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李学勤 《文博》2008,(2):4-5
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近有<西周士百父盈铭所见史事试释>一文,刊布于在台北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的<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1].文中发表了一件前未著录的西周晚期青铜盈,并对其铭文作了很好的论述.本文试在其考释基础上,略抒己见,是非敬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2.
江苏丹徒背山顶春秋墓出土钟鼎铭文释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合作,在丹徒县大港乡背山顶的山颠,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出土青铜器400余件,其中有铭器15件,计有鼎、缶、矛各1件,钟镈12件。今就鼎、钟镈铭文加以释证。一钟镈钟镈12件,包括镈钟5,纽钟7。铭文皆铸在钟的左、右鼓面和钲间,直行右读;个别字行排列略有不同,字形亦微有差异,有的还有缺文,然其内容相同,且皆自铭"龢钟",说明此12件为一套编钟。今择其具有  相似文献   

3.
尹逊 《中原文物》2005,(3):95-96
<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刊载<洛阳新发现的两件有铭铜鼎>一文,其中释为"康共"的"康"字当是"集"字,"上林"铜鼎铭文中"啬夫钦省"的"钦"应是人名.  相似文献   

4.
戒鼎补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戒鼎补释吴振武戒鼎是1995年上海博物馆从境外抢救回来的一件重要西周晚期青铜器。该鼎鼎腹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上海博物馆陈佩芬副馆长已撰有《释戒鼎》一文并连同器影和铭拓发表在新近出版的《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一书中。①我们在看了...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元月19日,陕西省眉县杨家村西周晚期窖藏出土青铜器27件,皆有铭文。其中盘铭21行,行16—19字,共372字(其中重文12,合文1),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极其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刘霞 《中原文物》2004,(5):61-64
南阳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精致的青铜器,其中有几件汉代刻铭铜器尤为珍贵,现挑选7件未见著录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一书中收录一件晚商时期的龙首匕,编号为E·220 ①.出土地点不明,传出鄂尔多斯.此后学者们对这件器物的认识基本依从本书,将其归入鄂尔多斯青铜器或者北方系青铜器,没有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本文试从现有考古资料入手,对这件器物的功用及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粗陋不当之处尚请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陕西韩城市博物馆藏铭文青铜器》一文所公布的两件青铜器铭文的释文作了改释,把■尊的"■"改释为"印",把叔元父盨的自名改释为"匜"。  相似文献   

10.
石蝶 《文物世界》2006,(1):71-74,80
《考古》2005年2期刊发了一批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先秦至汉晋时期青铜器。多件铜器上还有铭文,且铭文的字数颇多,有的达到76字。这样一批有铭文的铜器,自然会引起学界的重视。文中刊布的先秦铜器有10件,其中剑7件,戈1件,笛1件,碗1件。其中除2件剑没有铭文外,其他8件皆有。我们认为这8件有铭铜器都是伪铭或伪器。有铭文的5件剑中,其形制可分两类。一类是扁形直茎,另一类是圆柱形直茎,有格。5件剑的铭文都刻于剑身一面的中脊两侧,由右向左作两行竖排。这5件剑的铭文摘录如下(括号中之字为笔者所释)。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曾在废品收购站检选出一件有铭铜戈,长22.3厘米。长胡三穿。铸铭六字,在胡。铭作王子反铸寝戈(图见95页)反字作■,简报释“安”,安字应从女,此从又,字形不合。应释“反”。《说文》:“反,覆也。从又、厂,反形。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元月19日,陕西省眉县杨家村西周晚期窖藏出土青铜器27件,皆有铭文。其中盘铭21行,行16—19字,共372字(其中重文12,合文1),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极其重要的资料。今据目验作此笺释(铭文拓片参看本期简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了不少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笔者特选取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几件器物予以介绍,将资料献于学界,以供方家研究。本文所涉及的青铜器铭文均出自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下文简称《铭图》)和《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下文简称《铭续》),以下引用只标两书简称著录号。释文参考学者意见,  相似文献   

14.
邓晨钰 《收藏家》2022,(1):41-48
<正>文王鼎,或称文王方鼎。因铭为"鲁公作文王尊彝"而得名,此处之文王即是西周文王。据《宋史·哲宗本纪》记载,元符二年(1099)九月,果州团练使仲忽进献了一件带有该铭的古方鼎1。这应是文王鼎初次见诸典籍。随后在徽宗朝编纂的《重修宣和博古图》中,文王鼎位列周鼎之首,并称它"奇古可爱,足以冠周器"2(图1)。由图可知,它是一件扁足方鼎,立耳、方唇,口、腹作长方形,腹壁斜直,平底,扁足作夔形,足底上卷,纹饰以兽面纹为主,  相似文献   

15.
应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地望在今豫中平顶山地区.根据目前所刊布的发掘报告,今出土所见有关青铜礼器已达116件之多,其中有铭铜器计46件.此外传世的、收购的和出土于其他地方的应国有铭青铜器还有32件,总计有铭青铜器78件.它们对于研究古应国的兴衰及其历史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关于日本侵略一个表述之真意>①一文(以下简称"<真意>")拜读已久.该文以解读"毛泽东说要感谢日本侵略"的说法(作者称之为"关于日本侵略一个表述")并铨释其含义来为人们解"惑",立意甚高;但读后却使人增添了"困惑".<抗日战争研究>将该文列入"问题讨论"栏目,表明有关问题可以讨论,需要讨论.我想说一点个人看法和想法,就算参加讨论吧.  相似文献   

17.
庚国(族)铜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国(族)铜器初探曹淑琴一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不少器铭中都铸存字铭文。清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它释作庚丙,有的说是庚丙二字合文(即庚字下从丙)。如钱坫①、阮元②、徐同柏③、吴式芬④等人即主此说。有些学者将它释作庚字,如刘心源⑤、方浚益等。方氏在《缀遗斋彝...  相似文献   

18.
襄樊市博物馆所收藏的襄阳山湾铜器中,有一件有铭的铜鼎。关于鼎的形制、铭文,王少泉同志已撰文作了详细的介绍。此鼎盖、器皆有铭文二行六字,据王文所释,盖铭为:“邓尹侯之洉(池皿)”,器铭为“邓尹侯之”。杨权喜同志则释盖铭末二字为“浴(池皿)”,器铭末二字为“(鼎可)?(化鼎)”?.从所发表的铭文摹本看,盖铭中的“(池皿)”字当隶定为“(沱皿)”,其上一字释“浴”于字形无据;释:“洉”,形虽相近,亦不可通,此字应释为“沰”,为从水石声之字。春秋战国文字中,“石”或写作后,见《先秦货币文编》及《古玺文编》卷九;或写作,见《说文》“磬”字古文所从,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河北省博物馆征集到一批青铜器,计8件,包括戈4件,凿2件,铲、锛各1件。本文对其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中4件器物上相类似的铸铭作了简要分析,认为可能是商代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部族或方国的族徽。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夏月,于偶然之机,得新发掘成汉(303—347)间墓之砖铭拓片数纸,甚悦。其中一铭曰:“玉衡九年行中阎月十日始”,文甚费解。笔者不揣孤陋,欲一试释。 此铭,书呈阳文,篆隶相糅,风格别具。铭中衡、年、阎、始诸字,皆书成反文状,考其根由,实由印模所致。盖铭中除“九”字外,它字本也尽为反文,只因玉、行、月、十、日、诸字,在篆书中本就正、反无别,掺乎其中,故不免扑朔迷离,使人不易顿察。其衡字书为“”,反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