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鼓是佤族宗教信仰的一部份,拉木鼓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相传,木鼓象征着母亲,木鼓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召唤,于是木鼓便被奉为“一寨之母”和“生命之源”,世俗生活与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木鼓。佤族人视木鼓为通天神器,无论哪一个部落建寨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拉木鼓祭祖。  相似文献   

2.
《山茶》2011,(4):38-38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据佤族传说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以一只木槽拯救了佤族人。因此,族人们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其最高的崇拜。为了获得民族的繁衍、壮大.佤族人将木槽制成女阴形.并将象征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置诸其上。  相似文献   

3.
佤族木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曾经在全国舞台上风靡一时的佤族舞《阿佤人民唱新歌》,其歌声和舞蹈亢进而有力,极合木鼓的节奏,富有佤族的特色。 在滇西南的西盟、沧源两县阿佤山区,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鼓。木鼓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孩子们手里的玩具木鼓,小巧玲珑,可以当工艺品看待。佤族喜好歌舞,歌舞的伴奏乐器也有木鼓。这种伴奏用的木鼓形体较大,但也适应于舞蹈的要求,既是伴奏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 佤族每个村寨,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大木鼓,庄严雄伟,供奉在专门的木鼓房正中的平台上。每个木鼓房里的大木鼓都是一雌一雄两个,雌木鼓稍大,雄木鼓稍小。…  相似文献   

4.
杨俊  谢志强 《旅游》2007,(10):78-83
黔东南的苗族居住区,这种相续了千年的古老仪式有不同的叫法,但不论是“吃牯节”、“鼓社祭”、“剽牛帝”等,均是苗族“江略”(一种鼓社联盟的血缘氏族)为单位,十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祭祖活动,其中伴有“喊祖先”、“旋牛塘”、“踩鼓”、“砍牛祭鼓”、“藏鼓”等程序。极为神秘且带有血腥味的砍牯牛,为的是让牛的魂灵与魂归东方的先祖为件,而祭鼓,则源于苗族对女性始祖枫树妈妈的崇拜。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一种转移,枫木牛皮制成的木鼓就是祖先魂灵的归宿敲击木鼓,可以唤来祖先魂魄。因此,砍牛、祭鼓是最为隆重神圣的民族大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陕北的拜神、客家的灯火、侗族的祭萨、土家族的摆手、蒙古族的祭火、佤族的剽牛祭木鼓……中国众多的地域人群用绚丽缤纷的年节祭札,构建出自己独特的神圣世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祭祀文化。这些新年祭祀的传统,有些在世外桃源中延绵不绝,有些在遭受重创后生机复苏,点缀着当今多彩的世俗生活,铭记着中华民族内心深处最古老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西南边陲的沧源县阿佤山深处,至今还有着一个神秘的佤族原始部落。这里是过去的“葫芦王地”,盛行着“拉木鼓”等神秘、古老的习俗文化,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  相似文献   

7.
云南的佤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身背长刀、肩挎火枪的佤族汉子,其主要生产活动是打猎。严酷的生存环境,陶冶出佤族人异常强悍、奔放的民族性格;由于打猎富于冒险性,往往需要结伴活动,所以,佤族人又极富团结友爱精神。从古到今整个佤族人民都遵守着“上山打猎,见者有份”这一古规。不但参与打猎的人无论你是否打到猎物,只要打到了猎物都是人均一份,即使是路人碰上了,也要分给一份。他们对各种动物的习性了如指掌,每次狩猎,都能满载而归,有时还能猎到老虎。佤族人认为虎是兽中之王,是神派来的使者,故每当猎到老虎,佤族人…  相似文献   

8.
新米节     
新米节,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节日,意为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沧源崖画规模之大,年代之久远,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妙,风格之奇异,在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崖画中都是第一流的,对于研究人类文化史具有极大的价值,然而沧源崖画则出于一个自称为"葫芦王地"的小民族。阿佤山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是佤族,他们世代相传的美妙神话史诗《司岗里》叙述人类起源于司岗里和开天辟地的故事。佤族传说,人类自崖洞而出,最前面走出来的是佤族先民。这个司岗里洞就在阿佤山,即今云南省西南角中缅边境阿佤山中部缅甸市拉得(又名巴格岱)部落境内,距西盟饭族自治县马散部落仅30余公里,至今佤族还奉之为圣地。…  相似文献   

