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初期,欧洲大国角力加剧,它们各自为冲突制订了一份战争计划。德国通过施里芬计划,即避免同法国正面大规模冲突,以小部分军队引诱法国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大部队则绕道荷兰比利时,从北部突入巴黎。速度是该计划的关键。奥匈帝国制订了巴尔干计划和俄罗斯计划。前者兵分两路,三个军团占领巴尔干。后者是一战中奥匈帝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列强重分殖民地、夺取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后起的德帝国主义和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样,为了在这场战争中“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战前疯狂备战,推行实力政策,在战略战术上大作文章。“施里芬计划”就是这一历史前提的产物。一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1833—1913年),是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他出身在普  相似文献   

3.
《文史月刊》2013,(5):6-8
一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同盟国就四个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这四个国家全部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这次战争之后解体。持续时间共四年零三个月的一战,不光战败国伤痕累累,战胜国也都损失惨重。以英国为例,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以来几十年的积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沙俄、英国、法国、美国组成的协约国联盟与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展开激烈交战。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登上了俄罗斯权利的顶峰。按照当时布尔什维克政权所处的特殊环境,列宁指出:为了防止革命胜利的果实遭到破坏,巩固政权,此时应当与同盟国停止战争。然而签署停战协议的过程充满曲折与艰辛,甚至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一再向德国人屈服,这样使俄罗斯失去了很多领土与资源,客观上地讲俄国人完全输给了德国人。  相似文献   

5.
王红 《文史天地》2011,(1):42-45
本次出兵,虽是参与协约国的行动,到底也显示了一下诞生不久的民国的国威。1917年8月,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际,中国的北洋政府宣布放弃中立,加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敌对状态的俄国士兵与德国、奥匈帝国士兵之间曾频频发生大规模联欢现象,何以使然?首先,它起源于古老的基督教传统,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俄国士兵不能忍受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之苦难。其次,二月革命后,俄国军方和临时政府从自身立场出发,为遏制联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成效不大;而布尔什维克党及其领袖列宁深刻地洞察到前线士兵联欢这一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政治意义,以联欢为手段对军队进行革命教化,扩大了布尔什维克党在军队中的影响,为此后十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1918年11月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迅速接近尾声。协约国的军队到处对趋于瓦解的四国同盟发动猛攻、此时,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已退出战争。11月3日,奥匈政府也投降了。德国军队逐渐放弃法国和比利时的疆土。11月7日,德国代表越过战线并向法军统帅部请求停火。所有英国人民,包括武装部队在内,焦急地等待着军事行动停止的消息。在英国本身情况恶化的影响下,群众对结束战  相似文献   

8.
地道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战争形式,从冷兵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战争。1917年发生在法国阿拉斯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地道作战,对阵双方是协约国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北部市镇阿拉斯接近战线,附近战役连绵,因此成为同盟国与协约国军队争夺的焦点——一旦夺占阿拉斯就等于洞开了巴黎的门户,整个法国便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9.
新书微讯     
正《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内容简介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其在十七世纪抵御了土耳其人进攻、守护欧洲文明。当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无往不利时,哈布斯堡也是抵抗革命势力的中流砥柱。但是在十九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帝国的军力、国力在诸民族的威胁、瓜分里四分五裂了。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哈布斯堡家族开启联姻模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国土面积欧洲第二,仅次于俄国,人口是欧洲第三,仅次于俄国和德国,是当时的世界八大强国之一。这个庞大的帝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联姻而确立起来的。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成为罗马皇帝。十四年后,查理曼大帝去世,帝国分裂,东部归于萨克森王朝统治。萨克森王朝君主从罗马教皇处获得了"罗马人皇帝"的称号,并发展成"德意志民族  相似文献   

11.
正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笔战争赔款,总额达4.5亿两白银,当时中国的人口恰好是4.5亿,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个说法,认为这是列强按中国"人均一两"的标准确定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赔偿额的确定是反复"精算"和谋划的结果。一、八国联军招来14家"债主"1900年是农历庚子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等8个国家组成联军以武力侵占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仓皇逃往西安,为保住权  相似文献   

12.
刘作奎 《世界历史》2006,6(6):130-135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从“欧洲均势”考虑出发,担心德国战败后法国会成为另一个霸权国家,所以对法国采取有限援助政策,希望法德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这种战略构想直接造成了战争初期英法联军由于协调不力而节节败退。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高涨,前线士兵出现严重厌战情绪,国内政局不稳,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务约以走出战争,这极大违背英国的“欧洲均势”原则,故一战后期英国不得不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战争。  相似文献   

13.
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曾经对同盟国中为首的德国宣战.按参战的先后顺序,对同盟国德意志、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作战的有俄、法、比利时、意大利、美、中等24国.然而,当中国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宣战时,欧战正酣,中国并没有派一兵一卒、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当天,法国举行了盛大阅兵式以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德国并非当事国,却率先向俄国和法国宣战。俄国尽管支持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但没有参与谋杀事件,而法国与萨拉热窝事件更是全无关系。一战的起因非常复杂,不能不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说起。  相似文献   

15.
正凡尔登地处法国北部,拉丁语意为"强大堡垒"。它由法国高卢人创立,曾战胜过无数敌人,在法国人心目中是胜利和自由的象征,更是精神的高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选择这里作为重点突破对象,法国则派重兵死守,凡尔登战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两军阵亡人数超过25万,50多万人受伤。  相似文献   

16.
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一个刺客用一支勃朗宁M1900手枪,刺杀了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夫妇。这一枪,点燃了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支勃朗宁M1900型手枪,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手枪,因它而引发的伤亡数量远远高于原子弹  相似文献   

17.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3月14日,中国政府宣布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随即取消了德国根据不平等条约所获取的部分特权.8月14日,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中国虽然对德、奥宣战,但是并没有派出军队,只提供民役、原料、军火;在中国国内取消奥匈和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没收敌产. 从战争爆发到中国正式参加“一战”的3年多时间里,德国曾经多方阻挠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它宣战.中国最终对德宣战,宣告了德国对华政策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在教科书上,敦刻尔克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战役和撤退。但历史造就"敦刻尔克奇迹"的内在动力,却可以追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逻辑的延续。法国战役,英法失败源于对一战战法的恋栈守旧。德国胜利不仅源于对一战战法的超越,更是在军事层面上,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送终。  相似文献   

19.
西线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攻防战略与战役战斗既关乎战争全局和个人命运,也塑造着西线老兵的记忆。新军事史和军事环境史,是研究一战西线老兵记忆的两种路径。老兵记忆是新军事史的重要研究对象。"生活史"或"个人史"著述,是一战西线老兵记忆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战地出版物、老兵家信、日记和回忆录等政府档案之外的一手文献,为进一步审视战争、深入战争亲历者的内心世界、丰富人们对军事与社会之关系的认知,提供了珍贵史料。运用军事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从人地关系入手探讨社会关系,则是研究一战西线老兵记忆新的增长点。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具体研究还原战争图景,向读者直观地呈现一战西线老兵的经历,是对环境史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检验。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受现代总体战争的影响,以及为避免再次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索赔困境,美国在德国秘密制订、实施了一项特殊的战争索赔政策——“智力索赔”计划。该计划内容广泛、庞杂,主要包括曲别针计划、文件项目计划、科学顾问和技术使团计划三项内容。通过“智力索赔”计划这种隐性的战争赔偿方式,美国不仅索取了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战争赔偿,而且由此也促进了战后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索赔”计划对战后德国的发展,对探索新的战争索赔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