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象升(1881——1941),近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山西晋城周村镇旗杆院人。郭氏系晋城望族、书香世家,以“一门三举人”饮誉乡里,他家门口两边石墩上高高竖起的旗杆正是其举人之家的标志(晋城一带民俗,凡谁家有中举者便在谁家门口左右竖起两根高高的旗杆,以示崇仰之意。后世遂称这样的人家为“旗杆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前,科举是读书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但科举取士,人数毕竟有限,大批的落榜考生找不到出路,“仕途淹滞”,心存不满,有时也会成为一种社会问题。雍正时期,政府就开始采取措施,解决落榜生出路。  相似文献   

3.
龙泉叙事曲     
京西门头沟产“乌金墨玉。” 京西门头沟山多土少。山区面积竞然占全区面积98.5%。98.5%的山地把京西门头沟整得就趁一个穷字。 穷山沟沟里却有着一座宫殿般的大宾馆——龙泉。 龙泉宾馆坐落在京西古镇三家店西侧通往沙城的公路干道旁。门前三根旗杆,旗杆上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面香港旗,一面瑞士旗,一望而知这是合  相似文献   

4.
何嵩 《福建史志》2008,(2):62-62
据传,我国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在交通要道竖立雕刻精美的柱子,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称“华表”。客家人的石旗杆(又名石龙旗杆),形状与“华表”有相似之处,但作用有异。石旗杆是为激励人们奋发上进,造福桑梓而造的,体现了客家先辈的良苦用心。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  相似文献   

5.
当你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或房屋门前,便会看见高高地栽立着两根旗杆。蒙古人称之为“玛尼宏”或“桑更苏日”。这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特有的标志。玛尼宏是上面装有三叉铁矛的两根旗杆,中间拉着细细的羊毛绳索,上面悬挂着蓝、黄、绿、白、红五彩小旗。每个小旗子上都印有九匹昂首向上奔腾的神马。图案的空隙里用蒙文或藏文写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的民族繁荣吉祥。”五彩小旗的蓝色为蒙古族最喜欢的颜色,象征着繁荣强盛;黄色则代表养育本民族的土地;绿色代表草原;白色代表财富之源泉的羊群;红色…  相似文献   

6.
陈尚敏 《上海地方志》2023,(3):39-46+94-95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家族对其生活的地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往往被冠以“望族”。值得注意的是,自隋唐科举制产生之后,“望族”的建构途径逐渐由原来的世袭或军功变为科举。至少在明清时期,“望族”基本是由科举建构起来的。尝试用“科举家族”的概念代替传统的“望族”,其意义在于凸显科举制对传统社会的型塑,赋予“望族”以新的社会学和历史学意涵。清代甘肃修志156种,其中可以考知的由科举家族编纂的有11种,涉及的科举家族有7家。虽说科举家族编纂志书在清代甘肃并不普遍,但这些志书多为上乘之作,其中四种被民国史志学者张维誉为陇上名志。另外,科举家族编纂志书也是其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文体中 ,对联是颇具特色的。而人名联以其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令人玩味不已 ,堪称联林中的一朵奇葩。明代李东阳出任山西督学 ,偶遇一同名同姓的考生 ,遂以“蔺相如 ,司马相如 ,名相如 ,实不相如”出对。后面两个“相如”语意双关 ,暗指考生虽与己同名 ,但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该考生才思敏捷 ,略一沉思 ,以“魏无忌 ,长孙无忌 ,公无忌 ,我亦无忌”相对。后面两个“无忌”不卑不亢 ,婉曲深幽。该联 (见清代赵翼《檐曝杂记》)以历史同名人物撰句 ,巧问巧答 ,自然贴切。亦有用人名谐音入联的。明朝陈洽 (永乐年间兵部尚书 )幼…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广西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办教育和民间私人教育两个不同层次。 一、官办教育和科举制度 明朝实行科举授官的制度,所以从朱元璋起一直把地方官办学校教育看成为明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  相似文献   

9.
河南潢川系楚国之故地 ,西汉时设弋阳县 ,北齐为定城县 ,唐以后改称光州。潢川历史悠久 ,名胜繁多 ,而其中则以南城的一对铁旗杆最为著名。潢川县南城南部镶嵌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小南海湖。小南海湖湖大数十亩 ,中间长堤一道 ,堤两边绿柳成荫 ,湖面浮光跃金 ,碧波荡漾。湖的周围建有寺院道观 ,天主教堂。光州大地擎天巨柱———潢川铁旗杆就是以拔地凌空之势 ,巍巍耸立之雄姿屹立在小南海湖畔。铁旗杆建在昔日花木繁茂的“三义观”院内。几十平方米的小院里东西各竖一铁旗杆。铁旗杆高约 2 0米 ,直径约为 2 8公分 ,质地生铁 ,乌黑锃亮 ,…  相似文献   

10.
郑磊 《文史春秋》2006,(5):M0002-M0002
李卫,字又,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雍正时期的名臣。由于其政绩卓著,与鄂尔泰、田文镜被雍正誉“为模范三总督”。李卫的先祖在明朝曾担任过锦衣卫,他出身于军人世家,没读过多少圣贤书,因而走不通科举入仕之路,于是在康熙五十六年捐资为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任户部郎中。由于不是  相似文献   

