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淑娟 《中华文史论丛》2013,(2):301-320,401,402
"虎溪三笑"是傳統中國畫的重要題材之一,並由此產生了《虎溪三笑圖》的題詠。宋人已考證"虎溪三笑"本事爲虛構,其源流當是佛門僧衆對《高僧傳·慧遠》的踵事增華,至遲在晚唐五代之際已形成,宋代時廣爲人知,成爲《虎溪三笑圖》題詠的發端期,出現了贊頌三教同一、思慕高賢的主題。元代是《虎溪三笑圖》題詠的繁盛期,主題呈多樣化,其中遺民情懷主題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與個人情感。明代《虎溪三笑圖》題詠漸呈式微,在佛教衰落、學術風氣漸趨謹嚴的背景下,質疑畫題失真的詩作漸多。入清後,題詠詩作主題漸呈單一,但在藝術上仍有獨到之處。  相似文献   

2.
2022年春节期间烟台市博物馆推出“指尖上的展览:虎虎生威—馆藏虎文物精选”,3件馆藏虎文物同屏送福,为虎年增添了几许虎趣和文化。文章对幽靓高贵的伏虎仕女图撇口瓶、虎气尤腾的白釉酱花虎形枕、张善孖所作《虎啸》图3件虎文物进行赏析。让文物说话,讲历史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韩雷涛 《神州》2012,(7):200-200
体育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发展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应该做到“三笑”:教师笑、学生笑、观者笑,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欢快和愉悦。  相似文献   

4.
高晓然 《南方文物》2011,(2):193-195,181
以古代品行高尚之士的生活故事为主题的"高士图",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题材,有着悠久的历史①。瓷绘艺术中的"高士图"在唐代就已出现,湖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长沙窑竹林七贤诗文罐,将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刘振宇 《收藏家》2014,(7):81-85
在《张大千书信中的〈溪岸图〉》中,我考释了1946年张大千致北平门人萧允中书信,解答了《溪岸图》在近代收藏流传中的一些疑点,丰富了人们对《溪岸图》命名、修复、流传的认识。今天我将通过解读张比德收藏的一件题跋原件,介绍民国书画收藏大家庞莱臣、吴湖帆关于《溪岸图》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古代沅水五溪地区,近世以为广大到整个沅水中、上游,并将今上游之巫术、渠水视为古五溪之中的雄溪、■溪。据《后汉书》、《水经注》及方志等资料考证,古五溪地域思只限于泥水中游西部一带;雄溪、横滨应是令说陵境内的大晏溪和明溪。  相似文献   

7.
在秦律体系中,“家罪”主要是指“同居”在一起的父与子、主与奴之间的犯罪。“家罪”作为维护家庭秩序的法律规范,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关“家罪”的条文摘录如下:家人之论,父时家罪殹(也),父死而(甫)告之,勿听。  相似文献   

8.
世人都知道明代苏州有个天下闻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三笑”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现实中,唐伯虎一生中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与挫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生中极为坎坷的唐伯虎实难用风流快活来形容。  相似文献   

9.
50年代中期,岳池县文化馆在华蓥山伏虎寺(今华蓥市辖)征集到清咸丰年间昌言和尚著、同治元年(1862年)可学和尚所刻梨木书板《华银山志》及《虎溪诗稿》(图一),共一百余块,经过“文革”浩劫,现仅存39块,每块长21、宽30、厚1.5厘米。其板为竖排,二面均为阳刻。字体有行草、楷书和仿宋。昌言(1807~1861),字文林,号虎溪,俗姓万,长寿县人,生于清嘉庆丙寅(1807年)。少壮时读儒书,习为文章,因屡试不第,郁其所蓄,愤于道光戊子岁(1829年),礼华蓥山伏虎寺僧鉴觉为弟子,时年22岁。伏虎寺外有溪,曰虎溪,昌言因以为  相似文献   

10.
虎缘     
孟祥顺 《收藏家》2004,(2):i001-i002
在我们这个国度里,狮子很早就消失了,大型猫科动物中,威猛且雍容伟岸者,遂莫过于虎。虎,高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久之,便养成了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气质,于是从额头上幻化出个“王”字,还是君临天下、威风八面的意思。当然,冷兵器时代的人大都怕虎,包括圣人也怕。《庄子·盗趾》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从虎头、虎须到虎口,一连用了三个虎字,离得赁近,想必险甚,直如在老虎脸前蹭痒般。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香港彩色影片《三笑》十分火爆。凡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都不会忘记饰演秋香的陈思思,她那精湛、质朴、细腻的表演技艺,令千百万观众如痴如醉,赞叹不已。她不仅能歌善舞,才貌双绝,而且精通音律,采风流,尤其对书  相似文献   

