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案分类是研究史前彩陶器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不同的图案分类标准,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考古学阐释角度,对于研究彩陶器背后蕴藏的"人"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的图案分类标准已非首创,但应用个案尚少。由此,本文以民和阳山墓地作为研究对象,再次实践这一图案分类标准,考察其可行性和适用性,以推进彩陶图案考古学阐释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的几点看法李智信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图案中,尤其是在器形较大的壶、瓮类彩陶的主体图案中,圆圈纹和所谓"蛙纹"占有绝对优势。《青海柳湾》报告作者对柳湾墓群中的845座马厂类型墓葬中所出的7500余件彩陶的纹样进行了排比、...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了吐鲁番市亚尔乡加依墓地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墓葬217座,出土有陶器、木器、铜器、骨器、纺织品、金饰和料珠等文物,仅陶器就有400余件,而且以彩陶为主,器型以单耳器为主,多圜底器,和苏贝希文化所属其他墓地的陶器相似,显示了既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又与周边的文化有着交叉、渗透与融合。从生活方式来看,当时的人群以游牧为主;从文化属性来说,该处文化与周边地区存在紧密联系,是研究吐鲁番考古学及苏贝希文化非常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马晓燕 《神州》2013,(4):40-40
作为原始彩陶的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鲜明文化特征。本文以马家窑、边家林、半山和马厂四个类型,从图案纹饰、彩绘技艺等方面论述了甘肃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大汶口文化时期彩陶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从器物组合、花纹图案的演变规律、制作工艺等方面作初步探讨。指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数量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直至消失;花纹图案由简单到繁褥,再由繁褥到简单;色彩搭配由单彩到复彩,再由复彩到单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毛文秀 《丝绸之路》2003,(5):64-64,F003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故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它代表着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衔接地带农牧兼具,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文化形态。马家窑文化时期,人们广泛使用石器和骨器,并伴有大量的陶器。马家窑陶器有彩陶瓶、彩陶钵、彩陶盆、彩陶壶等,图案绚丽多彩。陶器底色以橙黄为主,表面打磨精细,常用  相似文献   

7.
胡桂芬 《丝绸之路》2011,(12):82-83
彩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彩陶纹样的形式美感是彩陶之所以延续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图案的形式基础。彩陶纹饰中的许多元素作为图案母题,被历代相传并沿用至今,使中国图案成为一种风格独具的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先河。通过对一系列彩陶纹样的研究,可推知先民们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辽宁红山、山东大汶口和安徽凌家滩文化大量玉器相关考古资料不断涌现,通过玉器和彩陶图案的比较,我们认识到黄河、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那些绘制在彩陶上的一些图案与当时的玉器有关,它们可能是对不同玉器的描绘。这些或抽象或具象的纹饰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原始先民主观意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叶家山墓地是一处重要的西周早期墓地,墓地出土了曾侯谏、曾侯等大量铭文青铜器,为确定墓地性质和布局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叶家山墓地曾侯铭文青铜器也表现出复杂性,同一曾侯所作之器出现在不同的墓葬中,同一墓葬也出土不同称谓的曾侯青铜器,同时,曾侯所作的成组青铜器与最终随葬的青铜器组合也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叶家山墓地带曾侯铭文的青铜器,试图解析一些曾侯级墓葬的墓主,并讨论墓地的一些青铜器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淮之间史前彩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距今7000前后为发生期,以双墩文化彩陶为代表;距今6300—5500年为鼎盛期,以侯家寨文化、孙家城文化、龙虬庄文化彩陶为代表;距今5500年以后为衰落期。江淮之间史前彩陶可分为东西两个工艺传统:西部的侯家寨文化彩陶传统,由双墩文化、侯家寨文化、孙家城文化彩陶所构成,以橘地红彩、外彩和几何形纹饰为主要特征;东部的龙虬庄文化彩陶传统,由龙虬庄文化彩陶所构成,包括青莲岗二期、万北二期、黄岗二期和龙虬庄二期彩陶等遗存,以白(或黄)地黑(或褐)彩、器内彩、几何形纹饰以及人物纹、变形鱼纹、变形人面鱼纹为主要特征。江淮之间史前彩陶两个传统的认识,可进一步揭示该地区在中国史前彩陶及其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进程研究。  相似文献   

11.
舞蹈图案彩陶盆辨析戴春阳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绘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①,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构图及所蕴含的深遽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马家窑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也为美术史、舞蹈史的研究添写了不可多得的一...  相似文献   

