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调研齐家文化玉器中出土的"七宝",2013年3月19日与《丝绸之路》主编冯玉雷等一路驱车,从兰州出发,经过定西抵达静宁。当天下午在静宁博物馆阎惠群馆长陪同下,如愿以偿地看到"静宁七宝"中的四宝(另外的三宝已经上调甘肃省博物馆等处),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可谓"又见‘熊图腾’"。  相似文献   

2.
展览     
《文物天地》2021,(2):128-128
北京。妙宝庄严2020年12月16日,"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从故宫博物院藏上万件法器文物中精选各门类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藏传佛教法器1 10余件,大多是乾隆时期的艺术精品,大致按功用分类展示,以期公众对清宫藏传佛教法器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展期至2021年3月14日。  相似文献   

3.
谢明文 《文献》2022,(1):112-122
从"宀"、从"玉"或"贝"(或兼从"玉"从"贝")之形应该是"宝""富"共同的表义初文,即屋中藏有玉、贝,它既可以表示"珍宝"之"宝",也可以表示家中很有财货即"丰于财"的"富"。后来为了区分读音相近的"宝""富"二字,于是在它们共同的表义初文上添加"桴/缶"声即成"宝"字,添加"畐"声即成"■(富)"字。两周金文中,"富""宝""福"关系密切,彼此可构成糅合字形。师■簋盖铭"永宝用"之"宝",器铭异文作"■〈■(富)〉",宜看作形音皆近的两字相通之例。朋叔壶盖铭"■"应释作"福",它与器铭"宝"是音近相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7,(3)
<正>在藏传佛教的神灵世界中,有大量的女性尊神,实为藏传佛教一大特色和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些女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地位崇高,属于藏传佛教尊奉的不共三皈依(上师、本尊、佛母)之一,通常被冠以佛母、明妃和空行母的不同类别名称;另一类地位一般,属于护法神,通常由天女一类统摄。藏传佛教修行重视智慧,认为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灭除一切魔障,可以帮助修行者证悟佛理,成就佛道;藏传佛教之别称"金刚乘"即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7,(4):84-84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影响;从亚谿家庭的出现看贵族社会的变迁;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前宗派时期之比较;《四部医典》中的心理治疗思想;略论南诏与吐蕃公开结盟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2-13世纪黑水城宝楼阁帧像、13世纪西藏菩提场经唐卡、14世纪早期夏鲁寺三誓句庄严王五尊壁画等作品的题材,在已公布的存世作品中相对少见。三者虽相隔一定的时空距离,但从神祇和形式构成等角度看又存在共性,即皆依据事续类文本之画像法而绘制,反映出后宏期早期藏传佛教美术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1982年,天津市文物公司文苑阁文物收购部购进五册精绘《宋砚谱》。《宋砚谱》长、宽均为31厘米,共计九十三开,收有宋代石砚四十九方,经鉴定绘制时间应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弢斋祕笈"印可知,此《宋砚谱》曾藏于天津徐世昌处。《宋砚谱》保存完好。每册首页均钤有"太上皇帝之宝"、"懋勤殿宝"、"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乾隆五玺。每方石砚除有乾隆  相似文献   

8.
六字真言、六字真经或六字大明咒,是藏传佛教诵咒“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字。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对“六字真言”的诠释颇多,但究其根本,不外乎以下几种:(1)据藏传佛教经典记载,六字真言,“嗡”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  相似文献   

9.
<正>佛教中的法器、供器,一般指佛堂常设器物或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中的重要一脉,它在中原佛教与印度佛教共同影响下,又经历同西藏原有苯教的斗争、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藏传佛教。自13世纪以后,藏传佛教相继得到元、明、清三代朝廷的重视与扶植。清王朝甚至把"兴黄安蒙"作为一项重要的边疆政策,通过藏传佛教对蒙藏地区的影响力,来达到稳定边疆的目的。而清政府的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藏传佛教更广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帝师"名号在西藏的使用和含义变化之探析才让在《中国藏学》202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帝师" 一词最早在西夏时有了藏文的音译词,并逐渐传入西藏,为藏传佛教界所熟悉。元朝历代皇帝册封萨迦派昆氏人物为帝师,帝师这一位高权重的职位给西藏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明清两代中央同样对藏传佛教界领袖人物实行册封,但皆无帝师之名号,而"帝师" 一词在西藏的使用却延续到了清代。文章认为,明清时期藏文中的"帝师" 一词,含义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的是将一些地方势力所供奉的宗教上师尊称为"帝师"。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帝师"名号在西藏的使用和含义变化之探析才让在《中国藏学》202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帝师" 一词最早在西夏时有了藏文的音译词,并逐渐传入西藏,为藏传佛教界所熟悉。元朝历代皇帝册封萨迦派昆氏人物为帝师,帝师这一位高权重的职位给西藏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明清两代中央同样对藏传佛教界领袖人物实行册封,但皆无帝师之名号,而"帝师" 一词在西藏的使用却延续到了清代。文章认为,明清时期藏文中的"帝师" 一词,含义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的是将一些地方势力所供奉的宗教上师尊称为"帝师"。  相似文献   

