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0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将他在华50多年收集的3600多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了他的第二故乡甘肃山丹。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保护和展示他捐赠的珍贵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山丹县修建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馆内珍藏和展示路易·艾黎的生平图片、实物、事迹以及他捐赠的数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种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1,(4)
正新年伊始,国家博物馆将专题展览"中国古代书画"的全部书画展品进行了换陈。此次"中国古代书画"专题展览仍以时间为主线,共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和清代的绘画与书法三个单元。展览通过52件(套)宋元名家的珍品名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画坛书界的发展风貌,可谓丹青留美、翰墨淋漓。一宋元时期,宫廷画院创立,绘画题材多样,士大夫绘画形成潮流,"文人画"对笔墨和意趣的强调,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物,博物馆中大都保存有古代绘画作品。但单纯的绘画藏品定级已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今的博物馆界需要对馆藏古代绘画类藏品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尽管在千差万别的古代绘画中寻找评定标准和规律很复杂,但评估还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4.
郭世军 《中原文物》2012,(2):92-94,111,112
开封博物馆原藏有多件许钧书法精品,2002年许钧后人又向开封博物馆捐赠了许钧的书法及绘画作品。这不仅弥补了开封博物馆没有许钧绘画藏品的空白,同时又为研究许钧的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陈畅 《收藏家》2015,(6):3-10
2014年12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专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涵盖了从商代甲骨文、金文至清代墨迹的120余件珍贵文物,通过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变化。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而书法则是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具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方维甫 《收藏家》2010,(2):16-20
范季融是美国著名的中国文物收藏家。1991年以来,曾多次向国家捐赠青铜器、书画等珍贵文物,在中、美两国博物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绘画历经数千年不断继承、演变的发展,加之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内容,使其成为传统艺术门类中最为独特的部分。天津博物馆经过数十年来征集、购买及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不断完善中国绘画收藏,形成时间跨度从宋迄清的丰富古代绘画藏品和几乎涵盖所有名家作品的近现代绘画收藏,藏品几乎可以串联起一部中国绘画史,在国内外博物馆界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8.
拍后综述     
《收藏家》2006,(12):88-92
11月24日,中国嘉德2006秋季拍卖会圆满结束,总成交4.47亿元,继续高居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业榜首。“食斋珍藏中国书法”、“静观居藏近现代九家珍品”、“存仁堂藏瓷器工艺品”和“李安深收藏、纸币”等私人收藏最受瞩目,成绩喜人。中国书画嘉德首次推出的中国古代书法专场—“食斋珍藏中国书法”,以100%成交的喜人结果,传达出书法收藏市场趋热的信号。一幅郑餯的隶书七言诗更以44万元成交。中国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抽象的画面结构,一直被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所关注和喜爱,但古代书法的市场价位却长期与绘画作品的价格差距很大。专…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06,(11)
11月22日至24日,中国嘉德2006秋季拍卖会将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这次推出了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角茶轩珍藏明清书画、食但斋珍藏中国书法、静观居珍藏中国近现代绘画、瓷器工艺品家具珠宝、存仁堂藏瓷器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古籍善本、碑帖法书、邮品、李安深收藏纸币、古钱·金银锭·金银币、铜镜等专场。拍卖会预展将于11月19日至11月2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进行。中国书画除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例行拍卖以外,还有“角茶轩珍藏明清书画”、“食但斋珍藏中国书法”和“静观居珍藏中…  相似文献   

10.
装裱艺术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裱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技艺,它不仅对中国的书法、绘画作品进行美化和装饰。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书画物起着积极的、决定性的保护作用。如果没有装裱艺术。我们要想见到明代以前的书法、绘画,几乎是不可能的。装裱对中国古代书画物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装裱艺术源远流长,有关史料散见于古代献之中,至今没有一部完装的史籍,本对装裱的起源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吴光华 《文史博览》2005,(12):55-57
钱君匋,装帧艺术的开拓者,海内外知名的篆刻、绘画和书法艺术家。晚年,他把自己一生积累起来的4000多件珍贵文物,全都捐献给了国家,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市场资讯     
《收藏家》2017,(7)
正163件周韶华作品落户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艺术研究所成立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周韶华捐赠作品展"在该馆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绘画作品、诗稿书法、采风手记、创作素材、手稿5部分,展出周韶华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的全部163件作品,代表了周韶华各个时期的创作成果。此次捐赠,丰富了中国国家画院院藏,也为国家增加了艺术财富,体现了周韶华心系中国美术的大家气度和长者风范。杨晓阳在致辞中认为周韶华是一位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担  相似文献   