12.
举世闻名的柳湾原始社会公共墓地,坐落在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湟水北岸的柳湾村,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柳树成阴。湟水河从柳湾村南流过,它是青海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河水堆积了两岸广袤的肥田沃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青海远古文化。柳湾因村北约12万平方米的台地上分布着1730余座古墓和近2万件彩陶器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彩陶的王国”,柳湾彩陶是继西安兵马俑之后,我国最大的文物发现。柳湾墓地的发现比较偶然。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地农民在村后旱台上平整土地过程中,一批批后来被定为是国家珍贵文物的精美彩陶在农民的锹镐下露出它昔日的风彩。…  相似文献   

13.
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73年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公社台吉营子大队胡头沟村社员,在村西南2公里许牤牛河东岸断崖上,发现一座被河水冲蚀的石棺墓,从中取出玉器多件。阜新市文化局、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于当年7月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在墓上揭露出一个大石围圈和排列有序的彩陶筒形器群,还在南侧清理了另一座随葬玉器的多室石棺墓。经过对地层堆积的探掘分析并同邻近地区有关发现进行比较,我们确定这两座玉器墓和墓上的石圈、彩陶筒形器,均属红山文化的遗存;这里是一处红山文化墓地。在墓地中部,还清理了打破这个墓地的三座春秋时期墓葬。  相似文献   

14.
花厅墓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通常的文化因素分析法(主要通过陶器的类型及组合对比)得出不同文化因素所占的比重,很容易将花厅墓地看作是大汶口文化遗存;但从觚形杯、雕筒、玉琮这些反映观念认同的特殊标志物的拥有情况看,本文认为将花厅墓地归入良诸文化范畴更合情理。  相似文献   

15.
论郑州大河村彩陶的生殖崇拜图纹王鲁昌一、彩陶纹样的辨认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钵(图一),上部施白衣,用黑褐、赭红颜色绘成由三角形、菱形、梳形和弧形、圆点植物纹等组成的精美图案①。这种纹饰曾多次出现于大河村第三期文化的彩陶上。其实,“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史前彩陶图案和现代民俗图案相比,无论是构图和寓意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前者到后者犹如一条沟壑纵横,古老漫长的河流,经过几千年曲折迂迴而流至今日.这一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表现了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和历史沉淀,展示了几千年的生命历程.一、含有生殖崇拜寓意的几种主要纹饰在史前彩陶的各种纹饰中,蛙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在渭河流域的半坡、姜寨遗址,黄河上游地区的马家窑  相似文献   

17.
试析姜寨出土的一幅彩陶图案──兼谈半坡类型鱼纹消失的原因袁广阔姜寨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揭露面积最大,出土文化遗迹、遗物最为丰富的一处遗址,它的科学发掘对研究仰韶文化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姜寨第二期文化遗存出土的尖底罐(T5M76:8)上绘的彩陶图案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18.
大甸子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遗存,包含有居址、墓地两部分。大甸子墓地共清理804座墓,出土420件彩绘陶器,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艺术价值。根据图案内容,可将大甸子彩绘陶器纹饰分为卷曲纹、动物面目纹、几何纹、特殊纹样四大类。大甸子彩绘陶器数量多寡、组合关系、纹饰种类的变化等具有标志墓主人生前社会等级、地位、身份等功能,是夏家店下层文化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民和县)阳山墓地(半山类型)和马牌墓地(马厂类型)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颜料成分及制作工艺,采用偏光显微技术、显微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民和县马家窑文化彩陶黑彩的呈色物相为磁铁矿和黑锰矿;红彩的呈色物相为赤铁矿;白彩的呈色物相为石英;黑彩的Fe/Mn比值,从半山时期的0.31增长到马厂时期的2.45左右,Fe/Mn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民和县铁矿颜料的应用是继化隆县纳卡遗址发现的又一实例,为研究矿物颜料在甘青地区史前时期彩陶中的使用历史提供重要的线索。结合地质文献资料,推测青海民和县所使用的矿物颜料为就近取材。陶胎岩相主要由石英、长石、角闪石及碳酸钙组成;以强烈铁染为特征;孔隙较多,大多拉长定向分布;在900℃左右焙烧成器。在此基础上将对甘肃和青海地区史前彩陶岩相组成进行对比研究,深入探析彩陶贸易及陶器产地信息,进而为陶器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大地湾、原子头等遗址出土的一类特殊彩绘图案的解读,确认了早期彩陶中广泛存在的"斜向轴对称"构图法和"阴阳组合"的构图思想;同时又通过对该构图法和构图思维在中国早期彩陶文化中产生、传播等情况的研究,解决了彩陶科研历史中多年未决的"人面鱼纹含义"、"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内涵"、"石岭下层鲵鱼图案意义"、"庙底沟类型繁复图案构图方式"等诸多的特殊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