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运算,是历代中国人有关数的知识和实践。“中国珠算”于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2.
算盘史话     
算盘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算盘不仅作为一种流传千载的算具、一种宝贵文化遗产 ,传至今日 ,而且 ,它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简捷、实用的运算体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不会被日益发展的计算机所淘汰 ,而且还将对计算机的发展辟出意想不到的蹊径。与此同时 ,它还将融汇于计算机中 ,获得长足发展。毋庸置疑 ,中国珠算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中 ,必将放射出新的火花。算盘的故乡在中国 ,其历史相当久远 ,我国人民发明利用算盘至少已有 3 0 0 0年左右。太古之时 ,人类最初用石子、树枝、刻木记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词的涵义主要有五种,各有其存在的基础。探讨何为"最早的中国",应具备位于黄河流域、进入早期国家、文化地位占据优势等三项基本条件。依据较为可信的文献和考古材料判断,地域意义上"最早的中国"主要是西周初期的伊洛地区,都城意义上"最早的中国"是西周王朝的都邑,族群文明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应为春秋早中期之交的华夏诸侯分布区,国家意义上"最早的中国"是西汉帝国以后,而考古学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当为陶寺文化之邦国。二里头文明应为"最早的王国",可谓当时的"中国",但不应是"最早的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尚未进入文明社会和早期国家阶段,庙底沟时期形成的"文化圈"或"相互作用圈"不应被视作是"最初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18日,扬州博物馆的特展"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展出了一批特别的青金石和蚀花红玉髓珠。这些可能是由苏美尔人或古代印度河谷人制作的珠子是什么时候,又怎么来到新疆的,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可能会刷新古代西域的对外交流史,发现古代两河文明和印度河谷文明与中国交流的新证据!蚀花红玉髓珠蚀花红玉髓珠是一种将碱性液体涂画于红玉髓材质的珠子表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烘烤后,在红玉髓珠表面留下不易擦拭掉的特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段关于阿拉伯商人与中国皇帝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关于世界诸王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许多问题。这类记载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还有许多,大都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内的"五王说",它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的世界观念。在古代印度、中亚及中国也流传着类似的"四天子说"。这种观念最早出现在印度,它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拂菻(拜占庭)和印度,而印度则是世界的中心,它反映了古代印度佛教的世界地理观。在中亚地区和中国也流行着类似的说法,大都是受其影响。从阿拉伯的"五王说"与印度的"四天子说"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诸王朝与古代印度在有关世界认知观念中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世界观念"在古代亚欧大陆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卞东波 《文献》2006,34(1):83-90
宋元之际遗民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下简称<诗格>)二十卷,融诗格、选本及评点等多种批评方式于一体,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①.该书选取唐宋诗人1000余首七言绝句,分为300余格,每一首诗都有蔡正孙本人的评释.此书元代以后在中国本土失传②,但在日、韩两国流传不替,据日人山本信有<新刻唐宋联珠诗格序>称此书有"爱日楼所藏元刻本、绿阴茶寮朝鲜本、平安翻刻元版本、朝鲜版翻刻本、活字本、正德本、巾箱本、别版巾箱本"③,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朝鲜的古刻本.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经写过《中国"货币"一词的初史》,刊登于《中国钱币》2016年第五期。主要观点是:中国古代属于货币性质的名称很多,如币、货、金、银、珠、玉、钱、刀、龟、贝、泉……等等。"货币"也是名称之一,不过出现的时间比较迟,不是在先秦。《汉书·食货志(上)》说:"《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  相似文献   

8.
武汉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很特别的汉代铜镜,特别之处在于,镜上有一周隶书铭文:“青盖作竞(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中国人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这件铜镜则是它在古代文物上的首次现身,当然与今天的词义并不相同一“中国”在古代通常指中原,与“四夷”相对。而“人民”在当时也主要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  相似文献   

9.
吴新荣 《丝绸之路》2012,(23):63-70
汉代"天佑"款灰陶豆 当人们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时,各种炊具、食器就应运而生了.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吃"亦十分讲究.古时常用的食器就有鼎、簋、鬲、敦、盆、豆、钵等许多种,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位置.中国最早在西周即有饮食文化与制度,《礼记》、《论语》、《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都记载了关于饮食文化的重要篇章. 汉代"天佑"款灰陶豆,是酒泉出土文物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盛食器,1959年出土于酒泉北稍门外路东城墙根的一座汉墓中,时由酒泉县文化馆保存,现收藏于酒泉博物馆,已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相似文献   

