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21,(2)
正麦积山石窟地处秦岭西端北麓,位于天水市东南,距市区45公里。山高142米,窟龛群就开凿在陡峭壁立的南向崖面上~([1]),因潮湿多雨,又几经地震,崖壁中部崩塌较甚,一般将窟龛分布划为西崖和东崖两个区域,现存窟龛编号共221个~([2])。麦积山石窟素以北朝佛教艺术著称,北朝开凿的洞窟占绝大多数;唐代洞窟及造像保存甚少;宋代再度兴盛,进行了大规模重修活动,  相似文献   

2.
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无论是窟龛数量和类型,还是造像和壁画,在中国北朝石窟寺的研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55窟在麦积山北魏早期窟龛向中期窟龛演变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28号窟是皇泽寺石窟中开凿规模最大,造像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龛窟,但对于石窟的开凿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弄清楚此窟的开凿时代,对于我们研究广元乃至四川石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两对姊妹龛———麦积山石窟第74、78龛和第70、71龛简介张锦秀麦积山石窟的建造,肇始于东晋十六国后秦时期。可是,当时的窟龛在隋唐时期的几次大地震中坍塌了,现在仅剩其西崖东部及下部为数不多的几个窟龛。其中,位于西崖东下部的第74和78龛,处于...  相似文献   

5.
麦积山石窟的分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现存一百九十四窟,分布于东崖的五十四窟。西崖的一百四十窟,保存历代泥塑、石雕造像共七千八百多尊,壁画九百余平方米,是我国规模较大的石窟寺之一。关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只能从一些散见的资料和麦积山石窟的现状,加以推断和分析。麦积山石窟约始创于后秦,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  相似文献   

6.
马千  张萍 《丝绸之路》2010,(16):32-35
麦积山石窟第74窟是麦积山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洞窟形制为平拱敞口大龛,内作"凹"形坛基。由于历史上地震等自然因素造成洞窟前半部分坍塌,其东壁残深1.45米,西壁残深1.8米,窟内现存泥塑大小共计11身,残损严重,壁画斑剥,呈不规则形分布于全窟,绘有早期飞天、千佛、莲花等图案,颜色主要由土红、石青、石绿组成,色泽较鲜艳、清晰。74窟与炳灵寺石窟169窟在艺术风格上属同一类型,是这一时期开窟造像的佳作,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究竟有多少曹学文炳灵寺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寺之一,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新疆克孜尔石窟并称为中国六大石窟寺。然而炳灵寺石窟究竟有多少窟龛,说法不一。最具代表性的是183、184、195、196等几种说法。18...  相似文献   

8.
徐胭胭  王磊  李耘燕  谭浩源 《四川文物》2015,(3):23-31,100,101
2014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石窟艺术研究所对四川安岳县茗山寺石窟及周边遗迹进行了调查。茗山寺石窟现存造像12龛,其中较完整的龛窟6座。还有碑刻12方、题记11则和石塔残迹1处等。主要窟龛的开凿时间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之间。  相似文献   

9.
麦积山第100窟为麦积山石窟早期很重要的一个洞窟,该窟由于有过数次的重修,对之做系统的调查进而分析其始建年代与重修年代,有利于麦积山石窟成组洞窟及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该窟与第128窟等为北魏太和时期开凿,北魏晚期对该窟进行了重修,宋代再次重修。  相似文献   

10.
麦积山石窟第93窟为一平面方形平顶小窟,本文在对其洞窟形制、造像内容及其特点进行考察后认为开凿于北魏景明前后,并认为景明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受中原风格开始变革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开窟后在一千六百多年间所经历的演变过程;麦积山石窟从北魏到明清各个时代造像发展变化的差异,石窟雕塑艺术的四大特点等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刻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麦积山早期三佛窟与姚兴的《通三世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斗城 《敦煌学辑刊》2007,1(1):119-124
本文将历史文献与佛教文献、石窟考古材料相结合,以麦积山的营造史和后秦统治者的崇佛为背景,通过对麦积山早期石窟造像题材及所反映佛教思想的分析,探讨了麦积山早期三佛窟的开凿时间、兴建背景和反映的佛学思想等问题,为麦积山早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皇泽寺石窟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乌龙山脚下,寺内石窟现存51龛,其中较大的窟6个,造像数量1200余尊。始凿于北魏晚期,北周、隋、唐都有开凿,是四川地区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  相似文献   

14.
麦积山石窟第115窟简介张锦秀麦积山石窟第115窟,北魏中期开凿,位于西崖西上部。形制为平面方形平顶小型窟。窟顶高1.07米,面阔1.08米,进深0.98米。窟门方楣,高0.91米,宽0.68米,深0.40米。洞窟基本完整。窟内正壁前有一须弥座,长0...  相似文献   

15.
麦积山石窟169、69窟间浮塑交龙装饰龛楣图像,长期被一些研究者误读为“伏羲女娲”,并与天水作为“伏羲女娲”故乡的人文背景相联系。本文在详细考察洞窟图像的基础上,结合佛教经典与文献的相关记载,并参照国内其它石窟的龙装饰图像的情况,指出交龙龛饰的石窟造型图像是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持佛法的龙众,是佛国世界的守护神。麦积山石窟交龙龛饰图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伏羲女娲”无关。  相似文献   

16.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考述苟廷一南龛石窟,位于巴州城南一公里,它背靠化成山,面对塔子山,右依西龛,左接擂鼓,前临巴江,石窟就开凿在化成山麓的半岩山上。窟区全长252米,现存龛窟173个,龛宏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岩面,如峰房状。由于历史变迁,自然和人为的...  相似文献   

17.
史轲 《丝绸之路》2010,(2):24-27
甘肃是中国石窟艺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地处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石窟的开凿较省内其他地区偏晚,始于北魏末年,发展于隋唐阶段,兴盛于明清时期。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受到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毗邻地区佛教艺术的影响,且区域内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区分布特征,明清时期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并最终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多神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8.
西魏北周时期甘宁地区的石窟群主要有麦积山、须弥山、莫高窟。麦积山所属地秦州在西魏北周境内具有次文化中心地位,麦积山石窟内容反映了这一特点。东魏、北齐邺城响堂山石窟的佛装式样、帐形龛传播到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帐形龛、题材布局、造像服式等对须弥山石窟和莫高窟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麦积山石窟看北朝木构建筑的发展董广强北魏时期,由于政府的支持,佛教得以迅速发展,因而在各地大力开凿石窟。麦积山第30窟就是这一时期开凿的。它是仿木构建筑开凿的殿堂式崖阁,单檐庑殿顶,有正脊、角脊、鸱尾、瓦垅等。三间四柱,柱上作栌斗,斗上承阑额和梁头...  相似文献   

20.
响堂山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代表北齐的时代风格。它上承魏风,下启隋唐,是石窟造像逐步汉化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其间,虽然时间短暂,佛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此时开凿的响堂山石窟,却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塔形窟(龛)”就是绝好的例证。“塔形窟龛”是响堂山北齐窟龛的主要形式,它将佛教石窟、印度古塔及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形式融为一体,这在我国石窟中实为少见。绝无仅有,是研究北朝建筑,中国古塔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