10.
陆昊 《神州》2013,(6):39-39
谢肉节是斯拉夫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俄罗斯人认为她是最欢快和尽情放纵的节日。谢肉节一般持续七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称,并且每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如:拳斗,滑雪橇,乘坐马车游行,焚烧草人等。谢肉节是一个送冬迎春的节日,象征着告别寒冷和死亡,迎来丰收和希望。本文详细揭示谢肉节的文化内涵,描述了谢肉节主要的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11.
吕小满 《民俗研究》2007,(1):145-163
上个世纪40年代,闻一多先生《说鱼》1一文在考释"鱼"字的隐义时附带谈及"鹭",将鱼、鹭两者释为男女关系的两方,这应该是"鹭"与其他象征之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文认为"鹭"的杂多象征关系中还有一个被以往学者已注意到但尚未展开的方面,即鹭与舞、鹭与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台文泽 《民俗研究》2014,(3):98-103
"花物"是笔者对娘娘殿神像前陈设的"花枝"、"花包"这两种物的统称。花物最初的流动本身是人与神间交换的象征,但当它被置于娘娘神殿时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象征。求子活动中它自身的物性使它又具有与其它物不同的独特流动模式,从而充满了对生命的多重隐喻。花物的生命象征和多重隐喻获得乃是将物的自身特性与地方宇宙观、生命观及相关分类认知心理等连接之结果,从而象征化了山上的神圣空间与山下的世俗空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张永刚 《旅游纵览》2011,(11):80-83
<正>五一假期来到云南沧源,参加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数万人一起狂欢,其场景令人激动、震撼。沧源的自然美景独特。佤族原生态部落翁丁寨是个必到的地方。翁丁是阿佤山的缩影,记录着佤山远古和现在。寨中的牛头、牛头桩、寨门、寨桩、民居……每一处景点都是历史,都饱含着佤族人民的感人故事。尤其是离翁丁寨不远的千年岩画,更是佤族  相似文献   

14.
地藏菩萨诞日是中国民众信仰生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宗教节日,该节日并非来自印度佛教,而是唐宋以后地藏信仰不断中国化、民间化的一个结果。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该节日大约产生于明代中叶,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在北京以及江浙一带相当流行,衍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宗教民俗活动,对民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了文人士大夫歌咏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3)
<正>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热烈、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此时,万象更新,家家张灯结彩,城市乡村一片喜庆气氛。在这一重要时刻,各种民间艺术和表演活动集中汇演,将节日变为一个民间艺术的"综艺大观"。其实,春节并非只有初一到初五的几天,而是包括了腊八、小年、除夕、新春、立春、元宵节等众多节日在内的近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人心目中,春节为新年伊始,是狂欢之节、团圆之节。在年节中,  相似文献   

16.
亮点     
《世界遗产》2013,(1):12-13
立春"鞭春牛"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鞭春牛"是立春这天民间常见的民俗活动,又叫鞭土牛。在山东民间,人们在祭拜完毕,用鞭子把泥土做的黄牛打碎,然后争抢春牛土,称为"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江浙一带还要把抢到的春牛泥土带回家,撒在牛栏内,寄予促  相似文献   

17.
瑞霖 《东方收藏》2020,(4):39-40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春耕开始。南方山区,梯田多,农田小,不少地方还靠牛耕田。在农耕社会,人们依赖田地生存,耕作离不开牛。文人墨客靠笔墨为生,自然以笔代耕,以砚为田,"笔作耕牛砚作田",故有"笔耕砚田"成语。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庶有达者理而著之",句下段玉裁注曰:"每诵先王文诗句云:‘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盆’。"  相似文献   

18.
初识爱伲人     
郭建设 《旅游》2003,(8):30-31
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很多,而且能够和睦相处,我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傣族人靠水而居,他们的村寨都建在“坝子”里,爱伲人钟情于那种不高不矮的半山腰,佤族人则选择山顶为家,他们各自耕耘自己的土地,很少有冲突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最具喜庆色彩的大节。旧时,南京官府、商家、文人雅士和民间在迎新春时,多选用采购一些吉利、喜庆的观果作为春节清供,配对或单独陈设于上席(香几)、案头、柜台、橱窗中,讲究一点的用红纸、金纸或红纸上贴金纸的纸条箍在观果的枝叶上,以为吉祥福瑞之象征,寄托长青永禄之良愿。老南京传统的经典的迎新清供的观果是:万年  相似文献   

20.
杨志琦 《神州》2013,(32):130-130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教学的目标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备好学生。佤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等的影响,学习知识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佤族学生的特点,并从教学的情感、方法、以及说、读、写、运用等几个方面来培养佤族学生的能力,探讨了如何激发佤族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