13.
董三军 《收藏家》2010,(4):59-64
推荐词:作为著名美术教育家和融汇中西的画家徐悲鸿的夫人,廖女士保全并捐献了徐悲鸿先生大量巨作,创办了徐悲鸿纪念馆,并将徐氏收藏的大量珍贵古代与近现代名家书画一并捐赠国家,声誉极高。1953年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过世之后,夫人廖静文将徐悲鸿生前留下的全部艺术作品捐献给国家,其中包括徐悲鸿绘画作品1250余件以及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名家绘画精品1200  相似文献   

14.
张珩 《文物》2015,(4):90
<正>本书是我国文博界前辈、古代书画研究大家、书画鉴定学奠基人张珩先生的代表作,为书画鉴定著录专书。全书收录了从两晋至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2200多件,依原稿分为绘画四编和书法四编,共13册(绘画8册,书法5册)。每编均按作品的年代顺序编排;每件作品均记录其名称、质地、尺寸、内容、题跋、印鉴、收藏单位及著录情况等。本书所收作品资料尤为难得,对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和中国美术史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珩 《文物》1960,(10)
蒋介石集团在解放前盗运到台湾去的故宫博物院所藏大批的珍贵文物,是我国数千年来遗存下来的艺术品里的精华.因此,美帝国主义者久已对达批"无价之宝"馋涎欲滴.美帝国主义不顾中国人民历次的警告和声明,竞悍然用海军军舰来劫夺我国的文化遗产的事实,激起了我们无比的愤怒,美帝国主义这种蛮横的盗劫行为是中国人民所绝对不能容忍的.根据光明日报发表的目录,在这批中国古代艺术品里,计有绘画、书法、织綉、铜器、玉器、瓷器、琺瑯、雕漆、雕刻等项,共二百五十三件.它们无一不是故宫博物院存台文物中的至精之品,也是我国历代艺术品中最杰出的代表.正如华盛顿的美国艺术陈列馆首席保管人考特自己的招供:这次  相似文献   

16.
刘知白先生为中国当代绘画大家,其书法艺术也有相当的造诣,却少为人所论及。本文从书法用笔的角度,将刘知白先生之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加以比较,从中分析书法线质和绘画线质在其作品中的一致性,呈现刘知白书法艺术中以画法参书法,笔法互用,心象自出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赵榆 《收藏家》2003,(10):53-54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2003年拍卖会,定于2003年11月1-3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亚洲会堂举行。此次拍卖会推出书画收藏家专场、扇画专场、近代书法专场、古代书法专场、近代绘画专场、古代书画专场、瓷器古玩专场,一共七个专场,拍品约计1600余件。  相似文献   

18.
1983年4月,原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李初梨同志把他搜藏的书画、陶瓷、砚台、青铜器、碑刻拓本等537件珍贵文物和68册书籍无偿捐赠给国家,交重庆市博物馆保存。这项大规模珍贵文物的捐赠,受到了各级领导机关与文物界、美术界、舆论界的一致重视与高度评价,大家认为:这不仅为四川文化工作增添了光彩,而且在全国也极为罕见,是一件盛事。 李初梨同志,四川江津人,1899年出生,1915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潮影响,入东京帝国大学改习文科,旋参加“创造社”,从事左翼文艺  相似文献   

19.
苏轼与砚     
朱思红  徐蕊 《文博》2004,(5):70-71
苏轼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文化巨人。他精于策论诗赋,文字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后世所称颂。他又擅于书法绘画,以“不践古人”、“能自创新意”而自成一家。其丰实多彩的文事生涯,使他与文房四宝结下了特别的情缘,流下了不少千古佳话。然而在以往的苏轼研究中,人们更多地重视的是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他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有的甚至是空白。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10)
<正>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善书者辈出。至明清之际,书者逐渐从"阁体"的束缚中觉醒,他们追求解放个性,合情调于纸上;锐意求新、穷变化于毫端。浙江省博物馆藏书画万件有余,属珍贵文物的古代书法作品近3000件,其中,又以明、清时期的书法作品所占比重为大。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馆藏明清书法精品的赏析,展现两朝书风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以此来勾勒明清书坛纷纭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