12.
本利用《敦煌悬泉汉简》与《睡虎地秦墓竹简》相关简进行对比,对整理小组将《睡虎地秦墓竹简》“荔”字视为通假提出疑问,并利用同期传世献和出土献中的用例证明《睡虎地秦墓竹简》“荔”字按原词义解释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女史箴图》中一段山水及虎等的造型和画法,对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画像砖(石)、佛教造像碑和敦煌壁画中的山水及虎等的造型和画法,认为此图只能产生于北魏后期和南朝齐梁时代。从画作的题材论述,笔者认为刘向的《列女传》是一部对社会各阶层都适用的道德教科书,据此而创作的图画为社会所普遍需要,多见于早期画史记录;而张华的《女史箴》是一篇针对晋惠帝贾皇后的讽谏文章,一般只适合于宫廷,而且不是普遍需要,否则会激起宫廷内部矛盾,据此所创作的图画必须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即宫廷中出现有关类似贾皇后的人物,且握有实权的皇帝有整顿内宫的要求。因为没有最高权力的支持,画家是不敢进行创作的。在考察当时所存在的各朝政权时,笔者认为顾恺之没有创作的可能,其它各朝的可能性也极小。只有北魏孝文帝时期,前受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专政,后接废掉和诛杀两位皇后,符合前述历史背景和需要,故《女史箴图》应是魏孝文帝亲政后宫廷画家创作的。文章最后通过对原本与摹本书法风格的分析,否定其为“唐摹本”,而确定其为北魏宫廷绘画的原本。通过文献考证,笔者认为今本《女史箴图》上的“弘文之印”和“顾恺之画”书款均系米芾作伪,“三槐之裔”为王旦家族收藏印,“广仁殿”印为金章宗完颜景收藏印。  相似文献   

14.
《周礼》中的“胥徒” ,旧说是“民给徭役者” ,实际上并不准确。从《周礼》各官的职文来看 ,胥徒是服务于宫廷及官府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仆役群体。有的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 ,有的伺候贵族、官吏的生活起居 ,有的充当随从 ,有的担任侍卫。《周礼》中的胥徒地位十分低下 ,接近于奴隶 ,是王室及各级官吏役使的对象。研究《周礼》中的胥徒 ,有助于判断《周礼》的时代。“徒”的意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周礼》对“徒”字的使用 ,与睡虎地秦简中的“徒”最为契合 ,这就为《周礼》成书于战国晚期增添了佐证  相似文献   

15.
漆木虎座鸟架鼓有虎腹贴地和虎腹离地两种形制,其演变趋势均为鸟翅渐肥硕而上扬,鸟尾渐粗长而上扬。其分布范围主要为江陵地区,发展过程涵盖三个时期,即兴起于战国早期,盛行于战国中期早段至战国晚期早段,衰落于战国晚期中段至秦。其性质是普通乐器中的悬鼓,且在尺寸与组合上都具有一定的等级意义。其象征意义包括基本意义和衍生意义两个方面,前者为虎啸凤鸣的乐理知识和贬虎尊凤的好恶心理,后者可能就是象征楚人战胜巴人,并且其衍生意义的具体内涵很可能随着巴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晋溪洞”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乡清水沟村南无定河北岸的石崖上,当地群众将此石崖称作“月崖砭”,即州志所载“月宫山”。石崖呈东西走向。晋溪洞坐北向南,洞门口原高2.5、宽2.42米。洞外门面横额隶体阴刻“晋溪洞”三个大字(图一)。门东有《晋溪杂  相似文献   

17.
睡虎地秦简日书“人字篇”补释刘乐贤拙文《睡虎地秦简日书“人字篇”研究》[1]是1992年写成的,现在看来,其中有些说法并不妥当.所以,特作如下补充:一、拙文提到的饶宗颐先生《云梦秦简日书义》一文,已刊于《楚地出上文献三种研究》中[2]。二、拙文说《轩...  相似文献   

18.
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外来宗教如何在中国传统思想支配下为民众所接受.作为佛教艺术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与儒教和道教思想相融合的题材,或者纯粹中国式的题材.从最新调查的材料“伴虎行脚僧图”入手,对其形成和演变以及与“玄奘取经图”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对研究佛教艺术的中国化、世俗化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出土秦简中的重要文献,对其研究日渐深入。本文运用训诂、文字、音韵等知识,对《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筭、、、播、、索、、、、等训,注中的失误,对一些义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20.
中唐时官至西川节度使的韦皋,一生不知诗作几何,《全唐诗》仅收录了三首,其中之一是《寄玉箫》(一说《忆玉箫》):“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