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后,随着国内“民主、科学”思潮的兴起,西学的输入出现了一个新的热潮。在史学领域,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外,各种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也纷至沓来,有的还一度在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产生过相当影响。正确评价和认识这一时期各种史学思潮和流派,是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本文拟对“五四”前后何炳松所宣传的美国鲁滨逊“新史学”作一粗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当时某些史学现象进行一些分析,以期有助于开展这方面的讨论。 (一)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他出生在一个塾师家庭,幼承庭训,十四岁中秀才,同年入金华府中学堂,始受新式教育。四年后,因成绩优异,被学校中途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公费派赴美国留学,考入威斯康辛大学,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疆 ,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地位。国民党在内地战场上 ,穷于应付 ,逐渐没有力量控制大西北。而就在其力量相对薄弱的新疆 ,出现了进步组织 ,活动频繁 ,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了贡献。一、进步组织的形成新疆解放前夕的进步组织有三支 :一为影响较大的民族青年组织“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是由“新疆民主同盟”、“民主青年团”两个组织改组后形成的 ;一为由涂治、罗志、杨鹤龄、禹占林领导的“战斗社”;一为“先锋社”,该组织以出版《先锋》刊物而出名。1 与“新盟”不同的是 ,“战斗社”、“先锋社”是由汉、回族先进分子组…  相似文献   

3.
“五四”堪称是一个民主时代,民主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五四之前,民主基本上是少数知识精英的思想专利。五四时期,专制主义成为众矢之的,民主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民主与科学成为大批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广大学生对自由、平等观念的富有朝气与激情的宣传,更使五四民主主义思潮滚滚奔涌,一浪高过一浪。“五四”民主观念的普及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当前,对“五四”民主启蒙思想进行回顾,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共和制度———“五四”民主的价值目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在饱含屈…  相似文献   

4.
“自觉”是五四新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之前,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自觉”问题已被普遍关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爱国心”与“自觉心”的讨论。五四新化运动的自觉思潮,直承爱国心与自觉心的讨论而来。但其内容已有深化,它所关注的重心是“青年之自觉”。所谓“青年之自觉”包括三个层次的意思,即青年对于国家之自觉,青年对于社会之自觉,青年对于个人之自觉。五四新化运动所主张的“青年之自觉”,一方面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中吸取了灵感,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儒家“心学”传统,特别是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廿年代初,中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场军阀“联省自治”的闹剧。仅就“联治”思潮的产生和“联治”运动的出现,作一简略的考察和分析。一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社会玫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论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地方自治思想,是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进步潮流出现的,辛亥革命后“联治”思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仍是这种民主进步潮流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前夕,伴随着民主与科学思潮由文化运动向群众爱国运动发展的进程,贵州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叫“少年贵州会”的组织。在当时勃兴于贵州的各种社团中,它最活跃,影响也最大;就是在中国五四时期的社团中,也是组织规模较大、别具特色的一个.但长期以来,研究五四运动的著述中多被遗漏,至于这一组织的性质、状况、思想理论、社会  相似文献   

7.
“平民政治”一语早在辛亥革命以前即已出现,尽管在许多情况下,它是“民主政治”、“民主主义”的同意语,但与后者比较,它朦胧表达了以下层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平等政治的愿望。五四时期,由于社会上民主思潮的空前发展,“平民政治”一语在获得更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本身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人们所理解的德谟克拉西的含义从政治方面扩展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而使“平民政治”成为  相似文献   

8.
山西运城高专教授景克宁,是中国当代著名演讲艺术家。他自小受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祖父景梅九先生的影响和薰陶,并接受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他日后的追求和成就奠定了基础。他曾被错划为“右派”,后又入“文革”监狱,以反林彪罪名被叛为死刑。历史结束了极左思潮时期,景克宁教授获得新生,在教学、著述之余,在全国各地作了数千场大型演讲报告,《美的召唤》、《青年启示录》等,就是这些演讲的结集。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输入,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使新文化运动染上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成一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基础的梦想。但胡适并未放弃他的“思想革新”事业。1923年,在胡适主办的《努力周报》第48期上发表了丁文江的《玄学与科学》一文,从而在中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新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参加这场论战的人分成科、玄两派,站在科学派一边有丁文江、胡适、吴稚晖、唐钺等,玄学派以张君劢为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春风催开了满山遍野红艳艳的山花。苗族流传至今的一个古老而又显得年轻的节日,每年都在这时举行,它是苗族青年男女择偶恋爱的集会─—姊妹节。有人说:姊妹节也可说是苗族的“情人节”。“情人节”源于欧洲,也称“瓦伦丁节”。相传一个叫瓦伦丁的青年被囚监狱,狱长的女儿爱上了他,爱情最终还是没能挽救瓦伦丁被推上绞架的厄运。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情人节以纪念和歌颂人类可歌可泣的爱情。在国门开启的今日,我国大、中城市的青年们亦崇尚这一西方节日。这一天,花市上深红色的玫瑰花最为走俏,情人节以赠花传递着互…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于辛亥革命前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形成于五四前夜的新文化运动。其间十余年,中国政局激变:辛亥革命功败垂成,民主政权得而复失,党派政团群起林立,各种“理论”汗牛充栋。显然,伴随陈氏民主思想产生与形成的,是一个伟大、壮观而又矛盾、冲突的时代,所以,它前进的每一步都带有鲜明的动荡时代  相似文献   

