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庞怡 《文史月刊》2013,(3):52-53
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上京。916年建年号,947年辽太宗定国号为"辽",辽景宗时期经过  相似文献   

2.
张景明  赵爱军 《考古与文物》2001,11(2):65-77,94
内蒙古地区,是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反映在这些方面的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其中,金银器最能体现辽代至高的政治权力、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多姿的文化现象。辽代金银器中包含的因素很多,既有本民族的风格,又融合了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唐宋金银器的特征,并受到了中亚、西亚文化的影响,在中国金银器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辽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所建立的王朝。先后建立了上京、中京、东京、南京和西京五个京城。公元936年,辽得燕云十六州,并将开封的方伎、百工、图籍、文物掠入五个京城,汉人画家多为辽朝所用,从而推动了辽代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纹镜在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代也出现了别具民族特色与文化融合的龙纹镜。本文从龙纹及龙纹镜的起源说起,着重对辽代早期、中期的单体龙纹镜和双龙纹镜进行简单介绍和梳理,通过对辽代铜镜的制作、使用以及龙纹镜多元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达到认知辽代优秀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辽代石刻文字的发现与著录、种类与特点、学术价值及影响和研究现状。指出陈述先生的《辽文汇》和《全辽文》是最早全面搜集辽代石刻文字的著作,迄今为止已知辽代石刻文字约有320~330种左右,成为订正、补充《辽史》的重要第一手资料。它揭示了辽朝多次更换国号,补充了大量人物史实,推动了契丹文字研究。辽代的白话碑对于研究白话碑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辽代军乐     
本文较全面地归纳、分析了辽代军乐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军乐的阵容进行了对比和排列;并对其军乐使用的器乐,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进行分析,逐件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相关的辽代皇室成员的墓葬作为背景资料,通过分析辽代庆东陵壁画的分布位置、象征意义、构图布局和风格样式,研究其题材内容所呈现的社会意识与习俗,象征意义与审美风格,及其绘画艺术的特色,力求勾勒出辽墓壁画的变革与传承,考察以圣宗和兴宗为代表的辽代最高阶层如何在汉地传统的墓葬形式中反映出民族间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8.
辽代法令考     
文章首次全面地对辽代的律令进行了钩稽考索,列出现存辽令44通,并就令的产生、执行以及和唐律的关系、价值等展开了分析,认为辽代的令与唐律没有根本关系,尤其是针对辽代实际情况而颁布的诏令,为辽律的补充,在辽代的法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扬之水 《收藏家》2010,(11):61-68
辽代金银器是近年学界涉及比较多的话题,相关的著述与图录数量也不算太少,显示着由考古新发现所带来的研究成果。辽代金银器中,颇有一部分带着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尤其是马具、带具和丧葬用器中的各种装饰用具,这是学界关注和讨论比较多的部分,也是辽代金银器最具特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广泛收集整理辽瓷考古出土资料的基础上,对辽瓷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纵观近百年来的辽瓷研究成果,鸡冠壶研究较为成熟,学者们依据鸡冠壶的穿孔数量、腹部形状、提梁与管状口之间的距离、圈足、仿皮条凸棱装饰等探讨了鸡冠壶的分型分式、演变序列、功能用途等问题,鸡冠壶的发展演变序列不仅是辽瓷编年分期的重要线索,也是辽墓分期断代的参考点。此外,辽三彩、辽瓷分期、窑址及区域问题、“输入瓷器”等研究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21世纪以后,工艺美术学、设计学、美学、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的参与,拓宽了辽瓷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辽朝统治阶级中的核心阶层,世家大族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成就.虽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并非十分突出,但却体现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诸多特点,这是由当时特定条件下的社会需要促成的,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13.
14.
辽代玉魁考     
徐琳 《考古与文物》2006,(4):100-106
南京大学博物馆馆藏一玉器,器身长13.5、宽9.6、连器柄宽13.4、高3.5厘米(图一)。此器用优质和阗青白玉仔料雕成,质地致密温润,泛油脂光泽,白中微微带有青色,外壁一侧还留有一块桂花黄皮。器身为椭圆形,敞口,  相似文献   

15.
史料记载,阿保机时代辽地建有四楼。对此,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此四楼之"楼",并非是汉语意义上的"楼"。本文论证,阿保机时代辽地出现汉式建筑四楼,完全具备条件,并认定辽上京开皇殿前身的明王楼即西楼,金铃阁即东楼。同时还对南楼、北楼的所在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昭 《收藏家》2023,(12):20-27
大司观音堂保存着多尊精美的石造像,外包细泥,并贴纸彩绘,正中为观音立像,左右各立两尊金刚菩萨,八大明王及两尊天王护法分别立于大殿东西两侧。其创建时间虽仅比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晚一年,但殿内彩塑系民间风格,其题材和艺术特性明显不司于皇家造像。因此,观音堂彩塑是研究辽代大司地区民间佛教信仰及塑像题材、雕造技艺的绝好实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辽代后妃在辽朝政治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认为其作用有以下五个方面 :辅佐皇帝 ;亲自率军征战 ;摄国称制 ;影响皇帝的选立 ;非常时期代理皇帝处理政事。其次对辽代后妃在政治中产生作用的原因进行分析 ,认为这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辽代政权结构、风俗习惯和后妃自身的素质。最后对辽代后妃在政治上的作用持点进行分析 ,认为仅是对皇帝的辅助和监护。  相似文献   

18.
19.
琥珀的研究在欧美颇有规模 ,而在国内 ,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辽代墓葬和遗址出土的丰富的琥珀制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的琥珀工艺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以科学发掘出土的辽代琥珀制品为依据 ,对其类型、使用、题材、工艺、原料来源、琥珀饰品大行于辽等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围绕辽地琥珀来源而将引发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以及辽代琥珀工艺所揭示的契丹族独特而多元的文化艺术的研究 ,都将是饶有兴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辽史·食货志》所载辽代海事问题有三点错误:其一,辽圣宗南京内果园宴饮之事是发生在太平五年(1025),而非太平之初;其二,圣宗时的燕地大饥是发生在开泰年间,而非太平九年(1129);其三,王嘉建议的海上运粮主张已经付诸实施,而不是由于水路艰险而作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