11.
孙小兵 《神州》2012,(6):359-359
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绘画之风盛行。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考生作画。画作中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然而,束子房认为这些画作都很平庸,其原园就是不切题,因为最关键的“藏”字并没表现出来。那“藏”该如何表现呢?一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代写语文教育论文中问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就把“深山藏古寺”之“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正抓住了“题眼”,即能集中传达旨趣的关键字——一“藏”。审题审得准、立意立得妙。作文如作画。作画要审题。作文更要审好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清代沿用前代科举取士制度,那时的“高考”分乡试、会试两级.可谓是一考定终生,甚至一步登天,主考和考生怎能不重视,因此也演绎了一幕幕具有悲喜色彩的趣闻轶事. 考棚里的苦与乐 清代的乡试在旧历八月初八至十六日举行,历时九天,每三天为一场.省考试场称贡院,考棚同蜜蜂窝一样密集,又称号子.每十个号子为一弄,一弄之间可以来往,但不能出弄.考生入场后吃、住、作文都在里面.这九天内,连做饭、烧水全要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3.
《贵阳文史》2010,(6):6-6
<正>1425年10月30日行在礼部奏,定科举取士之额,贵州所属有愿试者,湖广就试。背景:贵州始建行省之初,中央政府认为此地"人才未盛",无权独立举行乡试。1425年,朝廷诏令所有贵州考生若要考举人,必须到湖广参加乡试。可惜路途遥远,山路险峻,阻隔了许多考生的科举之路,贵州仕子在湖广乡试中处于劣势,全部落榜,无一人中举。  相似文献   

14.
在闻名于世的冈底斯雪山西麓的色雄(金盆)滩中,矗立着一根奇高无比的风马旗柱(藏语叫“达庆”),它高24米,直径一尺多,带毛的生牛皮裹着往身,看上去像一支巨大的船桅。旗杆底部深深埋于土中,并有许多大石块堆在底部用以加固,还有几根粗长的绳子将往身向四方拉紧固定,以防狂风吹倒。旗杆顶部有个黄铜顶子。柱身上下包括拉紧用的绳子,缠满了五彩风马旗,都是上年挂的,经过四季的风吹日晒,色彩已经不那么艳丽了。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圣僧俗民众、前来考察的学者,乃至海外游客纷纷抵达雪山脚下,参加大旗往每年…  相似文献   

15.
<正>科举制度是符合条件的民众通过竞争性考试,获取国家品阶官位、社会荣誉地位的一项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在我国由隋代至清代存在了1300年,在韩国等国家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西方也对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有所影响。20世纪末,人们逐渐认识到科举的价值所在,对科举的研究日渐勃兴。正是在此背景下,“科举学”正式被提出了。一、“科举学”的提出与确立(一)“科举学”的提出。1992年,  相似文献   

16.
胡琴 《文史月刊》2012,(8):34-35
1904年科举,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可是殿试时,慈禧一看“朱汝珍”这三个字就来了气。“珍”字让她想到珍妃,“朱”字是明朝国姓,朱汝珍又是广东人,更使她想起广东的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逆贼”。再看第二名,是“刘春霖”。此年恰好大旱,最盼“春风化雨,普降甘霖”。看看朱汝珍用笔太重的楷书,再端详刘春霖用细笔作答的试卷,疏淡娟秀,觉得十分亲切。于是,慈禧大笔一挥,勾掉朱汝珍,换上了本是第二名的刘春霖。  相似文献   

17.
一、清代科举之演进 清代(1644~1911年)乡试与会试反映出官学施行之教育。此类国家高等考试分为三部分。首场考生为文三篇,以四书文句为本;另据五经之一为文四篇。次场根据《孝经》一段写论一篇,并答覆判语及诏诰表题。末场考生须对公共政策、历史或经学的五道实际问题作答。表一列出乡试与会试中此类题之安排。自1384年(编者注:明洪武十七年)起,首场即重四书,轻五经。此外,考生须回答四书之题,但可就五经中择一专经,仅对该经之文句阐论。 表一 清初科举形式(1646~1756年)  相似文献   

18.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汗贝庙东北90公里为伊和高勒苏木所在地沙漠拉计,在其西北约28公里为伊和高勒和巴格高勒两河发源地,当地有一座黄土小山,高约20米,山上有许多黑色玄武岩,故当地蒙古族居民称此山为“哈拉锡勒”,汉语为“黑石山坡”之意。遗址在丹仑土仑(蒙语,“七十个水泉”之意),位于哈拉锡勒东南向阳坡地上,即大河之源、山坡之上及河源两侧。其处有大小石丘分布着,在此山丘间,有当地早年的喇嘛垒石及经文石刻,并立旗杆于垒石上,故遗址所在地被名之为“打其格图”(蒙语“旗杆脑包”之意)。图一丹仑土仑遗址位置示意图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9.
反科举斗争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贵州巡抚许兆椿、学政胡枚会奏:“黎平考试,关厢人少而取入的多,司属人多而取入的少,未避偏枯。”黎平县竹坪小学创始人吴堂应(侗族),对剥夺少数民族科举取进的权利十分不满,曾串通各地考生罢考。官府以破坏科举罪缉之,吴逃往黄龙山藏身3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锦屏县吴慕姚(苗族)在省城参加癸卯科乡试,文不法古,立意维新,当局以“有乖时宜,章法不工”为由,不予优取,录为副榜。吴甚感不公,即找当事者理论。主考官避而不见,他一怒之下,破门而入,铸成大祸,经多方斡旋,方免于难。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一反自南北朝以来,放任人民向海上谋生的政策,行海禁锁国的原因,各方先进已多所讨论,本爰就另一个层面“国家社会营运”及其背后“化的支持框架”,试论为什么明朝不向海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