会议。庐山成为国民政府"夏都"、"政治山",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新疆天山的申遣过程中,什么困难让您最难忘? 丁新权:天山申遗地跨五个地州六个市县,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面积最大、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项目之一.其中最大的困难便是对世界遗产的认识问题,认为遗产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牧民生活,于是一些客观的认识是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的.以我在江西为庐山及三清山申遗的经验来看,最受益的是当地人.  相似文献   

11.
庐山天下悠     
正庐山天下悠。悠长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悠远的山川、悠扬的遗韵、悠然的从容……一个"悠"字,道出了庐山的独特风情。关于庐山从何得名有不少传说,多与修仙相关。隐居山中得道飞升的仙人,只留下一座空空的茅庐。以庐为名,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庐山自古就是宜居的世外桃源。东晋建都南京后,政权中心由西北向南方转移,庐山便闻名于此时。九江靠近六朝古都南京,无论是沿长江上下,还是从鄱阳湖口进出,大多要途经九江,而耸立于此的庐山逐渐成为人们闲居、  相似文献   

12.
王晓 《东南文化》2016,(6):20-26
遗产运河具有文化线路的典型特征,既囊括了种类繁多的遗产类型,同时具有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相加的特征。运河遗产在申遗的过程中尽管是以遗产点、段的方式申报,但是鉴于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遗产特征,其"统一体"和"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之和"的遗产特征便不得不强调从"整体性"方面来认识其保护方法。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要以整体性保护思路为指向,在强调运河遗产历史层积"原真性"和历史地区环境"完整性"前提下,使遗产保护行为能应对当代变化,并实施"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3.
散叶     
<正>蒋介石爱吃"庐山三杯鸡"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庐山美庐居住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庐山三杯鸡",并且这道菜还是蒋夫人用来招待贵宾和政界要人的必备菜。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去台湾后,一直没有忘记"庐山三杯鸡",并把三杯鸡的做法在台湾加以改进,加入一种台湾当地盛产的叫"九层  相似文献   

14.
强跃  刘宇生 《文博》2005,(5):16-17
当前我国31处世界遗产中,名山有七(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为双遗产,武当山古建群、青城山为历史文化遗产,庐山为文化景观)。华山作为道教文化名山,居于五岳和全国十大名山  相似文献   

15.
贺伟 《文史博览》2008,(4):22-23
"美庐"别墅是蒋介石、宋美龄在庐山居住多年的别墅,毛泽东三上庐山开会,也大多下榻此处。因此,"美庐"成了中国惟一一栋居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别墅,成为庐山游人必至的最重要的人文景观,1996年  相似文献   

16.
"兴教寺事件"作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由于关涉"丝绸之路"项目申遗和宗教遗产的敏感性,引发了有关遗产保护与管理学理和实践的诸多讨论。本文以遗产保护理念的"全球化"与"地方化"为切入点,分析该事件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主要矛盾,并就遗产领域利益博弈的机制和必要性,世界遗产体系建立伊始的博弈渊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庐山别墅,是中外近代建筑的产物,是在庐山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历经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已构成庐山一大景观,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因而有“欧美村”、“近代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它无疑成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规划融合了西方空想社会、国家公园学说和中国园林思想,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近代别墅群,这是区别其它名山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意义早已超过其本身的价值。早在1987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中,其中名人别墅、教堂、外国学校建筑达20多处,同时对这些别墅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十年来,由于上述原因,这些别墅的保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1992年,由于庐山出让别墅使用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一批古建筑文物专家联名呼吁,要加强庐山别墅的保护,敦促国家文物部门,特指定“美庐”等5栋别墅及大厦、会址共7处建筑直接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1996)47号文公布的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庐山会议旧址及别墅建筑群作为一处7点予以公布,庐山别墅存在的意义得到文物界专家的认可。1995年5月联合国专家考察庐山时,对庐山别墅大为赞赏,对庐山别墅的历史、艺术价值给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历史、考古、社会、民族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对土司制度及土司遗址的研究基础上,以世界遗产理论体系中"系列遗产"的价值认知视角,分析提炼土司系列遗产整体的突出普遍价值,并讨论构成系列遗产的各土司遗产个体间的"组合原理",陈述其对系列遗产整体价值特征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作为荼文化起源的国家,茶文化景观遗产申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的弘扬、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实践,对具有"活态遗产"特征的有机演进的可持续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进行研究,根据"以人为中心"的活态遗产保护策略制定遗产构成要素古茶林、传统村落保护措施,期待此个案研究可以对活态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姚欣 《南方文物》2015,(1):207-210
<正>在中国的名山中,庐山始终是一座显眼的坐标,耸立在世人的视线。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庐山为"庐岳",位尊天下。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出了这座山峰的恬淡诗意……进入20世纪,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连。近代,庐山曾是国民政府"夏都",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解放后,伟人毛泽东于1959年、1961年、1970年3次登上庐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