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考古》2014年5/6月号在19世纪4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淘金潮之前,大约只有50名本土华人生活在美国。仅仅几十年之后,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超过了十万,而且,似乎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镇和偏远西部的每一个矿区都有一条自己的唐人街。这些中国移民是在西部定居的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来自异域,他们勾起了人们的好奇,也成为了种族偏见和暴力侵害的对象。他们并未留下多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大量的考古遗址和考古物品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周敏(Min Zhou)教授主编的《当代海外华人社会》(Contemporary Chinese Diasporas)一书英文版日前由新加坡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加剧,当代中国新移民与传统的华商和华工移民的差异更趋显著。新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来源地日趋多元化,为移居国带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社会资本,致使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统计数字,分析了新西兰移民政策对中国大陆移民的影响、中国大陆移民在新西兰的定居状况以及近期新移民的政治诉求。得出结论,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群体的形成始于新西兰在1987年所颁布的新移民法案,此后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以后共两次大批的中国大陆人士移民新西兰;近年的新移民包括数以万计的留学生转化的移民以及数额可观的商业移民,尤其是投资移民;如此数万之众的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到来,对新西兰华人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中国大陆新移民对参与新西兰政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未来的研究应做多角度和深度研究,如探讨新西兰中国大陆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他们与其他华裔移民及土生华裔的关系以及这个群体中的"空中飞人"和海归现象等。  相似文献   

4.
将来,华人新移民将较之老移民更关注侨乡关系或中国与海外华人的关系。最近20年离开中国的华人构成为这种移民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侨乡联系较之老移民更容易界定。与后者相比,他们与中国的关系更密切:家庭、朋友、华语、民族。所有这些因素造就了他们对中国的亲近感。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6-107
在19世纪4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淘金潮之前,大约只有50名本土华人生活在美国。仅仅几十年之后,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超过了十万,而且,似乎每一座城市,矿区都移民是部分,的好奇每一个乡镇和偏远西部的每一个有一条自己的唐人街。这些中国在西部定居的劳动力的主要组成因为来自异域,他们勾起了人们的对象。的历史,却能帮助也成为了种族偏见和暴力侵害他们并未留下多少有文字记载但大量的考古遗址和考古物品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第一批来到美国的华人是如何在这片陌生、有时充满敌意的土地上生活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正>《考古》2017年9/10月北美狩猎采集者曾通过定期放火来维护土地生态平衡。而今这种方法的优越之处正被重新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干预未必是好方法本期《考古》介绍了北美考古学家、生态学家与当地原住民间的一场富有现实意义的合作。三百年前的智慧和理念被重新审视、认识、发扬。基罗斯特(Quiroste)河谷位于加州中部海岸,面积约200英亩,距离太  相似文献   

7.
陈超 《大众考古》2023,(10):63-67
<正>中国考古技工的组成田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基础,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除了专业考古人员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考古技工。他们自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最早是由考古工地周边村民(民工)发展而来的,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大大小小的田野考古工地上,  相似文献   

8.
古代已有亚洲移民到美洲的新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关亚洲与美洲文化渊源的探讨中,委内瑞拉学者安东尼奥·莫雷诺·维亚弗兰卡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在印第安人定居美洲以后,公元前1400年和公元700年先后有两批亚洲移民进入美洲,他们的文化对美洲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他的研究,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中国商朝),一批中国移民从黄河流域向东迁徙,越过太平洋后在中美洲登陆。他们高度发展的文化在美洲传播的结果产生了前奥尔梅克和奥尔梅克文化。奥尔  相似文献   

9.
刘扬 《北方文物》2022,(3):39-44
2020年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一百周年。回顾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历程,有三个学术事件意义重大:法国学者在中国的早期旧石器考古活动标志着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开端;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学者开始主导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发展方向;泥河湾盆地中外联合考古发掘与研究标志着中国旧石器考古更加开放、科学。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正是通过这三个事件逐步走向自主化、国际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各学科对国际移民的界定不尽相同。国际移民组织对国际移民的界定是:(1)迁移的目的是定居而非暂居;(2)必须在外国居住一年以上。根据该界定,留学人员、外交人员和公务人员不是国际移民,但如果留学人员完成学业后,就地工作、居住一年以上,即为国际移民。本文沿用这一界定。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国际移民是比华侨、华人更宽泛的概念,其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留学移民、亲属移民、技术移民与投资移民、非正常渠道移民(过去一般称为“非法移民”)。第二、三种移民中也有一部分是留学移民,即他们曾经是留学生,后来定居国外。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1905 年日俄战争以后即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他们大多在“满铁附属地”或关东州内经营水田,也有的经营旱田。一般将土地出租给当地中国或朝鲜农民耕种,也有的雇佣当地农民耕种。日本殖民统治当局还进行了建立集体移民村的试验,但并未取得他们预期的效果。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关东军的推动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成为日本的国策。到1945 年日本投降为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移民总数约27万人。在日伪政府的支持下,侵占了中国农民的大量耕地,其农业经营也是建立在大量雇佣当地中国农民或向他们出租土地的基础之上的。日本移民并未给这一地区带来更为先进的耕作技术或耕作方式,反而给当地中国农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由于其家庭开支较大,经济状况并未达到日伪当局的理想,并不能作为自耕农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香港移民与加拿大白人社会的矛盾浅析李巍80年代以来,大批香港移民涌入加拿大,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群体。他们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移民一样,都属于华人,但是在移民背景、移民成份和对加拿大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其中,他们与加拿大白人...  相似文献   

