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虹 《世纪》2023,(5):57-61
<正>我印象中的三伯伯一家我的爷爷、奶奶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四个男孩,两个女孩。父亲邓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有一位比他年长10岁的三哥叫邓叔群,我们从小叫他三伯伯。童年时代我家住在城里,三伯伯家住在中关村科学院宿舍被称为“特楼”的一座灰砖楼房里,当时那里集中居住了一批为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奠基的第一代科学家。平日两家人走动不多,  相似文献   

2.
刘波 《文史春秋》2004,(12):15-16
李宗仁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从过四位塾师:第一位开蒙塾师是他的父亲李春荣(字培英),当年他6岁,读了大约三年书;第二位是龙均时,读了两年书,随后又到他父亲设在古定村的私塾读了两年书:第三位是临桂县两江镇肖家村的李庆廷;第四位是拳师李植甫。  相似文献   

3.
先父蒋光鼐(1888—1967年)一生中曾经有过三位夫人。 父亲的第一位夫人叫谭妙南(1886—1925年),是东莞虎门大宁乡人。她的父亲是我爷爷的好朋友,小时候就由双方父母给他们订下了婚约。她和父亲结婚之际,正是革命风云突变之时。 1906年父亲在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就读期间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行将毕业的时候,武昌首义的消息传来,他与军校中的一批同盟会会员一起,奔赴武昌参加革  相似文献   

4.
龚正理 《铁军》2024,(1):42-43
<正>01认识开国少将王集成,是43年前的事了。1981年4月,我和姐姐踏上绿皮火车,一路向北,这是从小长到大第一次去北京,那时候的列车开得慢,在车上待了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我的父亲刘俊在中央政法干校学习,我们去看望他。他当时任安徽省当涂县公安局党委书记。父亲在北京站接站,之后把我们安排在北京的姑妈家。姑妈在轻工业部工作。第三天上午,我和姐姐坐公交车在军事博物馆站下,来到中央政法干校。父亲宿舍楼前停着一辆白色轿车,穿着军装的司机在等着我们。原来,父亲是要带我们去见一位部队的将军。  相似文献   

5.
周永章 《铁军》2024,(2):23-24
<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全国妇孺皆知。有一位英雄,同样也是在战争年代舍身炸碉堡,时间比董存瑞早两年多,都鲜为人知。他就是被陈毅元帅称为“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英雄”陈金合。陈金合,1921年出生在山东滕县善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父亲早逝。为了生计,他打过短工,当过和尚,学过打铁。  相似文献   

6.
我1930年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祖父是湖南新化人,是个大地主,也是个秀才,还会中医,经常有人来找他配药。我父亲叫杨开道,曾有人考证,说他与毛泽东的第一任夫人杨开慧是远房堂兄妹。父亲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  相似文献   

7.
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为了给父亲能早日昭雪,我开始走访父亲的老战友和许多老前辈,这一部分我是凭记忆按走访的前后记叙下来,可能会感到乱,但这是历史事实。我走访的第一位老前辈是陆定一同志。当时陆老刚被解放住医院,我去探视他,我问他:为什么我父亲被诬陷为叛徒?他对我讲了下述情况:大约1964年,他当宣传部长时,毛主席问他要我父亲写的《多余的话》。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的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是我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5个年头了,可是他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我们脑际。虽说往事如烟,却是永志难忘。 1949年,战争硝烟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上消逝,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当年9月,我和弟弟萧能所在干部子弟学校的校长,把我们叫到学校教务处,指着一位陌生的军人说,他是我们的父亲的秘书罗玉如同志,是父亲让他来找我们的。罗秘书说他是萧劲光司令派来的,代表他接我们姐弟俩回家,让我们就跟他走。 我们当时对“家”的观念很淡漠,只知道学校、教师、同学和阿姨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郭万夫(1915-2009),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长子,初小在本村小学校读书,学习努力上进。1927年,学校聘请来中级师范毕业的一位叫姚润源的老师。姚老师在小学废除了体罚,实行男女同校,动员和吸收女孩子上学并以德、智、体兼顾教学。他与学生关系融洽,下课脱下长衫就跟父亲这些学生娃一起踢足球,成为父亲人生中第一位良师益友,给父亲幼年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影响。1928年,13岁的父亲在姚老师鼓励下考上了县城的高等小  相似文献   

