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际良 《百年潮》2000,(5):11-17
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美国进步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逝世已经50年了。她长期同情和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晚年的梦想就是“归化为中国人”。被列入黑名单1946年7月,正在一心一意写作朱德传的史沫特莱,被联邦调查局列入特殊安全检查名单。在关于她的安全检查卡片上,赫然注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本土出生的共产党人。”(实际上史沫特莱既未在延安参  相似文献   

2.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名字,象白求恩、斯诺、斯特朗一样,在中国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她是美国革命作家、记者,中国人民忠实的朋友,杰出的国际主义反法西斯战士。史沫特莱从1929年初,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东方古老中国的土地,到1950年与世长辞,一直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她的文笔生活把她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她说:“我到过很多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个外国人。不知是什么缘故,在哪儿,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斯诺、史沫特莱一样,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她曾六次访问中国,几乎每次都是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来到中国。在她72岁那一年来中国后,她决定定居中国。1970年,她逝世后,被以最高荣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1946年6月,斯特朗  相似文献   

4.
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曾有一位国际友人与华中军民并肩浴血奋战过,她就是著名的美国进步作家、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史沫特莱1892年出生于美国西部密苏里州一户贫苦的农家。史沫特莱儿时一边在矿区的小学上学,一边给人家看管孩子、洗碗、剥马铃薯,为烟铺摘烟叶。十来岁时,就到一户人家当使女,以挣取少许收入贴补家用。贫苦的生活,早就在史沫特莱幼小的心灵播下叛逆的种子,她憎恨生活中的许多不公平的东西。1918年,史沫特莱因为赞助印度的独立运动被纽约当局以破坏“中立法”而逮捕入狱,被关押了…  相似文献   

5.
申谅 《铁军》2020,(4):27-29
1938年金风送爽的时节,美国著名的进步记者史沫特莱经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林可胜博士引荐,从八路军驻地来到安徽云岭,以国际红十字会记者的身份对中国革命进行采访与报道。虽然史沫特莱到中国已有不少时日,但她的汉语水平仍然有限。新四军军部首长为了方便其工作和生活,便把她安排在医院宿舍里居住,因为有医生精通英语。  相似文献   

6.
延安交际舞最初是由外宾传授,从上层领导开始,并作为向封建势力的挑战,而逐渐时兴起来的。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底,美国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延安作为期7个多月的采访。来到延安的当天晚上,史沫特莱就分别见到了她心目中的英雄朱德和毛泽东。次日,中国文艺协会和新中华报社联合集会,热烈欢迎史沫特莱的到访。带有部分印第安血统,天生具有叛逆性格的史沫特莱,时年45岁,曾经游历过大半个世界。正是这样一位自称"大地的女儿"的史沫特莱,不仅在延安采访写作,联系促成白求恩大夫的援华,而且还倡导组织了灭鼠运  相似文献   

7.
刘守华 《百年潮》2004,(9):38-42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工人家庭,在贫苦的矿区长大,虽然只活了半个世纪,却是享誉国际的作家、记者和不朽的战士.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穷苦人民的解放事业,参加过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支持并参与过印度的独立斗争,而她短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阶段却是在中国度过的.  相似文献   

8.
1940年1月,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与翻译安娥,冲破艰难险阻,辗转来到了位于湖北省的安陆、京山、随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1892──1973)本名波尔·赛登斯区克·布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是她父亲为她起的中国名字。她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出生十个月后,便随当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中国镇江。从此,她与中国人朝夕相处,自幼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她在中国完成了小学、中学教育,回美国完成了大学教育后,又回到中国。1922年到南京大学任教。直到1935年才离开中国。 赛珍珠是从写作中国题材的小说开始她的文学生涯的。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获1932年普利策奖,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 赛珍珠回到美国后,一直从事中国题材的文学创作,并致力于中美两国 人民友好的工作。美国麦卡锡主义时期,因她对中国的友好,一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攻击。1949年,我党秘密党员王莹、谢和言不赓受命赴美国做抗日宣传及统战工作,被美国政府无理逮捕,赛珍珠四处奔走营救,最终使他们获释回国。 1972年,尼克松曾有意聘请她为访华团成员,但她执意要以民间的形式访问中国,便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申请签证。但是,她的申请因历史的原因未予获准。这使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刺激,从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1973年3月 6日逝世。临终之前,  相似文献   

