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节地区军事志》.形象生动地记述了毕节地区从1935年至1950年毕节解放25年间的革命游击战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游击战争画卷。该志是按介绍游击队组织、串联、战斗的格局,而主次分明地叙述游击战争的经历.使人读后既看见风起云涌的革命武装,又窥见其战斗的场景。这样的结构可谓严谨有致。但毕节地区的游击队有两大体系:一是红军组建的游击队;一是地方党组织组建的游击团、队。一、红军组建的游击队红军组建的游击队有三支: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贵州抗日救国军、贵州游击支队。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川滇黔边区…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于1935年2月9日在云南省扎西镇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中共川南特委与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中共川南特委的主要职责就是领导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进行武装斗争,牵制川滇黔敌军,并积极掩护和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川南游击纵队不负中央嘱托,在中共川南特委的领导下转战川滇黔边区20多个县开展游击战争,传播革命火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川南游击纵队战士们坚定革命理想,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将永远铭记这支浴血奋战的红色铁流,他们也必将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史上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平生的"得意之笔",是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美国作家哈里森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四渡赤水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而这个传奇中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他们是为吸引敌人注意而布置的疑兵,是为四渡赤水而不顾万千重围孤独奋战的一支英雄的队伍。疑兵者,故作主力以迷惑敌人也。疑兵意味着必须在避战中巧战,在遭遇中苦战,川滇黔边区纵队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万源是一片红色的革命热土。1929年,李家俊领导了威震全川的固军坝起义,创建了四川第一支红军游击队和城(口)、万(源)、宣(汉)革命根据地,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万源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固军坝起义和万源保卫战所蕴蓄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刘复初,1910年出生在四川兴文县(原古宋县),15岁投身革命,经农运、兵运锻炼,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任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率领游击纵队深入敌后开展斗争,掩护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和红二方面军北上抗日。入列纵队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四川兴文县。中共宋(古宋)兴(兴文)特支组织委员杨泽久深夜得知此讯,急派人转告在另地隐蔽的特支书记刘复初。刘复初责成杨泽久以特支名义给红军总政治部写信:"我们在叙永、古宋、长宁、江安等县边区,组建了近百人的红军游  相似文献   

6.
<正>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转战川北后,解放劳苦大众,成立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具有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不管是从物质、制度还是精神层面,都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就是当年红军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之一。修缮后的红军烈士陵园,成为对各级干部和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为我们用党史资源建设好共产党人的精  相似文献   

7.
红军石刻标语是川陕片区红色宣传形式的独特创举,是川陕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四川省革命文物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红军石刻标语不仅面临损毁消失加剧的危险,而且受保护技术的制约。红军石刻标语在保护理念、保护技术和展示利用方面应区别于其他类型革命文物,开展专项调查,借鉴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实施红军石刻标语保护工程,加强红军石刻标语与其他资源的整合融合,发挥其独特的革命文化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跃在川滇边境的红军云南游击队陶利辉1935年7月,在今川南珙县相连的云南省威信县郭家乡,青年农民殷禄才受红军长征的革命影响,组织了一支农民武装打土豪。曾在洪县王家的青山坝、麻窖夺得两个乡保安队的九支步枪,又在洛表顺景山伏击王家乡乡长杨伯仿的保商队,...  相似文献   

9.
红军战士马皆得三封家书简析苟小梅,赖秀英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存有红军战士马皆得先随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继随红军西路军廖战河西走廓,进而转战革命圣地延安.寄给在四川巴中渔溪三合场父母的三封家书。它是研究川陕革命斗争和红军酉路军血战河西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南方八省共存有13块根据地,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遭到强敌反复“清剿”,生存条件异常艰苦等十分险恶的情况下,坚持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皖浙赣边区游击根据地是其中之一,鼎盛时期,包括了皖南、浙西、赣东北43个县,横亘3省边区7万余平方公里,临近国民党统治中心宁沪杭地区,是我党领导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在这块根据地,活跃着数支红军游击队,其主力是红军皖浙赣独立团,刘毓标作为皖浙赣省委组织部部长并兼任独立团政委。  相似文献   

