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我县大连公社堌堆李庄大队,在堌堆李庄南约100米处挖塘时出土铜盘一件,铜簠一件。铜盘为圆形,浅腹,附耳,圈足,高8厘米,直径38.5厘米,口饰窃曲纹,足饰蝉纹(图一)。盘内有铭文二十二字(图二)。曹公塍(媵)孟姬悆母般(盘)用(?)(祈)  相似文献   

2.
1983年初,扬州博物馆在扬州市文昌阁东侧约60米处,邮电大楼工地的一条南北向、深度约2.8—3米的壕沟南端西壁,发现一件青花瓷片(图一、二)。这件青花瓷片系一碗的底部。曲腹,浅圈足。足径3.8、壁厚约0.35厘米。胎色白,质地较疏松,吸水率低。胎上施一层厚0.5毫米的白色护釉胎,外罩一层白中泛黄的玻璃釉,底无釉。碗心饰一朵直径0.8厘米的五瓣青花纹饰,构图简单,色泽浅蓝,较深处略呈灰黑。  相似文献   

3.
江西收集的西汉铜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江西省博物馆在九江地区收集了一件鎸铭为"铜钾"的青铜器,具体出土地点不明。该器通体呈扁形,椭圆形口,方形圈足,两肩有铺首衔环,尽管通身素朴无纹,但体态匀称,造型雅致。通高34.5、口径10.3、纵腹径15.5、横腹径37.6、圈足直径19.1、横径10.5厘米(图一)。可贵的是在圈足外部的一面镌有一行铭文:"于兰家铜钾一容四斗三升重廿斤八两"(图二)。"于兰家"为汉代王侯贵族的家号。"铜钾"是器物名。"四斗三升重廿斤八两"为  相似文献   

4.
1978年4月北京通县台湖公社,唐大庄大队在庄南春耕时,发现金代墓葬。出土青瓷碗一件,通高5.5、口径15.5厘米,釉色青绿,有光泽,露底胎(图一)。崇宁重宝钱一枚(图二)。澄泥陶砚一件,褐陶,圆形,矮圈足,三足。通高2、口径10.7、足  相似文献   

5.
石柱  冷健 《文物》1981,(11)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藏有一件青花藏文高足碗。碗通高11、口径16.5、足高5、足径4.9厘米。敞口,腹微内收,足细高,足底缘外侈(图一)。器壁内、外均饰青花釉彩。内壁自上而下饰有三层花纹:口沿下饰两道弦纹;腹部有一圈藏文;底部饰两道弦纹,其正中有一组梵文图样(图二)。外壁自上而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南京博物院从天津征集到一件明万历官窑黄釉宫碗(图1)。口径17.5厘米,侈口、弧腹、浅圈足,通体施正黄釉。造型端庄、釉色纯正、为典型的御窑宫碗。底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六字双圈款(图2)。黄釉瓷器在明代是皇家的专用品。每年皇帝祭祀地坛要用本朝制作的黄釉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出现一种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的碗,因多为皇宫所用,故称作"宫碗"。这种优美的形制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无论造  相似文献   

7.
甘肃靖远新出东罗马鎏金银盘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夏秋之际,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北山东街庄一农家新建房舍,在房基下发现1件神像纹鎏金银盘,经甘肃省博物馆鉴定为东罗马帝国早期遗物。银盘圆形,矮圈足,直径31、高4.4厘米,重3180克(彩色插页;图一)。盘表面布满灰黑色银锈,但底部银色如新。盘口经卷折锤打和旋磨,做成厚而扁的唇边。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并鎏金,金色绝大部分已脱落。盘外壁素面抛光,有加工遗留的旋纹。圈足焊接于盘底,直径11、高0.9厘米。足内盘底有一周凸起的细弦纹,中心有一透穿小孔。圈足、弦纹间有錾出的虚点状铭刻一行(见图一下方),可能是收藏者的铭记。盘内纹样呈同心圆状布局,自外向内分  相似文献   

8.
四川绵阳博物馆收藏一件“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瓷碗(封底,图一)。该器口径21.2、足径9.1、高10.5厘米。侈口,小折沿,深腹,圈足较高,略成直形;胎体从口沿至圈足,逐渐由薄变厚。碗里外皆饰花纹,外口沿下端和圈足外端各施两道弦纹,主题纹饰为四朵花苞相间两朵菊花,近圈足处饰一道蕉叶纹带;内口沿有三道弦纹,内腹中部  相似文献   

9.
清,雍正。高8.5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8厘米碗敞口,深腹,圈足略高,通体白釉,碗心、外壁均绘云龙纹:一条红色蛟龙隐现于  相似文献   

10.
隋唐东都城遗址出土一件龟形澄泥残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9月,我们在洛阳老城东关外(隋唐东都城遗址东北隅)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一件古砚残片。砚如龟状,残存前面局部。残长14.5、带座高5厘米。原平面呈椭圆形,龟腹部为砚池,前侧有一弯月状的小墨池,池中有墨痕。前方龟首高昂,双耳斜竖瞪目闭口;砚池下有足,造型生动逼真(见图)。砚表里呈青灰色,质地细腻坚硬,是为澄泥砚。此砚出土于一个唐代灰坑(T1H9)中,同出的有唐代早期的假圈足浅腹碗、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陕西凤县双石辅、凤州两地,出土了一批唐宋时期的陶瓷器,现选择其中九件瓷器介绍如下: 一、白瓷类白釉碗口径13、高5.5、底径(外径)5厘米。唇口,浅腹,腹壁斜直,玉璧形宽矮圈足。白釉纯白莹润,胎致密。碗内施满釉,外壁施半截釉,底足露胎。此碗为唐代邢窑上乘制品(图一)。  相似文献   

