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归义军曹氏第四任节度使曹元忠于后晋天福九年(944年)嗣任故兄曹元深之位至后周显德二年(955年)诏赐其"沙州节度使"的十一年间,系以"沙州留后"身份统治敦煌,莫高窟第61窟正是这一"非常时期"敦煌以文殊信仰为主导的佛教文化的物质性再现。该窟借鉴了初唐以来莫高窟《维摩变》与《文殊变》相对表现的空间格局与视觉经验,中心佛坛文殊造像与西壁《五台山图》实际上直接脱胎于吐蕃统治敦煌以来塑绘结合的《文殊变》,并因第61窟史无前例的文殊主题,相应有极大拓展,基于佛坛文殊造像之需要,曹氏画院运用"空间单元"图式结构,重构了中唐《文殊变》中的《五台山图》,赋予其"独立"而宏大的格局,并在以文殊造像为中心的文殊语境中,实现了以《文殊变》与《维摩变》对应结构为主体的宗教与图像内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龙门古阳洞杨大眼龛龛楣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涉及龛楣被破坏的时间及历史背景;龛楣中部"双龙缠须弥山"图像是依据《龙王兄弟经》雕凿,主要借经文中降伏双龙的"目犍连"来暗喻杨大眼本人战功显赫;文殊、普贤组合造像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杨大眼龛楣中部的"文殊骑狮、普贤骑象"组合图像则是目前现存时代最早的,为这一组合题材在后世的兴盛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5.
西夏统治时期,新样文殊极为盛行。本文通过对榆林窟、五个庙石窟、东千佛洞、旱峡石窟以及俄藏黑水城出土文殊图像的分析,指出西夏时期新样文殊更进一步强调文殊化现老人典故,且多以“五尊像”为主;同时新样文殊组合样式不仅出现在文殊变中,在普贤变中也相应延续。此外,作者对俄藏黑水城出土的卷轴画x-2435考辨中发现,主尊不是观音菩萨。新样文殊在西夏普遍流传并达到顶峰,与帝王五台山信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10.
一部奇特的藏文经典这部经典无论是书名、内容,还是在西方的影响都十分独特。《度亡经》是古代印度的一部经典,系8世纪莲花生时代创作,传入西藏,被翻译成藏文,名《中阴闻教得度》,朗达玛灭佛时被埋藏于地下,成为“伏藏”,后由仁增噶玛宁巴从色丹河畔的甘布达山掘出。20世纪20年代,藏族喇嘛卡孜·达瓦桑珠和美国学者伊文思·温兹合作将其翻译成英文,名《西藏度亡经》,传入西方,成为在英语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最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典,西方人由此窥见了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之一斑。可以说,《西藏度亡经》的翻译和传播是东西方文…  相似文献   

11.
传佛教中的供养神,最早最重要的是观音,在观音的诸多身形中,又以十一面观音这一身形传入的为最早,据《西藏王统记》载,当年松赞干布(617-650)为了寻找自己的本尊神,曾派化僧去南印度等地,请来了十一面观音等像,也就是说十一面观音像式至少在7世纪就传入吐蕃作为吐蕃赞普的本尊神受到供养。同样在汉传佛教中,十一面观音经在北周时期就有译经传入,经中也有详细的造像样式描述。但通过实际调查及图像的排比,发现十一面观音像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实际上存在两个像式系统,即汉一-日系统和印-藏系统。本以佛教造像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十一面观音像为中心,讨论其流传像式。  相似文献   

