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理学对徽州刻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刻书世称徽派刻书,据考证,徽州刻书源于唐,在宋元时期成为安徽地区刻书中心,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刻技之精,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清时期刻书业中的一大主流派别。在徽州刻书的发展过程中,新安理学为这一地区的刻书业的兴盛繁荣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理学大家及其门徒的众多论著为徽州刻书提供了水准较高的出版内容,究读理学,重视教育的风气又为徽州刻书提供了大有可图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
安徽的刻书业始于中唐,盛行于南宋,到明清之际达于高潮,“徽本”雕镂精美,插图绚丽,纸白似玉,墨色清纯,人争宝之.所刻之书,上自经史子集,下至戏剧小说.其特点多附以版画插图,而且非常精致.“徽本”之所以享有盛誉,这都与当时徽州刻书业拥有一大批刻工名手分不开.他们世守剞劂,精益求精,为我国的刻书、版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据周宏祖《古今书刊》记载,明万历前,安徽各地刊本共59种,其中江南61种,江淮之间28种.具有传统版画基础的徽州、金陵、杭州、吴兴、苏州等地书坊林立,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大量刊行市民爱好的文艺书籍.这个时期的出版物,几乎无书不图,无图不精.开创了我国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福建的建安(建阳)、四川的眉山(成都)、河南的汴梁(开封)、安徽的徽州(歙县)、江苏的金陵(南京)、浙江的武林(杭州)、山西的平水(临汾)以及北京都是著名的雕版印刷出版中心.其中,安徽徽州的雕版技术与成就尤其突出.古代徽州,地少人稠、物产富饶,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劳动人民有多种技艺,民间画师雕版艺人比较集中.徽州又盛产纸、墨、笔、砚和木材,为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明清时期徽州又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地方的刻书业很兴盛,私家和书坊出版的通俗书籍附有精致的版画插图亦已形成风气,民众所喜看爱读的小说戏曲通俗书广泛流传,给徽州版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版画的发源地,随着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问世,版刻书画艺术就应运而生。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版画尚有唐、宋、金、元至明初时代的。明代中叶至清初,被称之为我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徽州由于徽商勃起,学风兴盛,著述宏富,在儒学的熏拂下,刻书藏书风气高涨。同时,适应于版画事业发展的资源徽墨、澄心堂纸及雕版使用的优质杂木材藏量丰富,因而形成了徽派版画业勃起的高潮。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版画界。徽州版刻业的社会基因带有浓厚的封建家庭式传统观念,以姓氏家庭为群体,凡一家一房或一族作一事,往往相染成习。除了世代相传之外,大则一都、小则一村。还有传子媳不传女儿的习俗。以雕版刻工起家的“新安派刻工”,有以歙县虬村的黄氏姓为主力军,另有仇氏、项氏、张氏等,还有旌德汤村的汤氏、杂居徽  相似文献   

5.
吴萍莉  张翔 《沧桑》2014,(3):69-72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徽商在全国的兴盛,寓居扬州的徽州商人日益增多,特别是到了清乾嘉时期,扬州更成为徽商的主要寓居地。这些在扬徽商不仅推动了扬州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繁荣了扬州的地方文化。"扬州二马"是清乾嘉时期寓居扬州的徽州盐商,他们不仅是著名的藏书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刻书家。本文依据史料阐述了他们的藏书事迹和刻书成就。  相似文献   

6.
桑良之 《江淮文史》2005,(1):170-176
徽州人鲍廷博(字以,号渌饮)是清朝名的藏书家,在《四库全书》编纂活动中,他献书600多种,受到乾隆皇帝嘉奖。他刻印的《知不足斋丛书》,受到嘉庆皇帝的嘉奖。鲍廷博在聚书、刻书、保存与传播献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甘肃私人刻书活动受到经济、地域与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刻书史实鲜为外界知晓。通过后世传本及各家书目钩稽明清时期甘肃私人刻书的史料,能够客观反映甘肃私人刻书发展的历史面貌与特点。虽然明清时期甘肃私人刻书活动较之同时代的江南地区明显滞后,不具典型性,但甘肃士人学者的著述通过刊刻的方式得以流传,这不仅保存了甘肃文献,也延续了甘肃文脉。  相似文献   

8.
明代刻帖以南直隶的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徽州府和浙江布政司的杭州府五府刻帖业最为鼎盛,刻帖数量约六十余部,占明代刻帖的近一半。内容和形式多有创新,质量精良。此五府刻帖在明代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常州府、徽州府、杭州府刻帖的底本、选帖、编刻体例、帖主身份、刻工、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特点。常州府刻帖在江南地区发端早,质量精,编刻体例多有创新,引领江南刻帖风气之先。徽州府刻帖的刊刻者多为书画商人,善于宣传和经营,此地刻帖底本级别高、多真迹上石、制作认真。浙江布政司刻帖的刊行者以文人官僚为主,制作不惜工本。杭州府海宁陈氏家族为其中坚,刊有大量刻帖。  相似文献   

