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船棺葬     
船棺葬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地乃至太平洋群岛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本文广泛收集了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有关船棺葬的考古学资料和民俗学资料,进而论述了船相葬的分布、时代、族属和所反映的丧葬观念.文章认为,行船棺葬的民族均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船棺葬俗实际是海洋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船是海洋民族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死后以船为棺,目的是满足死者在想象的另一世界中的生存需要,并祈求死者福佑活着的人们,即行船棺葬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它集中体现了海洋民族的信仰,追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成都平原和重庆地区葬具的发展线索,认为船棺葬为蜀人的固有葬俗,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的船棺葬是受蜀化影响的结果。巴人本来无船棺葬的习俗。  相似文献   

3.
贵州印江土家族一直沿用红棺为已故亲人丧葬的习俗。论文意在探讨印江土家族红棺葬习俗反映的社会道德、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4.
本根据成都平原等地和重庆地区葬具的发展线索,认为船棺葬为蜀人的固有葬俗,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的船棺葬是受蜀化影响的结果。巴人本来无船棺葬的习俗。  相似文献   

5.
2012年5~6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大树林汉墓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出土仿木棺式葬具陶棺一具,以及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等。该墓出土的仿木棺式葬具陶棺丰富了四川、重庆地区汉代陶棺葬的考古材料,对研究该区域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陶棺葬的时空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什邡荥经船棺葬墓地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出版了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的《四川考古报告集》①,其中发表了《什邡市城关战国秦汉墓发掘报告》和《荥经同心村巴蜀船棺葬发掘报告》,另外还有《涪陵小田溪9号墓发掘简报》和《广元市昭化宝轮院船棺葬发掘简报》。在小田溪以往曾发掘过两批7座墓葬②,此次发掘的9号墓从各方面看与“前两次发掘的一样”。其为巴文化墓葬已无疑问。昭化宝轮院共清理9座墓,“与1954年所出船棺葬处在同一个墓葬区域”。出土器物也“都与该地过去发现的船棺葬所出器物相似”。1954发掘的船棺葬属巴文化③,所以此次发掘的船棺葬属巴…  相似文献   

7.
巴蜀造船事业起源甚早。传说夏禹治水所乘的独木舟。就是在四川梓潼制造的,它是各种船只的始祖。在昭化、广汉、巴县等地出土的船棺,长约五米,宽约一米,首尾差别不大,各地相距八、九百里。而出土船棺却有相似之处。再次证明岷江、长江、嘉陵江一船相通。巴蜀先民逐水生息,生前乘船。死后以船为棺。也说明舟船的重要地位。秦人巴蜀,随即在四川大造舟船,以便浮江伐楚。  相似文献   

