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严复与儒学     
梁启超称严复为“近代西学第一人”,由于严复西学思想的突出而使人们忽视了对他儒学思想的研究。儒学对严复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严复思想的演进并不存在“离异”与“回归”问题;从严复具体的儒学观来看,他从未对传统化采取全盘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严复处理中西方化关系的方法多样,在近代史上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严复的思想特点及其演变王迎喜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倡西学,反对旧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人为",反对宗教迷信。而在他的晚年又极力与旧学妥协,反对民主,厌倦科学,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严复认为...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清朝末期极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在教育、政治、经济方面的思想如他带来的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呼吁变法的政治思想,他的教育救国论,他的赋税思想等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其中严复的经济思想研究算是他所有思想研究中比较薄弱的部分。严复的经济思想同他其他思想一样,既有西学渊源又有国学根基,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和近代中、西思想文化发展与融合所结出的硕果。本文拟从严复经济思想的来源、内容入手,对严复经济思想进行一个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东渐西学运动的引领者,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政治思想是其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关于严复政治思想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严复曾经历过大的转变,也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领导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中,为革命党人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战略,这就是一地起义、各地响应的战略,孙中山也称之为“一夫发难、各处响应”。他的文电、讲话对这一战略的阐述颇多,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是一地起义、各地响应战略的实践。探讨这一战略,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孙中山的军事思想,进一步揭示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严复留英若干问题辨析高增杰一、严复留英确切时间的考据严复青年时代留学英国,对他的思想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严复赴英留学的有关情况一直没有确切的结论。笔者查对了郭嵩焘《伦敦巴黎日记》及有关人年谱,并且核对了大英博物馆藏当时中国公使郭嵩焘与英国外交部的往...  相似文献   

7.
宪法治理文化应当追溯到清末民国初且持续百年的立宪思潮与实践,其间尤其以“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即严复的宪法治理思想极具代表性。宪法治理何为,应该包含哪些必要元素;在严复的宪法治理思想中,限制公权是本质,追求富强为反本质;进而延伸出实现自由为“反-反本质”。由此找出严复宪法治理思想背后的终极理据。  相似文献   

8.
何诚斌 《文史天地》2009,(10):26-27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严复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他不同于清高自负、恃才傲骨的旧式文人,他信奉“此天演之所以进化”,但又不因此一味地贵新鄙旧,无论对传统还是对新知,提出自己独有的看法与主张,显得非常的倔强。时人不喜欢他这个倔老头,但后人发现,他的倔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他的思想因倔尽情地彰显。  相似文献   

9.
从严译名著按语试探严复的改革思想孙小著严复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人们认为,他的学术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深通西学中学,却往往忽视了严氏学术活动的另一个特征:他不是以某一学科专门家的技能和形象而名世,而是善于从宏观上把握一些事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10.
李钧 《炎黄春秋》2005,(9):73-78
林纾在祭严复文中曾说,严复当年在英国求学时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等同窗数载,归国后,伊藤博文所学成大用,而严复则至死不过是一个“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的空衔闲职。这常使后人为其抱“怀才不遇”之不平。但追究严复生平,他并非没有机会“一试其长”。之所以仕途坎坷多艰,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打开严复仕途乖蹇之谜,不仅对研究晚清社会政治思想具有价值,对确立现代知识分子价值本位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近四十年来关于严复研究引起学界的持续性关注。其中,严复思想研究一直是严复研究的主要部分,并取得丰硕成果。依据学界关注问题的同一性,可以将严复思想研究分为五个主题展开回顾和思考,以期推动严复思想研究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后,中国国弱民贫,民族危机日深。国内部分有识之士为救国救民,积极向西方探求真理。严复是"清季输入欧化第一人",旅欧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铁路对国计民生的巨大作用,因而在中国主张兴建铁路富国阜民。本文旨在分析严复铁路救贫思想的形成原因、具体内容,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俞政 《安徽史学》2004,(1):75-79
1研至1879年留英期间,严复起初倾心于西方自然科学,后对外交感兴趣.他对顽固思想有所批判,大体相当于洋务派的思想水平.他之所以没有进入外交界,是因为得罪了李凤苞和曾纪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不但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划时代的先驱。早期(1854—1879)严复的个体行动是一种典型的从传统到现代演进的社会行动,这种行动是指向现代性的。他不断突破、改变传统文化的束缚,在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大变局下通过个体不断求学实践个人自身的现代化。从文化的路径探讨早期严复是如何通过个体的行动突破结构的限制,实践其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重新梳理并深入挖掘这个时期严复思想演变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戊戌启蒙四大家中,梁启超与严复的关系最为复杂。就相互评价来说,梁启超始终推崇严复,至少尊敬有加,而严复对梁启超的态度却在戊戌政变前后反差极大。与梁启超对严复始终如一的推崇相比,严复在戊戌政变后对梁启超的攻击显得格外令人瞩目。探究梁启超与严复的相互评价,不仅可以直观两人的思想异同,而且可以深切感受戊戌启蒙思想的内部分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救亡图存使命下新思想的引入,尤以严复为代表。作为思想家、翻译家的严复,其思想来源不乏其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学人的著述。通过严复的译介和立足于中国国情所作的诠释,牛津、剑桥大学的讲座或课程讲义成为国人思想启蒙的重要读物。严复这种译介式的思想启蒙,涉及近代不同政治谱系有关立宪政治的论点,因此在彰显严复本人寻求政治变革用意的同时,也决定了当时的国人对世界认知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7.
《周易》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氛围中被严复视作重要的本土思想资源,严译《天演论》将人性之善恶、生存斗争学说、进化论与易学精神相印证。解读《天演论》文本体现的社会兴衰史观,可从中西文化会通层面分析:就方法而言,严复将易学中逻辑思想与西学中归纳、演绎法结合起来,开启近代中国实证主义之先河;就文化精神而言,严复将易学忧患意识与西方关于社会盛衰史观,交融互释,为晚清社会变革提供学理上的合法性、可能性。严复是有思想的翻译家,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是其利用易学诠释西方历史兴衰论的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18.
王启初 《收藏家》2003,(6):41-45
(一)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莫遣寸心灰。此为严几道《戊戌八月感事》五言律诗。戊戌维新时,严复曾受光绪帝载脂召对,有“上皇帝万言书”,可见其有参预新政的意思。但政变时,他已回天津水师学堂,闻六君子谭嗣同等惨遭杀害,故以孔子的“临河鸣犊叹”典故自比。字里行间处处站在维新派和光绪帝立场为六君子鸣不平。将政变后的北京比为“天如晦”和“雨又来’,可见严复对当时顽固派的僧恶和对六君子殉难的悲痛。从而乃知严氏戊  相似文献   

19.
<正>被台湾原中央研究院语言所长傅斯年誉为"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1892-1982),不但是蜚声中外的语言学大师,音乐家和学者,还是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都卓越不凡、熠熠生辉。对严复系统提出的"信、达、雅"的翻  相似文献   

20.
孟德斯鸠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人物,他的政治和法律思想,早在上世纪末叶就被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和进步刊物介绍到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对中国近代的革新运动产生过很大影响,特别是他的君主立宪和分权学说,曾被我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所接受,如马建忠、王韬、郑观应、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等人,都曾赞赏并介绍过孟德斯鸠的这些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孙中山先生以及章太炎先生等人,也很推崇三权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