11.
王路奇 《铁军》2022,(8):5-8
<正>抗日战争前,南方8省15个区的红土地上活跃着10余支红军游击队,他们箝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主力红军和中央领导机关的战略转移。他们以百折不挠、艰苦奋战的精神开展游击战争。抗战全面爆发后,这些队伍从各地汇集成驰骋大江南北的一支铁血部队。这支部队就是新四军。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革命时期的闽东苏区,在一千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红军海上游击队曾经在此纵横驰骋、奋勇杀敌。叶飞曾说"最早的海上红军和游击队可以说就在我们这里"。~(1)当时,闽东红军海上游击队由三支队伍组成,"一支在福鼎秦屿、大屿(嵛)山;一支在霞浦、宁德交界地;再一支是在连江"~(2),他们既独立作战,  相似文献   

13.
桐柏山区是红军主力长征后在南方八省艰苦卓绝地坚持三年(1935-1937年)游击战争的十四个地区之一。桐柏山区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火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牵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支援了主力红军的北上抗日”①,为抗日战争在鄂豫边区的迅猛展开...  相似文献   

14.
姜廷玉 《百年潮》2009,(11):70-75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大型红色革命电视剧《浴血坚持》再现了1934年至1937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反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坚持,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正1935年,在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队总队,有一个能文能武的红军女战士——她,就是甘棠。春芽出土据《宜宾地区党史人物传》(第四卷)一书记载,甘棠原名阚思颖,又名阚世英、阚士英。1910年9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城一士绅家庭。甘棠7岁进入县城小学读书时,其兄阚思焌(后化名刘鼎)在外读书,每逢节假回家,都要过问妹妹的学业,关心她的思想进步,并给她讲救  相似文献   

16.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挺进川北,迅速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奠定了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基础。1933年2月至5月间,胜利地粉碎了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三路围攻,根据地扩大一倍以上,红军在川陕边区站稳了脚跟,根据地得到了巩固。8月中旬至10月底,胜利地举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壮大发展。由于新区群众成群结队的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17.
接到原红二方面军战史编委会办公室主任杨秀山同志的电话,对贵刊2000年第9期发表的《洪湖赤卫队主角原形钱瑛》一文提出意见。他说:作者对钱瑛在洪湖苏区一段斗争经历了解甚差。钱瑛是1931年由中央派到洪湖苏区的,主要担任潜江领导人。而《洪湖赤卫队》影片及歌剧是反映1930年当地游击队、赤卫队与敌白极会(一称北极会)作斗争的。此时钱瑛尚未来洪湖苏区。1931年她到苏区后也未参加红军、赤卫队、游击队的活动。因此,写她在1932年5月率一支游击队与敌军作战,打乱敌军部署,使敌不敢贸然进犯,红军主力赶来,击…  相似文献   

18.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开始长征后,留下一部分主力红军与当地的革命武装继续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由项英、陈毅等负责领导。由于敌人重兵"围剿",南方各地的游击队只好凭借山高林密的地理优势,各自为战,与敌人周旋,继续坚持艰难困苦的游击战争。其中,谭余保领导的湘赣边区红军游击队,一直活跃于永新县铁镜山一带的深山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19.
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之后,原红七军领导人黄松坚、黄举平、腾静夫等在滇黔桂三省边区创造性地坚持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起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中心的富宁县各族人民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配合红军开展游击战争,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长征经石阡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同志率领下,从一九三六年元月十日进入石阡县境至十二日占领石阡县城后,于本月二十日开始离开县城,到二十四日完全离开石阡县境,前后在石阡共停留了十四天。休整期为十天左右。休整期间,红军在石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宣传活动,他们运用各种生动鲜明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反蒋抗日,打倒土豪劣绅、发展组织游击队、扩充红军等工作,号召群众起来和国民党反动派、土豪劣绅作坚决的斗争。每到一处,从连队到司令部、军团直属单位都动手开展宣传工作,除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