10.
高佩育 《神州》2013,(1):181-181
花鸟画的审美最早缘于古代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色彩审美,但首先是色彩的审美观。经历先秦、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的绘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利用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从礼、义、教角度来规范绘画造型和色彩。水墨是古代文人创作运用最多,也最熟练的基本材料。中国传统绘画自古就有“墨分五色”之说,花鸟画写意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人与社会、自然三者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花鸟画写意性绝不是简单造型与立意上的思想观念,而是要表达中国传统绘画“状物抒情”的功能本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管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构图都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辉军 《丝绸之路》2011,(22):10-11
起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最早兴盛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特别是五凉时期,佛教在河西地区,尤其是在凉州一带始终受到人们普遍尊崇和信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五凉时期佛教在凉州地区兴盛的原因作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凉州佛教对日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在国共两党斗争史上,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先生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世人称做“第三党”),从事反蒋活动,其经历已广为人知。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亦曾有人野心勃勃地试图组建一个区别于中共的“新共产党”,试图走一条既别于国民党也别于中共的第三条道路。此人就是中共党内的大叛徒,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顾顺章,又名顾凤鸣,上海宝山县白杨人。其早年在南洋烟草公司的制烟厂当小工头,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罢工中表现活跃而加入中国共产党。顾1926年…  相似文献   

13.
正目次一引言二中国和东南亚的发现与分布三黑格尔Ⅰ型铜鼓的三亚型及分式四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年代与来源五铅同位素检测一引言1902年,奥地利皇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室研究员弗朗茨·黑格尔(Franz Heger)用德文在德国莱比锡发表《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于2004年由中国古代铜鼓研  相似文献   

14.
<正>已故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古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生前长期从事青花瓷研究,从大量的实物标本观摩中总结出“一看青,二看花”的鉴定要诀。所谓“看青”就是看青料,包括苏麻离青、平等青、石子青、浙料、珠明料等,看青料即可判断一件古代青花瓷的大致年代。以下是其具体内容:元青花是进口料,亦有国产色灰蓝。苏泥麻青为永宣,铁锈疤痕是特点。成化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釉滋润。晚明回青石子青,青花发紫印象深。明末清代用浙料,发色优劣各不同。康熙最好珠明料,青花五色留芳名。  相似文献   

15.
黄釉瓷扁壶     
壶高20、宽16.5厘米,1971年安阳县洪河屯北齐骠骑大将军范粹墓出土,现存河南省博物馆。此壶形体扁圆,上窄下宽,敞口短颈,颈与肩部相接处,饰联珠一周。两肩各有一孔穿带用。通体菊黄色釉,底部有凝脂状酱色釉珠。壶的两侧腹部,在一杏仁状边框内,饰有内容相同的乐舞图象:中央一人双足腾跳,反首回顾,婆娑起舞于莲座之上,状若惊鸿飞雁,姿态极为生动。两旁各有二人配乐伴奏;左边一人双手击钹,另一人弹奏五弦琵琶;右边一人口吹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如图),直径约41毫米,重约38克,制作精良。正面以珠圈为界,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珠圈以外,上端为"广东省造"四字,下方为"库平重一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珠圈以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也以珠圈为界:珠圈外面,铸有双龙图案;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蝠"与"福"同音,与背面"寿"字相呼应,  相似文献   

17.
周晓晶 《收藏家》2010,(10):31-38
中国古代玉器上颜色的成因,可以分为自然呈色、自然沁色和人工染色三种情况。中国古代的"玉",是指"石之美者",包括的材质种类很多,每一种材质都有多种天然形成的的颜色,即自然呈色,如和田玉就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等玉色品种;古玉在长期瘗埋于地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梓溪 《文物》1957,(12)
最近在北京图书馆得读日本人关野雄氏著"中路考古学研究"一书。我以为书中有二点值得商确的地方,今记述于下:(一)古代尺度的问题该书三七五页有中国古代尺度考一篇,文中称有战国大尺、战国小尺之说。按大小尺的分别是起于唐代(见唐六典),唐以前的尺度记载上传说有八寸尺、十寸尺之别,关野氏承其说至谓:  相似文献   

19.
吕颖 《清史研究》2012,(3):119-125
1687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由路易十四派遣来华的五位被赐予"皇家数学家"称号的传教士历经两年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中国,从而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纪元。这五位神父分别是:洪  相似文献   

20.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杰出的科学著作,是一部全面介紹我們祖先从事各种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总結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中工业、农业和手工业各个方面的成就,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刻苦的优良传統。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八章,計: 一、农业粮食和一部分植物油原料的生产(乃粒第一)。二、衣服原料的生产(乃服第二)。三、染料制造(彰施第三)。四、粮食原料加工(粹精第四)。五、食盐的生产(作鹹第五)。六、糖的制造(甘嗜第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