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圣容寺与圣容寺塔唐代圣容寺塔黄正平摄●文物大观敦煌莫高窟231窟现存一幅圣容瑞像壁画,题款“和都督御谷山番禾县北圣容瑞像”,还有一幅题款“圣者刘萨诃和尚”。这两幅壁画竟与历史上河西第一名寺圣容寺有关。“番禾县”即今甘肃金昌市永昌县。“御谷山”在县城...  相似文献   

2.
唐代石雕刘萨诃瑞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静  魏文斌 《华夏考古》2011,(2):94-102,后插15-后插16
刘萨诃瑞像除了敦煌莫高窟唐至宋代的塑像与壁画以及刺绣作品外,甘肃永昌圣容寺现存的摩崖立佛被确定为北周时期的石雕刘萨诃瑞像,且为刘萨诃所预言在北周时期出现的凉州番禾郡御容山石像.笔者在参阅各种图录以及实际的调查中,又发现了五处分属于初唐、盛唐和晚唐的单体石雕或石窟中的刘萨诃瑞像.本文即对之进行考证,并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6,(3)
凉州瑞像因缘故事共有两个版本:《续高僧传》和唐天宝《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李师仁"这个角色,碑文刊布之后引发了学界的讨论。通过梳理可知,"李师仁"实际上是刘萨诃与凉州瑞像故事在中古时期河西民间传播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其原型就是"离石人"稽胡刘萨诃:刘萨诃籍贯是离石,而中古时期"李师仁"和"离石人"读音相近或相同;其传记也具有共同性,在唐朝小说中留下了身影。"李师仁"的产生体现出历史撰写的层累特质,也展示了口头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萨诃是活动于东晋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记载他的事迹和传说的佛典和史籍很多;近40年来,学者们进行刘萨诃研究,成果颇丰,对相关资料的搜罗运用似乎到了“竭泽而渔”的程度,但其中却缺少了一般典籍所不载,而为酒泉本地所独有的一些资料。刘萨诃迁化于酒泉,在酒泉留下了一些遗迹。本文汇辑《肃镇华夷志》、《重修肃州新志》以及《西峰宝刹碑记》中有关刘萨诃的资料,以供专家采摭利用;同时还结合实地考察,对这些资料予以考订和阐释,以期拾遗补阙,为进一步拓宽刘萨诃研究领域,解决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把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志超 《沧桑》2013,(6):279-280
在山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有两个城市非常惹人注目,一个是“80后”城市晋城,一个是“90后”城市朔州,他们分据山西的东南与西北,像两个明亮的眼睛,闪烁出青春靓丽的光环,给美丽山西涂抹着诱人的色彩。2011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晋城市志》(1985--2008),为这个“80后”城市晋城进行了一次青春写真,留下了一幅幅光彩照人的倩影。  相似文献   

6.
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山西兴县牛家川石板壁画,题材和内容有夫妇并坐图一幅,出行图两幅,备宴图两幅,献宴图一幅。壁画展现了主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元代山西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社会现实,为研究元代地方史、民族关系、绘画艺术、服饰、葬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李军 《文物春秋》2023,(6):76-87
镇江博物馆藏有定为杨继盛真迹的《自书稿》一卷四幅,该藏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首位收藏者褚平世所留题跋信息不足、判断有误,难以为据。卷中两幅作品题款标明书写地为“谪所”,这意味着它们是嘉靖三十年(1551)杨氏谏阻马市被贬至临洮后所作。但对照杨的自传性著作《自书年谱》,卷幅中两诗的情感、经历与嘉靖三十二年(1553)他弹劾严嵩而受重刑下狱后的遭遇相符,故两诗当作于北京而非临洮,署名杨氏属于作伪之举,整件藏品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8.
在承德普宁寺大雄宝殿东、西及北墙上,有几幅精美的工笔重彩壁画,内容以佛教的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成道之后在“极乐世界”受到尊重供养的故事为题材。画面结构严谨,构图饱满,色彩艳丽沉着,线条勾勒流畅生动,使画面人物活灵活现,生动逼真。这组壁画是承德寺庙殿堂中现有保存最完整的。共六幅:北墙四幅,每幅宽3.84米,高3.40米;东、西墙各一幅,宽14.78米,高3.30米。这组壁画创作于乾隆二十年(175年)。这时期,清政府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举国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飞速的发展。这组壁…  相似文献   

9.
山西壶关县上好牢村一号宋金古墓中存有十二幅壁画,除生活劳动场景外,还有神话人物(《文物》2012年第4期)。其上有一联、二诗,分别为:“无穷歌舞今何在?都殖荒蓁伴月明。”“松柏萧萧夹路青,人人到此尽伤情。秦苑有花空笑日,汉陵无主自侵云。”  相似文献   

