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宜阳县董王庄乡洞子沟村出土白釉黑花瓷梅瓶一件,现藏县文化馆。梅瓶重唇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微鼓,下收为小平底。高44、口径3.2、腹径17、底径10.5厘米。外部通体施白色护胎釉,釉下黑彩绘纹饰三组:上绘缠枝纹;中间开光内绘鸳鸯戏莲,周围饰牡丹花叶纹;下绘莲瓣纹(见图)。此瓶造型端庄,纹饰秀丽,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风格,属金代磁州窑类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2.
高雪  张语师 《收藏家》2020,(3):69-72
10.清乾隆青花折枝纹棒槌瓶(图10)高30.5、口径4.6、底8.1厘米。圆口,长直颈,坡肩,长直腹,下收,平底,圈足,底无釉,本品造型俊俏挺拔,直口丰身,旧称"蒲槌瓶",或因形近而得名。全身花饰繁密,层次丰富,口沿绘卷草纹,其下绘以3组折枝牡丹纹;肩部分绘卷草纹寓覆莲纹装饰;折肩以下高凸,绘有缠枝花卉纹与腹部下缘的缠枝花卉纹相应,腹部突起10组开光,内绘各式折枝花卉纹,绘画笔触娴熟。圈足处亦绘卷草纹,与口沿、肩部的卷草纹上下呼应。  相似文献   

3.
晓闻 《成都文物》2006,(2):18-18
所谓梅瓶,是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一种瓶式,因其瓶体修长,故亦称“经瓶”。由于口小只能插一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的品种自唐创烧以来,作为一种传统的瓶式,各时期均有多个窑口烧造出品种丰富的器物。五代越窑梅瓶的特点是一般偏矮,长颈,多小口外卷,底部较小。宋代的磁州窑梅瓶是当时典型的名贵品种。宋代梅瓶形体修长秀丽,小口外翻,短颈瘦肩,圈足细小。元代梅瓶丰满圆润,清秀挺拔,肩部溜圆,比宋代丰满,圈足比宋代放大,外撤。明代梅瓶,颈部细、直而较长肩部超宽渐平直,圈足更大。至清代肩部更加平直,因形状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不完整的感觉。各时期的梅瓶造型中,元明梅瓶的造型尤为精巧,更胜一筹;尤其明代梅瓶的烧造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梅瓶的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底足纤巧,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所以叫梅瓶,据说因其口小,只可插一枝梅花,供文人雅士案头清玩,这恐怕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梅瓶的起源始于宋朝,宋瓷的造型讲求挺拔、俏丽,梅瓶最能体现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梅瓶的功用原本是盛酒用的,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文物商店于1980年和1981年在黄岗地区先后收购了两件明代青花梅瓶,介绍如下。1 青花龙纹梅瓶(图版捌:1;图一)通高36、口径11.3、最大腹径23、底径15厘米。平口,丰肩,腹部下收,浅宽圈足外撇。造型古朴、浑厚。与通常见到的梅瓶不同之处是口大颈长。胎体坚实厚重,内腹可见一周明显的接痕。内外施白中泛青灰色的底釉,细砂底,底足露胎处泛火石红色。青花呈色蓝中泛灰,多有铁锈斑,不入胎骨。通体纹饰由四部分组成,以弦纹相间  相似文献   

6.
文物探源     
《文史月刊》2009,(3):F0003-F0003
青花葡萄盘;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青花三羊纹碗;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相似文献   

7.
赖金明 《收藏家》2008,(1):38-42
三、明代梅瓶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梅瓶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莲纹梅瓶(图14),高31.7、口径5.5、底12.2厘米。圆唇口,短束颈,肩部较丰满,腹部以下渐内收,胫部微外撇。全器饰青花纹饰三层,肩部为折枝果纹,胫部为折枝花,腹部主题纹是缠枝莲,各组纹饰以双弦纹间隔。胎体厚重,胎质洁白致密,腹部接痕不明显。釉面泛青白,色泽滋润,青花呈色鲜艳。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河南轮胎厂发掘30余座古墓,其中一座为北宋晚期仿木结构砖室墓。出土有墓志和黑釉弦纹梅瓶。因有墓志,故其墓葬形制和梅瓶样式为鉴定同类墓葬形制和梅瓶的标尺。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43万余件,其中瓷器近半,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便是其中难得的精品。这件瓷器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图1)。明代,梅瓶一直被皇室、贵族用作重要的陪葬品。那么,这件明洪武景德镇官窑釉里红梅瓶的主人究竟是谁?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在瓷器发展史上又有什么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06,(11)
2006年是佳士得(CHRISTIE’S)在香港举行拍卖活动的二十周年。承接春拍的佳绩,本年度的秋季拍卖将于11月26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呈献更精彩的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11月28日推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当中有清乾隆黑地绿彩缠枝莲纹玉壶春瓶(估价450万至550万港元)。黑地绿彩瓷源于雍正时期,乾隆年间在造型和缠枝纹饰方面有所创新。此器通体施黑彩,饰以绿釉缠枝莲纹,弧线柔和,瓶体匀称,黑彩和绿釉结合完美,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拍卖中还有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估价800万至1,000万港元)及元青花牡丹纹梅瓶(估价600…  相似文献   