8.
葬俗作为人生礼俗的内容之一在民俗学中备受关注,以瓮棺葬形式埋葬未成年人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早到晚期阶段曾一度流行的习俗。与中原和江汉地区相比,本区瓮棺葬以"陶片覆盖葬"为主,"完整陶器装入葬"较少,在葬具的组合和墓主年龄及埋葬位置等方面亦存在自身特点。海岱地区先民在向西拓殖的过程中主动引入了豫中地区的瓮棺葬俗,并且加以改造来适应自身文化。民俗学理论中关于葬俗传播和变异的研究为阐释史前时期海岱地区瓮棺葬俗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什邡巴蜀印文考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什邡巴蜀印文考义冯广宏,王家祐一、巴蜀文字与古汉字有过共用时期1992年,什邡县丝绸厂工地发掘21号船棺葬时,出土一枚3.5厘米见方的铜印。正面印文为巴蜀日语,背面纽部铸有四个古汉字(图一)。据什邡县文管所考证,此印时代约距今2500年①,为春秋晚期...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21,(2)
为配合清凉山居建设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南郊上塔坡村北侧发掘古墓葬223座,其中有10座汉墓为竖穴墓道土洞墓,葬具为单棺或一棺一椁,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以鼎、盒、钫等陶礼器和罐、缶、钵等日用陶器为主,并出土陶璧。这批汉墓的发现,可为当时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的研究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崛起于太湖地区的越国,是南方百越民族中最为强大的一支--于越族所建立的国家。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越国历史文化有着许多独特内容,如越国上层贵族墓葬的葬制葬俗等。近年的考古调查发掘新资料及相关的研究探索揭示,墓上堆筑长方形覆斗状封土、使用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岩坑)木椁墓制、墓外较普遍地设置陪葬器物坑以及完全用仿青铜原始瓷或硬陶的礼器与乐器代替青铜礼乐器随葬等,都是越国贵族墓葬葬制葬俗中颇具特色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西夏墓葬可分为土洞墓室和砖室,砖室墓多为汉人墓,而党项人墓几乎均为土洞墓室,党项人墓代表着西夏墓葬的形制特点。西夏党项人墓的墓葬结构和葬俗,既反映了党项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唐末、佛教文化因素,表现出西夏文化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13.
宣汉罗家坝墓地的年代当在战国中期至战国末期。墓葬形制、葬具与葬俗,以及随葬品的器用特征显示,罗家坝当为蜀文化墓地,而非此前公认的巴賨文化墓地。达州宣汉一带在历史时期地理优势突出,战国中期早段M33的突现为《史记》所载蜀伐楚及取南郑的两次军事行动提供了考古学证明。秦灭巴蜀前夕,开明蜀国盛极而衰,无力东顾,罗家坝邑聚因此骤然贫困化。秦灭巴蜀至战国晚期中段,正值秦楚在长江一线的拉锯,罗家坝的军事组织因此得以保留。只是墓地的平民化特征依旧突出,且蜀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反映出秦对巴蜀既笼络又防范的统治政策。白起拔郢,楚国东迁,次年张若又取巫、黔中,罗家坝或因此彻底失去了作为军事驻地的价值,故在战国末期前后已经趋于废弃。罗家坝墓地的案例为从考古学本位出发界定与区分巴、蜀文化提供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周玫 《东南文化》2003,(11):75-79
六朝青瓷所反映的厚葬风俗,包含了时人对天、地、人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5.
胡中生 《安徽史学》2016,(4):120-126
从民间文献中可以窥探清代徽州地区女性葬礼过程。葬礼中普遍存在着宗教信仰和堪舆风水观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葬礼中礼俗交融极深,违礼越制成为一种常态性现象,礼法不断被突破而向俗尚靠拢,体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也谈巴蜀货币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国未铸币。见于列国遗址的桥形铜片非货币而为铜璜,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界的共识。但随着近十几年巴蜀青铜化大发现,这一问题又被提了出来。本先是重新审视了各地桥形铜片的出土环境(部位、伴存物件)、形制特点和存在时限,判定它与配饰品关系多多,并找到它在商周组玉佩的发展与衰减中的位置,遂确认它源于玉佩中的璜。为规范物定名,建议统一命名为铜璜而不再它称。最后,从巴蜀国的时代背景、经济化状况及其同周边国家关系、货币铸行规律等多方面考察,认为巴蜀国可能仍处在实物货币阶段,使用盐、帛(赛布)类为交换媒介。  相似文献   

17.
孙丹 《东南文化》2018,(3):62-69
长江下游西部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比较广泛,汉水流域甚至发展为主要以猪下颌骨随葬的葬仪。随葬猪下颌骨所彰显的财富与地位特征逐渐变强后再渐弱。距今7000年左右,即在随葬猪下颌骨的最初阶段,只体现出一定的财富属性。距今6000—4500年,随葬猪下颌骨隐含的财富与地位特征最强。之后,这种习俗渐趋消失,与财富、地位的关联性也微乎其微。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可能是与黄河流域社会上层交流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陈华文 《民俗研究》2020,(1):119-127,159
殡葬改革是我国政府持续推行的一项文化和社会改革政策,旨在改善民生,而由此引发的争议则与不同地区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关,并涉及对传统丧葬文化和习俗的多元认知。具体到土葬还是火化的话题而言,争议集中在土葬浪费土地资源、森林木材资源,以及传统仪式的铺张浪费等方面,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的讨论和厘清。与传统殡葬有关的土地占用、木材损耗、金钱浪费等现象,并非不可改进,也并非与当今社会发展难以兼顾。或许,在尊重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殡葬改革进程中的城乡差异,有助于多元化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