10.
吕德润 《炎黄春秋》2001,(1):50-52,14
“二战”期间,我作为重庆《大公报》特派记者,被派往缅甸战场,采访中美军队联合进行抗日斗争及开辟中印缅公路的新闻报道,前后将近两年。这期间,我有幸听到不少有关中美联合军队的最高司令官——美国史迪威将军,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不少杰出贡献的佳话,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生考察古航道 1988年月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留学的美国学生艾安迪,为写毕业论到南京博物院查阅有关资料,在《江苏水利史志选辑》上,发现句容水利志办公室编写的《句容古航道的兴衰》和《赤山湖今昔》两篇章。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只身一人来到句容,在有关方面专家的陪同下,到破冈渎、上容渎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回北京后,他以《中国句容的航道》为题写出了毕业论,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给予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2.
刘小清 《炎黄春秋》2002,(10):61-65
1935年11月,时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记者史沫特莱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莫斯科的信件。它是由秘密交通送到上海后转到她手中的。发信人是左联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萧三,而信是写给上海左联的。  相似文献   

13.
一位美国女子,为了爱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待就是60年。如今,她已成为一名中国公民,能说河南方言,爱唱地方戏曲。每年的国庆节,她都要在自家门口升起一面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从1949年10月1日起,一直伴随她走到现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文学名著《大地》问世后,震动整个国际文坛,深受赞誉。然而,日军间谍却盗用这部珍贵著作的词句变为密码,策划着一椿诡密的侵略阴谋……赛珍珠出生于美国,可她刚出生3个月就随父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她在中国生活了23年,对淮阴有着特别的“故乡”之情。  相似文献   

15.
引言中美两国人民,尽管远隔大洋、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一直有着一种传统友谊。中国是较早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中国人曾在拓荒西部时,帮助美国建设过铁路,无数中华儿女在美国各行各业不停地奉献,尤其在科技领域华人的贡献最大。当然,美国人民也同样对古老的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友善的中国人民存有友谊,“飞虎队”在中华民族危机之时援华抗日,斯诺公开向全世界报道延安红色中国的实情,史沫特莱冒险同情中国革命等,诸如此类例证无计其数。以史为鉴,可知未来。虽然中美关系偶尔会有波折,但是传统的中美人民友谊一定会长存。本文旨在研  相似文献   

16.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缔结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虽然不是针对美国的,但中苏同盟的建立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苏联是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强大后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力地牵制了美国,使其不敢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苏联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军事援助;苏联积极帮助中国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大力援助中国建设工业基础;苏联在外交上坚决同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作斗争。这些对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1937年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造访延安,交谊舞因她而兴,为缺乏娱乐的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景象。但在中西不同文化碰撞中,交谊舞遭遇反对,并数次酿成轩然风波。直到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交谊舞才逐渐淡出。然回忆当年,仍令人生出几多感慨。《延安时期的舞会及其风波》一文,为我们讲述那个特殊年代的特别往事。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1 0月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翻译的《魏特琳日记》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继《拉贝日记》之后 ,又一部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珍贵史料。一《魏特琳日记》的作者明妮·魏特琳 (Minnie Vautrin) ,中国名华群 ,美国传教士。 1 886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西科尔镇。1 91 2年 ,她在伊利诺大学毕业后 ,前往中国合肥办学传教 ,曾任合肥三育女中校长。 1 91 9年至 1 940年 5月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教务主任和教育系主任 ,并曾二度代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 1 941年 5月 1 4日 ,在美国因病自杀。在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9.
马建平 《世界》2006,(12):19-21
1981年元月2日,中国《人民日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报》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一位女子与邓小平握手的照片,并发表了新闻。她的名字叫陈香梅,从此家喻户晓。人们难以忘记的,还有她传奇的爱情故事。1944年,中央通讯社的第一位女记者陈香梅与比她大33岁的飞虎将军陈纳德相识、相恋并于1947结婚,后到美国定居。2006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作为吉林省经济顾问的陈香梅女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当82岁的陈香梅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的魅力。浅绿色丝缎上衣,黑底绣花丝缎长裤,浓妆,精神矍烁,嗓音洪亮,虽连日奔波却全无倦容。  相似文献   

20.
季瑞  何夫杰  塞风 《世界》2005,(10):74-77
季瑞OregG一rard摄 房子,2005 季瑞GregG}rard摄 上海视野#2,2003 季瑞Greg Girard摄 厨房新乐路公寓,2003 季瑞Greg Girard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摄影师。从1983年起在中国 以及亚洲地区作为签约摄影师为《时代》《新闻周刊》《财 富》《商业周刊》《纽约时报》以及其他美国和欧洲媒体 供稿。1 998年来到上海,并设立纽约Contaet Press Images图片社上海办事处。2002年起与何夫杰(Fritz H offmann)一起创办网上图片社“记录中国图片社” (DocumentChina.eom)。 何夫杰Frit之Hoffmann 美国摄影师‘1995年来到上海,在中国乃至整个亚 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