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社会巨变之际,一位思想巨子降生太原,成为后世所敬仰的贤哲,他就是傅山。他气节凛然,不屈不挠反抗异族;他思想独立敏锐,领中国启蒙思想之先河;他学问渊博,享誉南北,被尊为一代宗师;他诗文高古,书画奇崛,以独特风骨立于明清文坛;他任侠豪放,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杰;他真率自然恣意随性的书作,在17世纪的中国,屹立于历史风云之巅。  相似文献   

2.
傅山(1607—1684年)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中,最杰出可贵之处不在其学问渊博、书画精到、多才多艺,而在于其超越时辈的卓越见解,亦即他自称的“反常之论”。傅山文集有《家训》一章,内有“文训”一则说:  相似文献   

3.
赵迎庆 《文物世界》2007,(6):124-128
傅山(1607-1684年),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真山、公他等。生于山西阳曲西村(今太原市尖草坪区西村)一个书香世家。是我国17世纪的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4.
王东声 《文物世界》2007,(6):128-130
在明末清初,傅山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存在。在17世纪的那段历史中,有着遗民身份的并非傅山一人,然而,傅山以其坚决不与时处的清廷为伍的刚正执拗的性格,广博的涉猎与传奇的经历,及至书法上诡异放肆的异体字和行草书,以及具有“反叛”特质的审美观,都使其在当时的时空之下呈现出“独特”的品质和“独特”的意味。可以说,傅山的“独特”品质和意味正源于中国士人的“逸气”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啸 《东方收藏》2023,(8):39-41
文章深入研究了傅山书法绘画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及其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其在艺术界的影响与传承。通过对傅山艺术生涯与艺术影响的介绍,以及对傅山书法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进行分析,揭示出傅山独特的艺术特点,并详细探析了傅山书法绘画的基本技法、用笔特点、颜色运用、构图技巧、纸墨选用与质地运用,以及笔墨意境与表现手法。文章阐述了傅山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包括早期风格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期风格的转变与创新、晚期风格的成熟与特征,以及风格演变的原因与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傅山书法绘画的艺术影响力、学派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代艺术家对傅山艺术风格的借鉴与创新。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傅山书法绘画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相关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傅山书法绘画的艺术特点和演变历程,为中国书法绘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学坛群星璀璨,傅山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学者,被史家喻为“学海”,言其学在诸多领域博大精深,且长期受到识者的关注与研究。在清代,他的遗文一直被辑佚编纂,对其学术领域的创造性以及坚苦持气节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近代,尤重其开创诸子学研究、倡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以及爱国情操,并揭示他的思想中蕴藏着可贵的早期启蒙精神。但近代以来在总结古学中,批判儒家旧礼教之弊时,产生了对儒学有失公允的评论,从而将明清之际一些学者的思想,与儒学绝对地对立起来,忽视了傅山思想与儒学紧密联系的这一重要内容。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考察和阐述,藉以说明傅山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丙寿 《收藏家》2007,(6):19-22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太原府阳曲西村人。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又号公他、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朱衣道人等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  相似文献   

8.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在山西晋祠宾馆隆重举办了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00多名,其中来自国内外的学者约50多名,共收到学术论文50多篇,在大会上发言的学者20多人。经过7月30日至31日两天的热烈讨论与精彩的发言,各位代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完全达到了研讨会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许苏民 《文物世界》2007,(6):112-119
顾炎武和傅山同为我国17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顾炎武比傅山小7岁,二人堪称知交,知顾炎武者莫如傅山,知傅山者亦莫如顾炎武。顾炎武晚年作《广师》一文,说“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傅山人格和思想的无比敬重,也体现了他作为大思想家特具自知之明、乐道人之善的宽广胸怀。其中“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八字,从来论傅山之人格与思想者,似乎都没有这八个字来得生动、深刻、贴切、传神,具有用最少、最精练的文字包含最丰富、最广大的内容的概括力。本文拟从人生态度、学术取向、思维特征三方面,来诠释“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并说明顾炎武何以自称不如傅山。  相似文献   

