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定的历史原因,使近代中国呈现出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相互冲突、交汇融合的复杂状况。因此,近代思想史向来是史学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主编的《清末社会思潮》,就是这个研究领域里又一部富有特色的新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成败的重大问题。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发展战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政治建设一样,同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3.
5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在60年代初,史学界围绕“历史主义”问题展开过一场波及整个理论界、学术界持续几年的重大争论(或论战)。《历史研究》在这场争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我当时正负责该刊编辑部工作。引起广泛关注的范文澜的反对放空炮,蔡美彪评论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论文,宁可论历史主义的两篇文章,是由主编黎澍约写,由我负责编发的。后来某些人利用历史主义问题大作文章,在史学领域搞“文化大革命”,翦伯赞被迫害致死,黎澍被打倒,许多历史主义的主张者横遭摧残,我也受到牵连。正因为  相似文献   

4.
山西大学历史系的几位青年学者,在乔志强教授主持下,花了近10年苦功进行研究,数易其稿,终于完成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 什么是社会史?社会史的学科体系怎样?多年来,一直是中外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在西方,从本世纪初起,人们即给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逆势而上所表现出来的发展劲头与突出成效,使得"中国道路"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价值理念及国际传播研究"的子课题成果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出版规划的重点图书,以及湖南人民出版社向中共十八大的献礼图书,由武力主编的《中国发展道路》于2012年9月面世,该书用120万字的篇  相似文献   

6.
一本探讨东欧演变历史根源的新著——评《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陈之骅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的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以及紧接着发生的苏联演变,是本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很多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都在认真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探索这一演变的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修志的思考谢永雄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中央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  相似文献   

8.
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莉 《沧桑》2011,(2):79-8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两个立足,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展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六大报告鲜明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的意识,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于近代史家、史著的个别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对近代史学的整体研究则比较薄弱。胡逢祥、张文建两位同志所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选取新的视角,对于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进行系统阐述,通过把握近代史学的变迁大势,揭示其规律与特点,为近代史学研究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近代史学在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和中外文化冲突碰撞的大背景下,思潮叠起,史家辈出,史籍繁多,品类丰富,令人有目不暇  相似文献   

12.
苏共中央总书记米·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是一部很值得认真研读的著作。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首先包含着他正视现实而产生的危机意识。面对国际现实,戈尔巴乔夫看到:“人类在进入把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时代之后,便不再是永生的了”。因为以往的战争尽管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然而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全面勃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载体,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推导,显现出不同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内容与特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全面传播并扎下根来,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终极成果。在五四时期,如果没有救亡的忧患意识,就不会有对旧文化的深刻批判;没有对救亡的紧迫感,就不会产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钟情与痴迷之情。对旧文化的批判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选择,正是在五四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完美媾合,实现了历史的情与理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教育虽然只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却出现了清末民初、“五四”之后和80年代以来三次留学潮和五代留学生(即洋务运动、清末民初、30年代前后、50年代和80年代)。这批留学生,特别是留美生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戚其章同志所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最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展卷阅读,感到十分欣喜。建国以来,近代思想史、近代哲学史、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著作发表不下一、二十种。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时有专著出版,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思想研究方面的书籍,则更多了。然而,近代社会思潮的著作则较少见。戚其章同志此书是一部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力作。它接触到近代历史的重大课题,倾注了作者不少的心血,书中颇多新的见解,是科学研究的一项丰硕成果。什么叫近代社会思潮?作者说:“是指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和性…  相似文献   

16.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将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几十年来艰苦奋斗、艰辛探索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在七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纳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正是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党在这条道路的探索中,付出过巨大代价,但延安精神从确立到建国后的曲折发展历程,都显示出强大  相似文献   

17.
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不久前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八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课题的最终成果。全书分4卷,216万字。第一卷阐述晚清社会思潮(1840-1911);第二卷阐述民国前期社会思潮(191-1919);第三卷阐述民国中期社会思潮(192-1936);第四卷阐述民国后期社会思潮(1937-1949)。该书对百余年间的各种社会思潮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在广阔的视野上探索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轨迹,从思潮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  相似文献   

18.
许永杰 《北方文物》2023,(1):104-112
陈雍新著《考古何为》是一部全面阐释考古学中国化过程及中国考古学特色的专著,从五个方面对该书的内容做延伸和展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学派考古学的理论基础和最突出的特色,给予考古学这一“外来物种”旺盛的生命力。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生命源泉,根植于中国黄土的考古学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层位学等方法论;作为阐释考古学的聚落考古学和认知考古学属于“新考古学”的范畴,作者通过缜密的逻辑阐述与易懂的实例演示,使读者能够有很好的理论理解和实践参照;考古学是一门与众多学科存在联系的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结合研究时,要注意把握考古学的学科本位;“考古学文献导读”是作者奉献给青年一代考古学者的全新知识。  相似文献   

19.
张秀丽 《史学月刊》2022,(2):116-123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利用新史料研究新问题,立体地呈现了中国近代义演活动与慈善公益之间多元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该著通过义务戏、慈善音乐会、慈善游艺会等不同的娱乐演艺形式,分析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的发生发展;通过考察不同社会群体如何主办或参与义演活动,使之服务于各自筹募资金、扶危济难的需求和目的,揭示不同社会环境下义演活动的不同面向。该著是中国近代慈善史甚至是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慈善义演作为考察中国近代慈善与社会的新视角,将大大深化中国近代慈善史、社会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哲学总结和辩证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哲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集中体现在他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概括。这一概括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角度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特色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曾说过:“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这是他政治观点的公开写照,也是他思维方式的核心所在。他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独辟蹊径地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思路,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他不仅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为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可以说,邓小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统一于“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了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的。这个新的科学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