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十多年的努力 ,《新疆通志·电力工业志》终于出版问世了 ,这是新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力工业专业志书。作为有幸参与了这部志书的编写人员之一 ,为编写好这部志书 ,曾经思考了许多的问题 ,愿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记载下来 ,以求教于修志同仁。在封建社会里 ,历代统治阶级对编修地方志都是十分重视的 ,他们把地方志书看成是“辅治之书”,并明确提出了“治天下者以史为鉴 ,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的要求。当然 ,他们是在利用志书为其封建统治服务。今天 ,我们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志工作 ,同样也具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历代及首轮新方志编修经验,认为志书语言风格可概括为“信”、“达”、“简”、“雅”四个字。即要求志文要真实可信,文辞通达,言简意赅,优美典雅。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江苏士绅鉴于方志编修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方志编修,促成了方志编纂热潮的出现。士绅参与修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多名士绅合力修志,二是个人独立修志。士绅合力修志是明清时期地方综合性志书编纂的通行模式。有些名望较高的士绅尽管没有直接参与志书编修,但也为志书编纂出谋划策。士绅不仅积极参与志书的具体编纂,还主动捐款支持志书编修。参与修志的士绅层次不同,角色分工也有所不同。士绅通过编修方志,建构地方价值观念与道德评判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方志批评     
《沧桑》1993,(3)
在我国志苑中,志书多评论少,志评专著更少。新方志编修十多年来,也是志书多评论少,专论志评的文章更少。缺少的东西,恰是方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东西。 (一) 方志批评,或称方志评论,应当是一门社会科学性质的、对以方志志书为中心的一切方志范畴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评论的科学。方志批评的对象,涉及方志领域一切范畴。包括方志志书,方志学家,方志思潮,方志流派,方志理论,方志实践。一切方志范畴都是在志书基础上产生的,又随志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方志批评要以方志志书为中心。方志批评与方志,是同时出生的“双胞胎”。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方志编修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明代“郡邑莫不有志”,270余年间修成各类志书2892种(比宋元方志的总合还多4倍);清代则在方志编修及方志学研究方面均进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编纂的连续性。连续编纂地方志使得我国方志文化蔚为大观。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讲话说:“普遍地延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新方志承继这一优良文化传统,肯定是要持续不断地编纂下去的”。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李铁映同志讲话强调说:“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世代奋斗、兴衰荣辱的史诗画卷。伴民族、随历史,代代相济,永不断章。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他还把方志编修事业比喻为“常青树”。  相似文献   

7.
刘赞廷在近代康区方志编修史上有重要贡献。他任职康区期间,依据档案、公牍、文史资料,加之其考察所得,编修出数量颇丰的康区方志,据统计共36种。所修志书可信度较高,体例编排较为合理,多有填补空白之作。这些志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修志札记     
一年来,踏入方志领域,在读志修志、学习工作过程中,偶有所得,随时录之,遂成笔记数则。“志”与“史”之异同古人说:“州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明·张居正语),或说“方志乃一方全史”(清·章学诚语),都是强调方志的史学特点。同时说志与史“兼行而互证”,说方志不仅为一邑之书,而“实为天下之书”。说明史与志互证、互补,志书“以小见大”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志”与“史”的共同一面。然而,修志者更应看到的是二者之间不同的一面。首先,许多学者认为方志源于古地理书,发展到元、明、清的“一统志”,一脉相传,则是与史学完全不同的另一学…  相似文献   

9.
志书中编排照片 ,既是新方志编纂中的一项新事物 ,又与方志传统相一致。古人云 :“无图不成书 ,有志必有图。”清代学者章学诚也说 :“图者 ,史之无文词者也。无图 ,则不足表形象 ,志书不得不冗。”(《章实斋论文集》)胡乔木同志曾说 :“因为有些问题 ,用文字不容易表达 ,附一张插图 ,就容易把事物说清楚。”(《上海修志导向》)照片在志书中的运用 ,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文字记述缺憾的补充 ,也是志书整体形式上对文字记述不足的补充。新方志运用照片强化志书“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 ,提高志书质量 ,反映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修志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近20余年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实践活动中,修志者为编修好志书,在志书资料的搜集、整理、鉴别、考证、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对方志资料工作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使地方志资料学呈现出明显端倪,并初步形成方志资料学的“胚胎”。但是,从建立新方志学科的又一分支学科——方志资料学的要求而论,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1.
志书设“概述”,虽然早见于1936年问世的《川沙县志》,但在开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时,还没有受到重视。随着方志理论的发展,方志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新编地方志如果仅仅包含各专业志的内容,无法解决下  相似文献   