10.
太原的碉堡     
碉堡是一种战争的产物,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抵抗轻武器攻击的有效性防御工事。多为砖石构建或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依山势而建,傍地形而筑。主要以梅花碉、筒碉、地堡、暗堡为主,其它样式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11.
明清实学主要是由地主阶级的改革思潮与城市市民的启蒙思潮所构成。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在南方当推李贽(1527-1602年)、黄宗羲(1610-1695年)、唐甄(1630-1704年)等人,而在北方恐怕就要数太原的傅山(1607-1684年)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思想史、断代哲学史和傅山评传等著作中,对于傅山的反理学思想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本文则从“无理与理”关系论述的角度,进一步揭示傅山反理学思想的社会政治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内部围绕八路军的作战原则问题曾有一定讨论。平津沦陷至1937年9月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主张以游击战为主,但朱德等前线将领倾向于以运动战为主,并在平型关战役中组织实施了一场典型的运动战,取得平型关大捷。此后,随着毛泽东对运动战转趋积极,朱德等将领遂指挥八路军主力在忻口和娘子关战场广泛开展了带有游击性的运动战。与此同时,对于前后方一致认同的游击战,八路军始终都在以部分兵力开展。八路军之所以在太原会战期间执行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作战原则,主要是根源于对日作战的客观现实,而对这一现实的不同观察,则是中共领导人产生不同看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马继春 《神州》2013,(1):187-188
海顿的生活环境与社会背景发生变化,审关观念随之改变,影响了其作品的创作。海顿经历了早期的华丽简单的作品风格,中期思想内涵加深不断摸索前进,晚期的富于情感的成熟地表达与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的确立,审美需求的变化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作为封建文化的决斗与资本主义新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英国政府、教会和社会精英都与之进行了有力的斗争,在17世纪先后掀起了两次反决斗运动。这两次革新运动的性质虽有差别,但都不能扫除英国封建文化残余——私人决斗。这种困境阻碍了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何家栋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光 《炎黄春秋》2010,(5):30-33
<正>何家栋是五七难友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备受煎熬的一生,但他从来没有在灾难面前放弃自己的尊严。他所表现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17.
论西汉中期玉器风格的变化及其社会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方 《中原文物》2003,(5):55-61
西汉早中期玉器组合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装饰用玉器类和数量的消长。西汉早期装饰用玉在整个随葬玉器中占很大的比例,代表了当时玉器风格和工艺水平。西汉中期装饰用玉的数量和种类骤然减少,不但复杂的组玉佩消失,而且玉具剑饰数量也比早期少得多。分析和统计组玉佩和玉具剑饰数目、组合、出土位置及其造型、纹饰,是认识西汉早中期玉器变化的重要参考标准。西汉中期玉器风格的变化,对整个汉代玉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玉器的风格是在武帝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遗产》2011,(5):110-110
古往今来.印度画注重描绘画中的主体事物和叙述内容。人们根据地域风格和历史朝代将其进行划分.并各归其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印度艺术无根可寻。但这些引人注目的展品给人们固有的观点重重一击。  相似文献   

19.
20.
柳云  李佳 《旅游纵览》2014,(4):338-339,344
郁达夫小说的写作风格以及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与作者生活年代的动荡、贫苦有着莫大的干系。而1922年作为郁达夫写作的一个分水岭,其在1922年之前(日本留学期间)的写作风格主要以诉说"性的苦闷"为主,作者在1922年回国之后,目睹了我国社会底层的的黑暗与贫苦之后,写作风格又渐渐转变为诉说"生活苦闷"。由于这两大时期的转变,使得作者这两个时期所写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述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就通过对郁达夫小说的详细研究,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类型,以及其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特点及意义,以供相关研究者们参考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