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晚期秦国兽面纹玉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少婷 《收藏家》2007,(11):43-44
春秋晚期秦国兽面纹白玉牌,近年出土于甘肃省清水县,和田白玉精雕碾琢而成,质地温润细腻。扁平状体,正方形,边长5.5、厚0.6厘米。玉料经地下长期浸蚀  相似文献   

2.
张明强  权鹏飞 《旅游》2012,(4):88-93
和田,这个远离海洋、隐匿在昆仑与沙漠之间的边陲重镇,到底以什么样的主题形象对外展示呢?曾经,"魅力和田与您共舞"是它的形象口号,但有人说这与内地许多城市的形象口号重复雷同;曾经,"千古玉都佛国于阗"是它的形象口号,可是有人认为这个提法一味沉溺在过去的辉煌里,体现不出和田现在的光荣与梦想;后来,"玉都寿乡大漠佛国时空画卷绝美和田"成为它的形象口号,仍然有人认为这个口号主题不集中,字数太多,不便于记住。2011年的下半年,和田高层面对新机遇、新要求,终于给和田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定下了新的调子——"绿洲和田世界玉都"。此举一出,好评如潮。大多人认为:定位准确,开放大气!  相似文献   

3.
权鹏飞 《旅游》2012,(11):88-91
在和田民间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和田河由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大河组成。玉龙喀什河流的是男人的精液,而喀拉喀什河流的是神仙的精液。言下之意是说,喀拉喀什河的水"最厉害"。"最有劲",乃"神赐公水"!有人戏称:和田人一般只有28-30颗牙,而墨玉人竟有32颗牙。这是因为墨玉人全喝喀拉喀什河的水。同处昆仑与沙漠之间,玉龙喀什河流经的地方没有可以炫耀的古树名木,而喀拉喀什河流经的地域"种树树成王"、"植果果扬名"。和田绿洲上最有名的核桃王、无花果王、梧桐王全因喀拉喀什河水而雄霸天下,和田的葡萄因喀拉喀什河水变成闻名于世的"千里葡萄长廊",甚至皮山沙漠里的"皮亚曼"石榴也因喀拉喀什河水才创出"新疆名牌",兵团农十四师224团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遗产》2011,(4):128-135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绿洲。全地区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成份。和田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之重镇,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交流的枢纽。  相似文献   

5.
权鹏飞 《旅游》2012,(2):62-69
一段时间很流行一条手机短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点;如果你失去了声誉,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就把什么都失去了。2011年情人节,腾讯网在全国做了大量的调查之后,隆重出炉2011中国网友择偶标准。其中,"健康"、"相爱"成最热择偶关键词。由此可见,在当代,健康,无论对于男女老少都是头等大事。当内地激烈的工作压力和繁重的生活压力造成诸多"亚健康"危机时,人们开始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西部更为遥远的昆仑山下的和田绿洲了。这里环境恶劣,为何人们健康、快乐、长寿?除了遗传的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灵丹妙药"?和田维吾尔医药(简称"维药",下同)就是使沙漠民族健康长寿,青春不老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6.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从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在漫长的筛选过程中,和田玉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玉是中国的国宝,因此成为重要的图案素材,在1978年、2000年、2011年、2012年多次登上我国的邮票。  相似文献   

7.
和田之秋     
权鹏飞 《旅游》2012,(10):86-90
和田的秋季是"熟女",虽不光鲜,却不一般。和田的秋季是欲女,虽不动人,但却撩人。和田的秋季更像真正的秋季,和田的秋季丰饶、饱满、风韵而热烈。  相似文献   

8.
权鹏飞 《旅游》2012,(3):86-93,3
新疆听说很远,和田听说不近。有时候,旅行不在目的地,而在旅行过程中的奇遇与艳遇。造访流水村,叫我有了想住下来甚至想落难时逃避此地的冲动。选择和田需要决心,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单纯的心境。奔玉而来非但短浅,而且失去玉缘。昆仑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胡杨、核桃王、无花果王、梧桐王,玉石、地毯、丝绸,维药、大芸、阿胶,皮亚曼石榴、安迪尔甜瓜、和田玉枣,沙漠玫瑰精油、阿布丹麻糖、和田果酱,烤全羊、抓饭、拌面,道教、佛教、伊斯兰教遗迹,这一切构成鲜明的和田元素。和田的火车通了,北京的飞机直航和田了,北京人、天津人、安徽人都来援建和田了。和田真的很亲,和田真的很美,和田真的值得一看。天堂很远,和田很近。  相似文献   