12.
陶澍是清末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曾倡修《安徽通志》,参与编修过多部县志,并为多部志书撰写序言,在方志理论方面有所建树。陶澍与司马光和章学诚的观点相近,认为“邦国之志”和“四方之志”都是方志源头;方志是历史书,属于历史学范畴;方志三大功能中,“资治”十分重要。陶澍还对资料的采集和甄别,修志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巴蜀史志》2007,(4):25-26
我国的地方志从周代方志起源,到宋代方志成形,再到元明清时期发展鼎盛。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从古到今有识之士对地方志编修十分重视,数千种地方志流传至今,构成我国优秀丰富的文化宝藏,美国历史不长,但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整理中国志书已长达100年的历史,志书的价值已走向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方志是“官书”,而新方志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政府的“官书”。如何修好这部“官书”?《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李铁映说,“应有创名志、佳志、良志的意识和抱负,写出一批优秀志书来”。这就给我们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下面,本文将就新方志如何出精品谈一些浅见。拓宽思路写新写深新方志编写到今天,仅仅具有完善的体例、规范的格式,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应该更好把体现志书的经世致用功能,更有效地为活生生的现实服务,努力写出理论的新…  相似文献   

15.
方志,乃经世致用之书。中国方志事业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是体现方志事业成果的志书对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功用,这种功用的大小决定于志书编纂者对当地地情的研究状况及其记述水平。一部成功的志书,最大的成功之处说到底是它有较强的资政功能。因此,评论一部志书,最基本的最  相似文献   

16.
深度不够,质量不高,是新志编纂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志书社会功能释放的关键。更新观念以提高本书质量,已成为修志者的当分之急。更新哪些观念,我认为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修志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现实志书有很大的社会功能,已被古今史志界所公认。但对功能的表述及内涵认识不尽相同。新志编纂伊始,更多的人将方志的功能与修志目的概括为:“资治、教化、存史”。这“六字诀”既是我国古代方志功能的总结,又将其作为新方志编写的目的。我以为,对这一传统理论的全部继承,是导致新志质量普遍不高的首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几…  相似文献   

17.
“可读性”一词属新闻用语,可以用“新鲜、有用、吸引人”来解释。一部著作的问世,是否能够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是否拥有众多的阅读群体,可读性是这部著作的生命所在。我们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目的,就在于读志、用志,发挥志书服务社会的功能。首轮志书虽然对志书的可读性有所强调,但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新一轮志书要使其更好地发挥功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回疆地区方志是官员治理回疆的重要文献资料,其编纂特色鲜明。满蒙汉族官员先后广泛参与编修,志书编修重点从清朝前期以反映民俗生活为主到中后期凸显资政、教化功能,直观反映出回疆地区治理特点。志书牢固树立“大一统”国家观念,真实记录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维护边疆安全作出的贡献,是当地民众反抗分裂势力的有力例证。大量回疆特色史料,更是为他地所无,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挺 《福建史志》2007,(4):17-19
编纂地方志书.被视为著述大业。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曾指出“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全书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可见前人修志已充分认识到行文表述与志书质量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志书行文.这对编修新方志也有重要的借鉴。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接触了一些新编志书.对地方志特别是新方志的语言表述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盛世修志,正当其时。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说:“志书是一种特殊的史书,是官修的地情书,也是……有独特历史文化学术价值的国情书”。方志的功能在于“资治、存史、教化”。黄勋拔同志在《方志编纂学论纲》中把编修地方志的意义归纳为五个需要:了解省情、市情、乡情的需要,搞好“四化”建设的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干部水平的需要;保存历史的需要和储存资料的需要;教育群众、干部的需要;交流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