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进攻南京的历史中,学者关注的主要是日本陆军众多师团的作战以及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而对于日本海军的所作所为一般未给予过关注。但实际上日本海军不仅是挑起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元凶,而且其为了提高自身的话语权,不惜通过越洋轰炸、战略轰炸等手段,对尚未宣战的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无差别的空袭,给南京市民带来了巨大...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阴谋。在这些血腥阴谋的背后,隐藏着形形色色的间谍活动,它们为日军的侵华部署和决策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在侵华战争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前太原只有少数与日军关系比较密切的日本居留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攻占太原,为日本居留民进入太原打开方便之门.在日伪政府支持下,日本居留民人数迅猛增加.日本居留民在沦陷区具有一定的特权,他们不仅依靠战争,依靠日人的身份,获取战争利益,亦依靠日伪政权,在中国领土构建日式社会秩序,创立日式社会民团,利用中国的资源生产日人的生活物资,构建"国中之国"的殖民体系,以服务于日本的侵华战争,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中,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与"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发生系列"大纠葛"。香月清司在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后担任驻屯军司令官,策划侵占平津地区。他企图以此"贡献"出任"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统帅日军夺取全华北,但因日本军部以陆军中三大将之一的寺内寿一出任而未果。寺内寿一上任后,香月清司与他在如何侵占河北、如何夺取山西、如何进行徐州会战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香月清司企图沿着平汉线猛追猛打一直至黄河沿线,反对对山西作战。在对华北作战时,寺内寿一下令先侵占山西,规定香月清司的作战界线和作战任务;在企图打通华北与华东的连接时,下令香月清司配合第2军作战。在这各自如何进行侵华战争的考虑下,香月清司指责寺内寿一不断以"直辖"名义划走第1军战斗序列上的部队,致使其消灭中国军队的企图落空。这一系列"大纠葛",本质是如何夺取全华北的不同战略考虑,反映了侵华日军中将权与帅权的冲突。香月清司作为典型的法西斯悍将,并不服从寺内寿一的统帅。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军队是从不同区域中编成,侵华战争也是在多个区域中展开的。这些区域既包括日本国内作为军队编成和驻屯地的固定区域,也包括日军在国外侵略占领并遭到抵抗的各个区域。近年日本学界基于日军按区域编成和驻屯地固定的特征,通过对地方行政单位、军都、自然村三个层面中军队与地方关系的分析,从区域社会角度关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战争体制的形成过程和军队活动。通过对乡土部队——联队的研究,揭示日军中的区域色彩与战斗力特征,有利于细化对日本侵华战争体制与日军的认识。同时,日本学界关于战时中国东北、华北、西南、东南地区日军侵略和中国抵抗的研究,揭示出不同区域的抗战特点,进一步拓展了日本侵华史和中国抗战史研究。本文对以上两方面研究做一初步梳理并据此对如何继续深化抗战史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日军对南京的空袭既是其实施"速战速决"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日本战争罪行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自1937年8月15日首次轰炸到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就日方的作战部署而言,1937年8月15日至9月上旬为第一阶段,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主要以配合淞沪陆战及消耗中方空中力量、获取制空权为目标;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第二阶段,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侧重攻击军事设施、党政军机关驻地及重要的公用设施,妄图制造恐慌,以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11月下旬至12月13日为第三阶段,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主要以协同攻占南京为目的。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不仅起到配合日本地面侵华部队作战、加快日军侵华进程的战术效果,而且还对中国军民后续的抗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日军通过空袭南京及周边的中方航空基地,一方面极大消耗了中方本来就比较有限的空中力量,最终日方掌握了制空权,使本来就不对等的中日两国军事力量之对比更加倾斜于日方;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和打击了南京国民政府中部分具有投降倾向官员的抗战意志,进一步促进了投降主义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林晓光 《百年潮》2001,(12):50-55
所谓"军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日军曾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出兵中国山东省的青岛,开始改用"军用手票"的名称.此后凡是日军出国作战,均在军中和所占领的地区使用"军票",如1922年侵入苏联的西伯利亚,1931年侵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军把战火烧到那里,"军票"也就随着其侵略势力的扩张流通使用到那里.因此,"军票"的发行完全是政府行为,其应用沿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史.  相似文献   

8.
《新版满洲事变的真相》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宣扬日军的所谓“赫赫战功”而出版的一部曲九一八事变史实真相的日本侵华史料。该史料颠倒黑白地歪曲了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突袭东北军驻地大营、攻占沈阳城等侵略罪行,把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责任归咎于当时基本没有进行反抗的中国军队。但,谎言终究无法掩盖真相。《新版满洲事变的真相》所...  相似文献   