9.
上海珍和     
<正>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井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该玉璧采用上好和田青玉制作而成,整体纹饰为乳丁纹饰,工艺精细,鸡骨白包浆厚实自然,为玉中精品。  相似文献   

10.
和田之春     
权鹏飞 《旅游》2013,(3):88-93
沙尘暴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也为之感到震惊——和田的春天总是伴随着沙尘暴的到来而到来。春风和煦、小草泛绿、桃红柳绿、河水起涨、鱼虾蠢动、狗猫发威,这是内地春天的序曲;而和田,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你总是在没完没了的沙尘暴的迷蒙中一直犯晕,刚等你好不容易从混沌中清醒过来时,"忽如  相似文献   

11.
和田的魅力     
<正>和田古称于阗。自西汉始,于阗就统一于祖国的版图,两千多年来始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和田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其北为广袤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为连绵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与我国西藏以及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线交界;西连喀什地区,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大小河流,哺育了一片片的绿洲,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何文珺 《神州》2012,(7):78-80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台湾诗人席慕蓉首部诗集《七里香》里的诗句,曾被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奉为爱情的圭臬,记录并见证了他们的青春岁月。在许多人记忆里流淌的,岂止是她温润哀叹  相似文献   

13.
<正>脱胎玉质独一品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顾名思义就是好似羊脂(俗称羊油)一样的玉石。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玉,羊脂白玉属于玉中的优质品种,韧性和耐磨性却是玉石中最强的,入土数千年,也不会全部沁染。该和田羊脂玉,玉质细腻、光亮、温润,质地紧密坚实,  相似文献   

14.
和田之冬     
和田的冬日,明静、明媚、温暖、豁朗,人可以长时间免费接受太阳的自然补钙,不但精气神足,而且还长寿。要不,怎么说和田是世界四大长寿区之一呢。上百名长寿老人齐聚和田确实是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5.
久温塘,流放皇子的爱情冷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薇 《旅游》2008,(12)
定安龙门镇久温塘有一片火山冷泉,每天有近4万立方米的冷泉从火山岩缝隙中流到这里,富硒又富锗,宜泡且宜饮,冬暖而夏凉,不用多,只消听听“久温塘”这三个字就够了——弥久温润的一片自然水塘。  相似文献   

16.
和田采玉史     
和田美玉温润细腻,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至少在3000年前就被人类捞采使用,并输入中原地区。《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古籍中,都有西王母献玉和昆仑山产玉的传说。《史记》中多处有昆山之玉输入中原的记载,其中《大宛列传》中载汉朝使节张骞的副使曾到和田,“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虽然  相似文献   

17.
你从哪里来?和田。就是那个出和田玉的地方吗?那个地方的玉很了不起啊!每每出门在外,别人总会这样问,也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谈和田总绕不开羊脂美玉的话题,似乎和田就只有玉石。诚然,和田玉是和田一张靓丽的名片,但绝对不是和田的全部。和田,是自然女神撒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美丽的石头(和田玉)。  相似文献   

18.
戊己 《中国地方志》2012,(8):59-64,5
吐鲁番绿洲作为天山南麓——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为代表,在欧亚大陆间不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西域绿洲文明经历了从萌发到成长到成熟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绿洲文明随人而兴,亦有可能因人而衰,要保持绿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绿洲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黄晓鹭 《神州》2012,(36):170-170
厦门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是一座自然清新和中西文化相融合的美丽海岛。蓝天、碧波、沙滩,使人宁静,而宁静能够让人沉下心来,舒展艺术的遐想,所以,在服装色彩的选择上,我更喜欢选择“适度”与“中和”,选择接近这座城市淡雅、清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绿洲社会是拉铁摩尔新疆考察的主要对象,也反映其边疆研究范式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绿洲景观的不同类型及亲疏关系,拉铁摩尔创建了以沙漠绿洲为经典形态的绿洲体系,并探讨了绿洲社会的总体特征。他认为,绿洲社会是一种可与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并列的第三种社会形态,而作为中国侧翼边疆上的绿洲社会,在与其它两种社会的交往中,表现出亲近农耕社会,排斥游牧社会的倾向。鸦片战争以后,工业化文明对中国的冲击破坏了绿洲社会故有的社会基础,绿洲社会最终隐藏在中国农业—工业化文明形态之中,但是其与中国内地的社会基本矛盾并未根除。这一理论自"民族国家"的研究主流语境之外,率先发现新疆边缘族群的话语价值,有其超越时代局限的先进性,对分析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新疆民族问题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其公式化的弊端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