13.
唐人街转型     
周敏  林闽钢 《华夏地理》2003,(5):115-120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早期到达美国的华人,大多是应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修铁路而被招募来的劳工或苦力.这些早期来美国的华工本不打算在美国扎根,他们的理想在于淘金发财然后衣锦还乡.可是当矿业衰退和铁路修成后,他们很快发现自己成了被歧视和排斥的对象.在排华法案的制约和美国社会不予接纳的情况下,华人移民只能把自己圈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小区域内.部分华人为了逃避在加州可能遭受的迫害,逃到了美国的东北部海岸城市,这就形成了早期美国东西海岸城市的唐人街.著名的旧金山和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可谓美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华人移民社区.  相似文献   

14.
在对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和圣迭戈的田野调查以及对24名女性的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论文以持家属签证移民的华人女性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移民后的家庭、工作状况和性别身份的变化。研究发现,女性家属移民普遍面临“再女性化”困境,即在工作等公共生活中的角色被削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传统女性家庭角色被强化。基于新自由主义的签证政策、美国的家庭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共同影响了这一过程。而对于来自中国的女性家属移民而言,这一过程既是其移民后合法权利的被剥夺,也是她们对移民前性别文化和规范的“抵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梳理了南非中国新移民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形成这种困境的内外部原因。从表面看来,中国新移民面临的问题直接来自于民族聚集区经济模式下的困境,民族聚集区经济强化了南非中国新移民的自我认同和族群边界,助长了他们普遍具有的"过客"心态,也使得他们逐渐面临众多经济、社会问题。然而,实质上,中国新移民的困境也与南非的社会政策大环境息息相关。南非《劳工法》对劳工的过度保护以及社会治安问题、警察腐败等社会大环境,成为中国新移民面临困境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12年8月14日至16日,“全国第十二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研讨会主题是考古与文物保护中的科技问题,主要涉及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古代墓葬壁画保护、彩绘陶器保护、砖石质文物保护、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修复等。陕西考古研究院杨军昌介绍了他们近年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了国内壁画的现场搬迁和保护;陕西师范大学李玉虎介绍了汶川地震中老照片、电影胶片划痕修复研究工作;中国科学大学技术龚德才介绍了“古代纺织品碳化分析”等。另外,进行了“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壁画保护”、“纺织品/纸质/漆器保护”“金属保护”、“石质文物保护/彩绘颜料研究”五个专题的研讨。与会者就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各类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材料以及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日本考古研究中的几个与中国有关的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日本考古学界所研究的范围很广,不只限于探讨日本历史上的许多难解之谜,而且把研究视野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尤其密切注视着中国及朝鲜半岛的考古学成果及动向.他们不仅大量出版中国考古学专著(如《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等书)、并且根据朝鲜文本翻译出版了中朝联合考古队1963—1965年的考古报告——《楼上·岗上》.除此之外还频频组团到中国各地考察研究,回国之后编辑成考察报告出版.再加上1978年之后许多大学、研究所、博物馆派年轻人来华留学、进修,以此获得大量科学情报.仅在80年代(80—89年)在日本刊物上发表有关中国考古的论文达50篇左右(据东京大学出版社《回顾与展望》的不完全统计).在每月一期的《文化财月刊》上都有专栏介绍中国考古的文章.日本考古界对中国考古的热衷并非没有重  相似文献   

18.
论文描述了哥斯达黎加中国移民融合与共生过程的主要特征,并阐释他们对整个哥斯达黎加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与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中国移民前往哥斯达黎加始于19世纪,当时他们主要是在加勒比海地区充当铁路建设劳动力。中国移民及其文化对哥斯达黎加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对当地多元化、多文化社会的形成做出了贡献。随着中国移民及其政治社会变化,这一群体也日益复杂和多元化,从而导致群体内部及其与当地社会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如今哥斯达黎加华人已成功地与当地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并与之共存。与此同时,他们也保留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习俗。这种融合需要移民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同时,哥斯达黎加的政治稳定及其社会公平对于这一融合提供了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先生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说,2017年将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而且列出了一系列重点研究方向。毫无疑问,"考古中国"战略的实施,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精彩、精致、精美的文化中国。如果让我们进一步设想,"考古中国"会展现出以下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1965年美国修改移民法,放宽外国移民入境条件。从此,大批华人从冬地涌入美国,我们把他们称为新华人移民。资料显示,1970全美华侨华人为44万人,1980年增至81万人,至1992年再增至164.5万人,①占美国总人口的0.7%。美国新华人移民中,以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及印度支那(以越南为主)的居多。本文拟对他们的人口村成、移民背景及生活条件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新移民的人口与分布美国1965年移民法允许各国移民每年不得超过2万人。台湾及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起初只允许每年移民数百人至数千人。台湾从1982年起增至2万人,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