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文史》2009,(7):34-35
“大千世界”是佛教语。据《华严经》卷四,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和七山八海,叫做一个小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一些开明的看法(如日本学者),说是出于印度古老的传说。佛陀在世时,仅是借用传说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来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  相似文献   

2.
固原市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须弥山石窟、无量山石窟、火石寨石窟和东岳山玉佛寺等都是佛教旅游资源。本文以须弥山石窟为例,分析了固原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构想,并为固原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方云 《南方文物》2012,(4):197+205+2+215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九世孙,明末清初画家,约1626年出生,其时年十九,明朝亡,便奉其母之命,携弟出家至江西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朱耷度过十三年佛家生涯之后,又入道观,六十岁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共有八山八海围绕,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  相似文献   

4.
担当和尚是明末云南著名诗人和书画艺术家,他在鸡足山留下了几副名联。其一为:以端坐为须弥,放下的便是。以明日为来世,已过者不留。——宾川鸡足山悉坛寺联须弥即须弥山,是梵语(Sumeru)音译,又译为妙高,是印度神话中的山,佛教认为须弥山为现存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联语用了禅宗思辨,认为只要打坐静虑。放得下尘世一切欲念,即可入佛。佛教修行来世。担当  相似文献   

5.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历史文献和佛教典籍记载甚少,一些涉及石窟艺术的书籍里也很少提及.其实,这里保存和珍藏着隋唐以前不少石窟造像.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丝绸之路上长期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结晶.风雨沧桑,须弥山石窟经历了它的磨难期.  相似文献   

6.
高军 《丝绸之路》2011,(24):68-69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如何进行品牌营销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佛教名山须弥山为例,深入分析了旅游景区品牌创新的模式,以期为旅游景区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程云霞 《文博》2010,(3):65-67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条传播线路上一座座屹立千年的石窟,成为佛教传播的路标,清晰地显示了佛教在华传播发展的脉络。这些石窟中著名者主要有"龟兹模式"的代表新疆地区的克孜儿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榆林窟,甘肃永靖的炳灵寺,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宁夏固原的须弥山石窟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成熟与辉煌的体现。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中国化,在佛教石窟方面主要表现为:石窟形制的变化;造像题材的变化;造像形象的变化。佛教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玉童子像被解释为善财童子,似有不妥(见本刊2002年第5期《杭州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及意义》一文)。此像可清楚地看到童子穿右衽交领短袍,下着长靴,双手叉腰,从衣着和姿态看,表现的是西域人物装束的童子在跳舞;尽管身侧有祥云,台座是须弥山纹饰,但这是玉工们按习惯所套用的吉祥纹样,并不意味着突出佛教的须弥山和人物的佛教身份。  相似文献   

9.
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人中国,在固原这个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扎根发芽。须弥山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为精美绝伦的一页。作为中国内地石窟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和形成,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也是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  相似文献   

10.
须弥,意为“妙光”,是佛教传说中的最高佛山。须弥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齐名,是佛教备受推崇时的艺术作品。同时,它又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大佛脚下,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道。战争与信仰,都在这里徐徐铺开。  相似文献   

11.
"西方"在中国神话里成为"帝"所在的圣域,起自于周人的信仰观念,并创造出"昆仑"一词,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神话系统。《山海经》的"昆仑",可以区分为小昆仑、大昆仑和泛昆仑等三个层次,《西山经》是主要的依据。随着神仙思想的扩大和佛教的传播,"昆仑"不仅成为"仙乡",位置产生变化,同时也与佛教"须弥山""阿耨达太山"等开始有了混合宗教崇拜与地理认知的新理解。若从真实地理的角度考察,则有"黄河河源"和"域外接壤"两种不同的思路。然而唯一不变的是,"昆仑"始终是关于"他界""异域"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高军 《丝绸之路》2012,(24):101-102
宣教工作是文博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更是促成参观者与历史对话的重要桥梁。本文以须弥山博物馆为例,结合实际分析须弥山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树木所具有的生命力与再生力量,使神树崇拜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信仰之一。印度吠陀神话、印度教神话中的"生命树",是长生不死想象的神圣之物。印度佛教将生命树意象融入"窣堵波"的建造中,使"窣堵波"信仰也彰显出再生与丰饶的意义。生长在须弥山、伊甸园、昆仑悬圃这些神话乐园中的"如意宝树",延续"生命树"永生不死的隐喻涵义,并凸显其如意变化的神奇功能。随着佛教的东传,出现于中国的"佛像摇钱树"则是在神树崇拜基础上,结合佛教信仰演变发展形成的神圣之物,兼具"生命树"永生不死与"如意宝树"所求皆遂的多重象征语境与神圣功能。从生命树到如意宝树再到佛像摇钱树,存在着人类神树神话想象嬗变的复杂过程,不仅可以窥视神树崇拜与信仰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可以领略潜藏其中的多重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我在固原市档案馆看到了一份写于1953年5月9日《固原县三营区四乡须弥山调查情况报告》,是以中共固原县委统战部的名义完成的。调查的内容。主要是须弥山石窟文物与生态保护问题。文字不是太长.但记载了不少有关须弥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孙勇 《丝绸之路》2013,(4):69-70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区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现存经过编号的洞窟132个,由南北自然形成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和黑石沟八个区域。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有许多和全国同类石窟不同的特点,本文对须弥山石窟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今后此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宁夏考古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著的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须弥山圆光寺》的序言。作者回顾了宿白先生自1984年考察关怀须弥山石窟调查特别是须弥山石窟考古工作的历程,和2012年须弥山第三次考古调查工作的缘起;放在20世纪中国石窟调查的历史长河中,梳理了宿白先生倾尽一生不断思考和推动的石窟寺考古调查和研究的方法论和学术贡献;介绍了在宿先生亲自指导下须弥山考古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以此工作向宿先生致敬和表达深切纪念。  相似文献   

17.
代学明 《丝绸之路》2010,(20):16-17
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丝绸之路上珍贵的文化遗存。须弥山石窟艺术是原州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地域性特征。本文对须弥山石窟不同时期的洞窟形制和造像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评析了须弥山石窟在我国石窟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天王也称神王,佛教称之为护法神。古印度神话中称须弥山腹有四天王佛教采用其说,宣称四天王各护东、南、西、北一天下,东方为持国天王,南方为增长天王,西方为广目天王,北方为多闻天王。四天王属于帝释天(印度教天神之首)的四员大将,也叫护世四天王,俗称四金刚。金刚,是梵文意译,有金中最刚之意。在四天王中,毗沙门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在中国最为推崇,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财神,世界上一切财富的守护者。自东汉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四天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自唐玄宗以后,对毗沙门天王信仰大盛,常被军中奉为保…  相似文献   

19.
S.5639《蚕延愿文》是以"蚕农称意"为祈愿目的斋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文中列出的10位蚕神进行考察,从中探究敦煌佛教信仰民俗化的发生模式,即敦煌佛教信仰的民俗化是以佛教思维方法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距县城55公里。“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1982年,它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