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     
<正>因作者和编者疏漏,2014年第5期第7页"雍正十三年(1748)",公元纪年标注有误,应为"雍正十三年(1735)"。2014年第6期"目录"与"2014年总目"中的"《张荫恒日记》",应为"《张荫桓日记》";第64页"史密斯(Ian Douglas Smith)",应为"史密斯(Howard Alexander Smith)"。特此更正,并向读者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2.
<正 1992年第3期《记张星焜先生》一文作者指出由于本刊校对上疏忽,出现讹误。需要订正的地方有: 第6页1行应为:张星烺(1888—1951);7行应为:Emil Abderhalden;注②引文出处应为1911年;第8页6行应为化验室主任,倒8行应为:1928年;第9页倒3行应为:他请人……。又:1992年第4期封二目录末行《<史学史研究>1992年总目》作者应为本刊资料室;  相似文献   

3.
更正     
2010年第10期第35页,作者系郭汝瑰之子应为作者系郭汝瑰侄子;2011年第1期中,《农村改革的先驱邓子恢》一文的作者应为边入群;2011年第2期第31页右上角的图注应为大陆妈妈田峰玉及  相似文献   

4.
更正     
<正>本刊2015年第4期孙方圆《高佩罗遗著〈长臂猿考〉读后》一文中"高佩罗"应为"高罗佩"。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表示诚挚歉意。  相似文献   

5.
更正     
《炎黄春秋》2013,(2):52
2013年第1期第2页左栏倒数第15行"胜利后"应为"胜利前";第8页左栏第19行"业务教育"应为"义务教育";第16页左栏倒数第二行"因类"应为"四类";第17页右栏第7行"三人同志"应为"三人同时";第49页插图有误;第88页  相似文献   

6.
更正     
2011年第11期胡治安一文的黄培炎有误,应为黄炎培;陈铭德有误,应为陈铭枢感谢热心读者来电指误。  相似文献   

7.
《文物》1977,(8)
《文物》1977年第3期《吐鲁番晋——唐墓葬出土文书概述》一文中,有一些错误,请予更正: 第24页左栏第5行,"康怀愿"应为"康相愿";第6行"营家一家"应为"营家一年";第38行,"率挽"应为"牵挽"。第25页左栏第7行,"还没到年"应为"还没到手"。  相似文献   

8.
王震中 《华夏考古》2011,(4):79-88,115
夏商文化分界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与第四期之交,其年代为公元前1553年或公元前1572年,由此上推471年,则夏代开始的年代应为公元前2024年或公元前2043年。按照这样的年代,早期夏文化应为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存,中期夏文化应为“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第一期的遗存,晚期夏文化应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第三期的遗存。长期...  相似文献   

9.
更正     
本刊2012年第四期,黄汉民先生《福建上杭城市化进程下的客家民居》一文,第10页图片说明应为"上杭文庙棂星门的高大抱鼓石";内文"斗拱"皆应为"斗拱";第12页左栏第6行之"圆满"应为"圆润";第16页小标题应为"客家民居特色的传承"。袁靖先生《生业兴起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一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贵刊2011年第3期《〈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发表前后》一文中有不少错字及不妥之处。罗列如下:一、错字1.第32页,左栏第3段第5行,"北京工作组"中"北京"应为"北大"。2.第33页,左栏倒数第8行,"越快起身"应为"赶快起身"。3.第34页,左栏第2段第2行,"其二"应为"若干"。4.第34页,右栏第3段第6行,《毛泽东语录》应为  相似文献   

11.
更正     
《环球人物》2013,(19):76
本刊总第221期"身边人"栏目《追不上的妈妈》一文作者应为牛牛,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相似文献   

12.
席联淦 《炎黄春秋》2004,(12):76-76
本人发表在《炎黄春秋》2004年第10期的《抗战前期的外交战场——(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随想》有两处失误。第39页“柳条沟(沟应为湖)事件”应为“皇姑屯事件”;第42页“八国联军不过万把人而横扫中国如卷席直至火烧圆明园”应删去“直至火烧圆明园”七字。因圆明园是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英法联军所焚。1900年八国联军虽再度抢掠圆明园,  相似文献   

13.
来函照登     
拙作《汉口沦陷时期的五首汪伪歌曲》在贵刊1994年第2辑发表时,由于排校疏忽,错了几处,为免以讹传讹,请即更正为感.《黄鹤楼》歌曲中的“楼阁俯江诗”,应为“楼阁俯江浔”;“锤灵毓秀”应为“钟灵毓秀”;“烽烟遍九洲”应为“烽烟遍九州”.  相似文献   

14.
《罪惟录》列传四载: 潞王翊穆,穆宗第三子,与神宗同母。隆庆元年册封,国卫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2页) 1.“翊穆”误,应为“翊镠”。(1) 《明史》、《明实录》、《墓志》等为翊镠。(2) 明太祖朱元璋定制,其子各系每代第二字有定,第三字则用木、火、土、金、水偏旁字。潞王这一代第二字应为翊,第三字应为金字偏旁字。2.“穆宗第三子”误,应为“第四子”。(1) 《明史·潞王翊镠传》:“潞简王翊镠,穆宗第四子”。(2) 《明穆宗实录》卷17:“隆庆二年二月乙酉,皇第四子生”。(3) 《弇山堂别集》卷33:“(潞王)穆宗  相似文献   

15.
更正     
正2014年第3期第156页右栏末的作者身份中,"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师",应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部讲师"。2014年第4期第15页左栏倒8行,"毛泽东回答说,安排民主人士‘好处很多’",应为"薄一波解释说,安排民主人士‘好处很多’"。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6.
作者更正     
正一、《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4期所载《不信青史尽成灰——从有关中共抗战历史若干网络谣言说起》一文中,出现以下讹误,谨予更正:1.第105页正文第16行:"昭和十四年十月十五时",应为"昭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2.第108页注5:"第5564—565页",应为"第564—565页";3.第111页正文末段:"中华民族全面族抗战",应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卞修跃)二、《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4期所发《再看百团大战——关于〈装备、技术、战术及作战效能: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一文的商榷》一文存在三处疏误,现特致歉并  相似文献   

17.
有错必究     
安徽阜阳读者徐长友来电指出,杂志2009年第5期第33页右边的第三段,“千万不要从蹈‘三峡明珠搭’的覆辙”中的“从蹈”应为“重蹈”,“搭”应为“塔”。特此更正并致谢。  相似文献   

18.
《炎黄春秋》2011,(8):94
《炎黄春秋》2011年5期,文革前的《文史资料选辑》一文第31页左列倒数第四行"郑庭芨"应为"郑庭笈",第84页注释中:左列正数第二行"李义劻"应为"李以劻"。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贵阳文史》自2005年第6期刊载《乐家大院风云》和《中国著名地质教育家学部委员乐森》等文章后,在市内外读者中引起较好的反映,人们深感这类介绍贵州乡贤的文章,具体而生动,尤能唤发人们爱乡敬贤的情绪。也有不少读者出于科学认真的态度,指出其中的错漏;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除对这些热心读者表示感谢外,选摘几条纠错之处和建议。希望今后能继续收到其他热心读者的宝贵建议和意见。1.本刊2005年第6期第24页右列倒2行,应为“:嘉荃有六子二女”。2.本刊2005年第6期第25页左列第5行,2006年第1期左列第15行,应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  相似文献   

20.
更正     
《中国地方志》2006,(4):35-35
本刊2006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方志学发展阶段探论》(下)一文,第16页第32行引用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96〕4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有误。“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应是地方政府直属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一级单位”应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1997年5月8日下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的内容。编者和作者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更正$《中国地方志》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