11.
沈平华 《收藏家》2009,(10):93-93
元明之际,江西景德镇瓷窑厂烧制的青花瓷器,由于造型丰富、胎骨坚致、釉色肥润、色彩艳丽、纹饰繁缛、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而倍受世人青睐与关注。其中那些造型硕大、纹饰繁复、烧造工艺高超、有用进口“苏麻离青”钴料烧制的“至正型”青花器,更是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收藏的首选。此件元青花八棱鸳鸯戏莲纹梅瓶,  相似文献   

12.
江海 《成都文物》2006,(2):70-70
现藏高安市博物馆的6件元青花带盖梅瓶,都属元青花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河北博物馆藏的一件保定窑元青花带盖八棱梅瓶,是国内仅有的旷世佳品。1985年江苏省句容市城东房家坝元代窖藏出土了一对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有一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原藏江西凤城县博物馆。南京博物馆藏青花人物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l950年江苏江宁将军山沐英墓出土,为国内唯一绘人物图案的元青花梅瓶。“十年动乱”时,江西省凤城县的一个老太太,翻地时从地下挖出来一件被认为是明代生产的青花梅瓶,以600元的价格卖给了凤城县博物馆。许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明代的青花梅瓶,“养在深闺人未识”;后经青花大王黄云鹏大师鉴定为元代青花梅瓶,现为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7,(5)
<正>"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高29.8厘米清乾隆粉彩缠枝花卉双龙耳瓶,浅圈足,鼓腹,颈部细长配以双交龙耳,唇口微微外翻。器型简洁流畅,尽显富贵典雅。圈足外侧矾红描金绘卷草纹为边饰,瓶腹上下部分以粉彩绘蕉叶纹和如意云头纹为辅助纹饰,瓶腹中心以粉彩绘大朵缠枝花;颈部以粉彩绘缠枝莲纹,口沿外侧粉彩绘如意云头纹。瓶自  相似文献   

14.
赖金明 《收藏家》2007,(12):13-18
梅瓶是指一种造型特征为小口,短颈,丰肩,上腹浑圆肥硕,下腹内敛,暗圈足、矮圈足或平底的器物,其体态修长,造型优美,独具美感,非常引人注目。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瓷梅瓶数量多,近百件,  相似文献   

15.
就梅瓶自身的发展历史看,明代的梅瓶在造型上经已完全程式化,但众多材料表明它们在用途与使用方式上却一反传统。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来加深对明代梅瓶所具社会功用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出土宋、明梅瓶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瓶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文物,宋墓中开始出现,造型特点一般为小口、短颈、丰肩、腹下部渐内收、平底或矮圈足。我在南京市博物馆工作期间,因常接触到梅瓶,对其稍有留意。孔繁峙先生《试谈明墓梅瓶的使用制度》一文(见《文物》1985年第12期)发表后,加深了我对梅瓶关注的程度。我收集了南京地区出土的大部分梅瓶的资料,并作了一些笔录,对梅瓶的种类、用途及其葬俗有些肤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收腹,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以其优美的造型和浓郁的艺术格调深得明代上层统治者的亲睐,成为明代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与“风水”寓意的象征。随着朝代更叠和时势变迁,如今所能见到的明代梅瓶已不多。据统计,目前桂林博物馆收藏有明代梅瓶250余件,桂林靖江王陵博物馆等桂林其他文博单位收藏有数十件。  相似文献   

18.
1980年秋天出土的江西高安窖藏二百多件元代古瓷珍品中,有六件元青花梅瓶婷婷玉立,风采迷人,令无数慕名前来观赏者为之倾倒,著名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称其为元瓷极品,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弥足珍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和收藏价值。 梅瓶始于何代?目前尚无定论,但宋代开始常见,元、明、清各代均很流行,只是造型时有变化。而元代青花梅瓶则是各代梅瓶系列中佼佼者,在中国陶瓷史上独享“冰肌玉骨”之美誉,被海内外收藏家竞相追逐。 高安出土的六件元青花梅瓶造型一致,大小相差无几,胎质、釉色与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只是装饰图案有  相似文献   

19.
康熙时期青花瓷成为了中国青花史上的最高峰,其瓷器以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造型多样、青花发色翠丽为主要特征,本文就康熙青花瓷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花卉纹双口瓶、富贵平安深腹大盘为例进行赏鉴和评价,旨在通过艺术鉴赏方式,给其他青花瓷赏鉴者更多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丁步平 《南方文物》2014,(4):212-214
<正>在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传统陶瓷器型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陶瓷文化的宝贵资料,"梅瓶"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类,以其历史悠久,窑口众多,造型独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一、梅瓶的起源"梅瓶"一称始于清代,至迟在清代末期已经出现。如清末民初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中指出:"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窄,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