12.
次多 《中国西藏》2013,(1):46-47
莲花生是8世纪时的印度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内)地方的人,后出家为僧,他学的是印度佛教密宗"因陀罗部底派"的传承;是当时佛教有名的密宗大师和降魔能手,以"神通"、"咒术"闻名遐迩。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天(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莲花生大师是公元九世纪吐蕃赞布赤松德赞时期来到西藏。据西藏历史记载,这位大师到了西藏以后降服各种魔怪,使得佛教在西藏得以顺利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21,(3)
正设色纸本尺寸101×48厘米题识∶光绪癸巳孟春上澣御笔。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慈禧皇太后之宝、欢喜园、大雅斋、推倒一世之智勇说明:本作品七条金鱼是慈禧七十大寿亲笔所绘,金鱼及水藻色彩淡雅,线条笔墨清新,具有极高的绘画技巧。"推倒一世之智勇"是慈禧晚年藏品之重要闲章,著作《慈禧与光绪:中国宫廷中的生存游戏》、《慈禧太后演义》书中对于光绪帝和慈禧的喜爱书法及绘画多有提及。"推倒一世之智勇"本为李白诗词,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用在本副作品可见其开拓万古之心胸,"慈禧太后御笔之宝"、"大雅斋"钤印均是晚年所用。大雅斋原为慈禧在圆明园的住处,"大雅斋"遂成为慈禧的私人堂款。  相似文献   

14.
王建芙 《收藏家》2011,(4):26-32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大量清宫藏品中,有许多器物明显具有藏传佛教风格,从器型上看它们都是藏传佛教供奉的圣物。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仿制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仿制藏蒙习俗的生活用具和具有藏传佛教纹饰的中原器皿。  相似文献   

15.
慈灯寺为小召的属庙,俗称"五塔寺",是一处藏传佛教的寺院。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小召喇嘛入京向朝廷呈请批准建立此寺庙。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由清廷赐名"慈灯寺"。如今仅存山门和金刚座舍利宝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敦煌本《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之史源,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元和郡县图志》"说、"十道四方志"说及"《十道四蕃志》"说三说。但慎而审之,其史源问题至今并未能很好的解决,故有重新探讨之必要。从体例、文本对勘及相关史料所记《要略》撰述取材等角度论证,可知"《图志》"说不准确;从常理、版本、目录及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等角度论证,可知"《十道四蕃志》"说不正确;在"《图志》"说及"《十道四蕃志》"说论证的基础上,从文本对勘及中国历代地理总志取材的角度来观照"十道四方志"说,最终考定其史源为十道四方志。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清江博物馆收藏的古钱币中,有一枚大钱"至正之宝",出土于清江横山垴丘陵坡地中。此钱系黄铜质,表呈黑色,略有绿锈斑。直径8厘米,重320克,是历来正用品钱中之极大者。正面楷书"至正之宝"四字;背面穿上铸一"吉"字,穿右铸"权钞"  相似文献   

18.
<正>一直的向往,就是可以去到布达拉宫,朝圣那座日思夜想的红宫殿宇。然而时至今日都未能成行。于是,前往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便成为了我此次云南之行最为重要的目的。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对于了解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人,噶丹松赞林寺,早已熟识于心。这座历史久远的古寺,是川滇地区黄教的中心。同时,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倘若将时光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那时执掌黄教的,就是那位曾用一生精研佛法,且有着政治家、史学家与医药学家美誉的活佛,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风水无处不在,住宅要看风水,摆设镇宅物品;皇宫要观风水,镇宫之器大有讲究,既要设置镇宫器物,宫殿建筑又要择方位,房顶还盖有镇宫之兽;连储钱放粮的地方都有"镇库之宝",一般镇库之宝的选择是当代货币,即特制的大钱(俗称为镇库钱),摆放位置大都在屋脊横梁处,因为屋之安危,脊是关键。对于收藏古币的藏家而言,"镇库钱"称得上可遇不可求。据考古证实,"镇库钱"从货币产生开始就有,只是这种钱币用途特殊,不流通,铸造甚少,历代流传下来更是稀罕,在古钱收藏界也不多见。笔者收藏古泉30多年,在此特将历史上各重要时期所见到的"镇库钱",择之叙述。  相似文献   

20.
光绪廿四年(1898年)之前,吉林铸有无纪年银币大小数种,称吉林省造光绪元宝无干支银币。它有二大版别,其区别在于币面“吉”与“宝”二字之书法差异。一种版式为“士吉尔宝”,另一种版式则是“土吉缶宝”。详细言之即币面“吉林省造”中之“吉”字有二种书法。一是“口”上书“士”而另一为“口’’上书“土”。币面“光绪元宝”之“宝”字也有二种书法,一种从“尔”而另一种从“缶”。但其书法搭配却有规律,士吉配尔宝,土吉配缶宝,二套银币各大小五枚皆按此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