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林东 《文献》2004,(2):283-286
本书是白寿彝先生论史学遗产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所收录的六篇论文,写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谈史学遗产》这篇长文撰于1961年,其余五篇撰于1981-1982年,前后相隔二十年,而其撰述旨趣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
史学遗产和史学研究——读《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书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前,白寿彝同志曾撰写《谈史学遗产》(载《学步集》页129—154)一文。今年,他又在《史学史研究》季刊上,连续发表四篇《谈史学遗产答客问》。我认为,作者关于史学遗产的许多见解,对推进我们的史学研究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我们的史学工作者注意一般的历史遗产比较多,注意史学遗产还很不够”。这种情况,今天还是存在的。在这里,作者提出了“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白寿彝教授同本刊编辑谈史学史研究1995年1月10日,本刊主编白寿彝教授同本刊编辑谈到史学史研究的问题。白寿彝先生说,近几年来,我们的史学史研究是有成绩的,但是,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从史学发展的要求上来看,还是不够的。史学史研究要发展。白寿彝先生说,...  相似文献   

4.
史念海先生与白寿彝先生20世纪三十年代相知于北平禹贡学会,四十年代共患难于抗战后方,五六十年代成就《河山集》史坛佳话,八九十年代合作编撰完成多卷本《中国通史》,65年的亲密交往给双方学术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益处,达到了学侣共进的目的。这不仅是20世纪中国现代史学发展史上的一段美谈,而且也可为新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5.
《左传》在历史文学上的两大特色汪受宽历史文学是史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1981年,白寿彝先生的《谈史学遗产答客问》就以专门的一篇,阐述历史文学,亦即历史家对历史的文字表述问题,号召我们总结我国的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回顾十几年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史学史学科在历史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白寿彝先生论述史学史学科时指出,史学史是较高层次的史学工作,对于整个史学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史学史学科,要努力总结中国史学遗产,要揭示史学民族特点,要重视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寿彝先生和 2 0世纪中国史学有密切的关系。首先 ,他从一个爱国者走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反映了 2 0世纪一批进步史学家所走过的共同道路。其次 ,他以兼擅博洽、专精而又独具卓识著称于世 ,这是只有那些勤奋、多思、富于创造精神的史学工作者才能达到的境地。再次 ,他在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史学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方向、大力倡导历史教育、致力于一系列学术组织工作、完成宏伟的世纪工程———《中国通史》的编撰等 ,更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学家才能做得到的 :作为新时期中国史学的一位杰出的建设者 ,白寿彝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白寿彝先生很快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中,他在强调历史研究中的爱国主义、重视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史研究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方面的研究等方面,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白寿彝先生积极探索历史教学中的中国通史教学方法,既充实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教学内容,也为他日后的中国通史撰述创造了条件。他对史学史学科理论的阐述,为马克思主义史学语境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寿彝先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学术成就,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1981年,史学史的研究出现了比较兴旺的景象,发表在全国性报刊和高等学校学报上有关史学史的论文有一百来篇。其中有综合性的论述,也有对某一个问题、某一部史著、某一位史家的探讨。讨论比较集中的有: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史书的体裁问题、对司马迁和章学诚两大史家的评价问题。除这四个问题之外,从古到今,上起《春秋》、《左传》,下至近代史家梁启超、王国维都有专文评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史学史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对“五四”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探讨。这种现象在前几年是比较少见的。对前人的史学遗产如何批判继承,这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白寿彝同志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四篇《谈史学遗产答客问》(载《史学史研究》第一至四期。本文所提及的论文及报刊均以1981年为限,故不标年份),从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史书编撰、历史文学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文章以轻松活泼的“答客问”的形式,谈得比较全面、透彻,对人颇有启  相似文献   

10.
1994年 3月 2 1日 ,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向先生问候 ,说明对这次访问 ,白寿彝先生很重视 ,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的事 ,我们希望大年先生就当前我国史学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年先生很忙 ,这次能接受访问 ,很不容易 ,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大年先生说 ,白寿彝同志同我谈过几次 ,你们的刊物《史学史研究》我能收到 ,刊物上的访问记 ,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访问记讲得很好。你们要我谈的问题 ,我可能要交白卷。说到这里 ,大年先生笑起来。他说 ,我…  相似文献   