9.
通州事件中保安队反正并非一次简单的兵变,是国民党方面策动伪军战场反正,配台正面战场作战,扰乱日军后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方的报道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倾向性,他们通过大肆渲染通州事件等一系列中日冲突事件,以作为唤起日本民众强烈的复仇情绪、用各种方式支援侵华战争的动力,更作为中方应对战争负责的理由。通州事件中的日侨被杀与日...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发现三笠宫崇仁要求日军对侵华战争进行“内省”的文书念辰最近在日本国会图书馆的资料丛中,有一份侵华战争期间遗留下来,当年被定为“危险文书”而被封禁50余年的记实性资料被发掘出来,这就是署名“若杉参谋”撰、题名为《作为日本人,对于“支那事变”的内心反...  相似文献   

11.
中日战争初期日本政略方针之探析丁则勤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迅速发展为全面的持续的侵华战争。本文试图从自七七事变至日军侵占南京前后日本侵华政略的角度,对这一变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对国民政府从诱和政策到不以之为对手政策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相似文献   

12.
“七七”事变后,日军扩大侵华战争的同时,在内蒙、华北、华中地区扶植傀儡,建立伪政权,用“以华制华”的手段,形成以日军为后盾的新谓“国中国”。本文拟通过对南京伪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其政治团体“大民会”活动情况的阐述,以揭露日军侵华期间,一面建立伪政权,加紧对中国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侵略;一面收买汉奸汪精卫,拉拢、诱降蒋介石,妄国蚕食中国的罪恶实质。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汪精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1937—1945年中日战争中日本与汪精卫(汪兆铭)的关系,着重于从几个条约看这种关系的发展及其意义。一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向中国军队挑衅,由此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一个月后战火蔓延到上海,发展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爆...  相似文献   

14.
方继孝 《收藏家》2005,(1):53-56
王冷斋先生是“卢沟桥事变”中的新闻人物。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武装挑衅事件。“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又一次到卢沟桥举行实弹演习。23时左右,日军特务机关松井诡称在演习中,失踪日军一名,坚持要进宛平县城武装搜索。王冷斋,时任河北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他据理拒绝。日军即向卢沟桥一侧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炮轰宛平城。驻守卢沟桥的29军冯治安部吉星文团扼守宛平阵地,奋起反抗。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实行抗战,驱逐日本侵略军。在全国人民抗战声浪的压力下,蒋介石7月17日在庐山宣布对日作战。全国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献出版社出版的《人道的颠覆——日军侵湘罪行研究》一书,用大量确凿的事实,清新的历史思维,全面系统地揭露了日军在湖南疯狂施暴、屠杀无辜的种种暴行。它为日军侵华“违反战争法规的犯罪”即反人类罪提供了新的佐证,是迄今为止研究日军侵湘犯罪最为详细的作。全书36万字,收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库。作为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先初教授。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至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侵华日军虽然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但却不能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使得中日战争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持久的消耗战,这种局面是日军领导层预先估计不足的,也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尤其是那些曾在侵华日军中担任过高级领导职务的高级将领,对百万日军深陷侵华战场深为忧虑,极力主张增加兵力,重新发起战略性进攻,攻占重庆、西安、延安等中国大后方,彻底消灭中国的抗日军队,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结束对华作战。但1938年10月以后的国…  相似文献   

17.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的华北,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但由于资料和证据的缺乏,目前对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具体情况的揭露还远远不够。本以笔掌握的有关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8.
郭东曙 《文史月刊》2005,(11):59-62
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至今已整整60周年了。回顾分析一下日本侵华野心的萌生与结局,对于加深对那场侵华战争的认识,对复活军国主义保持警惕,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明治维新与侵华野心的萌生尽管战争期间日军喜欢称其国家为“大日本帝国”,其实它只是个弹丸之地,它  相似文献   

19.
张宝英 《文史月刊》2007,(12):36-37
伪军,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  相似文献   

20.
日军对晋东北、冀西、冀中的“三光作战”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与东南亚华人社区内所犯下的对非战斗人员的罪行与暴行,实在是罄竹难书。为未来东亚和平的大局着眼,对于日军这些罪行与暴行,史学研究者应予以客观地、完整地揭露出来,才不负他们对于人类正义与国际和平所应负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