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古代文人话语中,扬州始终是一个充满江南韵味的诗性审美对象。古代扬州是一片典型的江南空间:温润潮湿、斜风细雨、绿柳杏花,她不仅与寒冷寥寂的白山黑水,粗犷荒凉的大漠戈壁,有着诗性江南与伦理北国的生态不同;还与蛮烟瘴气的岭南,天府之国的巴蜀,有着江南诗性文化深层结构上的细节差异。  相似文献   

2.
上海松江县华阳桥乡水利、肥料和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反映了近代江南农村传统农业生态的变化,其中水是江南生态的核心。华阳桥乡传统时代的农业生态,几乎是江南上千年农业生态结构的缩影。1950—1960年期间,水、肥、土三个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水面整治、大积土杂肥、改变耕作制度,由此引起了土壤生态先向结构良性后向积水变坏的方向发展。水肥环境的转变也对乡村卫生甚至城市环境产生了影响。三要素之间的互动,构成乡村自循环生态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文人话语中.扬州始终是一个充满江南韵味的诗性审美对象。 古代扬州是一片典型的江南空间:温润潮湿、斜风细雨、绿柳杏花,她不仅与寒冷寥寂的白山黑水,粗犷荒凉的大漠戈壁.有着诗性江南与伦理北国的生态不同;还与蛮烟瘴气的岭南,天府之国的巴蜀,有着江南诗性文化深层结构上的细节差异。  相似文献   

4.
夏明方 《历史研究》2020,(2):148-171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部分的江南与作为整体的中国,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不同阶段显现出不同的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以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大讨论中,江南被普遍地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历史研究的区域转向,江南之异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江南非中国"论也逐步取代了早期的"江南即中国"论。因此,如何批判性地分析这两种极端化的叙事,辩证地处理江南与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在经济演化道路上的关系,无疑是新时代历史学者不容回避的话题。跳出从江南内部看江南的"内史"框架,以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生态史视野,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时空网络或层层嵌套的"山海生态体系"之中,把历史时期江南地域空间越来越小的变动过程视为中国经济的"江南化"和"非江南化"过程,或可构建"内外联动"、"上下结合"、"古今贯通"、"中西互动"、"天人相应"、"形神兼备"的立体化的"新江南史"。  相似文献   

5.
李勇  陈晓婷  刘沛林  黄格 《人文地理》2021,36(5):167-176
以湘江古镇群互联网旅游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方法,借助旅游地形象“认知—情感—整体”三维模型对遗产旅游地形象感知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①游客对湘江古镇群的认知形象以自然、场所/地域和活动为主,非物质形态记忆重心由饮食文化向历史文化偏移,环境生态记忆由模糊山水环境生态向具象历史文化空间记忆发展。②游客对古镇旅游设施与饮食文化积极感知最为强烈,影响湘江古镇群的消极情感形象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门票价格贵、性价比不高等。③游客对湘江古镇群推荐与重游意愿普遍偏低,整体情感呈负性与正性情绪两极分化,正性情绪占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从宋代至明代,江南地区的潮汐灌溉在技术体系、地域范围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原因在于江南地区的水利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塘浦圩田体系的崩溃,使得潮汐灌溉的作用上升,但潮水带来咸水入侵、泥沙淤积等种种危害,使得闸坝的设置与管理日益重要。这一变化趋势自宋代开始,至明代黄浦江取代吴淞江的地位之后,整个江南的水利环境为之一变。感潮区在享用潮水之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浑潮泥沙的危害,由此最终导致这一灌溉方式的衰落。潮汐灌溉技术与水利环境这种互动的关系,典型的反映了江南感潮区水利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人口城市化的动因,目前学术界众说不一,各持己见,各具其理。本文从人类生态学角度参与人口城市动因机制的再探讨,将人类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系统的研究,认为城市与农村生境之间的人类生态位适宜度之差值便是驱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之"势",是促进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动因;并认为控制城市规模,阻止或延缓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村生境的人类生态位适宜度。  相似文献   

8.
正探究江南文化,首先要辨明江南的概念。虽然学术界对于江南及江南文化的概念总是时空有别,仁智互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江南,远观有气势,近看有气质,细读有故事,回味有悲喜。我们从"江南"地区的各种方志中,最能读出故事来。一、江南文化的意象江南不断在变化。在近现代,人们心目中的江南模样,是小桥流水、春雨杏花的水乡,是稻鱼蚕桑的农副经营,是科举昌盛的簪缨世家,说不尽的才子与佳人,争妍斗奇的工艺与财富,  相似文献   