11.
1927年梁启超提出“史学史的做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白寿彝、吴泽、杨翼骧、尹达等对史学史的编纂方法作了新探索。史学史述或循梁启超“做法”,或依社会形态则限,或按古、近代分段,各有优劣。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对史学作会通考察,适当处理史学史与通史之关系,分史学为传统与新史学两时期,注重史学理论的阐述,甚具特点,实践了白寿彝的史学史编纂思想,为史学史研究昭示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聆听江泽民总书记给白寿彝先生的贺信,是1999年4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祝贺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上。1999年第3期的《史学史研究》将此信公开发表后,又反复研读,获益甚多。江泽民的贺信,是写给白寿彝先生的,实际上也是写给整个史学界的。在这新旧世纪更替之际,这封贺信的发表,对于我们推进史学研究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贺信强调了学习与研究历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从事史学工作的信心。江泽民给白先生的贺信,共四大段,近千字,字字玑珠。贺信非常精辟地从四…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以后,白寿彝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将唯物史观应用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突破了20世纪30、40年代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框架,展现了他所规划的上至远古、下及当世的中国史学史宏伟蓝图。白寿彝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对唯物史观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史学史研究者的唯物史观转向,以及随着政治环境的变迁逐渐走出"苏联模式"的时代履迹,是当今学者应当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史学上的第五次反思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次反思有三个特点:一是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可以看作是学术群体的反思;二是它以重新学习和准确地、完整地理解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目标;三是它回答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这次反思中,许多史学家如侯外庐、尹达、刘大年、白寿彝、尚钺等老一辈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月 ,乍暖还寒季节 ,从北京传来白寿彝先生逝世的噩耗 ,中国失去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令我万分悲痛 !这是史学界的巨大损失 ,是史学史学科的巨大损失。早在六十年前 ,白先生即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 ,开始了对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解放后 ,白先生受教育部委托 ,于 1 96 1年着手编写《中国史学史教本》 ,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成立了中国史学史编写组 ,并且招收两名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 ,组织了几次关于史学史的学术讨论会 ,出版了几期《中国史学史资料》刊物。白先生还亲自撰写《谈史学遗产》、《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等等…  相似文献   

16.
教学改革与史学人才培养——兼论“白寿彝史学论著奖”设立的意义杨共乐梅雪芹以我国著名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首届“北师大白寿彝史学论著奖(学生奖)”颁奖仪式在北师大历史系全体老师们的积极努力下,在广大学生的踊跃参与下已经落下了帷幕。它是北师大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纪念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逝世一周年、深入研究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思想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历史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白寿彝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座谈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十几个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白先生的生前友好及学生共 5 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贵仁教授、副校长郑师渠教授等校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主持会议。袁贵仁校长在会上首先作了发…  相似文献   

18.
王建伟 《史学月刊》2008,3(1):116-124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专业史学期刊的出现是现代史学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民国史学在人才培养方式、学术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学术社群的凝聚力凭借期刊得到加强,史学研究的专业化、标准化、团体化趋势加快并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新兴的学术发表行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史学研究的整体形态.但处于动荡的社会中,期刊主办者受到各种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加之史学界内部派系纷争,沟通不畅,二三十年代的史学期刊常常处于困境当中.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白寿彝先生在关于史学与人生、史学与社会这二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 ,对历史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内容、作用等问题做了较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这些思想是白寿彝把史学与社会发展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结晶。它反映了社会对史学工作的影响 ,也说明了史学工作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性和鲜活的时代性。其精神和要旨在新世纪里仍然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一、对史学工作的自觉检讨中国史学史学科产生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建国以后,这门学科在六十年代初曾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最近十年有显著的发展。近十年来,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数量可观,在内容上,已经明显地注重于历史观点、编撰思想、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我们正在从事的是建设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的工作。白寿彝先生于四十年代初,便开始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在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将近半个世纪,在理论上作了许多总结阐发,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开拓,对建设这门学科、推动它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贡献。白先生治史学史,特别重视发展理论思维。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史学史是对史学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