12.
追忆袁永熙     
袁永熙与陈琏结婚时合影袁永熙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我的心中特别悲痛。我和他有许多共同的经历,同是右派,同病相怜,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他的身影和音容笑貌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令我难忘。1946年3月17日,西南联大学校的学生3万多人,为“一二·一”殉难四烈士出殡后,“一二·一”运动胜利结束。5月4日,西南联大也宣布结束,三校师生2000多人北上复校。当时西南联大存在三个中共党支部,都分别直属省工委领导。一支部(即民主青年同盟一支)有党员21人,领导人是袁永熙和王汉斌;二支部(即民主青年同盟二支)有党员19人,领导人是我和陈彰远;(两个支部共有…  相似文献   

13.
何平立 《世纪》2022,(5):82-86
<正>晚清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革的时代潮流中;从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中华大地各种社会运动风雷激荡、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而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三湘之地,地灵人杰、“惟楚有材”,成为各种新旧势力与新旧思想文化观念碰撞、冲突与交锋的重镇。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的历史舞台中,也走出了一位在文坛叱咤风云、性格旷达不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绕不过的”大家学者:一位至今学府学界仍津津乐道、绵绵不断传说的教授——陈子展先生。长沙县立师范求学,与湖南一师师生过从甚密陈子展先生乃湖南长沙人,“父字德慎,母姓熊氏”,出生于清末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1898年4月14日),名炳堃,以字行。子展先生从小即上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朗朗上口,记忆力很强。他曾在履历中写道:“我是1898年生在湖南长沙靖港青峰山邱家塘陈家老屋,一当地的一个农家。初读私塾六年,学了作八股文,又读高小一年。1912年入了不收学膳费的长沙县立师范学校,校长是徐特立先生。入学测验时,  相似文献   

14.
30—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岭峻 《近代史研究》2000,2(2):150-176
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苏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促使中国思想界从30年代起出现了颇具影响的“计划经济”思潮。倡导既有国民党上层人物也有自由派知识分子,均试图以采用政府干预的办法,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把“计划经济”视作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这一思潮导致其后政治上“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也引起人们对于“计划经济”与其赖以实现的政治条件的思考:“计划经济”必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才能真正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没有进过洋学堂,也没有欧美留学的经历。他只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在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任校长的长沙国学专修学校念过一段书。儒家传统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是他早年的理念与追求。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八路军战士,他经受了残酷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科研部门的负责人,他犯过“左”的错误,也遭到过游街批斗和《人民日报》的点名批判。“革”后,他有反思,也受到各种不同思潮的排斥。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坚定不移,始终没有动摇。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主主张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过长期曲折道路并在思想上、政治上成熟起来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党在历史上最重视民主政治的时期之一。抗日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民主问题。他说:“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则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为了实现民主,党中央一方面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全面地实行了民主政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民党进行民主改革。这两方面都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丰富的经验。1945年7月,毛泽东对来延安访问的黄炎培发表了中共决定以民主政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著名谈话,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的手中。”当伯利克里面对雅典人这样阐释“民主”的时候,他全然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人几乎动用了全部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让各种完全不同、截然对立的政治体制同民主挂上了钩。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政府都宣布自己是民主的政府,是根据人民主权的原则,以人民代表的身份行使权力的。  相似文献   

18.
许进 《纵横》2010,(6):57-60
1948年,祖父许德珩在北京大学学生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五四运动。他在文章中写道:“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要并且已经跨越五四前进一步。我们不要追赶时代,为时代遗弃,而要把握时代,创造时代。是这样,今日纪念五四,才成为有意义的。”回想当年,在国家危急关头,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高举民主、科学的五四运动旗帜,勇开思想解放的先河。他们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而我的祖父许德珩也列身于他们之间。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安徽思想界异常活跃。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成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所热衷的事业。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科学与民主的思潮很快传入安徽。此前,陈独秀在安徽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安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围绕着如何“改造中国”、“改造安徽”等问题,纷纷发表己见,为探索改造安徽的根本途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他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了头。“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地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自己的地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