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红军标语墙、红军墓,80年的时间里,不断有人站在这些沧桑、古老而厚重的建筑前,瞻仰它,凝视它,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透过斑驳的墙体、冰冷的墓碑,去感受红军烈士遗留下来的英魂体魄和革命精神。高坡红军标语位于高坡苗族乡街上村北段。从喧闹的农贸市场沿着路往里走,不多远就能看到。这是村民文成军的房子,在一众新修建的房屋里,这座街角处裸露着墙体的房屋尤为显眼。两层楼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红军的标语     
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区墙壁上 ,至今仍可见到当年的历史见证———红军标语。几十年的风雨苍桑 ,仍掩蔽不住它们的熠熠光彩。  标语 ,是红军运用最广泛的文艺宣传形式  红军在老区墙上留下的成千上万的标语 ,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口号 ,还包括歌词(如“劝白军士兵歌·四川调”之类 )、对联 (如“红军中官兵亻夫薪饷穿吃一样 ,白军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之类 )、告示 (如“告白军士兵书”之类 )、壁画等 ,是苏区时遍布城乡的一种独特景观 ,是红军宣传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文艺形式。从现存苏区标语的落款看 ,绝大部分为红军所书。当年群众…  相似文献   

3.
近日 ,经历了 6 0多年的历史风雨 ,广东北部革命老区南雄市水口、梅岭、南亩等镇的1 0多个村子保存下来的一批革命“真迹”——— 1 0 0多幅红军标语终于被当地文化部门抢救和保护、收藏起来。有部分标语采用科技手段揭下送南雄市博物馆专门兴建的“红军标语廊”永久珍藏 ;有的被钉上———“重点保护文物”的标牌。至今 ,南雄各地保存较好的红军标语有40多处计 1 0 4幅 (条 ) ,堪称广东省内现存红军标语保存最多最好的县 (市 )之一。红军标语中 ,保存较好的已被揭下 2 4幅 ,内容形式多为歌谣、漫画、布告、广告等。新建的独特走廊———红…  相似文献   

4.
红军石刻标语是川陕片区红色宣传形式的独特创举,是川陕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四川省革命文物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红军石刻标语不仅面临损毁消失加剧的危险,而且受保护技术的制约。红军石刻标语在保护理念、保护技术和展示利用方面应区别于其他类型革命文物,开展专项调查,借鉴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实施红军石刻标语保护工程,加强红军石刻标语与其他资源的整合融合,发挥其独特的革命文化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留给后人永恒的财富和沉思。长征中,红军转战全国14个省份,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宣传标语口号和文告,有很多至今依然清晰可寻,是红军长征历史的鲜活见证。一、标语口号宣传灵活便捷,适应了长征特殊环境工作需要长征开始时,红军各部队虽然普遍携带了大量的各式宣传品,但经过艰难转战,消耗  相似文献   

6.
旬阳县潘家河流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一度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至今,在潘家乡三岔河口村民李品智家的房子内外,还保存着八条当年的红军标语。八条标语中,有两种落款:一是“红七十四师独立五团政治处”,一是“陕南红独立第五团”。这两种落款名称不同,实际为同一建制。因为一九三五年七月,红二十五军奉命撤离鄂豫陕根据地后,原鄂豫陕边区的各路游击师(又称游击支队)于当年十月间合编为红七十四师,统由陕南特委指挥。坚持游击战争。于是,这支部队当时既称红  相似文献   

7.
蔣鵬 《文物》1951,(12)
八月间,我们(湖北文联文工团)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湘鄂西分团,在湖北洪湖一带访问了八个县的老苏区人民,听他们讲述了一些革命战斗故事、革命英雄人物,我们也看到了现在还存在的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湘鄂西苏区政府、红军机关、部队的遗址,残存的红军标语,乡苏  相似文献   

8.
<正>打开本期杂志的《守望者的莆田》报道,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两个不太常见的汉字,它们都来自闽南方言。"厝"音cuò,在当地指代房屋;比如"新厝"就是新房,"旧厝"则指旧的房子。"埕"读chéng,说的是房子正门前的私人或公共空地。我们的报道介绍了一座名为"马兰客"的大宅院,这是莆田知名建筑,占地两亩有余,前面有宽阔的埕院(本文作者的外婆,也就是宅院最初修建者的女儿,坐在"埕"中向作者讲述了这座"红砖厝"的故事),后半部分则是"七间厢正厝外加一座西护厝"。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有一座“红军标语楼”。它位于市内金城江区的河池镇上,是全国保存红军早期革命标语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建筑。它静静地矗立在小镇的中心,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1930年春的一天晚上,江苏如皋县老户庄一带,激烈的枪声响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分,附近一个叫"垛子口"的山坳里,几个村民匆匆忙忙将一口装殓一具"红军大官"遗体的棺材就地埋葬。参与此事的人员都被叮嘱要守口如瓶,不能向外透露半点风声。其实,这个下葬的"红军大官"姓甚名谁?是哪里人?是何官职?就连这几个参与葬事的可靠村民也毫不知情……  相似文献   