10.
我幼年随父亲在黄陂读书的时候,就认识了蔡济民.记得我的父亲和蔡的父亲唱和的两句诗:“伤心怕看澎湖月,妙手难回旅大春”(甲午后割澎湖、旅大),曾使我们两人深受感动,同时又看到当时的一些进步书报,就起了革命的念头.1908年(戊申),父亲叫我到省考学校谋出路,我却响应了“要革命到营里去”的号召,于是年下季,毅然投入第三十一标第一营前队当兵.蔡济民则在我之先投入第二十九标,他特来介绍我认识刘九穗和黄元吉两位同志(黄与我同棚).当时他指我对刘说:“我们两人是邻县,又是好友,都是受了那两句诗的影响,激于义愤,相约前来投军革命,这是个忠实可靠的同志.”并嘱他们介绍我与江光国、祝制六联系.过了几天,刘九穗对我说:“如果有同营的人问你‘学生为什么来当兵?’你就回答‘执干戈以卫社稷,是我们青年应尽的责任.’并可举朝鲜、印度亡国的惨痛来和中国的现状作对比,这就是我们第一步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豫剧界两位杰出的老前辈陈素真豫剧界令我佩服的前辈有两位。李德奎先生是我佩服的第一位前辈。他的表演艺术太高明了。凡是看过他的戏的人,没有不称绝、不说好的。他专演丑角,是位"三绝"员。何谓三绝?一是噪音极其洪亮;二是念白口齿清晰,字音真切,无论是多么长、...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见到叔公是1980年夏天,我快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湘北的小城,午后的阳光下走来一个光着头、身着宽大长衫的人,身形很矫健。父亲要我叫他四爷爷,恭敬地陪他看我写字。他认真翻看,对父亲说:“好好培养。”留下一本字帖,走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曾经有两个厂高贤文:我父亲叫高青山,是修船的。过去他曾经开了两个厂,一个叫德隆,一个叫德昌。德昌就在现在的大智公寓那里。德隆在大智路原来的113号。德昌请了24个工人,德隆请了22个,这是工商业改造时期我家两个厂的规模。当时的政策,雇工16个人是一个重要界限。8个人以下算工商户;8个人以上算企业;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叫强俄巴.仁增多吉,他是1913年达赖喇嘛十三世派到英国伦敦上学的留学生,一共派了4个贵族子弟,他是其中之一。他在英国的诺菲利大学学电力专业,回来以后,于1936年在多底沟口建了一个小水电站。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我的第一个英文老师就是父亲,虽然他工作很忙,但坚持教我学英语,后来我师从西藏著名学者擦珠活佛学习藏语文,并请汉文老师教汉文,我父亲也都很支持。  相似文献   

15.
顾久  刘奕 《贵阳文史》2011,(6):29-31
说起来,我们一家四代人都毕业于贵阳一中,爷爷、父亲、叔叔、我还有女儿。我爷爷和父亲读一中时,那时候还不叫贵阳一中,叫南明中学。爷爷顾定基(音)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今年我们编了一本辛亥革命的史料,上面提到了贵州宪政派,名单里面就有颐定基。据说爷爷从南明中学毕业后就靠自学高等数学,后来在贵阳教高等数学,大概他是第一人。我父亲从南明中学毕业后读了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动物研究院研究鱼类学,后来抗战爆发打断了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进了读书生活出版社一九三九年的初夏,我随父亲袁欣白流落贵阳,父亲开业行医,我是一个失学的少年。那时,我常去中华南路读新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合开的一家书店)看书,结识了一个叫汪锡棣(现名汪晓光)的店员,他叫我帮着写了许多寄给抗日战士的慰问信。在那歪歪斜斜的童体字和那似通非通的语言里包涵着我的一颗单纯的童心,使我和书店在感情上有了联系。这年冬天,父亲带着我准备到重庆。临行前,汪锡棣写了一封信,叫我带到重庆读书生活出版社重庆分  相似文献   

17.
耀邦同志是我1937年到延安后开始认识的,他比我只大三岁,可是在我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挚友,更是一位令我尊崇的良师。在他逝世前二十天,我还同他促膝谈心,他走了十年了,我感觉他仍然永生在人间。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7,(7)
女儿眼中的父亲父亲在世人眼中是一位开国将军,是身经百战的一代名将,而在女儿眼中是位敬爱的慈父。父亲45周岁那年春天,我出生了,也是解放后家里出生的第一个孩子,那时他是中南军区公安军司令员。父母亲1940年结婚,聚少离多,5  相似文献   

19.
我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前辈梅绍武先生。梅绍武,别名梅葆珍,是梅兰芳的次子。据绍武说,“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当时北京城里有两位长寿者,一名叫葆琛,另一名叫葆珍。父亲就移花接木变成哥哥和我的名字,借借老寿星的福气。”抗战时,梅兰芳蓄须明志,居住香港,他忧心日本人阻拦他们离港,遂将排行老五的葆珍的名字改为绍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曾有四个贵州籍会员:谢六逸、蹇先艾、李君毅、杨敬慈。前两位广为人知,而后两位知道的人较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顾彭年,他也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抗战爆发后即移居贵州,是贵州著名作家、学者顾汶光、顾朴光的父亲,故可算半个贵州作家。顾彭年早年的文学成就一是白话新诗创作,一是文学翻译,三是文学研究。他与茅盾、郑振铎等有过交往,同时还是我国城市市政建设理论早期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