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山西省唐代遗迹的考古发现有很多,晋南地区比较重要的发现有蒲州故城、绛州衙署、万荣薛儆墓,体现了唐代河东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新绛县在唐武德元年置绛州总管府,本次发掘地点与绛州衙署遗址相距不远,发掘的几座唐墓,形制呈“刀形”或“刀把形”,是当时比较普遍的一种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均为中下层墓葬常见器物。本次发掘为当地唐代考古新增了珍贵资料,对研究绛州衙署以北墓葬分布情况以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发现的一座孙吴大墓,墓主身份备受关注。发掘者确认墓主为孙皓时一位宗室之王。综合分析墓葬规模、随葬物品、相关遗迹现象及历史记载,可推定墓主是少帝孙亮时的权臣孙峻。  相似文献   

3.
岷县占旗遗址是甘肃岷县洮河沿岸新发现的一处寺洼文化遗址,该遗址共发现各类墓葬66座,以及房址、灶坑、灰坑、祭祀遗存等遗迹近20处。出土器物包括陶器、铜器、石器、骨器和装饰品等。占旗遗址墓葬层位清晰,时代序列鲜明,出土器物丰富多样,特别是铜器,制作精美,形制独特。岷县占旗遗址的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寺洼文化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3年-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郑韩故城内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迹,其中清理的三座唐代墓葬出土有瓷器、三彩器、铁器、铜器等,器物造型精美,特别是出土的青瓷背壶和铁质鐎斗及支架在河南省内非常少见,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江苏张家港小山村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山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小山村西、河阳山东侧,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汉至三国时期水井、灰坑、灰沟、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较多砖瓦构件、陶器及石器等遗物,丰富了张家港市汉至三国时期的考古资料;同时遗址内清理有唐代墓葬数座,出土较多瓷器、漆器、铜钱等物,尤其船棺形砖室墓出土明确纪年的砖墓志,对于船形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6.
李军 《文物春秋》2006,(6):36-42,F0002
2002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邢台旅馆基建中发掘了一批汉至宋、金的墓葬,文章对其中的7座唐代洞室墓、1座金代竖穴土坑墓的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进行了介绍。经初步对比分析,7座唐代洞室墓时代上限为武周初年或唐玄宗后期,下限不晚于唐代中期;金代墓葬的时代上限为北宋末年,下限为金初或稍晚。  相似文献   

7.
<正>唐代是中国墓葬壁画最盛行的时期。全国发现的唐代壁画墓有一百六十余座,分布于陕西、河南、宁夏、甘肃、四川、青海、辽宁、北京、河北、新疆、山西、广东等十余个省市。其中又以陕西关中地区最多,达一百二十余座,占中国唐代壁画墓发现总数的百分之八十。陕西唐代壁画墓时间序列完整,涵盖了初唐、中唐、盛唐、晚唐近三百余年的历史,而且等级差别显著,上至皇帝下至中级官员,墓葬形态比较完备,制作技术也有明显差异。壁画制作  相似文献   

8.
2014年3~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西郊"金色悦庭"项目建设用地内,发掘了7座唐代小型墓葬,墓葬形制为带台阶的土洞墓或为竖穴土洞墓。虽因盗掘墓葬遭到扰乱,出土物也不多,但仍为研究唐代长安城周边墓葬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发掘唐代墓葬7座,出土各类文物15件,为研究本地区墓葬考古和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东区(Ⅱ区)共发现墓葬107座,其中汉代墓葬数量最多,魏晋北朝和明清时期墓葬次之,还有极少量的唐代及辽金墓葬。西汉墓葬多为竖穴土坑木棺墓,有的有木椁和头厢,出土有陶罐、陶壶、陶鼎、陶盒、铜镜等典型器物组合;魏晋北朝墓葬发现了精美的"位至三公"铜镜;明清时期墓葬除了陶瓷器,还发现了完整的八宝纹铜镜等。延庆西屯墓地的发掘对研究妫水河流域的考古序列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汉考古》2021,(1):5-32
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8年上半年,对屈家岭遗址点中部岗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油子岭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包括3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12座瓮棺葬、12座房址以及大量的灰坑遗迹等,为探索聚落内部功能区划及其历时性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栎斜村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三国到唐代的墓葬19座,发现4座纪年墓,出土青瓷器、硬陶器等各类器物66件,相关的墓葬形制演变、纪年墓砖铭文、埋葬习俗特点为宁波地区三国到唐代的墓葬断代、墓葬形制和葬俗研究提供了典型的年代标尺和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汉源大地头遗址2004年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汉代、明清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其中汉代遗址有房屋基址12处,灰坑4个,井1口,墓葬2座,出土汉代遗物有铜镜、陶罐、玛瑙珠等。大地头遗址汉代房基遗迹为研究当地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发掘5座唐代墓葬,墓皆为砖室,排列有序,出土有墓志砖、三彩炉等,这批墓葬对研究新乡地区唐代地域以及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5月,深圳市博物馆、市文管办等单位对黄竹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的遗迹有商时期灰坑1座、墓葬11座,春秋时期的墓葬5座,出土较多陶器、玉石器和少量青铜器等遗物。其中商时期遗存可分为二组,第一组的年代约在早商的偏早阶段或早商时期;第二组的年代约在早晚商之际。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6~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伊犁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和遗址实施了考古工作,共计发掘墓葬76座、遗址1000余平方米,出土文化遗存300余件(组)。发掘的76座墓葬,依据墓葬封堆、墓室结构、人骨葬式和随葬品等将其分为青铜时代中晚期、青铜时代晚期、早期铁器时代、塞乌(塞人和乌孙)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墓葬六个大的阶段。虽不能确定这些墓葬的沿袭关系,但大致的文化序列极为明显,这对于构筑喀什河乃至伊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框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遗迹共清理有房址5座、灶址8处、灰坑50余个。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为F2。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平面大致呈长方形。  相似文献   

17.
1990年,在洛阳市洛南洛龙路关林路南段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有陶俑、动物模型、生活用具、石墓志等。此墓葬的发掘对唐代洛阳的分区、葬俗、行政区域管辖范畴的划分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4,(12)
2008年7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雀尔沟镇雀尔沟村东南、呼图壁河两岸的石门子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共发掘疑似古代墓葬的石堆和石圈56座,其中可确定为墓葬的有36座,其余20座不见遗迹、遗物。墓葬墓室形制多样,有竖穴土坑、石棺、石室等;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个别为侧身屈肢;随葬器物包括陶、铜、铁、骨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石门子墓地分布于河岸一级台地上的墓葬年代为早期铁器时代,分布于河岸二级台地上的墓葬为安德罗诺沃文化的遗存。本次发掘为探索和研究天山以北地区与欧亚草原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16年2月,扬州市文物部门为配合新邗沟中学建设,在三星村西庄组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墓葬、水井等遗迹,其中六朝时期墓葬3座,窑址1座。三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目前发现数量极少,为研究扬州地区六朝时期中下层社会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六朝窑址则系扬州地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山西垣曲古城东关遗址曾清理一处比较特殊的东周遗迹,该遗迹既是墓葬,又是水井。水井的上半部是一座墓葬,上、下两部分四壁浑然一体,无分界线,显然是利用废弃的水井作为墓葬使用。由于此种现象较为少见,故本文较详细地介绍该遗迹的发掘经过以及墓葬和水井的状况,对此特殊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问题加以讨论,以便对东周时期的埋葬制度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