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60年初开始,苏联就在中苏边境不断策划和制造事端,如1962年的伊犁塔城事件,就是苏联利用我国三年经济困难,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策动6万中国边民越境去苏联的边境冲突事件。为了  相似文献   

2.
李忠民 《中华遗产》2012,(4):154-157
1962年春夏之交,地处西北边陲新疆伊宁、塔城的6万多中国籍边民,忽然非法越境到苏联。说它震惊世界,是因为它是自“二战”以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法越境事件。中国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相似文献   

3.
摩擦引发流血冲突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利用其在中国新疆的特殊影响,一开始通过其驻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的领事馆、苏侨协会和苏联侨民,不断地给中国公民非法发放苏联护照和苏联身份证件,在中国居民中散布谣言,挑拨离间,诱使中国公民背离祖国,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与新疆当地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公开鼓动和组织中国居民非法外逃.自1962年4月8日起,新疆伊犁、塔城两个地区下辖的塔城、裕民、霍城和额敏等县的边境居民非法外逃去苏者达5.6万多人,带走牲畜30多万头,致使40多万亩土地未能播种,大量已播种土地荒芜,有的县及公社机关陷于瘫痪,史称“伊塔事件”.  相似文献   

4.
新疆苏联侨民问题的历史考察(1945—1965)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 4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 ,苏联利用新疆特别是伊犁地区各民族与苏联境内一些民族之间的血缘联系 ,在中国公民中大力发展侨民。苏侨分批回国 ,形成了一条返国苏侨与其新疆境内亲属及社会关系进行联系的渠道。新疆苏侨及其庞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成为苏联影响得以扩大的重要社会基础。苏联侨民的大量发展和大批回国使苏联的影响在新疆扎下了根。中苏分裂后 ,这种影响 ,以及返国苏侨与新疆边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成为导致新疆地区社会心理动荡、民族分裂情绪升级的新的潜在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于诞生于炮火之中的新中国来说,1962年是个多事之秋。那时伸向中国边境地区的炮口,似乎都要喷出贪婪的火舌,妄图使共和国再次陷入炮火硝烟之中。 这年四五月间,新疆自治区的伊犁、塔城发生了反革命暴乱,这两个地区和阿尔泰、博尔塔拉地区22个县的67000多个边民,在围攻了当地党政机关之后,逃往苏联。这是苏联诱骗策动的结果!于是,新中国与“老大哥”的温情时代结束了。 也在此时,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认为大陆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便叫嚣“光复大陆”,准备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犯。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苏联在我国新疆塔城设有羊毛公司。1927年2月羊毛公司经理克牙孜夫把俄国洋板银运到我国,雇用中国光华银楼工匠潘治,在公司院内倾化足色银板,仿照我国银币铸造元宝,并在元宝上铸有光华银炉字样。羊毛公司用这种私铸元宝购买商民羊毛,已有一百五十多枚进人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7.
宣统三年(1911年),在科布多办事大臣请求下,清政府又从西路的绥来(今玛纳斯县)增设了一条经过和布克赛尔县境内黄羊泉、乌尔禾、和什托洛盖、马图布拉克、木呼尔岱、沙拉呼逊(二次于河)通往阿尔泰的线路计长1299华里。是一条串联式电路,使用的是单工莫尔斯机。在民国元年至民国4年间(1912~1915年)增设了新疆二等局阿尔泰、三等局库克申仓(和什托洛盖)等二处局所。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民国9年(192o年)沙俄旧党败兵被苏联红军追剿甚急,涌入新疆。白俄匪帮巴奇赤率部窜扰塔城,中国守军除解除其武装外,并妥置于额敏南山…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二年,革命党人建立的伊犁军政府的代表和新疆都督杨增新的代表在塔城举行和平谈判,史称为“新伊塔城谈判”。这次谈判导致了伊犁军政府的瓦解,使革命果实落到了封建官僚杨增新手中,是新疆近代史上一起不可忽视的重要事件。近几年  相似文献   

9.
新疆盛世才政权与苏联的关系是军阀体制与国际、国内环境结合下的特殊产物。自1933年4月至1944年9月,盛世才共主政新疆11年。这期间,苏联与盛世才的关系经历了由全面合作、逐渐疏远,最后反目决裂的过程。实质上,苏联与盛世才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受国际环境、中苏关系、军阀体制及军阀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这表明军阀体制不适应新疆历史发展的潮流,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周边环境才是新疆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新疆的稳定发展必须依靠祖国的强大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10.
董岩春  邢金娥 《纵横》2011,(5):61-64
对于诞生于炮火之中的新中国来说,1962年是个多事之秋。这年四五月问,新疆自治区的伊犁、塔城发生了反革命暴乱,新中国与苏联的温情时代结束,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准备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犯。就在这个时候,西南中印边界沿线地区的形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1.
1933年,盛世才走上新疆统治者的位置,开始全面实行亲苏联共政策。1935年4月,盛世才正式颁布实行“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并编写了《六大政策教程》一书,进行公开宣传。鉴于苏联和盛世才的密切关系和“六大政策”显示出来的进步倾向,中共中央亦开始重视对新疆的工作。1937年10月,通过苏联联系和我党努力,盛世才同意八路军在新疆设立办事处,这标志着中共与盛世才的统一战线正式建  相似文献   