9.
<正>太湖以东长三角地区人与环境互动形成的人类生态系统,建立在以水网为基础的圩田体系之上,圩田农业生态形成以后,发展各种前近代的产业和生态体系。这一生态系统经历千年的稳定、积累和发展,为传统江南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也为19世纪下半叶成功的近代化转型提供了条件。许多近代发展所必须的自然生态条件是逐步积累形成的。河流与圩田水利体系经历了千年的经营与传承,这其间,人们在长江口、太湖、运河、吴淞江、黄浦江和浏家河等自然河流之上建成了许多水利设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生态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陕西省1978-2006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压力变化的关系。对6个反映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其载荷的大小确定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因子,并据此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生态压力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生态压力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使区域生态压力增大,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态压力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减缓了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社会文明。战国时期为吴、越、楚所辖。自秦统一六国之后,郡县行政体制推广于整个江南。经过艰辛的开发历程,到东汉一朝,江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差度趋向缩小,迅速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经济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上升,出现南粮北调;而且手工业显著进步,交通开拓,商业渐兴。因此,探讨秦汉四百余年江南经济的发展及其特色,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合演变,弄清经济发展规律等皆有重要意义。这里拟就当时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主要物质成就及其发展不平衡性诸问题,做些概略论列。一、江南…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对云南腾冲和顺侨乡与广东梅州南口、松口侨乡的田野调查与比较研究,考察了两地不同的人文地理、社会环境与历史生态对侨乡产生的影响;探讨了侨乡民众对于"侨"的理解与认知,及其如何应对民族国家建设、海外关系变化、侨乡文化资本化以及区域发展与全球流动;分析了时代变迁中"侨"之为侨的文化动力,并以侨乡为方法,构建理解区域网络、跨国流动与地方世界的文化图景。论文认为,国家力量对"侨"的界定与分类以及不同时期跨国网络的运作,影响着海外华人以及侨乡民众对于"侨"和"海外关系"的认知,并在日常生活、乡村建设以及新的流动中呈现出来。经由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侨乡人文景观,则使侨乡卷入新的"资本化"过程,侨乡乡民亦在文化建构中重新认识、理解与之相关的"侨"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并整合当前保护地体系的碎片化和多头管理问题,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实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与公众游憩利用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拟建设的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鄂嘉片区(即双柏县鄂嘉镇)为对象,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绿孔雀的潜在生境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鄂嘉片区的建设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河谷季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其旗舰物种尤其是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保护区和保护对象的空间整合;(2)依据海拔、坡度、坡向和植被类型提取的绿孔雀潜在生境和不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0.32%和79.68%,因潜在生境斑块面积小且破碎,所以将间距小于500 m的潜在生境斑块进行连接,根据连接线的密度提取出潜在生境核心区;(3)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濒危物种适宜生境、整合原有保护区、兼顾社区发展和游憩利用的划分原则下,将鄂嘉片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憩展示区与人类活动区,各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6.90%、16.80%、7.01%、0.24%和9.02%,各功能区的保护利用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14.
才吉卓玛 《攀登》2023,(5):121-128
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伴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国家发展战略的演进、国情省情的客观发展需求以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变化而逐步推进的。青海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地,是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要地。因此,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行动举措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阶段的历程以及从“环境保护”向“可持续发展”再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变,实现了点、线、面的重要转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省情,遵循生态、经济、社会规律的绿色发展之路。本文研究分析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成效,在归纳提炼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益经验启示,以期在深化对省情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为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15,(3)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窥探了青海公职人员对青海地区宗教生态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信教者的认知,尤其是对青海省多宗教共存(互动)现象的认知和与之相关问题的态度,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明代后期,江南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各类新兴行业涌出,光怪陆离;诸多故事发生,目眩神迷。江南地方上出现了新的组织,称"打行",初期让世人赞叹,再让人惊讶,最后让人畏惧厌恶。打行的出现,与明代江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人口的激增,"三十年来承平生育,兼以生计甚难,祸心日炽"。苏州地方上,有着感染着各类新奇且背离礼法的"苏意"服装、发型、饮食、思想。后人眼中文  相似文献   

17.
郭凯凯  海英 《风景名胜》2020,(1):0147-0147
近年来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 , 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迁徙而来以城市作为崭新的栖息地。笔者以城市中的鸟类为研究代表 , 对城市生境构建中的食源、水源和隐蔽地等因素进行调查探究,以期为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考古学作为一门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科学(1),其研究对象——实物遗存(或称"文化遗存"),通常包括人工制品、遗迹/建筑和生境遗存三个类别。而人工制品、遗迹、建筑和生境遗存共  相似文献   

19.
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分省,是清代行政区划变迁史和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康熙、乾隆两部《清会典》记载的省制这一角度出发,对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是一个始于顺治十八年、终于康熙六年的渐变过程,清代的省制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旧到新的转变。本文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分省过程结束后,"江南省"、"湖广省"等省名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黄家玲  徐红罡  代姗姗  李军 《旅游科学》2011,25(6):46-54,92
本文以生态意识结构层次为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海南省旅游实情的旅游者生态意识衡量指标,并对海南省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生态意识的4个影响因子:生态认知、生态态度、生态评价和生态行为。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考察社会属性和旅游经历两个外部因素对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海南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水平整体低下,行为与态度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不同层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其中:旅游者的年龄对生态态度层次表现出负相关影响,旅游者的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积极影响效应并不高,旅游次数与旅游者的生态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针对性的生态意识宣传能有效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