12.
王玲秀 《丝绸之路》2010,(12):26-29
文殊信仰是佛教中的重要信仰之一。炳灵寺石窟各历史时期的洞窟中,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石窟中文殊题材更是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清晰的脉络完整地折射出了文殊信仰从印度到中国,继而又从中国到印度的长期演绎、发展、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云冈石窟中的二佛并坐和文殊问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文物世界》2005,(4):16-19
云冈石窟中大量出现的“二佛并坐”和“文殊问疾”雕刻画面,是北魏佛教流行《法华经》和《维摩诘经》的结果。佛教认为,《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五十年说法的最后至极教理,因而流传中国很早。西晋竺法护于太康七年(286年)就译出《正法华经》。至云冈石窟开凿(北魏社会繁荣期,公元5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东千佛洞老照片,通过和东崖、西崖之间的对比,认为东千佛洞的开创年代始自北魏时代。同时,作者基于长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对东千佛洞的图像源流和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东千佛洞第7窟的八大菩萨曼荼罗根据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绘制,属不空系密教影响下的产物;东千佛洞第2窟的《文殊五尊曼荼罗》、《尊胜佛母曼荼罗》、《多罗菩萨救济八难曼荼罗》等壁画都与今译传世梵文文献《成就法鬘》有着密切的关联,与之相反,第5窟的《名等诵文殊曼荼罗》、《不空羂索五尊曼荼罗》等壁画,则与尼泊尔流行的藏传密教相关。  相似文献   

15.
周掌胜 《敦煌学辑刊》2007,1(1):145-149
敦煌经籍文献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知的敦煌经籍文献主要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九经,它们或为白文,或为注疏,抄写年代大多在六朝及唐五代,在辑佚、校勘、版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文字学和音韵学的研究也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几     
大威德怖畏金刚,梵名阎曼达嘎,藏语称“吉几”,意为降阎魔尊,又有怖畏金刚、阎罗敌、六足尊明王、牛明王等称谓,是藏传佛教密乘无上瑜伽中的主要本尊神,在藏密中被视为文殊菩萨的教令轮身忿怒相。按密宗义理,五方如来可显化为五菩萨,而五菩萨又可以显化为忿怒威猛的五明王。大威德金刚即为阿弥陀佛化显之五大明王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刘敞《七经小传》及其出现的意义宋代学者王应麟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困学纪闻》卷八《经说》)这期间,尤其是唐人“疏不破注”的作法,更是束缚了人们的头脑,难以在注释古代文献方面有所创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仁宗庆历之前,直到刘敞的《七经小传》问世,才打破了这种“多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沉闷局面。(引文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七经小传》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尚书》和《毛诗》;中卷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公羊传》;下卷则是《论语》。从形式上看,《七经小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6,(1)
正16开定价:5900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本书为日本山井鼎撰,日本物观补遗。原书用当时通行的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主校本则为足利学校所藏古写本、足利学校活字印本、宋刻本,参校本则为元刊明修十行《十三经注疏》本、嘉靖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本、万历北监刻《十三经注疏》本、陆德明《经典释文》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朱熹的《诗集传》代表了宋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成就,是《诗经》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它的影响波及元、明、清三代,成为科举制义的标准,举子必读的教科书。至今也仍不失为较好的《诗经》注本。其影响之所以如此大,除了它一扫前人陈说之外,其具有兼收并蓄、简明易学、方便读者的注疏体例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从元代迄今,对《诗集传》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其思想内容、文学特点、训诂、名物、音韵等方面,而对与这些密切相关的体例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没有将其在《诗经》研究史乃至整个古籍注疏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揭示出来。本文拟就《诗集传》体例的显著特点及其设置缘由,以及对今天古籍注疏工作的启发借鉴意义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范宁集解《谷梁传》时商定了三种例法:传例、注例、略例。"传例"是范宁归纳《谷梁传》传释《春秋》的原文,绝大多数保存在注文中;"注例"是范宁归纳《春秋》经文,以作为注解《谷梁传》的指导,处于经文之后;"略例"是范宁根据《春秋》同类纪事经文而总结的例法,被杨士勋散入义疏中。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传例"被杨士勋"散入注疏中"有二不妥:一是仅指出"传例"一种,而忽视"注例、略例";二是"散入疏中"者不是"传例"而是"略例"。另外,杨士勋在义疏范宁集解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解释例法的名词和术语。可见,范宁、杨士勋对《春秋谷梁传注疏》的例法总结和研究作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