12.
清朝末年,新疆构北部和西部与俄国毗邻,西南部与印度接壤,边界辽阔,外交纷繁。十九世纪后期,俄国加紧侵略新疆,185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开辟伊犁和塔城为商埠,并在二地设立领事馆,修建贸易圈,清政府被迫在伊犁和塔城设置中俄通商局,主管与俄国的通商事务。接着,俄国又利用《中俄伊犁条约》和《伊犁改订条约》,先后于1881年增辟喀什为商埠;1896年改辟乌鲁木齐(代替吐鲁番)为商埠,并在喀什增设领事馆,在乌鲁木齐增设总领事馆,同时扩建伊犁、塔城的贸易圈,新建喀什和乌鲁木齐的贸易圈。清…  相似文献   

13.
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综合利用新疆地方档案馆、俄国档案馆、新疆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历史资料以及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录,讨论了1944-1950年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条约。几年以后,中国政权发生更迭,而同盟关系则又上了一层楼。文章认为,在此期间,中苏双边关系中的新疆问题始终是十分微妙的,苏联对新疆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变化无常,时而与地方政府结好,时而同少数民族联合;时而鼓动独立,时而强调自治;时而支持国民党,时而援助共产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目标是保持战后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保苏联在新疆地区的优势地位和特殊影响。在战后对华政策中,就其重要性而言,新疆排在蒙古和东北之后,故而成为苏联调整对华关系的外交筹码,这正是苏联对新疆政策时常改变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粟特钱币考     
公元七五一年唐朝与阿拉伯怛罗斯大战以前,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及以东地区,即粟特地区,始终在唐朝控制下,因而此地货币也深受中国内地的影响。至今粟特钱在苏联中亚地区和我国仍时有发现。但研究这种钱币的文章,在我国还不多见。这里发表日本学者与苏联学者讨论粟特钱币的文章,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胡晓菁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58-66,126,127
1956~1960年,在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领导下,中国开展了第一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这次考察以查明新疆自然条件与资源情况,提出新疆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方案为目的。这项考察不仅是《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也是中苏科学技术合作的项目。从1957年开始,苏联陆续派遣专家组参与了考察工作。苏联专家在新疆考察中承担了重要任务,也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指导了考察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帮助中国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并将他们的野外考察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中国同行。在考察中,苏联专家们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中国同志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总之,虽然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使苏联专家未能参加最后的总结工作,但苏联专家仍为考察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独山子油矿是旧中国新疆省政府与苏联政府以口头协议形式联合经营的企业。1933年4月,盛世才攫取新疆军政大权后,施行“反帝、亲苏、和平、民平、清廉、建设”六大政策,于1935年请苏联政府派科学考察团到独山子进行石油勘查。1936年10月17日,新疆省政府和苏联政府合作创办了独山子炼油厂(苏方称独山子石油康滨纳,即独山子石油联合公司),引进苏联的技术与设备,开始采炼独山子的石油,一时独山子油矿发展迅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油矿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文回顾了新疆塔城各族人民和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万众一心。捐衣献金,接待抗日将士。支援抗日前线,齐心救国的壮举。  相似文献   

18.
在1945年8月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1946年7月成立新疆联合政府之后,苏联一度减少了对中国新疆的干涉,但并没有放弃使新疆成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1947年6月,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布)中央向联共(布)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计划在新疆成立联共(布)的分支机构"新疆人民党",并对该党的工作做了原则性规定,表明了苏联打算再次介入新疆事务的意图。本文对解密的这份报告做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与新疆三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4年11月7日三区革命首先爆发于伊犁,至次年9月发展到塔城、阿山(今阿勒泰)。蒋介石对新疆三区革命的发生、发展采取各种不同手法对付之。本文从蒋介石这一视角对新疆三区革命进行研究,认为蒋介石以打、谈、抚的手法抵制新疆三区革命。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至20世纪初,先后以漠河、瑗珲、黑河、绥芬河和满洲里为中心的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对促进中俄两国边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摆脱了传统的贸易形式,由边民互市变为边境地方贸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进入了总体推进的新阶段。本文在阐述了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历史及实况后,指出苏联解体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把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再推上一个新台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