9.
版画,就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刻、画、剪、贴,制成凹凸的图案底版,再用这种底版印出来的图画。版画的种类很多,一般按底版的制作方法分,有吹塑纸版画,凹凸纸版画、实物版画三种;按拓印方法分,有油印版画和粉印版画两种;按拓印的颜色分,有单色版画和套色版画或多色版画。版画的种类很多,但真正适合幼儿制作的并不多,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制作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元、明、清,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书院的兴起和理学发展曾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着相互推动、互为因果的血肉联系。”①徽州作为程朱理学的故乡,其书院教育一直十分发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宋元时期,徽州所建书院即有47所。到明清时期,随着徽州学术的进一步繁荣,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以及商人在财力上的支持,徽州的书院教育比前代更为兴盛,明末即有“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②之说。从目前拥有的资料来看,整个明清时期,徽州新建和重建的书…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中国新兴版画的发源地介绍《浙江革命版画选集》姚士彦浙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发源地。在近代木刻运动发展史中,有五个“第一”:是木刻艺术家胡一川(胡以撰)在杭州刻的第一刀;是第一个专门从事革命版画活动的团体——“一八艺社”成立的地方;是第一份以研讨木刻...  相似文献   

12.
王裕明 《安徽史学》2015,(3):123-128
宋元时期徽州商人十分活跃。徽商萌芽于两宋,兴起于蒙元。徽商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由徽州经济结构决定的,而非所谓的地理、文化因素。宋元时期徽州商人的活动,加快徽州地方物产商品化,促进徽州人口流徙,推动徽州社会阶层分化。该时期的徽州商人属于专业商人,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大量财富,改变了徽州人的职业观,激起时人对四民观的审思;改变了自身和徽州经济面貌,形成区域经济中的徽州模式。宋元时期的徽州商人是明清徽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宗教,这里选登的二幅版画·是东巴教徒亡故时开“祭风”道场所用的“秽鬼”图据东巴经飞其传说,这些人体动物头的秽鬼是天地混沌时人类不正常死亡者变成的。东巴教徒把它们刻在木板上印下来,在开道场时悬挂在病、亡者家中,道场完毕后,或烧掉、或放到河中让水冲走,以示缠家缠身  相似文献   

14.
陈桂茂 《古今谈》2005,(1):47-49
宋代的杭州,是全国出版印刷的中心,因为刻印俱精,纸墨优良,北宋时期国子监所刊行的许多重要典籍,如经书、史书和医书均下杭州刻印。南宋建都临安,国子监在杭刊刻的书版达二十余万,两浙东路、两浙西路及各府、州、县也都曾大量刻书;除官刻外,书坊和私宅刻书也十分兴盛。宋代三百六十多年间,杭州的雕版印刷术一直冠盖全国,获得了“今天下印书,杭州为上”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陈先行 《收藏家》2008,(11):52-58
宋代是中国雕版印刷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公元960年北宋建国后,政府承袭五代制度,由国子监主管刻书,除儒家经典外,还较大规模地校刻了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及诗文总集等。在中央的影响下,地方官府(包括各地公使库、州、军、郡、县学等)、寺院、私家和书坊都相继刻书,  相似文献   

16.
座右铭这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在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度,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曾在他的《文心雕龙》一书中阐述了座右铭的历史和功用,书中讲到:黄帝把铭文刻在车上、几上,用来纠正自己的缺点;大禹把铭文刻在悬挂钟磬的立柱上...  相似文献   

17.
肖舟 《钟山风雨》2011,(1):54-56
2010年10月15日,一个细雨纷纷的早晨,这天我们要去找寻台北六张犁墓地.日本学者横地刚在《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画上的人》一书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话:在台北市的东南偏东方向有一个叫做六张犁的丘陵.  相似文献   

18.
明代南京的印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代官私刻书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越宋、元。当时"两京十三省",无省不刻书。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印刷事业随着发生变化。开封为五代、北宋首都,当时也是出版中心,但明代只有布政司、按察司与周王府刊书三十余种。山西平阳府金、元两代均为北方出版要地,至明代合蒲、绛、解、汾四州,只出版了十九种,而且《铜人针灸经》、《西方子明堂灸经》插图已恶劣得不象样了。成都为宋代蜀刻中心,入元后一蹶不振。明代成都只有蜀王府刻的较多,凡廿八种。杭州在明代也不及宋、元时活跃。只有福建建阳书坊尚能保持宋、元以来的传统地位,以多取胜。而新兴的地区则有南京、北京、苏州、徽州、湖州等地。南京刻书起源很早,五代十国时为南唐  相似文献   

19.
左勇  辛悦 《文献》2024,(1):4-18
殷墟甲骨文倒书现象可归纳为笔画倒书、偏旁倒书、单字倒书、多字倒书与单例刻辞倒书、多例刻辞倒书、整版刻辞倒书等多种情况。在习刻刻辞与记事刻辞中,倒书现象相对比较常见。甲骨文倒书属于特殊形态,它既体现了甲骨文字的“原始性”,也展示出刻手的契刻习惯、技巧与态度对于文字刻写的巨大影响,而部分倒书现象则可能与内容区分、刻手习刻、龟骨登记等有关。倒书现象生动展现了甲骨文契刻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0.
明初,广大人民由于摆脱了蒙元的残酷统治,手工业工匠,从工奴的地位解放出来,生产热情就大大提高,这是促成明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冶铁、纺织、陶瓷、漆器及雕版印刷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雕版印刷,突飞猛进,它的成就,成为了中国版画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既超过了宋元,也为清代所不及.明代雕版业的发达,当时如安徽、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都是盛极一时.刻工名手,首推安徽徽州黄、汪诸姓的艺人.他们作品,数量多而质量高,并有其独特的风格,所起的影响也较大,所以在版画史上,便有"徽派"版画"跨迈流俗"之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