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與"愆"是功能完全一致的一對異體字。"愆"除有罪過、過失義外,還有"違背"義,""與之同。《文選》卷二三王粲《贈士孫文始》"率由嘉則"下李善注:"又曰:‘不不忘,率由舊章。’"不,即不違背。《後漢紀·孝獻皇帝一》:"故遂濫,無有防限。"濫,《漢語大詞典》釋爲"差少過錯與放縱妄爲",""仍從"罪過"義生發。其實不然,此處""有超過之義,濫即超限僞濫。  相似文献   

3.
王鍈《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之《语辞备考录》收录了“[亻夫夫心]”,并附书证及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宋代先皇帝無子,以繼子身分入承大統者,北宋有英宗,南宋是孝宗和理宗,繼位之路都不乏曲折驚險,理宗之立則尤爲突然。嘉定十四年(1221),寧宗立宗室子爲皇子,賜名竑,除寧武軍節度使、封祁國公,後授檢校少保,封濟國公。理宗原本爲寧宗弟沂王之繼子,授右監門衛大將軍,在趙竑封濟國公後,除邵州防禦使。因趙竑與宰相史彌遠及楊皇后的矛盾,遂有理宗之立。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史论丛》2002,(1):242-254
  相似文献   

6.
在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中,除了大量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马,还有一些被神话了的马,即“天马”。 何谓“天马”?在《汉书·礼乐志·郊祀歌》中有两首关于“天马”的颂歌。其一是《天马之歌》:“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竹尔)浮云,腌上驰,容与体,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其二是《西极天马之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经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淮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太初四年诛宛王获宛马作。”可见,“天马”不是当时中原常见的普通的马,而是来自养马业非常发达的西域  相似文献   

7.
“ ”字小考     
“ ”字甚僻,然韵书字书均有收载,义为鞋底或纳鞋底.如《集韵·上铣》:“ ,一曰履底.”《玉篇· 部》:“ ,履底 。”  相似文献   

8.
三、古朴奇奥的丧葬仪礼   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出于敬老和尊老的理念,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仡佬族先民在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古朴奇奥的丧葬礼仪.由于居处分散,各支系、各地区之间,于大同之中,又各具特点,其风韵古朴,蕴涵奇奥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约法三章”是刘邦初入关中时宣布的一项重要政策。《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曰 :“吾与诸侯约 ,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 ,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淮阴侯列传》亦提到了“约法三章”。《汉书·高帝纪》、《韩信传》与《史记》同。《汉书·刑法志》也记载了“约法三章”的内容 ,文字与《史记》并无出入。旧注家只是对文意进行疏解 ,而对“约法三章”本身没有质疑。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有些学者对“约法三章”的句读问题进行了探讨 ① ,还有学者对“三章之法”提出新的解释 ,认为其“主要内容应…  相似文献   

10.
“”字小考     
“”字除了作为通假字使用,分别通“假、瑕、暇、遐、贾、段”等;“叚”也作为姓,音与“暇”相同。此外,“”也作为语气词和副词使用:作为语气词使用时,表示吃惊和不屑的语气,音与“暇”相同,元曲中音与“呀”相同;作为副词时,“”字有“却、只”等字义。更全面地认知古义字“叚”,对研究古代语言和历史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月,友人携一铜戈见示。据介绍,铜戈是山东平阴县洪范镇群众打井时发现的。铜戈残长23.6、内长10.5、胡长12.5厘米。援狭长,内部有刃,尾端如刀形。胡上有三穿,内一横穿。战国时期戟上的戈多  相似文献   

12.
仡佬族风俗小考(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族的家庭。较长时间以来。已属于父系家长制。儿子继承家产,妇女地位低于男子。婚姻绝大多数为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13.
“[亻夫夫心]”与“愆”是功能完全一致的一对异体字。“愆”除有罪过、过失义外,还有“违背”义,“[亻夫夫心]”与之同。《文选》卷二三王粲《赠士孙文始》“率由嘉则”下李善注:“又曰: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观念和制度原因,在大门洞开、列强环伺的危局之中,晚清政府依然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迟迟不设外交部。但严酷的现实是,在不设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负责对外交涉时,却几乎无日不对外交涉。清政府于是乎想出种种办法,设立一些机构、指定一些人员处理对外事  相似文献   

15.
<正>周德馨,字仲芬,号兰佩,俊介,又曾名丰玉。清代文人、画家周开稷(谷臣)二子,同治丁卯(1867)六月初六生,江苏苏州府吴县附生,卫藉。周在湖北张之洞麾下任幕僚的时间较长: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二十四日,"札委周德馨兼办农务局汉文教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以同知衔、湖北补用知县(相当于知县助理)身份赴鄂县,八月离职。宣统末年(1911)任鄂州知县。  相似文献   

16.
"肩水"一词在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中比较常见,但是其具体含义一直不为人所知。本文在参考该地区地理特点和历史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居延汉简中相关记载的深入分析,得出了"肩水"就是汉代居延地区居民对古弱水的称呼这一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居延泽"即"碱泽"说》一文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在八大山人多次题写的一首诗作中,有若耶擘莲蓬,画里郎君子一语,颇令人费解。本文考辩郎君子一词的几种用法,认为八大山人诗中所言郎君子应指莲子。八大山人描绘莲子的独特方式也表明,他对莲子的理解有不同常人处。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汉魏时期形制比较特殊的器物:铜质,喇叭形底座,柱身,柱头为一蹲坐的熊,憨态可掬。柱身上部靠近柱头处有一半圆状穿孔。通高54.9厘米,底径27厘米,重7.82公斤(图1)。关于此器物的名称及用途,依《东官旧事》(《北堂书钞》卷一三五引)所记,应称为“熨人”,是放熨斗的架子;此外,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器物中,有与此造型类似的陶  相似文献   

19.
“走”器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器小考张吟午所谓“走”器其实颇不具普遍性,仅见二例,一是曾侯乙墓出的三十五件“曾侯乙之走戈”;二是载於《三代吉金文存.卷一》的一件“自作其走钟”.初见曾侯乙走戈,因其短特征与“走”字现代含意的一致性而并未在意,后於《三代》上见到“走钟”,方觉有...  相似文献   

20.
《梁书·侯景传》曰:“以(车需)车床载鼓吹,橐驼负牺牲,辇上置筌蹄、垂脚坐。”①又曰:“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脚坐。” “筌蹄”一语本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句中“筌”即捕鱼用的竹笼;“蹄”即“兔网”。后以“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此词义典籍习见,然将其置于《梁书》文中,则扦格难通。此处“筌蹄”显然是有别于《庄子》之例的另一个词,义也当另作探求。 对于这类“筌蹄”的词义,诸家众说纷纭,概括言之,大致有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