10.
山西寿阳白道普光寺正殿内三壁水陆壁画为明代崇祯时期作品,其神祇排列与《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上、中、下三卷内容一致,是文图互证最佳样本之一。此殿壁画在修复前曾覆白灰,导致部分榜题尽失。通过水陆仪文与永安寺水陆壁画校验,将此殿壁画神祇人物图像题记全部还原。“双重证法”的有效利用,使文献与考古在此次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解密壁画图像,同时也是对传世的“山西本”北水陆仪文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1.
墓葬壁画中“备茶图”题材多流行于宋、辽、金时期,唐墓中则较为罕见,分布地域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为主。西安东郊白杨寨晚唐墓M1373发现有“备茶图”题材壁画一幅,为目前所见最早,在西安地区更是首次发现。本文以新发现的“备茶图”壁画为例,通过对其内涵的分析,对墓葬中“备茶图”出现的社会背景、早期发展脉络、后期的变化与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泰山岱庙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绘在天贶殿内墙壁上的一幅艺术精品,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天贶殿壁画实施科学防护,有效利用,责任重大而艰巨。一、壁画概况《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绘在岱庙天贶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之上的图画。该壁画由大殿北墙正中分为两部分。东为启跸图。"启"是出发之意;"跸"  相似文献   

13.
巫鸿贺词     
##正##得闻ORIENTATIONS将于2014年以《美成在久》的名称出版中文版,十分高兴。我和ORIENTATIONS结缘已久。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的不少文章都是在这份杂志上发表的,其中包括《东夷艺术中的鸟图像》(1985)、《徐州古代美术与地域美术考古观念》(1990)、《敦煌172号窟“观无量寿经变”及其宗教、礼仪和美术的关系》(1992)、《再论刘萨诃—圣僧的创造与瑞像的发生》(1996)、《眼睛就是一  相似文献   

14.
“二兹”,即中国古代艺术(戏曲、美术)研究的学者刘念兹、潘絜兹是也。二人于50年代相继有山西之行,专门探访古代山西壁画,而收获皆颇有可观。  相似文献   

15.
《耕织图》与日本文化臧军《耕织图》为南宋绍兴初年龄潜县(今属浙江临安县)令楼踌任内所绘,全图共45幅,分耕与织两大部分,每幅图都有五言诗一首,“一时朝野传诵几遍”,宋、元、明、清历朝及日本、朝鲜等国有众多摹本流传,并通过陶器、壁画、雕刻、年画、货币等...  相似文献   

16.
我高坐在一个脚手架上,赞许地看着一幅藏传佛教壁画,就是刚刚拆封,重挂到白垭寺中心大殿东墙上的那幅.再也不必像一个层网纱缠绕的病人静躺在手术台上,那幅壁画已经重新回到了她自己的位置,整个壁画光芒四射。(细味这些)真是一种神奇的感受。八蚌寺壁画剥离今天真是成功的一天。首先,我们的五位学徒已闪电似的派到了八蚌寺。我和我的随员跟着乌根仁布钦一起赶到时,也刚刚赶上看到最后一幅壁画从墙上剥离,每一个(参加的)人都高举起他们的中指和食指。呀嗬!我们胜利啦!八蚌寺的这项工作是额外的未曾计划到的:9幅循环的、直径…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高唐县出土了金代虞寅墓室壁画,就《文物》1982年第1期上发表的图、文来看,我有几点意见,提出来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关于壁画的区分。《金代虞寅墓室壁画》文章中把该墓壁画分作十六幅,是不够妥当的。不能像文章中所说的"以甬道至门为中线,分成左右各三组壁画,每组壁画间以外凸的立柱相隔"。更不能把壁画说成是"原绘十六幅……每个画面各为一个独立的画幅,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相互衔接,构成  相似文献   

18.
“没有上师之前,就无佛陀之说;千年佛陀之果,源自上师之因”。正是由于视上师为佛陀的传统文化观念,上师或祖师像成为藏传佛教造型艺术当中最为普遍,最具特色的一种题材。不论是唐卡,壁画等绘画艺术,还是石刻、泥塑、木雕、金属等造像艺术,上师像都是题款最多的一项作品,这将十分有助于后人辨认他们的具体身份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宗派的造像风格。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朝鲜常平通宝,多为建国后收购及地、县文化部门的上交品。藏品简介 径28mm 宽9mm,楷书,字体粗壮,方孔突出,黄铜质。背穿上“禁”(禁御营)、下“二”(图1)。1964年6月,由凤阳县临淮关河北东园一赵姓农民手中收购。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世纪末,韩国画家崔大卫到美国打拼。在开始的几年中,他只能靠创作喷漆壁画度日。2005年,崔大卫接到一个公司的大订单,给多间办公室画壁画。他没日没夜地忙了3个月,终于完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壁画,正想着可以大赚一笔时,公司总裁却对他说:"最近公司资金有点紧张,我们能否用价值相等的原始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