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西周单氏家族窖藏青铜器铭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是对2003年初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窖藏青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近年新研究成果,对逑盘铭文的用语做必要的解释;2.讨论该窖藏器主的名、字、族氏,从逑盘铭所提供世系信息,系联出一批相关铜器;3.器主逑两次册命的职官及其间的关系;4.四十二年逑鼎铭关于杨侯的记载与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洛阳北窑西周墓青铜器铭文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1972年,在洛阳市北窑村发掘了370余座西周墓葬,随葬品中有59件有铭青铜器(含少量铅器),计铭文50余种。过去已陆续发表了少量铭文。本期蔡运章的文章将未发表的礼器铭文27种、车马器和兵器铭文9种全部发表并做了考释。  相似文献   

3.
考古出土实物研究表明,商周青铜器铭文制作,通常是先雕刻正阴字铭文模,然后翻制反阳字铭文活块泥芯,镶嵌于主体泥芯合适位置组成复合泥芯,最后在浇铸青铜器时一并铸成于器物内壁上。复制具有151字铭文的西周晚期青铜颂鼎,整体采用失蜡铸造工艺,铭文制作借鉴商周青铜器陶范铸造的相关工艺,多次翻制制作一块铭文蜡片,嵌入模具型腔后翻制整体硅橡胶泥芯,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西周青铜器年代学[英]杰西卡·罗森(女)著冯林,罗亚萍译西周,作为一个历史时代,其年代界限是根据政治事件定义的,它开始于周灭殷商,结束于西戎入侵,攻陷西周都城(今西安附近)。周统治者被逐出陕西后,西周东部陪都,即所谓的成周(今洛阳附近)仍为周所统辖。...  相似文献   

5.
李春艳 《文博》2012,(4):34-36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师"官的称谓多种多样,同样"师"官的社会职能有军事活动、教育任务、行政事务等。由于师官在维护西周王室安定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周王室对其的赏赐活动也因国内政治形式的需要,出现赏赐物品品种多样性、赏赐活动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以及加速了后代军工赏赐的进程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青铜艺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留存至今的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 青铜器的起源与夏商青铜器 关于青铜器最早的起源,《世本》有“蚩尤作兵”的记载,这一  相似文献   

7.
1985年4月,平顶山市薛庄乡北滍村村民修鱼塘时,在路基旁发现了4件青铜器。市文管会闻讯派人进行了调查和清理,据现场情况看,青铜器均出自一座土坑竖穴墓,墓坑大小和器物的位置已被搞乱。这4件铜器为鼎2件(形制不同),提梁卣和簋各1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簋是古代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食器,其器形一般为圆腹、圈足。带着盖子可以保温;两边有把手,方便携带;底下有腿,还能在底下生火加温,设计很是科学。古人在吃饭时多是席地而坐的。簋就放在席上,古人可以直接用手从簋里取食物,有点现在手抓饭的感觉。在山东省邹城市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西周时期的铜簋,这件铜簋上面有盖、下面有腿、旁边还有两个青铜把手。它通高25.5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21.5厘米,腹径25.5  相似文献   

9.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罗红侠 《文博》2010,(4):59-63
食官系掌管皇帝或百官饮食的官职。本文对成阳博物馆馆藏及香港与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所涉及的"大官"、"中官"、"私官"、"中私官"、"汤官"、"下官"、"上官"、"食官"等进行了研究和考证,认为他们都与饮食有关,只是在隶属、称谓、地位和职掌范围有所不同。同时也印证了"古代‘食官'从秦朝开始设置,汉代及以后各朝代也都沿袭,元代以后废止"的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1.
商周青铜器铭文语料库系统是一个用于古文字专业研究的铸金文字语料库.它是在中国博物馆和考古学中应用电脑所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和在电脑上实现古文字语料库的若干主要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陕西岐山孔头沟遗址铸铜作坊内出土的一件西周晚期刻字陶范,其上残存3字,皆阴刻、反书。从形制、颜色、字形、浇铸面金属元素成分等方面,判断该范为芯而非模,阴刻字乃底稿线。从铭文字体与格线、制范技术基础、出土铜器铭文等多方面论证,该铭文芯所见西周铭文制作方法,可称为"堆塑泥条芯作铭法"。  相似文献   

13.
甘肃天水市出土西周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12月,天水布广播电视局在基建施工时,发现古墓葬一座,出上一批珍贵文物。天水市公安局东关派出所迅速收缴6件青铜器,并移交给天水市博物馆收藏(图一)。市博物馆即派人前往勘查,墓葬已毁坏,形制不清,周围有陶片散落。现将出上青铜器介绍如下:鼎4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短折沿,双附耳,沿与耳之间有双梁连接,鼓腹,圜底略平,三足蹄形。颈部、腹部饰窃曲纹、波带纹一周,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饰重环纹(图二)。标本1,一足略残,器内有两补痕,器底有烟员痕迹,口径21、通高19.5厘米(封三,下)。标本2,腹部有…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07,(6)
西周青铜器外叔鼎西周青铜器外叔鼎~~  相似文献   

15.
<正>本书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集》之一。从考古学方面对西周铜器的典型资料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期断代。本书自1999年出版以来,得到诸多研究者的认同与引用。本次修订、重印,作者又选取了最近十多年各地考古发掘的西周有铭铜器中的典型器,对本书的分期断代进行检视和补充。本书可作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的参照系,是西周青铜器研究领域的必读之书。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底,陕西省铜川市城关畜牧兽医站职工在兽医站院内基建中,从地表以下3米深处发现青铜器、石器等物,并见人骨、编织物印痕和朽木痕迹。经市博物馆和省文管会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发现一批重要青铜器,很多铭文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如:宝鸡市贾家出土的(旡可)尊,作于周成王亲政五年,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是这批铜器中最早的,所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文献记载不详。扶风县庄白大队的伯項(冬戈)诸器,是穆王时器,记载他初次被命抵抗(氵唯)戎,即后来的猃狁,是十分重要的史料。扶风县强家生产  相似文献   

18.
李学勤 《文博》2010,(2):3-3,42
<正>1924年,王国维先生作《散氏盘考释》,文中论及盘铭"夨王",说:夨僭王号亦见他器。……当宗周中叶,边裔大国往往称王。《史记·秦本纪》有丰王,彝器有邵王鼎,有吕王鬲、吕王壶,而录伯(?)敦云:"作  相似文献   

19.
高智 《江汉考古》2020,(4):112-113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是近年发现的黎国墓地,年代为春秋早期。本文对M7盘铭中的■、M8壶铭中的■字进行考释,并将其分别释为"竞"和"吹"。  相似文献   

20.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富饶的物产资源,孕育了数千年的文明,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漆木器、陶器和玉器等,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仅对近年来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做一综合介绍罗山县莽张乡天湖村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铭文 M1:16“父”箕器柄部铸铭文“父”字(图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