11.
<正>在伟大的长征途中,红军两次经过昆明。第一次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是红二、六军团。红军沿途留下的标语、宣传品、读物及其他遗留物品,红军当年战斗过的遗址及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烈士墓等一处处红军长征遗址都联系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真实历史、铭记着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述说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成为昆明人民教育后代、激励斗志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资中筠先生坐在客厅里。旁边是每天弹奏的钢琴。墙上挂着陈乐民先生的书法,气韵雅致。曾经,两人早饭之后各自工作,下午写文章或看书。4点钟喝红茶,吃点心。他们在学术上的地位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13.
从 193 5年 1月 2 9日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入川 ,到 193 6年 8月 7日红军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出川为止 ,红军长征在四川战斗生活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 ,是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的省份。在此期间 ,红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使文化宣传工作更具说服力、感染力 ,更富实效 ,赢得了四川人民的拥护支持和热爱。表现在具体文化工作中 ,有以下5个特性。1.把诗歌、韵文用于标语、布告之中 ,增强宣传品的艺术性。在遵义会议后 ,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关于各部队立即动员遍写标语的命令》中 ,共颁布 12条标语 ,其中有 6条是用歌谣体写成的。如第 8条写道…  相似文献   

14.
吴名 《文史博览》2006,(8):26-27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共留下大小石刻标语15000余条。由刘瑞龙亲自策划和撰写的,至今仍保存着4000余条,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道红色风景线,刘瑞龙堪称中国红色标语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位于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毛尔盖和松潘县城之间的腊子山、羊角塘、夹哇沟一带长峰巨岭的密林深处,山道边缘挺拔的松树干上,有着不少当年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宣传标语。人们称这种标语为红军树标。这些标语是写在树干离地面约2米的地方。先剥去一片树皮(一般长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露出白哲的木质层,然后用锅烟墨或土红在上面书写。这种巧妙而特殊的标语,就地而作,醒目引人。树干被剜去树皮部分,慢慢渗出透明的松腊,复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张三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黑白光影间,古朴而端静,瞬时带人回到那个秀美的年代,仿佛间,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乡愁是什么?之于我,乡愁是那承载着"半部活村志"的木拱廊桥。"木拱廊桥"通常为突出其最大的特色——"以木为拱,编梁成桥",而被称为"木拱桥"。但其丰富的文化功能则在"廊"上得以体现。在福建老家,村民一般用方言将木拱廊桥称为"厝桥"。"厝"就是当地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以江西省瑞金县为中心,在鼎盛时期的统辖范围包括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共设有60个行政县。为了建设中央苏区、扩大红军、发动群众、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苏维埃政府和地方革命武装对当地群众进行了广泛宣传,留下了众多标语。据统计,仅赣南地区保存完好的苏区标语就有千余条。它们记录了中央苏区的建立、巩固、发展到被迫放弃期间,红军与敌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是研究党史、军史、革命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做事第一静默为主”这是一耽学堂门上贴的标语,两间半小平房,破旧、简陋,门口有个小水管,一只小鸭子悠闲地在散步。推开房门,房间里供奉着孔子像, 房间墙上贴着多幅题字,其中包括季羡林先生题词“天道酬勤”、张岱年题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西门附近的“一耽学堂”,在人大积极创办国学院的同时,30多名北大、清华、师大、社科院等研究生,4年来一直坚守着国学理想的民间公益实践。  相似文献   

19.
贾泓 《中国土族》2021,(2):21-22
时隔3年,再次来到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立树尔村,还是那熟悉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乡亲们的脸上却多了脱贫后的骄傲与喜悦;还是那熟悉的党员活动阵地,墙上却多了很多民生改善的照片,照片上的村民笑得格外灿烂. 5月24日,伴着初夏的和风,手捧新闻图片漫步在大通县的山水间、村落里,望见的是乡村振兴路上飘扬的鲜红党旗...  相似文献   

20.
资讯·国内     
《大众考古》2023,(7):10-11
<正>陕西凤翔:雍城建筑遗址雍城是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秦国的都城,近期考古工作者在城址区东端的瓦窑头遗址新发现一座春秋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平面呈曲尺形。出土的建筑材料表面有大量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可能是物勒工名的早期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