12.
曲永建 《收藏家》2002,(8):68-68
北京出土后周(公元954-960年)“显德年制”纪年款残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正式的以皇帝年号纪年款识。它不但开启了“永乐年制”的先河,也填补了唐、宋之间陶瓷研究的一个空白。此款识(图1)为碗内底心模印单圈宋体字,圈栏直径33-34毫米,周围模印完整的勾花图案,碗边饰以回文。圈足外直径64毫米、内直径51毫米,内足墙离心,外足墙向心(图2)。陶胎质松软、较白,吸水率高,胎表面无化妆土。孔雀蓝色低温铅釉,釉面呈现蛛网状片纹。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两件耀州窑的青釉瓷器。一件是印花鹿纹碗,一件为卧狮盏。现分别介绍如下。青釉印花鹿纹碗敞口,折腹,圈足。通体施青釉,质莹润,有冰裂纹(图一)。高4.5、口径18、足径5.5厘米。碗心模印反向排列奔鹿一对,其中一鹿头仰起,目视前方;另一鹿作奔跑中回首惊望状。碗内壁满布模印折枝牡丹纹(图三)。外壁折腹处上方等距离刻划竖线纹一周,并压有5条深槽。青釉卧狮盏由座、盘两部分组成。施灰青色釉,质莹润,有冰裂纹。通高9.2、盘  相似文献   

14.
四川什邡出土宋代银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5月中旬,在四川什邡县蓥华乡场镇下水道工地上1.5米深处发现宋代银碗十只,(图一)查考系北宋末年绍圣进士刘直夫宴客进羹之器。银碗周围布满宋影青陶瓷器皿碎片,十只银碗重叠置放在碎片土坑中,根据现场断定乃宋代窖藏之物。银豌胎身匀薄,工艺精湛。弧腹圆底,口沿内撇,高脚空心,成喇叭形圈脚,无花纹图案,全高4.5厘米,容深3.0厘米,碗口直径9.5厘米,碗脚直径3.5厘米,圈脚高1.4厘米,每只碗重55克,共重550克。银碗圈脚上均錾有“直夫二字,(图二)距“直夫”二字不远处,又有刀刻痕纹的一个“宜”字,(图三),据考:“直夫”二字乃原碗主刘汲之字,刀刻痕纹“宜”字乃新碗主邓宜之名讳。刘汲字直夫,四川眉州丹陵人,宋绍圣四年进士,曾为川东合州(合川)司理,甘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安陆县文化馆,1981年10月征集到一件唐代双耳葡萄铜壶(见图)。壶重22斤,扁腹,直口,圈足,通高34厘米,口沿最大径17、最小径13、厚1厘米,腹部最大径23、最小径18厘米,圈足最大径17、最小径13.5、高4厘米。肩部双耳作葡萄根状,腹部四周浮雕盘藤,藤上有三十六片叶和十二串葡萄。耳边的茎、叶均镂空。整个器物厚重,造型别致。这件铜壶是该  相似文献   

16.
山西博物院有一件清嘉庆年间粉彩婴戏图碗,高5.6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4.6厘米,敞口、圈足、弧腹,底部有“大清嘉庆年制”红彩3行6字篆书款,无框栏,通体满绘婴戏纹图案(图一、图二)。  相似文献   

17.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3,(9):F0003-F0003
西周青铜逨盘 逨盘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圈足直径41厘米,腹深10.4厘米,兽足高4.2厘米。 西周青铜逨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匝配套使用,呈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  相似文献   

18.
赵磊 《收藏家》2011,(4):77-79
青花五彩螭龙纹碗,口径18.6、足径7.6、高8.1厘米。敞口,弧腹,圈足,口沿呈八曲花瓣状并施以一圈酱釉。  相似文献   

19.
1988年7月17日,泰州西郊铸造厂基建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出土砖地券1块,青花碗1只.青花碗高6.7、口径14.1、足径5.1厘米,敞口,深弧腹,薄胎,口部不圆,圈足内有下突的鸡心,口沿内外分别画1道和2道弦纹,碗心画两小孩踢球,外壁画2组婴戏图,每组4人.配“(?)”形云、地皮锦,间菊、石、芭蕉.圈足内画一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件上虞窑青瓷扁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年8月,江苏金坛县白塔公社惠群大队出土了一只青瓷扁壶。直颈,平口、扁圆腹,圈足扁圆外侈,两肩各有一鼠纽(鼠形,有翼、短尾,可能就是《山海经》上所说的"飞鼠")。腹部上刻划一装饰图案,其下划刻"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十三字,另一面划刻"紫是鱼浦(?)也"六字(图二)。器外施满釉,釉色一面泛黄,一面泛青,呈半透明状,有冰裂纹,并有渣点。圈足底下及腹内无釉。腹内平面有旋削纹。器高23.2,腹宽21,扁直径11.5、口径6.3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